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高熾,來一起背鍋

薛巖和鄭賜兩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都到了這個地步,黃昏還在堅持,他憑什麼堅持,所有的證據都證明他在勾結明教藏匿張紅橋。

陳瑛怒不可遏,“別以爲不認罪我就治不了你!”

黃昏哈哈一笑,神態輕狂而囂張,“我要是理解沒錯的話,三司會審只有審案權利,審後案卷是要送遞乾清殿,哦不,陛下在順天,所以審案卷宗是要送遞順天府,等待陛下裁決,那麼我想問一句,陳都御史你除了在朝堂上彈劾我,今日在這裡,憑什麼治我的罪?”

一句話,打得陳瑛氣急敗壞,卻無力反駁。

確實如此。

這是三司會審的漏洞,像黃昏這種寵臣,就算案卷證據再確鑿,只要陛下願意放他一馬,那誰也阻止不了。

薛巖有些看不過去了,無奈道:“黃指揮,這裡是三司會審,請注意你的言辭,陳都御史治不了你的罪,但我和鄭尚書還是可以的。”

大理寺和刑部專治各種不服。

而且有這個資格。

和都察院不同,都察院類似於紀檢委,實際權限不大,但大理寺相當於最高法院,而刑部則是司法部、法院、檢察院和公安部的混合體。

三司會審確實只負責審,但若是審過之後,薛巖和鄭賜不顧陛下的意思,抓着黃昏勾結明教之事重開公堂審問,還是能定黃昏的罪。

若是都察院再批覆許可而結案,那就是朱棣也不好意思來推翻。

黃昏剛囂張起來的氣焰瞬間萎了。

這兩位大佬是真惹不起。

訕訕的道:“好吧,我認慫,不過我有個疑問,淒涼犯中,說我藏匿張紅橋是大皇子的意思,那麼這件事是不是應該先問一下大皇子?”

這事不管怎樣,不能我黃某人一個人來扛你朱高熾看熱鬧,別人這是明顯針對你來的,順便收拾一下囂張的黃某人而已。

有苦大家一起享嘛,朱高熾你也來享受下被審問的感覺。

一念及此,黃昏竟有些暗爽。

這是他矛盾性情中的一面:也有腹黑時候。

這無疑拋出了一個驚雷。

陳瑛和薛巖、鄭賜一個接不好,這事就無法收場,若是就此收拾,那麼案卷送到順天后,朱棣對黃昏的定罪就無法令人信服,若是把朱高熾請過來審問,那這事就熱鬧了……

這一審,如果朱高熾不能把他的嫌疑洗得乾乾淨淨,就算最後平穩度過,也相當於在仕途生涯上畫了個大污點。

儲君基本無望。

也就是說,陳瑛、薛巖和鄭賜三人,徹底得罪了朱高熾,所以若是沒有絕對的利益衝突,三司會審應該到此結束。

三人面面相覷。

陳瑛從薛巖和鄭賜的眼中看出了遲疑,知道這兩人有就此收手的意思,就這麼把案卷送遞到順天,由陛下來決斷,陛下爲了讓天下人信服,很可能大事化了小事化小,最後在其他方面找補,給黃昏貶官。

反正他倆是公事公辦,黃昏的仕途起落和他倆沒關係。

陳瑛本來也是如此。

但最初他是受紀綱之拖,要弄黃昏。

後來被黃昏當堂怒斥,結下樑子,剛纔又被黃昏怒懟了一下,早就恚怒難當,何況陳瑛本就是酷吏,他的眼中只有辦大案的功勞,哪哪會讓黃昏如意,立即大聲喊道:“來人,去請大殿下來。”

薛巖和鄭賜拉不住,兩人對視一眼,暗暗苦笑。

最壞的局面果然還是來了。

倒不是害怕得罪朱高熾。

關鍵是這一場三司會審將會開啓慘烈的立儲之爭,而自己二人和陳瑛,很大概率會被史官記上一筆,運氣好名垂史書,運氣不好遺臭青史。

看運氣。

這兩位都是從洪武走到永樂的仕途老人,深諳洪武年間出仕無過便是功的真理,如今一心求穩,對這種賭博是一點都不願意。

可也沒法了。

這個時候也找不到理由來阻止陳瑛。

兩人心裡喟嘆。

陳瑛,你他媽當了這麼多年官白當了啊,幾句話就被黃昏激怒得沒了理智,你一個官場老人,還不如黃昏這種未及冠的青年沉得住氣。

陳瑛現在就像個瘋子。

轉念一想。

這他媽就是陳瑛啊,陛下登基之後,都察院出了名的瘋狗,逮誰咬誰,這一兩年朝堂之上,談之色變的除了紀綱,就是陳瑛,所以這一次三司會審,薛巖和鄭賜都明智的選擇了讓陳瑛先上,儘量不和他起衝突。

不過兩人又暗暗驚心。

他倆隱然猜到,黃昏其實一直在佈局,之前故意和陳瑛開戰,不斷的激怒陳瑛,估計就是爲今日打伏筆,目的就是爲了把大殿下也拉進來。

這樣就算篤定了他藏匿陳友諒的後人張紅橋,也是從犯,而且這事可大可小,大了,抄家滅族,小了,小小的敲打一番,全看聖意。

端的是老謀深算。

這哪裡是仕途新人了,就是官場老油條,也做不到比這更好。

角落裡忽然傳來聲音,“請大殿下過堂審問,這事傳出去,影響不好吧?”

