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

大殿之中,胡漢蒼父子對視一眼,在彼此眼中都看到了失望,做夢也沒想到,陳天平竟然真的逃了出去,而且活着到了大明。

那麼……殺使團已經無足輕重了,只會引來朱棣的雷霆震怒。

胡一元揮揮手,“吾兒別急,此事並非不可彌補,不過當下還是不宜再動手了,接見使團罷,我們還有大量的時間來籌劃後面的佈局。”

於是箭雨停了。

黃昏沒有慶幸,他只是冷漠的看了一眼大殿內,隱約可見裡面坐着的兩個黃袍身影,強行將心中的殺意壓下去,對娑秋娜道:“清點傷亡。”

劫後餘生的鐘量抹去額頭冷汗,無懼殿前的大量安南守衛,拿着陛下的手詔和國書,徑直前行,進入大殿宣詔。

殿內傳來了胡漢蒼父子的聲音:“臣聽旨。”

安南之王。

亦是大明之臣,以臣自稱。

娑秋娜仔細檢查了回來,低聲道:“還好,箭雨持續時間不長,大家或多或少都受了傷,不過都無大礙,休養些時日即可恢復如初。”

黃昏頷首,看向站在一旁,滿臉冷汗,正在拔出手掌心箭羽的烏爾莎,心裡已經打定主意:胡漢蒼父子死定了!

他倆絕對不可能活着被押送回大明的京畿。

我黃昏說的!

感受到黃昏的目光,烏爾莎擡頭看了一眼,沒吱聲,手上猛然發力,將切斷了尾部的箭雨,從箭頭位置處拔出,頓時悶哼一聲,痛得渾身失去力氣,跌坐在地。

黃昏輕嘆一聲,“大家就地包紮傷勢。”

說完也走入大殿。

娑秋娜沒去,她站在那裡,看了一眼其他女子,最後目光落在烏爾莎身上,挨着烏爾莎坐下,用只有她倆才能聽見的聲音輕聲道:“他喜歡你嗎?”

爲了黃昏徒手接箭,作爲女人,娑秋娜哪能理解不出這裡面的意味,先前烏爾莎那剎那的猶豫,娑秋娜就看在眼裡。

她幫娑秋娜擋箭,是用匕首。

幫黃昏擋箭,卻用的更爲穩妥的手——誰輕誰重,在危機時刻的本能反應中,一目瞭然。

烏爾莎喜大官人!

烏爾莎低頭不敢說話。

娑秋娜又問道:“上牀了嗎。”

她近些日子貼身保護黃昏,若是烏爾莎的心沉淪到黃昏身上,以西域女子敢愛敢恨的作風,烏爾莎肯定會很主動。

只要烏爾莎主動,黃昏就算是鐵石心腸,也得淪陷。

所以……

烏爾莎和黃昏之間很可能已經有了牀笫之歡。

烏爾莎囁嚅了幾句,最終默默搖頭。

沒有。

從被選擇成爲娑秋娜死士的那一天開始到如今,這是烏爾莎第一次騙娑秋娜。

娑秋娜盯着烏爾莎看了許久。

罷了,不管烏爾莎有沒有和黃昏滾牀單,結果都一樣,反正像大官人這樣的人,你絕對不要奢望靠一個女子把他掌控。

實際上娑秋娜心知肚明,對於大明的上層建築,希望用女人來控制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些上層建築的老爺們,沒人會缺女人。

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她一廂情願的想法,或是不願意面對現實而保有的一絲幻想、

人吶,有時候就是不想認命。

娑秋娜心中隱然覺得有些難受,爲烏爾莎不值……

大殿之中,胡漢蒼已經接過朱棣手詔,手詔的內容,其實就是歷史上1403年的那封聖諭,只不過因爲靖難餘暉而被延後了一年,手詔內容比較書面,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朱棣說你們父子先把侵佔的廣西思明府祿州、西平州、永平寨之地趕緊給老子還回來,還有你們屢屢出兵侵佔占城,古有明戒,爲非作惡必受其禍,過去的事且不追究,但要再這麼幹,別怪老子不客氣。

胡漢蒼接過手詔後,回到王位上坐下仔細看了一遍,確定無誤,才用安南語道:“自今以往,謹當息兵安民,以仰副聖訓。”

這意思是說看在您的面子上,我收手不打占城了。

黃昏聽不懂,鍾量於是給他翻譯了一遍,黃昏看着大殿上坐着的胡漢蒼父子兩人,又看了看殿左右林立的衛士,示意鍾量把國書拿出來。

這個時候不能慫。

鍾量拿出國書——其實送遞國書這些東西應該是有儀式的,只不過當下局勢複雜,也就沒在意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了。

將國書獻上,“今有我大明國書一封,請。”

於是胡一元和胡漢蒼兩父子又請了國書,看到裡面的內容,心裡都在打鼓,內容也很簡單,說陳天平和陳朝舊臣裴伯已經到了大明京畿,大明天子也已經知道你們父子篡國的真相,幫你們欺騙大明的使臣楊渤也將受到重罰,你父子倆是陪臣,卻多次篡弒,奪了政權自我擁有,罪惡滔天,你這是在自取滅亡,你父子倆要是識趣,就趕緊把這事處理了,最好是把政權還給陳朝後人,要是不聽,那就休要怪我大明刀鋒無情。

