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變將生 (二)

bookmark

徐氏性情堅毅,並不樂意依靠旁人,只是爲子侄計,近些年才與族中緩和起來。沈家各房族人中,能入徐氏眼的不過是五房鴻大老爺一家與沈理。尤其是沈理,向來視沈瑞爲親兄弟手足,徐氏也樂意沈瑞多重庇護,才明知曉謝氏有些左性,也沒有遠了沈理一家。

只是爲人處世,不能儘想着自己,如今沈理既擺着不願沾手族務的態度,以後沈瑞也就不好理所當然地老去麻煩沈理。並非是沈理會對沈瑞不好,而是將心比心,也要爲沈理考慮。

沈瑞背後牽扯着二房、四房,與五房又交好,就是看在沈瑞面上,沈理也不會對這幾個房頭不聞不問。不說別的,就是這次三房遇到的事情,要不是其中牽扯到四房,進京的人選是跟在二房二老爺身邊的沈玲,沈理也不會痛快地應承下來。

偏生這幾房,二房不必說,四房是要不本生親,五房淵源深,沈瑞這邊都不會疏遠。難道真讓沈瑞去疏遠沈理?要不然的話,以後沈理爲難的時候不會少。

一時之間,徐氏有些躊躇。

沈瑞沒有想那麼多,只對徐氏稟道:“我一會兒去六哥家看看,聽聽賀家那邊反應。玲二哥只說六哥與賀家說妥當了,也不知是怎麼個妥當法”

這其中還牽扯到四房,沈瑞即便不親近,也不好高高掛起。

徐氏點了點頭道:“是去給該問一聲,這次也是偏勞他。他向來愛藏好墨,我記得小庫房中有半匣子松香墨,還是我當年從家裡帶來的,老爺在時也說好,並不捨得使,拿幾塊過去正好。”

沈瑞應了,徐氏便親自帶了沈瑞去了小庫房。

沈家有兩個庫房,分爲內庫房與外庫房,外庫房是祖上傳下來或公中的東西,小庫房則是徐氏的嫁妝與私房。

小庫房就在徐氏院裡,是三正兩耳五間倒座房,徐氏與沈瑞現下去的是靠西邊一間,裡面靠牆是到頂的多寶架子,架子上放着各種錦匣木盒,因孫老太爺的緣故,裡面不乏海外奇珍。因這兩年選了一部分出去做楊家聘禮與玉姐嫁妝,這邊架子上空出一小半,不過剩下數量依舊不凡。

地上則放着裝着兩、三口箱子,裡面都是金錠銀錠。

說是半匣子,不過是八塊,徐氏都拿了出來,遞給沈瑞道:“送一半過去,剩下四塊你與你三叔分了吧。”

沈瑞接了,徐氏四下裡望了望,嘆了一口氣,道:“東西都是好東西,只是真遇到有事時,到底不如金銀便利今上雖是仁君,可已經經月未朝,明日朝賀都取消了”

後世都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可實際上黃金永遠是黃金,古董的話可就未必了。以沈家這樣身份地位,拿着古董去當鋪古玩鋪這樣的地方能換出金子來,尋常百姓人家,抱着古董也就是追命繩索。

狡兔都知道三窟,何況人是衆靈之長?

早在沈滄養病時,就以看福地的名義,帶沈瑞去沈氏祖地藏金。一個下人都沒用,是沈瑞一鍬鍬挖的三尺深坑兩處,每處埋金一千兩,這就是二房的後手,卻不是最後的殺手鐗。最後的殺手鐗是沈滄的壽材中,底層有一層夾板,裡面也藏了一層金餅子,因壽材用的是硬木,自重就重,這多加了百十來斤也沒有人察覺出不對來。

棺中藏金是二房的傳統,太爺當年去世時,就是如此炮製。以此爲後手,並不是鼓勵不肖子孫敗家後去挖墳掘墓,而是因官場兇險,要是真有抄家滅族那日,藉着移了先人遺骸回鄉,取了藏金也能有翻身之本。不過爲防消息泄密,也只有每一代當家人才知曉這件事,上一代是沈滄,這一代是沈瑞,就是徐氏也不知曉此事。

徐氏說的有事,就是在遭遇關係生死富貴的大變故時。大明朝太平數十年,皇位更替都是父子承繼,並未奪嫡之亂,可一朝天子一朝臣,沈家雖無力博弈,可卻要小心承池魚之殃。

沈瑞知曉正德、嘉靖這段歷史,知曉未來幾十年朝廷不是宦官弄權、就是文官黨爭,亂象橫生,不過並不願徐氏太過憂心,勸慰道:“二叔雖是南京任職,勝在清貴,三叔這裡也不起眼,就是朝廷偶有風波,還有老師與楊姑父在

