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兄弟怡怡(二)

bookmark

“出婦?”沈瑞聞言,不由一愣。

像沈家這樣的家族,向來名聲爲重,怎麼會出現“出婦”?即便那房媳婦有不賢良之處,不是還有容留家族孤寡與罪婦的家廟,再不齊還可以“病故”。要知道,婚姻乃是結兩姓之好,要是鬧出和離之事,雖是斷了兩家姻親,到底沒有撕破臉;鬧到“休妻”出婦的地步,那兩家則翻臉成仇。

這樣的大事,爲何他聞所未聞。

沈珏見他滿臉不解,揚眉道:“別尋思了,你才幾歲,當然沒聽過此事。那已經是六十年前的事。別說咱們這一輩,就是源大叔這一輩,聽過此事的也不多。我是無意聽到祖父與父親閒話,才曉得一耳朵。”

六十年前,想到二房嫡支好像就是那個時候遷居京城、而與留在松江的二房庶支幾乎沒有往來,沈瑞心中一動,道:“六十年前?是二房已故伯祖父家……長輩?”

沈珏點點頭道:“就是伯祖父繼母邵氏,是個惡毒不慈的婦人。她進二房爲填房時,二房老太爺本有髮妻留下嫡子三人。這邵氏在人前極爲賢良,對待年紀稍長的大太爺、二太爺極爲客氣周全,待年幼的三太爺視若親生。直到她有了身孕,纔有了變故。”

或許這天下的繼母不乏良善之人,可也不乏有自覺爲了親生骨肉好,便狠心去行惡之人。

那年松江鬧倭亂,倭寇經常上岸劫掠,松江府各家各戶都閉門不出。二房老太爺恰好有事去了南京,並不在松江。邵氏便使人將三太爺藏起來,詐稱被人拐走,又將線索指向城外,哄騙大太爺、二太爺出城尋人。結果兩位太爺在城外遭遇倭寇,與帶的的小廝、長隨都被倭寇殺了,大太爺還罷,二太爺的屍首都倭寇扔進河,屍骨無存。老太爺連失兩個嫡子,自是要查,卻沒有查出什麼。那幾年倭寇作惡多端,松江府死的人多了,便也當成是意外。

邵氏十月懷胎,生下女兒,待三太爺越發親近。三太爺當年才六歲,在兩個兄長去世後大哭一場就不再提起,別人以爲他不年幼忘了此事。三太爺打小一心讀書,十三過童子試,十五歲中舉人。數年之間,邵氏又添次女,生子無望,待三太爺就更慈愛。聽到三太爺中舉的消息時,邵氏極爲得意,打算將侄女說給三太爺爲妻。

三太爺卻私下將邵氏的乳母、陪房都扣下,問出了九年前舊事。三太爺不去尋老太爺,直去尋族長。當時現在的族長太爺還是少年,族長是沈珏曾祖父,聽聞這等惡事,自然要爲三太爺主持公道,命二房老太爺處置邵氏爲沈家子嗣償命。

二房老太爺聽聞真相,恨後妻狠毒,可畢竟成親十數載,又有兩個女兒在,痛斥一場後,到底不忍她失了性命,便寫了休書送她回邵家。不想邵氏回到孃家就有了反應,已經有身孕在身。

不管邵氏行事多不當,子嗣爲大,邵家託人說和,邵氏也寫信送來懺悔,邵氏所出的兩位姑娘也哭着要娘。二房老太爺沉了了半月,到底心軟,爲了邵氏肚子中孩子的名分,有心將邵氏再接回來。

三太爺聽到消息,直接去了生母墓地,在生母陵墓前跪了一晝夜。

二房老太爺自覺心虛,想要勸兒子回來又沒臉去,便央求族長出面。

族長曉得三太爺心中不平,可還是勸他退一步,邵氏雖可惡,腹中卻是沈家血脈,總不能無名無份生在外邊。若不是顧及她生的兩個姐兒,直接將她當貶爲妾室也是應得。即便再次允她進門,也不必擔心什麼,等她生下孩子,就讓她入佛堂祈福。三太爺始終不說話,族長太爺便又勸,邵氏即便害了前面兩個,可對三太爺畢竟有養恩,三太爺若是逼迫太過,外人不知就裡,難免覺得三太爺過於刻薄,與名聲有礙。

