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擺在朱棣面前的難題

扯遠了。

黃昏收回心思,問道:“這和狗兒在瀾滄江焦灼的戰事有什麼關係?”

陳洽低聲道:“狗兒大監有全局戰略眼光,他知道他的一時勝敗並不重要,只要他還沒動用神機營,他在瀾滄再多都敗事都不影響大局,所以在渡江戰事上,他也一直將神機營藏着,這不僅是保存力量,也給敵軍心理壓力。”

因爲四國聯盟知道大明有神機營。

也知道大明在瀾滄戰場上投入了神機營,但神機營一直沒出現,就能給敵軍主將莫大的壓力,這樣敵軍主將不論在任何一場戰事裡,都不敢傾其所有,必須保留有生力量來抗衡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神兵天降的神機營。

這也算是一種心理戰法。

“但最重要的是不是給敵軍主將壓力,而是營造戰機,要想一舉攻破四國聯盟八十萬大軍,以狗兒大監三十萬的兵力,需要絕對完美的戰機,否則要想以少勝多,幾乎是不可能,就算最後能擊潰這八十萬,我大名雄師的戰損,也是狗兒和陛下都無法接受的,所以狗兒大監選擇了在渡江戰事上韜光隱晦,和四國聯盟形成膠着戰事。”

“目的麼,很簡單,把重要的戰略意圖留給應天這邊,由陛下來決定。”

陳洽娓娓而談,顯然對中南半島的見解分析極爲透徹。

黃昏很是意外,想不到我大明一位兵部右侍郎就能有如此見解,確實人傑地靈,須知此刻兵部左侍郎的位置宣着,右侍郎陳洽每天都忙得暈頭轉向。

沒辦法,兵部左侍郎現在在順天行部,和戶部左侍郎一起,配合行部負責漠北戰事的後勤,所以應天這邊兵部戶部的瑣碎事宜,都由兩位右侍郎負責。

沒辦法的事情。

現在的大明,人手實在是太緊缺了。

黃昏問道:“什麼戰略意圖還需要重新決定,之前不早就定奪好了麼?”

四國聯盟了,那就打啊。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這是最早就和朱棣商定好了的利益,利用四國聯盟的機會,一舉平推掉中南半島,再設立數個布政司,然後扶植摩訶黛維成爲大明的代言人。

陳洽笑道:“登山道路會有很多條,我們需要選擇最合適的一條,當下的局勢,就出現了兩條最好的道路,狗兒大監不敢擅自定奪,所以在拖延戰事,等待陛下的抉擇。”

黃昏剛想問,興許是陳洽的聲音稍微大聲了一些,被朱棣聽見了,頗爲不悅,目光越過人羣,盯着兩人,“你倆話很多?那陳洽,你來來說說看,中南半島那邊,應該如何選擇。”

陳洽看了黃昏一眼,微微苦笑。

黃昏咳嗽一聲,壓低聲音,一臉捉狹幸災樂禍,“簡在帝心啊,陳侍郎,我看好你!”

陳洽立即上前,“回陛下的話,剛纔微臣和黃提督兩人一直在商討,狗兒大監在中南半島那邊營造的局勢其實就是在等陛下抉擇,是要聚合兵力平推四國聯盟的八十萬大軍,還是以狗兒大監爲誘餌,將八十萬大軍拖在瀾滄江附近,然後由徐輝祖、沐晟、李景隆三位趁機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吳哥、占城、大城這兵力空虛的三國後方給推平,然後對八十萬大軍形成包圍圈。”

這話很狂。

大明最多不超過四十萬人,卻要包圍對面的八十萬大軍。

朱棣很是欣喜,“陳侍郎不錯。”

能看出中南半島的局勢,不愧是朕的兵部侍郎。

兵部尚書金忠趁機笑道:“陛下,陳洽侍郎平日裡雖然韜光養晦,但微臣深知其素有大才,雖然不擅廝殺,但卻可謂一儒將,有帥才。”

這是趁機舉薦陳洽。

朱棣很少欣慰的點頭。

看看,看看,這就是朕的朝堂,金忠作爲兵部尚書,陳洽要是出頭了,很可能會搶奪他的兵部尚書,但金忠絲毫不以爲意,反而極力舉薦。

由此賢良臣子,我大明豈能不興。

點點頭,問道:“陳洽,那麼以你觀點來看,是應該三線攻擊四國聯盟八十萬大軍,擊潰之後,再順勢進入吳哥、占城和大城,還是應該先去擊潰這三個後防空虛的國家,再圍攻八十萬大軍?”

