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逆鱗

事到如今,靖難餘暉終於從暗處轉到桌面上來了。

梅殷的這次出手極其狠辣。

靖難之後的各種陰謀幾乎都毀在黃昏手上,相信梅殷等人對黃昏必是恨之入骨,這一次抓住機會,一旦坐實,黃昏無力迴天。

勾結邪教,欺君。

兩項大罪,哪怕朱棣有心放黃昏一馬,也無濟於事,只能殺。

朱棣作爲天子,很清楚這一點。

如果是真的,他再信任黃昏,殺起來也不會有一丁點的手軟。

問道:“可有證據?”

梅殷道:“有人證,在奉天門外候着。”

朱棣揮手,“宣!”

片刻之後,一位老學究走入奉天殿,跪下行禮,自報身份:“草民劉思清見過永樂陛下。”

朱棣蹙眉,“你是誰?”

劉思清不敢擡頭,大聲道:“草民是洪武年初的秀才,福建泉州人,屢第不舉之後,回到故地以開辦私墅謀生,後來因緣際會,認識了張定邊老將軍。”

張定邊!

這個名字不陌生,着實讓滿堂文武震撼了好一陣。

當年鄱陽湖水戰,率領戰艦殺入太祖軍中,所向披靡,差點將太祖斬於馬下,若非常遇春即時趕到,有沒有大明王朝還兩說。

朱棣面不動聲色,“繼續說。”

劉思清不敢怠慢,說道:“張定邊老將軍早已遣散舊部,蟄伏在泉州整日禮佛,不問世事,但其後人張揚素有野心,秘密將張定邊老將軍的舊部聚集起來,本欲乘靖難之戰揭竿而起,無奈局勢微妙,沒有等到機會,只能繼續蟄伏在泉州。”

靖難時,確實是好時機。

然而靖難之戰中,福建那邊的各衛駐兵卻很少調動去勤王,張揚只能放棄。

朱棣後背一陣發涼。

萬幸。

萬幸侄兒朱允炆沒有走昏手,調動沿海駐兵來和自己對戰,要不然靖難之戰中,這批人揭竿而起,明教再趁機揭竿而起……天下怕要大亂。

轉念一想,這不可能出現。

我老朱家的事情,什麼時候輪到你們來插手了。

一旦你們敢反,我朱棣不靖難也得先滅了你們。

問道:“這和黃昏有什麼關係。”

劉思清道:“數月前的盛夏之時,張揚位於泉州和興化府交界處的偏僻莊園裡,來了個年輕人買馬,是草民接待的,草民見他穿着不俗,談吐不俗,又敢買馬,想必是有錢的主兒,於是動了心思——陛下應該是知曉的,爲了起事,張揚需要大額金銀,所以做的很多事情上不了檯面。”

朱棣頷首,“繼續。”

劉思清道:“於是草民假意讓人牽了匹馬給他,又讓奴僕在他喝的涼茶裡下了蒙汗藥,當年輕人走出莊園後,恰好遇見一名叫於彥良的錦衣衛,兩人對峙時,藥性發作,年輕人暈倒馬下,和那名叫於彥良的錦衣衛一起,成了我們的階下囚。”

“張揚見這年輕人被錦衣衛追緝,先以爲是建文舊臣或者是靖難之戰後被陛下肅清的皇親國戚,覺得可以趁機敲詐一筆,於是將年輕人和於彥良一起關押在地牢之中,不料這年輕人爲了求生,竟然暴露了他真正的身份。”

朱棣眸子一緊,“嗯?”

劉思清緩緩的道:“他說他是明教中人!”

朱棣倏然站了起來。

又緩緩坐下,“你們驗證了他的身份?”

劉思清道:“我們和明教並無交往,張揚也是不信,不過那年輕人說了個明教高層的名字,張揚爲了穩妥求見,派去通知了明教,其後將年輕人和於彥良一起關押在地牢之中,等待消息,不曾想一個多月後,那明教高層竟然真的不遠千里來到泉州,到莊園取那年輕人。”

又道:“當時草民不在現場,只是聽心腹說的,那明教高層來了一家三口,和那年輕人稱兄道弟,其後明教高層和張揚密談,應該是定下了盟約,再其後便帶着那年輕人和錦衣衛於彥良離開。”

最後道:“陛下若是不信,可召錦衣衛於彥良對質。”

從始至終,劉思清都沒說年輕人的名字。

但滿堂文武都知道。

必是黃昏無疑。

錦衣衛於彥良和黃昏一起返回的應天,如今在黃昏的操作下,調入南鎮撫司。

而黃昏出使興化府時,確實失蹤了一兩個月。

這件事經得起推敲。

甚至不用找於彥良對質,大家都相信這個劉思清說的就是事實。

朱棣心中明鏡。

亦是恚怒無比。

好你個黃昏,我待你不薄,幾乎將你等同於紀綱的待遇,你竟然吃裡扒外,悄悄勾結明教,難怪當初爲了做到簡在帝心,迷信那一套搞得那麼熟溜,原來是本色出演。

這就是邪教的看家本領啊!

朱棣怒歸怒,面上不動聲色,他豈會不知今天這事的初衷:梅殷是想用這件事,除去黃昏,摘掉自己的一條臂膀。

這件事怎麼處置?

