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板橋西畔夕陽斜

bookmark

第424章 板橋西畔夕陽斜

讀書人爲什麼讀書,經義裡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也有先賢說:“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更實在的前人說法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

嘉靖朝著名詩人秦德威也說過:“斗大黃金印,天高白玉堂。不因書萬卷,哪得事君王”,這在江南也流行一時。

不管信了哪種說法,讀書人但凡有機會,都想要去京師試試看。萬一出將入相、青史留名的人就是自己呢?

秦德威決意北上後,準備工作就開始了,其實這也沒什麼可煩惱的,有錢都好辦。

然後在出發之前,秦德威還補了一個冠禮。都已經成爲舉人老爺了,還沒“加冠”,就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了。

再說依照大明制度,十六歲以上就可以開始視爲成年了。

當然作爲讀書人的成年禮,除了姓名之外,還應該有個“字”。

被青出於藍的業師王以旌老先生作爲長輩出面,在冠禮上給秦德威起了個字叫懷遠。

有詩云:“聖主勤民歲自豐,德威懷遠塞塵空”。

秦德威字懷遠,吉祥如意討喜又能表達出大志向,沒毛病!

雖說以大明如今的社交習俗,彼此稱呼大都是用“號”,很少用“字”,但即便是擺設,該有還是要有的。

然後讀書人稱呼最常用的“號”也該有一個,成年之後,別人不好直呼名字,如果沒個號,與人交往都不方便。

“號”都是自己給自己取的,有人用志趣,有人用地標,有人爲了裝逼。

秦德威爲此糾結了好幾天,到底應該取個什麼號?

這日他從王憐卿家回本宅的時候,經過秦淮河上的長板橋。只見此處曠遠芊綿,水煙凝碧,賞心悅目,漱滌塵襟。

又有名士傾城,簪花約鬢,攜手閒行,憑欄徙倚,誠爲太平盛景也。

不愧是金陵名家秦先生親手擬定的“金陵四十景”中,唯一沒有典故的當代原創景緻“長橋賞姬”。

此時秦德威突然靈機一動,有“號”了!

橋下河邊,不知是誰家的別館,秦德威敲門索要筆墨,主人家立即就給了,在這裡廝混的沒有不懂風雅的。

秦德威就先在外面牆上提筆寫下了題目《板橋歌》,便有路過的遊人圍着看。

然後秦德威繼續寫道:“舊院歌樓三百春,風月鶯花難盡記。西廂南巷皆香陌,踏成滿路胭脂跡。

青樓到處可停車,朱戶誰家不留客?客來江上盡王孫,一望平康即斷魂。

щшш ¤TTkan ¤¢〇

當時紅板橋邊路,絡繹香輿織煙霧。只聽日日弄銀箏,盡說家家擁錢樹。”

——這幾段是寫秦淮舊院的整體盛況。

“御前隊子小梨園,長奉千秋萬歲歡。一自武宗巡幸後,可憐跳與外人看。”

——這幾句是寫秦淮舊院的源頭和歷史。

“昨夜廊前月正高,夢隨春水上蘭橈。依稀記得秦淮路,芳草萋萋到板橋。

板橋西畔夕陽斜,舊院風流夢影賒。芳樹不知兒女恨,卻從扇底襯桃花。”

——這幾句就是懷念追憶的意思了,彷彿很突兀,但別人細想後也恍然大悟。肯定小秦先生要離開南京城,提前寫下的追思啊!

最後又看到落款寫道:“金陵秦板橋。”

——這是金陵名家小秦先生首次公開自己的號。

姓秦,名德威,字懷遠,號板橋,作爲一個文人,秦德威的名頭終於齊活了!

反正號這個東西不限數量,也可以改換,以後有更合適的再說。

每三年一次的大考試季裡,兩次考試之間的時間真是太短了,彷彿鄉試過去沒幾天,又該到了再次出發,趕下一場考試的時候。

離開之前的最後幾天,秦德威白天陪着顧娘子,晚上睡在王憐卿家。

一直到了十月初,不走不行了,秦德威纔在一個秋風瑟瑟的早晨,從龍江關登船,北上京師。

與他同行的人,還有鄉試同年陳鳳,以及著名隱士許隆的兒子許谷。

其實這倆應該都是顧東橋那夥的人,這次卻非要跟着他秦板橋一起走。

許隆甚至還託了文徵明來找秦德威,幫兒子許谷說情。

鄉黨大佬秦板橋也沒所謂,出門在外都是鄉親,一起就一起吧。

還有就是,原本在縣衙當差役的王、馬、張、趙四人,已經齊齊賣身給秦德威,成了家奴身份。

本來他們在縣衙也沒正式編制,離開縣衙也不覺得可惜,難道小秦老爺不比縣衙更大嗎?

