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一次生存危機

紀綱繡春刀出鞘,黃觀在劫難逃。

應天城裡,各有算盤。

朱高煦沒打算管這事,他剛被朱棣發配邊境,心有餘悸,區區一個建文餘孽,還是文臣,這種功勞讓紀綱撈去便是。

另一邊的朱高熾,得管。

朱高熾受到的教育方式和朱高煦、朱高燧兩兄弟孑然相反,那兩兄弟幾乎都是沙場過來的,唯獨朱高熾是從墨香里長大的。

話說回來,讀書人朱高熾,靖難之時竟然守住了北平。

爲他爭奪儲君掙下了大好資本。

朱高熾要管這事。

怎麼管是個問題。

他和朱高煦一樣,剛被朱棣處罰,如果這個時候去觸朱棣的黴頭,那儲君的位置會離他越來越遠。

隨着賽哈智從乾清宮無功而返。

緊急趕到朱高熾府邸裡的某幾個文臣立即嗅出了蛛絲馬跡。

很快。

府邸內豢養的某位江湖好手趁着黑夜,不惜違法犯罪在宵禁時間夜行,去了一趟如今門前冷落鞍馬稀的徐府。

被許吟攔下。

片刻後,許吟亦穿着夜行衣出了門,直奔蓮花橋畔平康坊。

……

……

黃昏不想讀書,又不得不讀書。

朱棣的意思很明確。

想當官?

想入內閣?

先過了科舉再說。

永樂二年的科舉……真不好考,四百七十多名進士中,江西就有一百一十多名,其中前七名都被江西承包,比之建文二年的科舉更過分。

在中國兩千餘年的科舉史上絕無僅有。

古代科舉,要形容江西,只能用“牛”字來形容。

江西創造了中國科舉史上的很多美談:臨川王安石、曾鞏等一門三進士;饒州洪邁一門四進士;樂安流坑董氏家族一門同科五進士;婺源潘鈺及子孫“一門十進士”;吉安有“一門六進士,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的美譽。

自唐以來,江西人任宰相二十八位,副宰相六十二位。

宋代有晏殊、王安石,到了明代,更有“朝士半江西”的說法,從解縉、胡廣、楊士奇到費宏、夏言、趙汝愚、嚴嵩,出任宰輔者達十八人。

黃昏對一甲二甲不奢望。

當官嘛……

同進士也可以。

實際上漫長曆史中,科舉一甲在仕途上的成材率要低於二甲、三甲和同進士的。

所以黃昏的目標是打算考個同進士。

這也很難。

全國高考文科前五百名,不是動動嘴皮子的事。

好在接下來沒事。

可以專心讀書。

且黃昏才十六歲,正是讀書時候,加上超越時代的見識和認知,學起來事半功倍,何況老師是吳溥,陪讀是吳與弼。

這父子倆都是當代教育家。

今夜吳溥和黃淮兩人在文淵閣當值。

家裡就吳與弼和黃昏,兩人坐在燈下苦讀,沒多久黃昏就覺得眼花——桐油燈昏暗且不說,還發出難聞的氣味。

這越發堅定了黃昏想要發電的計劃。

“篤篤篤!”

有人輕敲着書房門。

黃昏和吳與弼面面相覷,吳溥回來不會敲門,若是外人,也該敲院子裡的門。

看了一眼略有驚恐的吳與弼。

黃昏了然。

吳與弼心中的陰影怕是揮之不去了。

起身,“誰?”

“我,許吟。”

確實是許吟的聲音,黃昏開了門,對一身黑衣的許吟道:“快些進來,來的時候沒被陛下安排在暗中的人發現吧?”

許吟閃身入門,也不坐,直接說道:“應該沒有。我家小姐讓我來通知你,錦衣衛都指揮使紀綱率領北鎮撫司兵馬連夜出城去了安慶貴池縣,讓你早做對策。”

黃昏一臉無語。

應該?

許吟你也不是小孩子了,做事能靠譜點嘛,問道:“還有哪些人知道?”

許吟搖頭,“我不清楚。”

黃昏略一沉吟,“回去告訴你家小姐,如果紀綱最後抓回了黃觀,御前對質的時候,讓她千萬別承認見過面。”

許吟點頭。

黃昏又道:“你能出城不?”

許吟仔細想了想,“應天城牆雖高,守城兵丁雖多,但要出城的話,還是有很大的可能。”

黃昏道:“許吟,我問一事,如果你先回一趟徐府,然後即刻出城,是否有可能趕在紀綱之前抵達貴池縣向家渡轉移黃觀。”

許吟猶豫了。

他倒是不怕,可似乎沒有聽黃昏命令的理由,只能說道:“應該是趕不上的。”

黃昏知道他在猶豫什麼。

揮手,“你先回徐府罷,告訴錦姐姐,就當不知道這件事。”

許吟閃身出門,消失在黑暗裡。

黃昏重新坐下。

穿越到大明後,第一次生存危機來了。

紀綱這個人是朱棣的抹布,哪裡不乾淨擦哪裡,幾乎代表着朱棣的意志,他此次去抓黃觀,到底是不是朱棣的意思?