既要懲戒黃昏,又不能讓梅殷得逞?

朱棣思來想去,覺得不能兩全。

起身,對滿堂文武道:“茲事體大,需要細審,朕決意親審,着人去錦衣衛宣黃昏、於彥良乾清宮覲見,紀綱、梅殷,退朝之後,你倆帶着劉思清來乾清宮。”

掃視衆人一眼,“還有事奏否?”

陛下都起身了,明顯今日的事情是處置黃昏,臣子們也不是不懂事的人,有事也得留着下一次大朝會來,果斷跪下,齊聲恭送朱棣。

乾清宮中,朱棣坐下之後喝了口狗兒奉上的茶水。

此刻人還沒到。

朱棣可以通過奉天殿後門直接回乾清宮,其他人要到乾清宮得繞路,還得先檢查,至少要晚個半刻鐘。

沒事問狗兒,“你和黃昏關係較好?”

狗兒嚇了一跳,急忙跪下叩頭,“陛下,奴婢有罪,不該和黃昏走得太近,但奴婢絕對沒想到黃昏會是明教的人,要不然給奴婢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和他走得太近。”

朱棣沒好氣的笑道:“沒問你罪,就是以你對黃昏的認識,覺得這貨會不會蠢到留下這種把柄,他若是明教的人,會留着於彥良的活口?他若是明教的人,回到興化府後,豈會容忍張揚那一批人活到現在,要知道他是欽差,有資格調動張輔的兵力,朕當時可是讓張輔帶兵駐紮在福建邊境。”

狗兒訝然,“陛下不信黃昏是明教的人?”

朱棣搖頭,“按照劉思清的說法,黃昏篤定是明教的人,但箇中必然有我們不知道的內幕,所以這件事朕纔要親審。”

頓了一下,聲音驟然殺意凜冽,“朕不差臣子。”

第六百四十三章 醫院的誕生!第九十六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四百六十二章 炸膛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明好風光(下)第一千一十七章 一統東南亞!第1359章 太子北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水輪流轉第六十三章 君子善利器第八百六十八章 出征瀾滄!第六百九十三章 朝鮮送美女來了!第1257章 迎刃而解第一百二十七章 建文猶在(求推薦收藏)第七百九十六章 司馬昭之心第二百二十章 狠人大帝第二百九十章 鞭撻我、征服我……第五百九十一章 紙幣時代第六百二十四章 一個可能第六百七十章 永樂五年落幕第三百三十七章 道德和私慾的抉擇第七百一十八章 再搶一個朱棣的老婆第六百零三章 援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水泥工坊建立第七百八十七章 太學雙璧第四百零九章 目標:行部尚書第1398章 爲之奮鬥第六百一十九章 朝堂事,但見烽煙不見血第七百三十九章 北境隱王第三百八十四章 國公獻媚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準備手術!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四方震動!第五百四十八章 交趾布政使的人選問題第八百八十四章 最強陣容出征中南半島!第一千七十一章 君要臣死!第五百四十八章 交趾布政使的人選問題第六百九十三章 朝鮮送美女來了!第七百八十七章 太學雙璧第三百五十六章 我家夫君有大才第六百零三章 援兵第1319章 富得流油的大明國庫!第四百五十九章 釣魚執法第八百六十九章 無恥的大明,鐵血的朱棣!第一千一十二章 出任布政司使!第六百二十九章 劍指漠北!第四百零四章 被帶到溝裡的越南黎太祖第一千六十七章 男兒豈無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六十八章 紀綱的如意算盤第八百零二章 各有算盤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明神機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心有一城,住君一人第五百七十章 重整旗鼓,再謀儲君之位第三十五章 勒索第五百零二章 躁動的三殿下第七百四十二章 韃靼江山,我主一半!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王權霸道!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五百七十三章 醫療改革司!第七百六十三章 劍指瀾滄王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功高蓋主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北伐!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片夜色,各色心思第1498章 兩個國家,一個文明第1471章 與朱瞻基博弈!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該配合你的演出我視而不見第五百八十八章 四面楚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開戰!第四百六十一章 火器,燧發,成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一切盡在掌控之中第1469章 我想當天子第二百章 望見京畿第五十七章 天子守國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要名垂青史了第四章 我爲大明操碎了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沒有退路的馬哈木!第1464章 我自己都害怕第一千一十一章 一戰滅一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紀綱獨大,日子難過!第1449章 鄭和的牢騷第八百六十九章 無恥的大明,鐵血的朱棣!第四百七十一章 武將穿腸劍,文人誅心言第四百三十章 腹黑第1444章 腥風血雨無人知第1471章 與朱瞻基博弈!第1542章 全殲日本水師!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遷都意義何在?第八百四十四章 無招勝有招第一千七十四章 兩軍對壘,一觸即發!第四百四十三章 帝威浩然!第1321章 恐怖的東廠!第1485章 發現北美大陸!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鎮北失守,民心猶在!第1486章 去解決朱允炆!第八百九十七章 強勢,更強勢的大明!第十七章 朱高煦的野心(求新書投資)第五百零六章 改革大明第四百七十九章 漢王的驚恐第一百四十一章 貓膩第五百八十四章 天子一怒,血流十里第八百五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事在人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