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我並不想懂那麼多

第359章 我並不想懂那麼多

王廷相忍無可忍,喝止還在叫罵張延齡的秦德威道:“你先閉嘴!”

秦德威疑惑的看向王廷相,咱進這復古派,還是您老人家強拉進來的。

現在咱正在爲了復古派向老仇家叫陣,您老人家怎麼還攔着?

要不把您從復古派開除出去,那麼復古派前輩全部退出文壇,以後大旗就由咱新一代秦德威扛起了?

王廷相覺得自己好難,又嘆口氣說:“你連張延齡案的情況都不清楚,就怎敢妄下結論!”

秦德威不解的反問道:“這種案子,事實如何很重要嗎?”

霧草!王廷相被噎住了,你秦德威也是當過狀師的人,你竟然說案情事實不重要!

秦德威隨口批判道:“這幾十年來,張家所作所爲,人神共憤,誰人不知?

爲非作歹,陷害忠良,有沒有?強取豪奪,草菅人命,有沒有?侵佔田土,私吞鹽利,有沒有?

連我一個遠在南京的小少年,都耳聞了不少,所以張家之事還有什麼可說的!”

王廷相也是帶過兵上過陣的大臣,二話不說,順手從旁邊獄卒手裡抄過棍棒。

然後才和顏悅色的對秦德威說:“判案要講究一個實證,我們這些判案的人,不能被情緒所左右,對不對?

無論案情事實重不重要,你先聽老夫講完,行不行?”

於是秦德威就只能耐心的聽了,其實還是那句話,秦德威對張延齡案並不感興趣。

這案子說實話,秦德威不認爲與自己有多大關係,有好處也輪不到他秦德威。

他只是抱着雁過拔毛的心思,既然遇上了,就順手從張延齡身上撈一把聲望,沒想着過深介入。

王廷相根本不在乎張延齡就在另一間牢房裡,直接就開始講了目前大致案情經過。

有個宛平縣民孫某到刑部衙門告發張延齡,說張延齡當年侵吞自家田地,拘押並毆死其父孫銘。

然後刑部請示嘉靖皇帝,皇上御批說,不必拘泥議親議貴條例,若有重罪,嚴加處置絕不寬恕。

然後刑部拷問張家的家奴,審明白確實有毆死孫銘之事。

接着偶然又從張家家奴那裡拷問另一樁人命案,張家有婢女偷竊家裡金具贈送給外邊僧人,張延齡連婢女帶僧人一起打死焚屍體。

所以張延齡案目前的表象,就是查實三條人命的罪行,於是就有張延齡被捕入獄。

而王廷相作爲刑部尚書,應該具結上奏了。

秦德威百無聊賴的聽完後,迅速給出了自己意見:“殺!”

王廷相:“.”

你秦德威能不能給點有建設性的意見?你別說你不知道張延齡他姐姐是誰!

斜對面的張侯爺怒不可遏,又開始叫罵了。

王廷相心煩的回頭對張延齡大喝道:“我們正討論你的狗命,你給本官閉嘴!”

秦德威語意不明的說:“我們判案,難道不是隻看案情本身?還要看案犯的姐姐是誰嗎?

民間傳說了那麼多包龍圖的故事,包公殺皇親國戚時,考慮過那些嗎?”

還能更幼稚一點嗎,包龍圖都拿出來說事了!王廷相只覺得秦德威今天一直在裝傻。

如果是別的少年,可能是真不懂政治,但秦德威能不懂嗎?

從皇上的御批來看,再結合皇上的性格,可以判斷出皇上是想殺張延齡的。

皇上爲什麼想殺張延齡,不是傻子都能猜到,就是爲了報復張延齡的姐姐張太后。

張太后又是什麼人?孝宗皇帝的皇后,當初正是張太后和楊廷和等大臣一起選定了嘉靖皇帝來繼承皇位。

所謂大禮議,於死人而言,大臣希望嘉靖皇帝遵照禮法,既然繼承了皇位這個家業就應該過繼給孝宗,別讓孝宗絕嗣;

於活人而言,就是希望嘉靖皇帝認張太后爲繼母。

但嘉靖皇帝強烈不願意,堅持尊崇本生父母,只認張太后爲伯母。

於是大禮議後,皇帝和張太后變成了對立面。

張太后固然拿嘉靖皇帝無可奈何,但嘉靖皇帝也不能對選擇自己繼承皇位的伯母皇太后怎麼樣。

同時張太后嬌縱慣了,在宮裡還欺負過嘉靖皇帝的生母蔣太后。

總而言之,在大臣心裡,皇帝殺張延齡的動機十分惡劣,甚至還稱得上忘恩負義的昏君行爲。

畢竟再怎麼說,當年也是張太后把嘉靖皇帝從興王府接過來,迎進了皇宮當皇帝的。

而且張太后本該是嘉靖皇帝繼母的!哪有兒子報復母親的人倫道理!

不能讓皇帝如此胡作非爲啊!不能坐視皇帝突破底線啊!

