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南北平衡

bookmark

第556章 南北平衡

秦德威也很無奈啊,上有所好而已,攤上一個喜歡搞政治鬥爭的皇帝還能怎麼辦?

也只能用政治鬥爭的套路,來勾引皇帝的沉浸了。

不然的話,如果皇帝不愛聽或者聽不進去,再有道理都是白費。

不過大明有個規矩,爲人臣者,一般不公開直接批評歷朝歷代皇帝,更別說本朝的先皇們,這就是君臣之禮。

嘉靖皇帝作爲一個皇帝,當然也是維護這種君君臣臣禮法的,而且嘉靖皇帝是一個對禮法特別敏感的皇帝。

所以即便是嘉靖皇帝,也不能公開對前兩個皇帝,也就是明孝宗、明武宗有任何批評,也不會允許大臣批評孝宗、武宗。

秦德威身爲穿越者也不可能通過直接批評孝宗、武宗來討好今上,但擺事實講道理就行了。

見皇帝有興趣,他就詳細多說了幾句:“孝廟、武廟之時,中官、勳戚橫行不法,除了侵佔田地外,還大批奏討鹽引!

這導致兩朝鹽引濫發,支鹽困難,結果鹽法大壞,是開中法難以繼續維持的原因之一。

而自陛下御臨以來,勵精圖治,從嚴約束中官、勳戚,一掃舊時風氣!

所以臣纔敢說,又有了恢復開中法的基礎。”

衆文臣聽了挑不出毛病,秦德威所說的都是明晃晃的事實。

弘治朝外戚張家、正德太監八虎,那都是能上史書的典型惡劣代表,今上再不好,至少沒有縱容這種人。

嘉靖皇帝今天頭次認了真,暗暗斟酌起來。

作爲一個人,曾經被大臣逼着認孝宗爲父親,所以心裡對孝宗的態度是十分敏感和擰巴的。

在成功拒絕認孝宗爲爹後,嘉靖皇帝又對自身一脈的正統性產生了執着追求,總渴望證明點什麼。

但肯定有反對者存在,蔡昂蔡學士又進諫道:“開中法積弊已久,滯礙難行,早已廢除四十年!

如今折色法未有積弊,若要逆勢而動,恢復舊法,乃是勞民傷財之舉,實在不值!”

當即也有一些人附和,現在鹽法制度也能過得去,沒必要無事生非的折騰回去。

秦德威嘆口氣,隨便開了句地圖炮:“陛下御臨十數年,夙夜求治,至今未能大成。

原本臣不太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今日看到蔡學士等人,忽然就懂了。

這樣鼠目寸光之人充斥朝堂,天下怎麼可能大治?”

對禮數很講究的嘉靖皇帝,此時覺得秦德威實在不像話,叱道:“沒規矩!若說不出道理,打四十廷杖!”

秦德威連忙收斂姿態,謹言慎行的說:“並非下臣放肆,只是感到蔡學士等人枉爲講官,卻不明開中法真正意義,感覺我大明人才匱乏,深深失望而已!”

又趁着皇帝沒發作,秦德威趕緊開講:“當年太祖高皇帝時,曾經有南北榜案。

因爲考官取中的士子都是南人,北人無一上榜,所以高皇帝殺了所有考官。

而後高皇帝定下了南北分榜比例,保證科舉取士不至於全部集中於東南。

以太祖高皇帝之雄才大略,自然懂得南北均衡之道理。祖宗垂訓在前,蔡學士這種人爲何反而故意裝不知道?”

衆人大都是做學問的,一時沒轉過彎來,不知秦德威突然扯起這件陳年舊事作甚。

又聽秦德威繼續說:“天下鹽產半數是淮鹽,開中法簡而言之,就是北方邊鎮輸糧,然後東南支鹽。

如此橫跨數千裡的勞煩,難道僅僅只是爲了邊鎮物資充足?

其根本之意,是用東南鹽產財富,補貼北方邊鎮!

祖宗連科舉大典都要講究南北平衡,難道經濟財富就不需要了?”

