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府試疑雲
前文說到過,秦德威的青溪宅距離貢院很近,走幾步,過了淮清橋,再走幾步就是。所以從考場出來,秦德威溜達一會兒就回了家。
進了家門,卻見女先生徐妙璇和婢女柳月都在等待。
“考的如何?”徐妙璇問道。
秦德威很淡定的說:“案首!”
柳月突然說:“小老爺你拿個案首並不稀奇,但璇大姐問的肯定是她弟弟啊。”
秦德威頓時微微蹙眉對徐妙璇道:“你到底問的誰?”
“當然是秦兄弟你了!”相處了這麼久,徐妙璇大致也摸清楚秦德威的路數了,毫不猶豫的回答。
秦德威滿意的點了點頭,答道:“徐妙璟寫的慢,還在謄抄文章,我已經讓縣尊不要催他了!”
徐妙璇也迴應說:“恭喜秦兄弟!得了案首,只待月底再過府試,至少也是個青衿童生了!”
柳月撇了撇嘴,真是狗男女,這對話驢脣不對馬嘴,下句不連上句的,偏生還說的這麼熱乎。
按着一般情況,二月縣試,四月府試。但今年江寧和上元兩個京縣一起抽了風,縣試都定在了四月初一,然後應天府府試只得跟着往後挪動了,但又不能太晚,最後定在了月底。
也幸好江寧縣、上元縣、應天府三個衙門同在南京城,報名和考試都不用趕路,時間間隔短點也能接受。而其他縣還是二月考試,考完了再奔赴南京城參加府試。
但聽到徐妙璇提前恭喜說月底府試也能過,秦德威搖了搖頭:“府試於我而言,是個難關。如果不提前做點準備,十有八九是過不了的。”
婢女柳月詫異的說:“這是爲何?聽別人說,縣案首到了府試裡,必定是會中的。怎麼在小老爺這裡,就不靈光了?”
秦德威仰天長嘆:“誰讓我如此特殊!”
徐妙璇想到了什麼:“莫非與去年門庭被毀之事有關?”
秦德威重重的點了點頭,“不錯!就是去年府尹二公子,那個叫江什麼的?這事還沒完呢!”
徐妙璇疑惑的說:“這件事看起來已經平息了,近一年也是風平浪靜的,秦兄弟還要與他們過不去?”
柳月不同意徐妙璇的話,反駁說:“璇大姐你怎能向着外人呢?什麼叫小老爺要與他們過不去?分明是他們還在與小老爺過不去!”
秦德威大讚,不能不承認,有時候確實還是綠茶說話好聽。
徐妙璇也不氣惱,對柳月笑罵道:“你這小婢敢不敢講明白,明明看起來已經風平浪靜,但爲何說他們還在與秦兄弟過不去?”
綠茶哪有大智慧能想明白這裡面道理,只會無辜的看着小老爺。
徐妙璇也覺察到,秦德威說的是“這事還沒完”。到底是秦兄弟還沒完,還是江二那邊還沒完?
“你們還是不瞭解這些人的心態。”拿了案首的秦德威心情正好,也不知是賣弄還是想點撥:“去年那姓江的爲什麼敢如此肆無忌憚?一來是自恃府衙,有上下級壓制,當然不怕縣衙的人;
二來他老子應天府尹必定是府試主考官,我這種要走功名之路的,府試又必定要去考的,所以他以爲能捏住我的前程,自然就對我毫無顧忌了。”
後來雖然經我用計,那江二名聲大壞成了笑柄,顧老盟主也賠上了園子給我。但並沒有觸及他父親權力的根本,一樣可以在府試中把我刷下去。”
柳月有點懷疑的說:“奴家也想起來了,那江二根本沒有找小老爺道過歉!但府衙老爺會跟着胡鬧?”
秦德威很有把握地說:“正因爲兒子出了那麼大一個醜,結果府尹什麼都沒做,人人都知道江二爺幹了件壞事,府尹卻什麼表示都沒有,所以纔不合常理。
再想想去年兩個縣爭着修繕這處忠烈故居的時候,以及修建褒忠詞時,府衙爲何按兵不動?按道理說,都在應天府地盤上,兩縣相爭時,上司府衙最適合出面。”
柳月還在懵懂不明時,徐妙璇卻恍然大悟,已經跟上了秦德威的思路:“沒錯,由府衙出面修繕,對江二而言還有兩個好處。
一是能幫着府尹公子江二挽回口碑,讓世人看到江二知錯就改,不失爲好漢。
二是能表達出和解善意,與秦兄弟互相給個臺階下,畢竟他們有錯在先。而秦兄弟也是要臉面的人,又不可能委曲求全的主動找他們和解。”
秦德威點頭道:“是啊,如此好一個機會,府衙卻不聞不問,這又說明了什麼?江二是個莽撞無能的紈絝,但他爹府尹肯定是個多年老官僚啊。
所以只能說明,江二那邊沒有以和爲貴的心思,必定還在記恨着,連門面功夫都不屑於做,京兆尹老爺肯定是縱容自家兒子啊。
你們說,這事是不是還沒完?他們怎麼可能不在府試中做手腳?
在我看來,他們一年多來無所作爲,很有可能就是爲了讓我失去戒心,然後在府試這樣關鍵時刻一擊致命。
比如說,在府試中給我安上一個舞弊的罪名,那就直接毀了我的功名進取之路了,這比什麼報復都強烈。”
秦德威如此多疑不是沒有根據的,想想莫名其妙被舞弊的唐伯虎
雖然府試舞弊性質沒那麼嚴重,但被罰個十年八年不許入場,那也是損失慘重,關鍵是名聲壞了,一輩子上限就封死了。
反正秦德威的心態就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柳月輕叫了一聲:“那可如何是好?”
“也沒什麼,江二他爹又不可能當一輩子府尹,大不了今年府試不去考了,我這歲數等得起!”秦德威不以爲意的說,“但能爭取時,總要爭取一下的。”
柳月不知想起了什麼,十分氣惱:“明明是那江二犯錯在先,只是幸賴小老爺機智,沒有讓他得逞而已,還有臉來繼續報復!還講不講理了,憑的什麼!”
秦德威嘆道:“就憑他父親是正三品京兆尹啊,大概覺得區區一個草民,最多是稍微有點名氣的草民,不與他們配講理吧。
他可以犯錯,但咱也得順着,咱要跟他講理,他反而覺得是受到了侮辱。這樣人的心態,不外乎如此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