聽堂的右都御史吳中站了起來。

鄭賜和薛巖一見,暗暗鬆了口氣,想着吳中是近來才被陛下擢升爲右都御史的,明顯是陛下讓他盯着應天的官場,陳瑛怎麼着也該給吳中一點面子。

何況吳中的發話,說不準就是陛下的意思。

陳瑛也愣了。

吳中說話了,他不得不衡量這裡面的厲害關係,不過轉念一想,這是醞釀了這麼久,又故意給了他準備時間,大殿下不可能一點手段都沒有,就算過堂,也就是走走流程,恐怕也要把責任全部推到黃昏身上,有大殿下的證詞,黃昏再怎麼掙扎都無用。

最後陛下還是定黃昏的罪。

而且會是死罪!

因爲他不僅勾結明教藏匿陳友諒的後人,還妄圖陷害當朝大皇子,未來的儲君人選,妄圖動搖國本,心思之險惡,君王絕對不能容。

於是果斷道:“此事涉及僞陳漢餘孽,茲事體大,大殿下既爲皇子,更應過堂自證清白,如此才能堂堂正正立於羣臣之列。”

皇子,依然也是臣子。

黃昏立即笑眯眯的附和,“對對對,陳都御史說的對,大殿下就應該過來,肉可以我一個人吃,但鍋不能讓我一個人背嘛。”

衆皆愕然。

誰都不明白黃昏爲何如此處心積慮的要把大皇子拉進來。

只是爲了找人一起背鍋?

不太像。

但是吳中明白過來黃昏的良苦用心了。

《淒涼犯》已經在民間傳開,若是朱高熾不過來證明清白,這就成了莫須有的事情,將一直籠罩着他爭儲之路,朱高煦隨時可以拿這件事開刀,朱高熾就會無比被動。

當然,黃昏肯定也有腹黑的讓朱高熾也過來背鍋的想法。

打的一手好算盤。

第五百二十六章 粉筆!黑板!第一百一十六章 良辰好景,應有佳人月下綺舞第五百一十七章 地皮到手,天下我有第五百零一章 人間正繁華,喝酒喝酒第八百四十九章 收官第1533章 最後的建文帝!第七百三十三章 護國卻須我輩沙場郎第四百六十六章 天子不要面子的麼第七百六十六章 人間最美徐妙錦第五百四十二章 喜當爹,龍鳳胎!第一千八十三章 一劍光寒十四州!第四百八十七章 真有一套!第九百章 大戰無常第八百五十章 文淵閣七巨頭第六百七十五章 國之根本第八百二十七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502章 哪有男人不偷腥?第1376章 姚廣孝逝世!第1409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七十一章 長街血案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家困境第十五章 朱棣登基(求推薦、收藏)第二百七十二章 明仁宗,過來讓我罵幾句第七百一十七章 時尚教父第1436章 火車試車!第1393章 尚書之爭!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八十六章 無解之局(求推薦收藏)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摧枯拉朽如入無人之境!第1414章 地方改制!第1245章 化學導師!第三百九十五章 烏龍第1263章 殿前風波第四百六十九章 我本善良第1267章 飢餓營銷第三百四十三章 瘋狂作死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軟腳蝦第一百章 黃大爺,你是我的福星第1355章 哪有不猜忌臣子的天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良辰好景,應有佳人月下綺舞第1353章 利益交換!第1274章 宰相之才!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還要自行車?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姬盡是狐狸精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明,撐不下去了第1330章 不看天子問臣子?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借錢的是大爺!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塹擋不住人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改革阻力第三十六章 大幕徐徐開第三十九章 有才之人未必有德第四百九十九章 利益共同體第一千六十章 完美落幕第1501章 君臣如當年第二百八十三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百九十九章 瘋狗陳瑛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一如大唐李世民!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拍即合第1411章 超越始皇帝的存在!第三百三十九章 神明第1354章 大寫的服氣!第1314章 低調的凡爾賽!第七百八十七章 太學雙璧第六百八十八章 合作愉快第二百五十二章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上)第七十九章 工藝難題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次起飛的朱高燧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北鎮撫司鬥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國公惹不起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叔侄默契!第1404章 倭寇之患第1374章 迴光返照!第一千二十四章 經年歲月,漸行漸遠第1376章 姚廣孝逝世!第七百零七章 聽我大炮轟鳴!第一千二十九章 君臣困局第1273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二十八章 求生之路第五百二十八章 此而不誅,兵則奚用?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明,終將爲世界之王!第1378章 何等弘大的藍圖?!第1348章 垂垂老朽的黑衣宰相!第七百六十一章 救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人心不古第1465章 說來道去,皆不如身體力行第八百六十五章 東廠提督,廠公的榮耀之路第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第五百六十八章 竊命?竊明?第五百七十章 重整旗鼓,再謀儲君之位第七百九十九章 計將安出第八百八十二章 于謙,走入天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一如大唐李世民!第三百九十八章 這就是愛情第1368章 我與春風皆過客,君與秋水看星河第1249章 時光靜好,歲月悠然第六百九十章 滿堂文武,一人一碗方便麪!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悲大喜的兩兄弟第七十二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一百六十四章 大明要揚帆!第一百九十七章 君王一步平安,匹夫十萬青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