這次秦德威北上,這四人也就作爲隨從一起了。反正家裡事情都被秦捕頭和源豐號錢莊安頓好了,完全沒有後顧之憂。

這回北上,秦德威就沒什麼新鮮感了,而且也是要趕時間,路上就沒有太多停留。

路過揚州、淮安的時候,問了問李春芳和沈坤,這兩未來狀元今年都沒興趣參加會試。

此外在淮安府拜見了總理河漕的王以旗老師叔,然後在路上就沒其它事了。

十月底,馬上就要天寒地凍的時候,秦德威再次來到了京師。這次不用找會館暫住,有屬於自己的落腳地方。

出發前,秦德威就已經與松江府馮家說好,買下了武功衚衕那處宅院。

而且上次離京時,把鑰匙都放在了徐妙璇那裡,肯定提前打掃。

此時宅子的正堂正院已經被母親周氏住下,至於曾後爹早已經重新選官上任去了。

秦德威拜見過母親後得知,曾後爹回京敘職時,與吏部尚書夏師傅一見如故。

大概夏師傅能感到,熱愛武事的曾後爹是彌補己方勢力軍事短板的人才。

然後如同原有歷史軌跡一樣,曾後爹選官選了遼東巡按御史。從官場倫理來看,這是高升了。

從知縣選拔爲御史叫行取,算升官,能選爲聲威赫赫、號稱代天巡狩的巡按御史,更是升官。

秦德威苦笑幾聲,歷史的慣性還是如此強大,夏師傅和曾後爹真是有同年之命啊,是同一年被斬於西市的同年。

既然正院由母親居住,秦德威就繼續住在東側院,西側院則讓陳鳳和許谷住了。

兩人安頓好後,陳鳳來找秦德威,邀請秦德威去拜訪鄉試座師張潮張學士。

秦德威想了想,就答應了。讀書人禮節也該如此,其他的什麼夏尚書王尚書就先放放吧。

還有什麼有意思的號啊,我琢磨了半天就想到個板橋,你們要有更好玩的可以改

(本章完)

今晚請個假第234章 這纔是最難受的第574章 分享喜悅第159章 只知道跟我談錢?第386章 何爲宗師(下)第53章 愛信不信第497章 內憂外患第199章 小說果真來源於現實第932章 事不過三第101章 他鄉遇故知第495章 十七歲的憂傷(下)今晚更新推遲半天第290章 幫老夫出這口氣!第664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163章 良心富商善人財主第633章 善後(下)第246章 第一詩人的排面第105章 討薪第930章 京師水很深第537章 文武雙全大翰林第594章 這是秦學士的意見!第680章 伴君如伴虎(下)第272章 籌錢和趕路第611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下)第615章 大洗牌(下)第605章 秦失其鹿(上)第725章 人在塞外飄到失聯(下)第293章 文壇內幕第791章 最後的風頭第284章 窒息的感覺第380章 順利過關第621章 都是家事(上)第234章 這纔是最難受的第393章 講王法第384章 何爲宗師(上)第234章 這纔是最難受的第355章 父愛如山第242章 大家都是縣學生員......第661章 回家如做賊第137章 大明好弟子第404章 官官相護第609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上)第884章 公事公辦第900章 調兵遣將第241章 都是欠收拾的!第776章 豬隊友第386章 何爲宗師(下)第312章 幾家歡樂幾家懵第86章 連這意識都沒有第551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516章 看不見的手(下)第265章 最近喜歡寫笑話第714章 高難度技術活第133章 一屋子的中老年男人第336章 君子之爭(下)第779章 各人的夜晚第859章 只能叫幕府了第167章 事情很不對勁第733章 水太渾了第252章 商業精神(下)第535章 不肖弟子第284章 窒息的感覺第697章 又是一個春天第844章 請從秦德威始!第281章 苦肉計第677章 重臣名宿第239章 知縣的知縣第890章 降維打擊(上)第581章 功名十字路口第97章 不安分的人(上)第143章 請你文藝到底啊!第936章 人之將走第462章 深夜傳書第76章 共同語言第717章 這四個字不能少!第608章 要有大事發生第80章 一篇詞第232章 擋路的人(下)第694章 用人之道第320章 請說出你的故事第554章 改良的窗口期第675章 我給你看個好東西第890章 降維打擊(上)第646章 嫉妒使人扭曲第844章 請從秦德威始!第210章 似乎又有未來了第387章 你們真是夠了!第549章 優勢在我第175章 馮老爺別這樣!第46章 活着好難第41章 大人的世界(上)第747章 學習實踐第634章 在路上第312章 幾家歡樂幾家懵第92章 存在感第613章 玩這麼大!第618章 燒冷竈第799章 父子們第57章 十點檔第137章 大明好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