從這個角度出發,大臣們極其不贊同殺張延齡,哪怕張延齡是個混蛋,這就是政治,這就是大義。

秦德威長嘆一口氣,對王廷相說:“有的時候,我並不想懂那麼多,我不知道老大人你來我這裡,到底想問出什麼。

老大人你或許應該去問問,那些被張延齡搞得家破人亡的人們怎麼看?

那些被張延齡巧取豪奪的人們怎麼看?那些被張延齡戕害的地下冤魂怎麼看?

你敢不敢去問問他們,要不要講政治啊?要不要顧全大義?”

王廷相沉默不語,陷入了天人交戰的爲難中。

如果上奏殺張延齡,只怕被輿論非議爲諂媚逢迎,助紂爲虐倒行逆施。

如果上奏不殺張延齡,那多半會被皇上遷怒,後果十分莫測,一個不好就罷官了。

秦德威對此很同情,嘉靖朝的六部尚書裡,第一難做的尚書其實就是刑部尚書,後來就是兵部尚書了。

性格彆扭的嘉靖皇帝總是弄出一些強人所難的案子,誰做刑部尚書誰倒黴。

就拿原本歷史上的嘉靖十二年來說,連續爆了馮恩案和張延齡案,在秦德威印象裡,因爲這倆案子換了兩三個刑部尚書。

斜對面牢房裡的張延齡突然狂笑,“還想殺我?給我封侯賜下的丹書鐵券,拿來抵命可也!若一塊不夠,我哥哥那裡還有一塊!”

秦德威看張延齡不順眼,便不耐煩的對王廷相說:“能不能直接在牢里弄死張延齡,然後報一個瘐死?

這樣不就皆大歡喜了嗎?這算是你們大明天牢的祖傳手藝了,獄卒應該都會。”

張延齡的笑聲嘎然而止,陷入了莫名的恐慌中。

王廷相甩袖道:“老夫不做這樣的事!”

你秦德威還說不想懂那麼多,我看你知道得已經太多了!

秦德威指了指張延齡:“你他孃的老實點,別煩我!我要殺你太簡單了,只看想不想而已!”

下一章可能要過12點了

(本章完)

第562章 講理(上)第688章 涉及秦德威無小事第755章 三岔口抉擇(上)今晚更新推遲半天第52章 狀師和御史第586章 誰是奸臣(上)第710章 做人的格局(中)第497章 內憂外患第415章 舌燦蓮花第940章 還是秦中堂靠得住第478章 科舉餘波(中)第151章 單身挺好的第858章 沒有秦德威的時候(下)第939章 蕭規曹隨第656章 託臣給陛下帶個話第363章 逆水行舟第256章 這個笑話不好笑!今天給大家看點別的吧第445章 見證歷史第51章 英雄末路第12章 新來的大魚第597章 不見不散(上)第410章 狗急跳牆第33章 此子恐怖如斯!第666章 諸事議定第253章 國公與府尹(上)第831章 父與子(下)第570章 軍國大事不是兒戲第296章 探監第815章 君恩第20章 人外有人第349章 人在作,天在看!(下)第475章 幹不下去了第658章 你管這叫不熟?第874章 三把火(下)第520章 這波門生不行第851章 誰最囂張第196章 其惟春秋!第37章 與你何干?第61章 別人家的才子第283章 苦肉計(下)第592章 補課(上)第835章 外戰不外行今晚更新推遲半天第268章 辭官這種事第600章 漁翁得利(上)第452章 熊孩子是禍根!第535章 不肖弟子第882章 這是什麼人性?第317章 冤家路窄第24章 你不懂真相第3章 我要讀書(下)第468章 本官可以相信你嗎?第362章 內外紛紛說張家(下)第599章 沒有人能阻擋我!第51章 英雄末路第61章 別人家的才子第329章 不是主角第120章 功名不過夢中跡(下)第239章 知縣的知縣第620章 寧錯殺不放過第13章 貴圈水真渾第569章 你理解不了第14章 笑話第871章 新官上任第822章 誰是秦德威?今天明天請假和本書情況說明第731章 我負責做人第482章 身不由己第631章 南巡之前(下)昏昏沉沉躺了一天,還是請假吧第500章 這我哪知道?第434章 真實的朝堂鬥爭(上)第884章 公事公辦第601章 漁翁得利(下)第513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53章 國公與府尹(上)第752章 一條道走到黑(中)第619章 仙凡之別第846章 永無寧日第705章 天不生我秦德威第303章 都這麼有個性嗎(上)第90章 發帖和回帖第115章 都不按套路第510章 他想搞事(求保底月票)第788章 問題的根本再講三點.......第798章 殿試中的貓膩第367章 指導菜雞第158章 時間管理第102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3章 我要讀書(下)第393章 講王法第600章 漁翁得利(上)第915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第186章 一點不成熟的想法第426章 找工作難啊!第513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22章 別廢話第869章 一張體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