設身處地,如果自己是朱棣,絕對沒有對可以預知者下手的道理。

而是據爲己用。

所以朱棣是想把黃觀抓回來,然後順藤摸瓜讓自己戴罪,從而不得不臣服於他,可若是如此簡單粗暴,那朱棣就不是永樂大帝。

有一種可能:

朱棣是否是在借這件事印證自己的能力。

自己說能預知。

朱棣到時候就會問自己,你不是能預知麼,難道沒有預見到黃觀會被抓。

怎麼回答?

黃昏毫無壓力,在安慶和徐妙錦被抓回應天時,他就預料到了今天,早就運籌帷幄想好了應對之策。

破局還是從朱棣處着手。

這件事必須先下手爲強,不能給紀綱和朱棣發難的機會,一旦失去朱棣的信任,在大明天下必將寸步難行。

要在黃觀被抓回來之前去見朱棣。

錦衣衛從應天去往貴池縣,以騎馬狂奔的速度,最多兩日就可以一個來回,所以可以選擇在後天上午去見朱棣。

爲了穩妥起見,等明下午去。

但去見朱棣的理由……得好好想一想。

不能讓朱棣察覺到自己是專門爲了黃觀的事情去見他,需要有另外一個理由,然後在不經意間讓朱棣走入圈套。

話說,徐妙錦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怎麼知道錦衣衛的動向?

這件事還有貓膩!

黃昏找出紙筆,覆盤覈算。

吳與弼看黃昏一臉凝重,不敢打擾,悄悄去做了點宵夜。

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落一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才壓唐伯虎,朝鮮來美女第一百五十八章 你敢說你不是廠公?第1539章 重炮出擊!第四百七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六百五十八章 血不能白流!第一千五十三章 後手!第四百三十六章 看熱鬧不嫌事大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幹得漂亮!第1477章 蛐蛐皇帝說妃子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太子爲禮,坦然受之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棣返京第1355章 哪有不猜忌臣子的天子!第四百五十五章 胎教計劃第二百章 望見京畿第四百八十三章 大官人二三事第八百七十四章 歷史從來不缺野心家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馬哈木的底氣……不太足!第1438章 剪綵試車!第1326章 睿智的朝鮮世宗!第一千八十六章 永樂大帝之悲第五百八十章 苦逼的太子朱高熾第十六章 製作燒鹼第五百六十九章 朱高煦:老子又膨脹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永樂你是烏龜啊第一千二十五章 地球是圓的?第八百八十六章 雙正妻第1508章 正菜上桌第四百二十一章 搶了老婆搶兒媳婦第一百九十七章 君王一步平安,匹夫十萬青血第四百零七章 寵辱不驚沈熙禮第一百七十六章 商業帝國雛形第九百零六章 推心置腹,大明最強陣容誕生!第八百六十八章 出征瀾滄!第一千零九章 來自泥濘裡的血淚的憤怒!第1541章 絕望!第二百五十九章 梅殷的窮途末路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明的岳飛!第四百一十章 搶女人的來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四面楚歌第五百四十一章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四百零一章 家庭矛盾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基礎是數學第二百零三章 狼煙起第六百零九章 世間再無明教第九十六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三百章 吃瓜看笑話第十章 永樂好忽悠第二十八章 留一手第四百章 罷官第一千七十六章 我朱高燧的命更精貴!第二十三章 娶妻當娶徐妙錦第五百章 彩虹屁第三百一十五章 狗屁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第二百五十六章 我要名垂青史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明三巨頭第二百九十四章 詭辯無敵,真寂寞啊……第1279章 都是落寞人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古唯有套路得人心第1351章 來自天子的全力支持!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棣:老子不當這個冤大頭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願栽在美人計上第四章 我爲大明操碎了心第五百三十七章 人皆有夢,青史書卷處留一名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臺階第1514章 日本在找死!第1368章 我與春風皆過客,君與秋水看星河第三百零一章 屁事沒有第一百八十七章 磁鐵!第1467章 教育如何改革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古唯有套路得人心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元狀元,啞口無言第1283章 是時候決戰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人皆有夢,青史書卷處留一名第七百四十七章 有軌馬車它不香嗎?第1339章 一拍即合!第三百二十二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一千五十七章 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永久、鳳凰!第二百六十九章 達者兼濟天下第五百章 彩虹屁第六百一十八章 隱患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子成了明教教主?第五百二十七章 一個時代的改革者第1518章 君臣一心第1331章 打造第二座不夜之城第1406章 漢王:我回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明鐵騎,請戰!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朱瞻基,遠離姓孫的女人第二百八十章 朱棣,你好大的胃口(爲盟主“財叔寧”加更)第六百零三章 援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老子成了明教教主?第六百一十八章 隱患第二百四十七章 千古帝王之殤:榆木川!第八百八十章 你怕不是假的姚廣孝!第一章 是的,這裡是大明第二十三章 娶妻當娶徐妙錦第一千五十三章 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