三太爺終是木木地點頭,算是同意接邵氏回來,大家也齊齊地鬆了一口氣。三太爺雖才十五歲,可已經有了舉人功名,行事又果決,沒有人敢將他當孩子看。若是他不點頭,這楊氏即便接回來,這二房也難安生。

沒等二房老太爺使人去邵家,就得了消息,三太爺刨了生母的墳,等二房老太爺與族長匆匆趕過去時,三太爺已經將生母的屍骸焚燒,正跪在地上往瓷壇裡裝骨灰。他大哥的墳也被挖開,裡面裝着的骨灰罐取出來,擱在一邊。

二房老太爺驚怒交加,想要教訓兒子,三太爺則遞上一張文書,上書自願放棄二房嫡子名分與繼承權,要將戶籍遷出來單獨立戶。老太爺大驚,問他何必要鬧到這個地步,三太爺抱着兩個骨灰罈道:“舊人不比新人,死人難爭活人。旁人能忘,死人卻是我母我兄。不能爲兄報仇,我以不堪爲弟,只盼骨肉團圓。”

二房老太爺當即就沒了話,三太爺折騰這一番後,雖沒有如願獨立立戶,可依是帶了兩壇骨灰離了松江,去了京城。

二房老太爺大病一場,使人給邵家送了一筆銀子一張房契,不再提接邵氏回來之事。等到次年,三老爺中了二甲進士的消息傳到松江,邵氏在孃家早產生下一男丁,邵家再次上門,老太爺依舊沒有鬆口,反而立時清點家當,分出兩份與兩個女兒做嫁妝,其餘都過到嫡子名下,爲了防止邵家以後藉着邵氏子爭產,老太爺還專程並且請族老們做見證,留下手書”出婦子生死富貴與沈傢俱不相干,生不得上沈氏族譜,死不得入沈家墓地”。這是連邵氏兒子沈家血脈的身份都給否了。邵家與沈家,徹底反目。

二房老太爺安排完二房產業,將兩個女兒託付給宗房,便悄然而去。有人說他心灰意冷,被和尚道士拐了出家;也有人猜測他是大病一場落了病根,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不想讓兒子擔上逼迫老子的不孝之名,才躲在無人知道的地方等死。不管說法到底是什麼,老太爺再也沒有回來過,也沒有任何消息。

過了幾年,邵氏所留兩女到了說親的年紀,長兄如父,這兩女父親下落不明,生母被休,婚姻大事當由兄長三太爺做主。族長寫信與三太爺提及此事。三太爺使人送了兩千兩銀子與一封信,提及他無意因邵氏之舉遷怒兩個妹妹,只是擔心兩個妹妹因生母被休難體諒他,兄妹遠些也好,兩女之事既老太爺曾託付給宗房,就請族長多費心,又言老太爺既已經將兩女嫁妝都早預備出來,那這兩千兩權做添妝。又過兩年,邵氏重病不起,使人上京送信,懇求三太爺答應讓兒子上族譜,被三太爺一句“父命不可違”打發。

因二房老太爺的“出走”,族老們對三老爺本就頗爲微詞。不管他有多委屈,二房如今家破人散的局面到底難看。況且他面冷心冷,自打進京就了無音訊,婚姻大事都是自己操持,並未通知族裡,便多有埋怨。如今見他絲毫不念邵氏十來年養育之恩不說,還待異母弟妹如仇人,族老們對其更是不喜。

二房已經分出去的庶支,看到二房偌大產業都歸了三太爺一人,多有不忿,便攛掇邵氏子,想要藉着大明律“財產諸子均分”一條,謀取二房產業。畢竟邵氏子即便沒有入沈家族譜,可有產婆與休書上的日期爲證,他就是沈家血脈。即便不能得到沈家子孫的名分,可即便只能算是不入族譜的“外室子”,也有資格分二房一部分產業。至於二房老太爺留下的手書,上面提了族譜與墓地,到底沒有命令禁止孫氏子過問沈家產業。族老們想要壓一壓三太爺的“不遜”,便沒有制止此事。

