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順水行舟(一)

bookmark

站在甲板上,看着漸漸遠去運河碼頭,沈瑞心中頗有激盪。

再有一個月就能到京城,現下京城到底是什麼樣,沈瑞生出幾分期待,又帶了些許彷徨,莫名其妙生出一種“近鄉情怯”的心情。

若是自己到了京城,在白塔寺、潭柘寺這些傳承到後世的地方,埋下個木頭天體模樣,五百年後被人發現,會不會有科學家將此歸於五百年前“天外來客”帶來的外星文明?

要是自己留下一個羊皮卷,指名給五百年後的親人,會如願麼?

沈瑞腦袋裡天馬行空,最後歸於靜寂。

五百年不是五十年,實在太遙遠。五百年後的世界還是原來的五百年後麼?

旁邊沈珏、何泰之兩個湊到一起,正在眺望船隊前方的黃馬快船。

如今是淺水期,又是冬日,南下的船很少,運河上的船隻多是北上。除了沈家衆子弟搭成的這隻船隊外,其他船隻都是靠右同行,讓出中間水路。

順水行舟,前頭又無船隻遮攔,這隻船隊的速度行駛起來非常快。

“這船行駛的好快”沈珏驚歎道:“一個時辰下來得走多少裡?”

何泰之南下時就是坐船,對船速也瞭解些,答道:“風力夠的話,一個時辰五、六十里。”

“風力?”沈珏擡頭望向船帆,今日雖風和日麗,可依舊能瞧出輕微偏北風。

“現下是順水逆風,不過船速也挺快的。”沈珏瞧了一遍道:“蘇州到京城總共兩千多裡水路,那要是順當豈不是十多天就到了?嬸孃怎麼趕路還這麼急,一日也不歇?”

何泰之白了他一眼,指了指隊伍前面那六、七嗖船頭、船身都箍了鑄鐵的護衛船:“珏表哥瞧瞧那些是什麼?”

沈珏望過去:“不是護衛船麼,在前頭開路的”

何泰之卻是賣起關子,不肯立時就說。

看到沈瑞在旁,若有所思的模樣,何泰之道:“瑞表哥可知曉?”

沈瑞點點頭,道:“那是破冰船。等到了山東,運河裡有浮冰,需要用這個清開冰凌。不過就算有破冰船跟着,水路也只能走到山東。出了山東,北運河該冰凍了。”

不知現下的京城,同後世的京城氣候差多少。

後世的京城,每年公曆十一月底河水結冰上凍,算成陰曆就是十月中旬後,如今已經是十一月下旬,這水肯定凍實了。

沈珏笑道:“倒是忘了,北邊是冷的。怪不得大嬸子曾說過了山東換陸路,原來是這個緣故。”

水面上本就溼冷,又是這個時節,船行起來又帶着風,三人在甲板上站了站,便被徐氏喚回屋子。

他們這次搭乘的船隊,總共有十四、五艘船,除了三艘貢船外,還有六、七艘護衛船,剩下五、六隻大大小小的官船,都是跟在貢船後邊蹭水路的。

運河上,行船有先後,貢船爲先,漕船爲次,官船再次,民船最後。

爲防有人借貢船謀利,朝廷有律令,從江南往京城運送皇貢的貢船“不許載諸人,不許載諸物”,在沿途水閘,對於貢船的搜查也極爲嚴苛。

可是上有政策,下游對策。

南京本就是冷衙門,撈油水的地方少,這隸屬南京各衙門的九百九十八隻貢船,就成了搖錢樹。

貢船上不許載人,那就不載;不許載貨,那就不裝,可貢船船隊中,可以塞只官船之類的。

沿途司稅太監之流,看在南京司禮監面上,對於這些船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行。

一來二去,這成爲貢船隊伍的潛規則,往來人員貨物,幾乎明碼標價。

爲了配合貢船速度,隨行船隻都不算大,可也委實不算小。

沈瑞等人搭乘這一隻官船,船長二十七丈,船闊八丈。

船上搭乘的,除了徐氏領着外甥、外甥女並一於沈族子侄晚輩之外,還有原品致仕還鄉的南京工部侍郎一家,進京升轉陛見的三位南京六部司官,還有來蘇州公於完畢返京的御用監少監,南京錦衣衛受命進京的一千戶、一百戶。

