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責在身

黃昏讀完這封密信,終於明白朱高熾爲何會有幸災樂禍的心思了。

感情自己要出使安南那鳥不拉屎的地方。

而且還有滅團的風險。

在外人看來,這確實是個苦差事,若是胡漢蒼居心叵測,沒準出使安南的使團就和之前出使韃靼的使團一樣,有去無回。

搞不好就要在安南學那蘇武牧羊。

安南那邊的狀況,應該不至於被自己影響,按照歷史資料來看,安南現在的國王是胡漢蒼,真正掌權的叫胡一元,是胡漢蒼的老子。

胡一元本名黎季犛(li\\mao都是二聲),也叫胡季犛,後來篡國,改名胡一元。

關於這個人,知道大明初期歷史資料的人不會陌生。

黃昏也知悉。

根據《大越史記全書》的記載,胡季犛的祖先名叫胡興逸,系中國浙江人,在五代後漢時期前來安南,,胡興逸的十二代孫胡廉遷居清化的大吏鄉,做了宣尉黎訓義子,從此改姓黎,胡季犛是胡廉的第四世孫,也就是胡興逸的第十六世孫。

胡季犛是外戚,兩位姑母分別是明慈皇后和惇慈皇后,都嫁給了安南陳明宗,因爲外戚的緣故,胡季犛在朝中逐漸豎立自己的黨羽,掌握了陳朝的大權。

1400年(胡聖元元年),胡季犛索性把安南的陳氏王族殺了個乾淨,又在他的安排下,羣臣聯名上表建議胡季犛稱帝。

胡季犛最初假裝推辭,後來接受了羣臣的建議,廢陳少帝自立,改元聖元,胡季犛恢復祖先的胡姓,自稱是虞舜、胡公滿後裔,乃立國號爲大虞。

胡季犛雖然篡奪了皇位,但遭到了陳朝遺臣的一致反對,在強大的壓力下,胡季犛不得不在同年底傳位子胡漢蒼(由陳朝宗室徽寧公主所生),自己則以太上皇的身份掌握實權。

1403年(胡紹成三年,明永樂元年),明朝靖難之變後,胡漢蒼嚮明成祖上表,自稱陳朝皇室絕滅,自己以外甥的身份被羣臣推戴爲皇帝,請求冊封。

明成祖朱棣讓楊渤前往安南調查之後,冊封胡漢蒼爲安南國王。

1407年(胡開大四年,明永樂五年),明朝吞併安南,滅亡胡朝,胡季犛父子被俘,同衆多胡朝的文臣武將一起被押送應天。

這也就是在安南。

如果將胡季犛放在中原王朝來,大概就相當於董卓曹操那個角色。

可惜的是他遇着了朱棣。

儘管有祖之訓“永不徵安南”,但胡季犛實在是太作死,打打占城搶點錢糧也就罷了,連大明的疆域也敢侵吞。

雄心壯志要超越老爹的朱棣能忍?

所以最終滅了他。

但這事還有兩三年。

黃昏揣摩了一番,按照歷史軌跡來看,這一次出使安南不會有什麼問題,不過再按照歷史資料來看,安南陳朝的臣子裴伯應該快到大明瞭,陳朝最後一個血脈陳天平輾轉瀾滄王國後也會逃到大明。

出使的事情還得拖一下。

得這兩人到了大明控訴胡季犛父子的罪行後,再看朱棣怎麼發落。

合上密信,對朱高熾道:“這事不急,殿下你回一封信給陛下,就說我近期身體染恙,無法出使,請陛下給微臣休養些時日。”

朱高熾口瞪目呆,“你是當着我的面來欺君?”

你哪有一點染恙的跡象。

黃昏面色凝重,“這事恐怕沒有殿下想的那麼簡單——”戛然而止,忽然發現,這事不用拖,自己只管出使安南就是。

因爲自己知道裴伯和陳天平到大明後朱棣的反應。

按照朱棣的反應,到了安南那邊進行操作就是,這樣沒準還能在春節前返回大明,若是拖一下,春節就得在安南度過了。

於是搖頭道:“微臣這就準備出使諸事。”

朱高熾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你這有一出沒一出的,到底想幹什麼。

黃昏也不解釋,道:“雖然陛下改了使團人選,主使之人變成了徐輝祖,副使是黃觀和高賢寧,但禮部、兵部和工部的人我還是得見一下,這一次出使的重中之重,並不是針對安南,還是那門神機火器的製作工藝。”

朱高熾頷首,“善。”

於是朱高熾將禮部、工部、兵部出使的人全部召來乾清殿,看着濟濟一堂的人才,朱高熾簡短說了幾句,交代了父皇改變使團人選的旨意,然後讓黃昏發言。

黃昏咳嗽一聲,“諸位大概不明白,爲何忽然出使人變了,尤其是禮部謝郎中,你本該是正使,現在卻成了普通使臣,心裡大抵會不愜意,但這事確實比較麻煩,安南的局勢遠比你們想想的複雜,也許你們還不知道,安南現在掌權的胡季犛父子其實是篡國,所以這一次去安南,兇險萬分,稍有不慎,我們就可能回不來故土,但是——”

事情往往有一個但是。

黃昏深呼吸一口氣,“大明剛經戰事,不論安南那邊局勢如何,我們都要分清楚此次出使安南的主次,關於安南的內務,以及安南侵佔占城、廣西等地的事情,都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我們的目標,是從安南得到一門工藝,所以此次出使人中,兵部和工部的人佔了一大半,諸位大概還不知道我們要得到的那門工藝有何重要,我說一點罷,只要得到了這門工藝,再經過我的改進,未來陛下親征漠北,草原騎軍將不再是我大明雄師的威脅!”