陳洽略一思索,“皆有利有弊,看陛下定奪。”

朱棣嗯了聲,“說說利弊。”

陳洽道:“若是三線進攻四國聯盟八十萬大軍,這是正面廝殺,戰事一定會無比慘烈,我大明有神機營這等利器,獲勝只是時間問題,但戰損會比較大,這是弊端,但好處卻是一旦擊潰這八十萬大軍,那麼四國聯盟的心理防線將徹底崩潰,之後就可以兵不刃血將這四國納入我大明疆域。”

“若是狗兒大監在瀾滄江牽扯着四國聯盟八十萬大軍,李景隆、沐晟和徐輝祖趁機分兵三路,攻克吳哥、占城和大城的王都,這會很簡單,因爲敵人後防兵力空虛,而且他們想不到,因爲這兩路兵力還陷在平叛戰事中,但也有一個弊端,就是吳哥、占城、大城王都被破後,四國聯盟的八十萬大軍中大部分成了亡國之兵,即哀兵,然後哀兵也是最可怕的,在國破家亡的亡國之恨下,狗兒大監那邊恐怕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就是最後的圍殺之戰,戰損也會無比的恐怖。”

頓了一下,“這就是狗兒讓陛下抉擇的原因,如此重大的戰略舉動,狗兒大監不敢定奪,他擔不起這個責任。”

別說狗兒,誰都擔不起。

因爲無論哪一種,戰損都可能達到十萬以上。

朱棣點頭。

陳洽的眼光確實不錯,他說的,也恰好是自己想的和擔心的,而且這也確實是狗兒在渡江戰事上焦灼的原因。

看向重臣,“你們認爲我們應該選擇那一條方案?”

兵部尚書金忠立即道:“微臣選擇第二條,哀兵雖然可怕,但是我們可以採用懷柔政策來軟化他們都戰意,甚至在佔據四國王都後,用那些王室成員那說服八十萬大軍放棄抵抗。”

太子也道:“兒臣也以爲然。”

漢王朱高煦嘿的一聲,“兒臣倒是認爲第一條比較好,光明正大的擊潰四國聯盟八十萬大軍,其後幾乎可以再無戰事的統一中南半島,而這一仗一旦大獲全勝,我大明雄師的威名將名揚四海,從今以後再徵漠北、西域這些國家,雄師威名之下,可減少更多的戰損,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也言之有理。

第1469章 我想當天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不可一世的解縉大才子第八百零三章 誰他媽還沒個青春了?第九十章 你連老婆都沒有!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龍過境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四十八章 交趾布政使的人選問題第三百五十八章 好一句勿謂言之不預也!第六百四十九章 是時候制定家法 了!第一千三十九章 有才未必有德!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人選落定!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合兵敦煌!第六百二十一章 朱棣:老子不當這個冤大頭第1261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1321章 恐怖的東廠!第八百九十九章 一路平推!第四百二十八章 鐵血朱棣,仁君永樂!第一百一十九章 強龍過境第1331章 打造第二座不夜之城第九十九章 道高一尺第1287章 騎軍衝鋒第四百六十五章 御審第五十七章 天子守國門第八百四十八章 朱棣的殺意第七百二十八章 敲碎韃靼的脊樑!第1424章 朱棣心中的石頭第二百九十章 鞭撻我、征服我……第八十章 不務正業第六百三十五章 朱棣:你看我像傻子嗎?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明走向新時代第一千二十三章 天賜良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劍指韃靼,全軍出擊!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水輪流轉第七百一十四章 成何體統第五百零三章 就算是反派,也該有智商!第八百七十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一千二十三章 天賜良機!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頭霧水的紀綱第1527章 演練第1488章 落實!第三百四十五章 安南叛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三十七章 國公惹不起第六百二十六章 聖火令和武穆遺書第六百五十四章 公主北遊第1424章 朱棣心中的石頭第七百四十九章 伴君如伴虎第六百七十章 永樂五年落幕第一千零二章 大明不需要聖母!第七百二十五章 大明北傾!第1352章 暴兵百萬?第1532章 兩代君王之間的對話!第九百零二章 曠世絕俗的新年大禮第四百章 罷官第三百三十八章 安南之雄:黎利第二百九十九二章 我還是個處男,能不能讓我……第六百六十五章 一語驚雷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全軍出擊!第三百四十七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五百七十一章 大明,準備手術!十點了,看完《大明風華》後睡不着,想說幾句第三百零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百三十六章 張定邊第1407章 君臣之間有罅隙!第七章 再次重申,我真的可以預知第四百零二章 如何重新出仕第三百三十一章 意不意外第八百八十四章 最強陣容出征中南半島!第1409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四百七十一章 武將穿腸劍,文人誅心言第十八章 春風化雨朱高熾第七十一章 長街血案第五百七十四章 給大明的第二刀:銀行!第六百六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二十二章 真假西域神女第九十八章 單刀赴會(求推薦收藏)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值一提第1527章 演練第1274章 宰相之才!第1480章 科學治國第九十四章 內訌(求推薦收藏)第八百三十八章 匕現第一百五十五章 我要當廠公第六百二十三章 呼應上了!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北鎮撫司鬥法!第五百三十章 永樂四年第六十四章 忍辱負重的御史大夫第五百九十八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逆鱗第二百四十八章 懵逼的北元太師第一千六十七章 男兒豈無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第五百二十八章 此而不誅,兵則奚用?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以成聖?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數學家!第六百八十一章 永樂六年,北征之年第五十三章 明教大佬第四百零五章 黎太祖見明成祖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心有一城,住君一人第1517章 問罪日本!第六百三十三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