徐氏搖搖頭道:“求人不如求己,總要自己立起來,纔是真正安心。在你立起來前,家裡還是小心過日子的好”

沈瑞本就不愛招搖,自是鄭重應了。

到了傍晚時分,沈瑞就去了沈理家。

沈理還沒有回來,沈瑞被引到客廳,就見沈瑾也在。

“瑞二弟”沈瑾見到沈瑞,站起身來,面上帶了幾分歡喜。

沈瑞見他身上穿着官服,顯然是從衙門直接過來,有些意外道:“六哥呢,怎麼沒同瑾大哥一起回來?”

“六族兄本要同我一起回來,東宮遣內臣相召,六族兄進宮去了,讓我先過來等着”沈瑾回道。

京城中消息靈通的人家都曉得當今太子倍后帝後疼寵,性子活潑,有幾分孩氣兒,東宮偶爾召詹士府臣屬,也不過是心血來潮,探問些市井玩樂吃喝消息,並沒有什麼正經事。

算下來,沈瑞已經有幾個月沒有見到壽哥,心中不由一動,道:“聽三叔前幾日說,端午免朝賀,皇上龍體不愈,東宮如今不是當在御前侍疾麼?”

沈瑾笑道:“皇上是慈父,怕過了病氣給太子,只許太子隔簾請安太子也孝順,知曉皇上病中也關心他的學業,這些日子分外刻苦,這次召六族兄進宮,估計也是課業上的事”

即便曉得壽哥兒長在宮中,並不是表現出來的那樣無害,不過兩、三年下來,也有些真情分在裡面。聽說壽哥肯主動求學,沈瑞也頗爲欣慰。

沈瑾還不知沈玲、沈珠兄弟兩個離京,眼見兩人還不來,猶豫一下道:“玲二哥他們兩個還沒出來,不在麼?都這個時候了,是去鴻大叔家了?”

沈瑞講了沈珠離京、沈玲隨後去追的事。

沈瑾聽得目瞪口呆,好一會兒方嘆氣道:“真沒想到沈珠會這樣不懂事,只是玲二哥無辜,費心巴力,卻落個裡外不是人”

沈瑞點頭道:“只盼着沈珠別再節外生枝,玲二哥也怪可憐”

話音未落,就聽門口有人冷哼道:“可憐個甚?想要處處討好,也不問問可有那麼大的臉?”

是沈理回來了,沈瑞、沈瑾兩個忙站起身來,沈瑞訕訕道:“六哥”

眼見沈瑞尷尬、沈瑾也面帶疑色,沈理搖搖頭道:“愚笨,仔細想想,一會兒說話”說罷,便先往內院更衣去了

沈瑞與沈瑾面面相覷,一時無語。

“之前瞧着六族兄待玲二哥還好,怎地聽着這話音不僅是不滿沈珠,連玲二哥也有錯處,瑞二弟可曉得緣故”沈瑾低聲道。

沈瑞皺眉:“我也不知。倒不像是遷怒”

沈瑾遲疑道:“六族兄爲人方正,許是看不上玲二哥的圓滑世故”

沈瑞搖了搖頭,沈理外方內圓,並不迂腐,要不然即便是狀元出身、閣老做後盾,也不會出仕十來年就熬到現下的位置。

沈瑾百思不得其解,沈瑞想起沈理方纔的話,有些了悟。沈玲的臉面是因靠二房二老爺來的,沈理賣的並不是三房的面子,而是二房的面子。如今事情雖解決,可眼見沈玲不思回報二房,反而對三房的事情盡心盡力,沈理對沈玲的好印象也到頭了。沈玲這次進京,可謂是得不償失。

一盞茶的功夫,沈理換了半新不舊的家常衣裳過來,先說了正事:“賀侍郎那裡我去說,不管賀家之前是甚心思,他那邊總要掂量掂量,動靜既鬧到京中,就沒有再奪產的可能。只是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銀子總要還的,只是追的沒那麼緊,容三房慢慢補上。至於四房老爺那邊,到底如何安撫,還需瑾哥兒過去賀家商量。”

賀家二老爺賀南盛即便再會經營,到底見識有限,只看着沈家沒了一個尚書,剩下的人最高是四品,比不上賀侍郎,新族長也不比族長太爺在時德高望重,各房族人關係冷淡,纔敢這樣大喇喇算計沈家三房、四房,卻不想想就算沈理不出面,四房這個狀元是吃白飯的?