御用監少監是從四品,錦衣衛千戶是正五品、錦衣衛百戶正六品。

大明朝權利中樞,名義上之掌握在皇帝與閣臣手中,實際上是皇帝通過廠衛行獨斷之權。

因廠衛的存在,內官與錦衣衛氣焰熏天,使得官民百姓談之色變。

在這艘官船上,甲板上共有三層樓艙,頂層艙層便由那少監與兩位錦衣衛用了,二層是徐氏與沈家諸子所在一層,一層是那位致仕侍郎一家,幾位司官則在甲板下一層。

因樓上是廠衛,樓下有官宦女眷,徐氏便約束小輩,除了停船時去甲板上放風,其他時間就在二層帶着,省的衝撞了旁人,節外生枝。

因徐氏的誥命身份在,又有禮部侍郎家的女眷遞帖子拜會,又有南京幾位司官遞帖子問安。

衆小輩中,年長的如沈全、沈珠,已經十七歲,就被徐氏提溜出來,跟着二房管家出面打理庶務交際往來;剩下幾個年少的,則被徐氏帶在身邊,或是讀書,或是摸牌遊戲,一日裡倒有小半日功夫相處。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

兩、三日下來,徐氏對於沈家子弟的資質品行就又多了幾分認識。

在讀書勤勉上,沈琳最用功,沈瑞次之,沈寶再次之,沈琴與沈珏兩個,則是最懈怠。

遺憾的是讀書最勤勉的沈琳資質最差,屬於那種木頭腦袋不開竅的,拿着書背半天,可是問他他自己也不知自己背的是什麼意思。

在牌桌上,沈珏最活躍、沈琴次之、沈寶再次之,沈琳與沈瑞兩個最安靜。

面對輸贏錢財,沈琳最上心、沈琴次之,沈寶再次之,沈瑞與沈珏兩個最淡然。

平時接人待物,沈瑞最穩重,沈琳次之,沈寶再次之,沈琴與沈珏兩個最活潑。

沈瑞並不在族兄弟跟前搶尖爭風,懂事的跟個小大人似的。

看着這樣寡言穩重的沈瑞,徐氏只覺得心裡又酸又軟。

當年孫氏初進二房時,比現下沈瑞年歲還小些,剛剛十歲出頭。

徐氏自己不過是剛進門的新婦,身份長媳,上敬公婆,中要服侍丈夫,下要照拂兩個小叔子,已經提着十二分小心。彼時徐家已還鄉,她在京城就只有幾個年歲相差很大,往來並不親近的姐姐在,心中帶了幾分惶惶。

大學士府出身的徐氏,即便中間經歷父親罷相外放入獄除官流放,可還是被很好的教養大。

原本對於孫氏的到來,徐氏心中是存憂慮的。

一是孫氏出身商賈,商賈人家的教養與仕宦人家的教養不同,兩人年紀又差了好幾歲,怕多有摩擦;二是孫氏是三太爺親自擇的兒媳,又專門接進門教養,如此疼寵之下,要是個任性的,徐氏與之相處也要陪着小心。

一接觸孫氏,徐氏就發現她是個嫺靜乖巧小娘子,並不掐尖要強,也沒有小門小戶人家出來的那種寒酸小氣。

徐氏在家雖不是長姐,可下邊也有妹妹,見孫氏如此乖巧,便去了那份小心試探,也將她當妹妹般待。

因這個緣故,等三老太太發話讓徐氏教養孫氏時,徐氏也是甘之如飴,盡心盡力。

孫氏就如同沈瑞一般,學東西非常勤勉,資質也好,學什麼都快,又不像其他小孩子那樣容易驕傲自得。

三老太太在背後常道“商賈粗鄙,重利少情”,可孫氏身上從沒有商賈人家的惡習,對於錢財等物,也並不怎麼放在心上。

徐氏本當她天真浪漫,不知世情的緣故,纔不將金銀放在心上;直待爲孫氏置辦嫁產後又接手孫太爺諸多產業,徐氏才知曉,孫氏眼下無塵,不是不知曉銀錢的重要,而是自小富庶,從不缺這個,纔不將這個當回事。

有孫氏在,四房日子早年也平順,近些年雖有些不如意,沈瑞一時半會影響也不大。

想到這裡,徐氏不擔心沈瑞會被京城繁華眯了眼,倒是有些擔心他不知生計艱難。

雖說孫太爺留下的產業,足夠沈瑞享用一輩子,可人生境遇,誰也說不好,難保有三起三落的時候。

沈瑞前幾年雖吃過苦頭,可也只是長輩一時苛待,離民生經濟還遠着。如今銀子足足的,他如此從容,若是銀子沒了呢?他會如何?