四房已故太爺與宗房太爺是族學裡同窗,幾個人又是一個曾祖的從堂兄弟,兄弟之間最是要好。兩人便使人往京城送信,三太爺方知曉此事。就在族人等着看熱鬧時,三太爺使人回松江,迅速地處理了全部產業,並且將戶籍遷到京城去了。

因二房老太爺生死始終沒有消息,二房雖不能明確分宗,可這以後實際上同分宗差不多。

聽了這一盆狗血,沈瑞並未怎麼動容,只是沒想到沈珏說的“一耳朵”,竟然是二房遷居京城的原因。而且二房太爺還與自家已故祖父有舊。

是了,這也解了他心中一個不解之謎。

二房人丁凋零,沈瑞的曾祖父又是賭鬼,家業敗壞的差不多,而沈瑞的祖父早亡,留下孤兒寡母。按理來說,即便四房產業竟然還能得以保全,在宗族中還早就失了話語權。

可族長太爺親自牽線,爲四房娶了個嫁妝豐厚的娘子。而沈舉人半生沒出仕,家資富饒,也太太平平地過了多年。

四房能有今日,不單單是出了一個“賢婦”,還有已故老太爺的餘陰……

第六百零六章 鳳凰于飛(五)第五百五十三章 自作自受(五)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風洗塵(二)第一六百十一章 鳳凰于飛(十)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風得意(五)第三百七十二章 紅衣使者(二)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一百零九章 東道主(三)第二十九章 浮雲富貴(三)第五百三十章 各方匯聚(五)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鬼蜮(十)(二合一)第六十四章雛風清音(五)第四百三十二章 樂往哀來(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雲路始(五)第五百零九章 廬山真面(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心鬼蜮(四)第633章 緱山鶴飛(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蕭牆(三)第五百一十章 廬山真面(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鶺鴒在原(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之所在(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順水行舟(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慈母之心(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風玉露(六)第一百七十三章 聞風而動(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時不待我(三)拜求月票第三零八章收因種果(三)(2合1求月票)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心鬼蜮(一)第五百三十八章 漸生嫌隙(三)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算盤(三)第四百零九章 秋來風疾(五)第一百零五章 風波再起(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至親骨肉(一)第五百五十章 自作自受(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僞莫辨(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自作自受(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引蛇出洞(三)第四百四十章 頭角崢嶸(一)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第一百二十七章 順水行舟(一)第四百五十章 金榜題名(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未雨綢繆(五)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第666章 向海而生(七)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雲際會(四)第十三章 靈前孝子(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心無力(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多方角力(八)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威難測(四)第652章 層雲漫涌(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僞莫辨(一)第二百五十九章 風雲際會(一)第689章 克紹箕裘(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第五百一十七章 螳螂捕蟬(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來運轉(五)第三十九章臘盡春回(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九十三章有女懷春(五)第二百六十五章 天威難測(二)第十九章 前塵影事(四)第三百二十五章 事難如意(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時不待我(二)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風洗塵(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近朱者赤(五)第五百九十二章 鶺鴒在原(八)第三百七十五章 紅衣使者(五)第一百九十章 春風得意(四)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情難兩全(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舉首(三)第四百六十三章 迴腸九轉(四)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風得意(三)第643章 星河明淡(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久聞大名(五)第六百十二章 鳳凰于飛(十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第五百八十四章 多方角力(十)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風洗塵(五)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求月票)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第三百零一章 改過遷善(一)第四百五十八章 事在蕭牆(四)第685章 朱闕牙璋(三)第四百三十六章 頂門立戶(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兄弟齊心(三)第二章 歲暮天寒(二)第五百零一章 順藤摸瓜(一)第633章 緱山鶴飛(三)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第四百零六章 秋來風疾(二)第624章 鳳凰于飛(二十三)第五十五章玉軟花柔(一)第六百十七章 鳳凰于飛(十六)第六百零八章 鳳凰于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