大明朝官場最重資歷,能入了閣的,大半是三鼎甲出身。就算沈瑾如今不過是小翰林,可年紀在這裡放着,二十歲的狀元可比四十歲的狀元入閣更有潛力。更不要說如今李閣老對沈瑾的看重衆所知之,李閣老想要召孫女婿的消息在李黨衆人中也不是秘密。

這次沈理不出面,賀東盛也不會爲了錢財與沈家撕破臉,那樣豈不是丟了這個“外甥”?本來因賀十七的事,被沈家捏了把柄在手,兩家正不上不下僵持着,賀南盛這樣逼迫沈家、謀奪沈家產業,賀東賀知曉後,除了咒罵兄弟目光短淺後,也擔心沈家狗急跳牆。

因此,沈理出面說和後,賀東盛也很痛快地應了。只是爲了讓沈瑾記得這個人情,並沒有大包大攬,少不得將沈家四房再擺出來說說。

因賀十七的事,沈瑾對賀東盛成見頗深,聽聞要往賀家去,一時坐立不安。

沈理見了,不由蹙眉:“論起來賀家還是四房正經姻親,作甚如此惶恐?”

沈瑾不好說賀東盛欲害族弟的陰私,只訕訕道:“賀侍郎頗有威儀”

沈理只覺沈瑾不持重,卻也無心教導,只對沈瑞道:“可想明白了”

沈瑞道:“有些明白了。不管三房長輩如何吩咐,玲二哥沒有拒絕,就是託大了,這本不是他能應承的事”

沈理點點頭,正色道:“總算還不傻。數萬的欠銀,質押出去的田契,如此破家之禍,要是三房真心怕了,怎麼會只打發兩個小子上京?不過是仗着臉面,曉得族親不會素手旁觀沈玲算什麼,就敢總覽此事?他不過是曉得看在洲二叔面上,自己到京中能說上話,能在自己長輩跟前賣了好去他之前看着老實,可人的貪心都是一點點養大的。如今他看似依舊恭謹謙卑,行事卻像是拿慣了主意。回頭你跟大伯孃說一聲,打發人去南京看看,洲二叔不通庶物,爲人也方正,要是讓人糊弄了,損了錢財是小事,要是在官面上有不謹之處,纔是大禍患”

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五)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長(三)第九十三章有女懷春(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久聞大名(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啓程歸京(二合一)第三百五十章 倦鳥知還(五)第九十九章 羊狠狼貪(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時不待我(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紅衣使者(二)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638章 緱山鶴飛(八)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提兼祧(二)五百四十四章 明鏡高懸(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脈香菸(四)第九十一章 有女懷春(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鬼蜮(六)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薈萃一堂(一)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第二百五十三章 褏然舉首(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雲路始(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黃雀在後(三)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蟬(五)第九十五章 名士風流(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作之合(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倦鳥知還(一)第五百一十四章 血淚盈襟(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親骨肉(五)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五百章 別有用心(五)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四百零四章 管中窺豹(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木落歸本(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來運轉(三)第六百十三章 鳳凰于飛(十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心鬼蜮(二)第六百十三章 鳳凰于飛(十二)第二百零三章 塵埃落定(五)第699章 克紹箕裘(九)第四十三章 千里之行(三)第二百六十五章 天威難測(二)第六十章雛鳳清聲(一)第三百六十章 端倪可察(五)第五百四十七 明鏡高懸(四)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三百零六章 種因收果(一)第三十七章 景星鳳凰(五)第二百九十八章 慈母之心(四)第三百九十章 歸去來兮(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初提兼祧(一)第二十四章 素車白馬(三)第685章 朱闕牙璋(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重水複(一)第五百六十四章 人心鬼蜮(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時不待我(五)第五百二十五章 黃雀在後(五)第二百三十章 未雨綢繆(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作之合(一)第五百零六章 廬山真面(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三百二十五章 事難如意(五)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飄香(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抽絲剝繭(二)第三百六十九章桃李之教(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第二百零八章 如意算盤(四)第七十三章 人心不足(六)第六百十六章 鳳凰于飛(十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木落歸本(六)第四百三十一章 樂往哀來(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歸根(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復始(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雙桂聯芳(五)第630章 晚來風急(六)第631章 緱山鶴飛(一)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變將生(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木落歸本(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聞風而動(六)第四十八章 善始善終(下)第五百二十章 螳螂捕蟬(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黃雀在後(一)第五百零八章 廬山真面(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僞難辨(五)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風洗塵(五)第五百九十四章 鶺鴒在原(十)第一百五十章 一元復始(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聞風而動(一)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針暗渡(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鶺鴒在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