說到這裡笑了笑,“所以爲了得到這門工藝,此次出使,代價再大也在所不辭!”

衆人臉色大變,議論紛紛。

黃昏沒有辯解。

看向工部和兵部的人,“你們工部和兵部,將承載陛下的千秋宏圖,也將承載大明的萬世輝煌,這一次出使安南,哪怕是殫精竭慮,你們也要想辦法將那門工藝完全掌控,至於如何讓胡漢蒼和胡季犛交出這門工藝,那就是我和徐輝祖、黃觀、高賢寧的事情。”

工部一位叫洪繼來的軍器監主事道:“敢問黃指揮,究竟是一門何等工藝,值得如此大費周章,連咱們大明的疆域都可以送出去,甚至還能破草原騎軍?”

黃昏笑道:“有些事我現在不方便說,你是工部主事,擅器,可以自己去想想,反正我就一個意思,這件事做好了,諸位就等着升官發財罷。”

還是要來點實際的。

然而……

沒有出現黃昏想象的羣羣沸騰,倒都是憂心忡忡,畢竟黃昏說連大明疆域都可以送給安南的事情,確實壓得這些人踹不過去。

誰願意揹負臭名去九泉之下啊。

黃昏也沒在意。

他根本不擔心遺臭萬年,就算送一個廣西給安南,它吃得了?

等大明休養一兩年,分分鐘打得它媽都認不出來。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

不止如此。

安南你還得變成我大明的行政省,讓那句自古以來變得有據可考。

第九百零二章 曠世絕俗的新年大禮第三百零九章 方便麪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略意義第三十三章 大明最強輔助第1484章 民政人才!第二百八十八章 先殺爲敬第1402章 元朝之大,大明不可及乎?第一百八十一章 永樂大帝豈可欺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司會審第九百零二章 曠世絕俗的新年大禮第六百二十章 脣槍舌劍,兵來將擋第二百九十九二章 我還是個處男,能不能讓我……第1463章 霸王不別姬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棣:老子不當這個冤大頭第六百一十章 箭在弦不得不發第一百二十八章 求生之路第二百八十三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1334章 飄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全軍出擊!第二百八十三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史可曾記得多少人?第1409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一千二十九章 君臣困局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西域神女第七百三十章 治國唯有讀書人第1482章 長袖善舞的知府同知第四百三十章 腹黑第1504章 滾!第八百五十三章 大明,依然還是朱棣的大明第1477章 蛐蛐皇帝說妃子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你敢說你不是廠公?第1364章 活成了人精!第二百三十一章 勾搭大明皇后?第1364章 活成了人精!第1246章 實驗準備!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借錢的是大爺!第五百五十二章 爲天下億萬百姓保一個平安!第1349章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第四百七十三章 借紀綱之刀而斬陳瑛!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戰爭之王:坦克!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就這!第二百二十一章 永樂二年第九十五章 大明,沒我不行啊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借錢的是大爺!第五百四十四章 胡一元:朱棣你也別想好過!第七百四十七章 有軌馬車它不香嗎?第1314章 低調的凡爾賽!第八百三十八章 匕現第1345章 這樣的男人!第一千四十七章 釣魚執法第四百二十一章 搶了老婆搶兒媳婦第1481章 抵達泉州第一千四十六章 一籌莫展的布政使第1505章 夫綱不振第七百八十章 宣宗皇帝初長成第六百七十四章 公主的貼身小太監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子軍團第九十六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1425章 一封家書第1531章 男人之間永恆的話題:女人第四章 我爲大明操碎了心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還要自行車?第一千二十四章 經年歲月,漸行漸遠第一百零八章 黃花閨女能不羞臊?第六百八十七章 一碗方便麪,天子笑開顏第八百七十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七百六十章 局勢嚴峻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明牌!第四百九十八章 兄弟第一千五十章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第二百六十六章 卿本佳人,紅橋素女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子軍團第1346章 《地圓學》面世!第1511章 朱瞻基大婚!第1407章 君臣之間有罅隙!第四百二十一章 搶了老婆搶兒媳婦第六百七十六章 價值不可估量的農業希望!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誅心的陽謀!第七百零四章 草原之雄對峙大明之主!第二百三十一章 勾搭大明皇后?第1331章 打造第二座不夜之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先殺爲敬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帝國墳場第九百零六章 推心置腹,大明最強陣容誕生!第七百一十一章 北方大血紛飛,南方豔陽高照第三百七十章 兵馬未動,先雄其心壯其氣!第九十二章 滴刑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1408章 君臣又鬥法第九十八章 單刀赴會(求推薦收藏)第1368章 我與春風皆過客,君與秋水看星河第1386章 一觸即死,主將陣亡!第1391章 無恥的大明軍隊第七百四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1427章 同仇敵愾第1310章 這是你最後的機會!第八百三十六章 避開那段百年黑暗歲月第五十四章 天子之怒第1292章 停戰第1535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一百三十四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