其實就是照抄永樂三年朱棣發到安南的詔書。

只不過最後一句,是落地如驚雷的告誡之語:勿謂言之不預也。

這很傳統,也很中華。

這封僞造的國書是黃觀執筆,內容是黃昏擬定,然後黃觀和高賢寧查漏補缺,至於最後一句,讓那兩位大才很是驚豔了好久。

因爲他倆沒聽過這一句。

但又不得不否認,這一句簡直是神來之筆,簡單幾個字,就將大明天朝上國的霸氣睥露無遺,那種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然後老子說要打你就打你的霸氣,躍然紙上。

關鍵還展示了大明的氣度。

給你留了機會的,你自己不珍惜,就別怪我言之不預。

端的是妙。

別說,看到這句很好理解意思的話後,胡漢蒼父子心裡都是一個咯噔,腦海裡不由自主的出現了大明君王那威武霸氣的天子形象。

雖然胡漢蒼父子已經打定心思,不要慫就是幹。

但確實不敢明目長大的懟大明,看到這封國書更是做賊心虛,胡漢蒼當即表示,說會修國書請罪於大明,關於如何處置後事,還請使臣給他時間,要和父親、朝臣好好商議一番。

黃昏心中鬆了口氣。

胡漢蒼父子現在還不敢和大明撕破臉皮,那自己等人算是度過了這一次難關,面無表情強硬的道:“還請早日寫下國書,我等好回稟我大明君王,須知大明雄師已陳兵關係邊境,若是遲遲沒有回信,只怕我大明君王不耐,一聲令下,則貴國難逃山河塗炭的慘劇。”

這是赤裸裸的威脅了。

第三十五章 勒索第1279章 都是落寞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呼應上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鐵血朱棣,仁君永樂!第六百二十章 脣槍舌劍,兵來將擋第六百零九章 世間再無明教第五百七十四章 給大明的第二刀:銀行!第二百三十二章 陽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鎮北!第二百五十四章 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下)第1298章 惡魔的弱點!第1424章 朱棣心中的石頭第六百零三章 援兵第八百零九章 紀綱:不,你不想!第1370章 重整旗鼓的朱高煦!第1425章 一封家書第一千八十一章 苦逼的鄭和第1467章 教育如何改革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地球!第三百九十三章 出人意料的人第1418章 腹黑朱棣第二百二十七章 伴君如伴虎第1387章 堅不可摧的防線!第1514章 日本在找死!第六百零七章 欲把船孃遊西湖第三百八十二章 鴻門宴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四百五十七章 明教的困局第三十七章 黃觀歸案第三百八十九章 滿城風雲第四百四十八章 絕不就藩!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幹得漂亮!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悲大喜的兩兄弟第七章 再次重申,我真的可以預知第五百一十章 大明好風光(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人皆求活第八百三十八章 匕現第三百四十一章 史上最強忽悠第1361章 蒙古海軍?笑話!第1479章 愛國主義教育第四百四十六章 徐妙錦懷孕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即將進入不夜之城的應天!第五百九十八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五十五章 雙管齊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卑鄙無恥還下流的黃大官人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想當個吃瓜羣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人選落定!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決戰前夕第1282章 戰爭逼近!第一千八十二章 大監鄭和,人心爲和!第1380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零八章 朱高燧:對不起,我想當個好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服就幹!第九百章 大戰無常第四百五十二章 朱棣你還想收拾我?天真!第六百二十六章 聖火令和武穆遺書第一千九十三章 朱棣放心了!第1383章 朱高煦的妥協!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紀綱!第四百七十五章 朕的好愛卿!第二百七十三章 魯迅說的第二百八十章 朱棣,你好大的胃口(爲盟主“財叔寧”加更)第一千零三章 吳哥王朝的鍘刀!第二百九十八章 壯哉我大明女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可一世的解縉大才子第二百二十一章 永樂二年第四十三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八百四十八章 朱棣的殺意第三百二十三章 官場險惡,人心難測第八百八十章 你怕不是假的姚廣孝!第一千四十四章 一丘之貉第二百九十四章 詭辯無敵,真寂寞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朱瞻基:抱大腿我在行!第三百四十八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四百二十七章 當面宣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左都御史陳瑛?我就威脅你了又怎樣!第四百四十四章 儲君人選,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三章 來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九十三章 所有的巧合都是陰謀第五百五十六章 目標:清明上河第七百八十六章 拿捏明教聖女第二百二十一章 永樂二年第1471章 與朱瞻基博弈!第1457章 鎮西公失蹤!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四方震動!第八百四十七章 煌煌盛世,何懼之有?第二百四十九章 天子之下,青雲之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功高蓋主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因爲,我是中國人!!!第五百一十章 大明好風光(中)第六百零五章 浙江承宣佈政使第1265章 摧毀情敵,重塑化工先驅!第四百八十一章 太子屬官楊士奇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明房地產行業的萌芽者!第1408章 君臣又鬥法第1425章 一封家書第二百九十四章 詭辯無敵,真寂寞啊……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語驚雷第一千八十五章 蒸汽時代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