順境時候,人都會表現自己良好的一面;只有到困境,才更容易暴漏短處。

徐氏在悄悄觀察沈家諸少年,沈珠也在偷偷留心徐氏。

剛被徐氏提出來與沈全一起陪着管家往來交際時,沈珠心中曾暗暗竊喜,跟着管家行事也盡心盡責。可他向來聰明,沒過兩日便發現不對勁。

徐氏留意試探那幾個小的,卻將他們兩個年長的完全撇開。

這是連探查都不探查,就將他們摒棄在嗣子人選外?想一想,似又在情理之中。畢竟他們倆年紀最大,過嗣後嗣父母也教養不了兩年就大了。

反不如幾個年歲小的,嗣父母好生教養幾年,再放出來進學做官,嗣父母與嗣子之間感情也深厚些。

沈珠心中酸澀,難受了半日。

不過想一想爹孃長輩的貪婪嘴臉,沈珠還是不死心,想要突破困境,又不願低三下四去徐氏身邊逢迎。

到底該怎麼辦?

亂糟糟中,沈珠看到了何泰之,想到他差點成了沈珞的小舅子,再想想內艙裡一直閉門不出的那位徐家小娘子,立時醍醐灌頂……

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難兩全(二)第四百章 管中窺豹(一)第十四章 靈前孝子(七)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作之合(二)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一百七十章 人以羣分(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與人爲善(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意氣之爭(一)第632章 緱山鶴飛(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心鬼蜮(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變將生(四)第627章 晚來風急(三)第六百七十六章 山重水複(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雲路始(五)第六百零五章 鳳凰于飛(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自作自受(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時不待我(三)拜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二章 時來運轉(一)第653章 田月桑時(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至親骨肉(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事在蕭牆(四)第631章 緱山鶴飛(一)第二百零九章 如意算盤(五)第635章 緱山鶴飛(五)第四十八章 善始善終(下)第四章 歲暮天寒(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自作自受(四)第三百五十五章 兩姓之好(五)第六百七十三章 疾風勁草(五)第三十一章 浮雲富貴(五)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第四百八十九章 引蛇出洞(五)第二百一十九章 貞元會合(三)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第九十三章有女懷春(五)第五百八十二章 多方角力(八)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三百八十八章 歸去來兮(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姓之好(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飛遠走(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脈香菸(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較長絜短(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重水複(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漸生嫌隙(二)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兩姓之好(五)第四百五十二章 金榜題名(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針暗渡(四)第五十五章玉軟花柔(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抽絲剝繭(四)第四百七十九章 兄弟齊心(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盤(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至親骨肉(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迴腸九轉(四)第四百四十七章 小人之道(三)第635章 緱山鶴飛(五)第二百零二章 塵埃落定(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各方匯聚(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萬象更新(六)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薈萃一堂(五)第四百三十一章 樂往哀來(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較長絜短(一)第七十三章 人心不足(六)第697章 克紹箕裘(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二百七十章 有心無力(二)第二百零一章 塵埃落定(三)第十六章 前塵影事(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威難測(三)第四百一十二章 百年歸壽(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六百十四章 鳳凰于飛(十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螳螂捕蟬(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650章 層雲漫涌(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恩甚怨生(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龍魚服(五)第四百七十三章 天崩地陷(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風得意(五)第635章 緱山鶴飛(五)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氣之爭(二)第四百七十四章 天崩地陷(四)第五百八十一章 多方角力(七)第一章 歲暮天寒(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飄香(六)第二百九十七章 慈母之心(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鶺鴒在原(五)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綢繆(二)第626章 晚來風急(二)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沈氏分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