這個角度倒是挺新穎的,殿上衆人一時都陷入了深思。

秦德威盯着蔡昂,咄咄逼人的說:“蔡前輩是不是還想問,北方邊鎮窮困,與東南有什麼干係?”

蔡學士想反駁,沒有這麼想!

但秦德威只是自問自答,並沒有給蔡學士說話機會:

“防範北方韃虜的,是大明舉國之事,並不是北方几個邊鎮的一家之事!

難道北方邊鎮活該年年與韃虜打生打死,東南半壁只需要安享太平?

所以祖宗高瞻遠矚,不嫌其煩的用開中法,轉移東南物力支援北方邊鎮。

改爲折色法後,其實就是將東南與邊鎮斷絕!是朝廷與東南鹽商聯合起來,擠壓北方鹽商!

若繼續折色法,今後兩淮鹽商都是距離鹽場更近的東南商人,財富也都留在東南!

窮地益窮,富地益富,北方邊鎮也都是大明子民,若民生凋敝,拿什麼去抗擊韃虜?

所以陛下可曾體察到,太祖高皇帝之深意?”

衆人:“.”

你秦德威這都能搬出太祖高皇帝,也是個人才。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給皇帝一個大義名分。

蔡昂終於找到個機會反駁:“折色法收取銀兩,一樣可轉至邊鎮!”

秦德威反問說:“銀子能吃麼?銀子能穿麼?邊鎮缺的是物資,只給銀子有什麼大用?

豈不聞最貴的時候,西北邊鎮糧價暴漲至五兩一石,十倍於內地!發多少銀子才能填補了邊軍肚子?”

秦德威懶得繼續駁斥蔡學士,又對嘉靖皇帝奏道:“蔡昂空談誤國,請陛下明察。

臣現在有個猜測,蔡昂出於淮安府,親友或者奴僕必有販運淮鹽者。如果屬實,請驅逐蔡昂這等私心誤國之人。”

隨即秦德威又很厚道的補充了一句:“如果猜測不對,臣甘願罰俸半年!”

嘉靖皇帝還是沒表態,正在想着什麼。

秦德威也在暗歎,此時的嘉靖皇帝還可以挽救,雖然性格不行,但他證明自己的心思還是有的。

只是沒人能看清歷史大勢,嘉靖皇帝也始終不得其法而已。

如果穿越到了嘉靖二十一年後,那就真只有神仙才能救回來了。

因爲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嘉靖二十一年以後的皇帝,就是一個裝睡的人。

嘉靖皇帝性格有極端化因子,情緒上來了就上頭,情緒下去了就特別喪,然後就變成修仙皇帝了。

秦德威想來想去,打算再下點猛藥,就很嚴肅的說:

“陛下可曾記得,臣講過的天數之變?若百年後真有氣寒之時,邊鎮各地必將雪上加霜,到時如何維持?”

以“祖宗大義”爲名分,再來個“天數”忽悠,不信皇帝還不從!

發現寫政事真的太枯燥了,真不知道那些大量寫政事的同行作者怎麼堅持下來的。求最後的月票啊!

(本章完)

第271章 去或者不去(下)第474章 有分寸知進退第307章 完美的劇本第377章 嘉靖十二年過去了第663章 個人崇拜第272章 籌錢和趕路第881章 秦中堂的狗第780章 好大哥第680章 伴君如伴虎(下)第652章 不需要支持(上)第548章 再叫兩個來!第845章 公開透明第869章 一張體驗卡第822章 誰是秦德威?第719章 更賦新詩換徵袍第93章 隆重求月票!第390章 今年最大的任務第505章 神棍與神仙第41章 大人的世界(上)第220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681章 情緒輸出第944章 只有娘娘你能去做了(上)第492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第531章 祖傳手藝(下)第488章 講究個合理性第77章 業界殘酷物語第919章 高手對弈第585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61章 別人家的才子第33章 此子恐怖如斯!第100章 看房記第341章 早有預謀第158章 時間管理第413章 還是莫須有第485章 約法三章第758章 三人行(上)第459章 你懂不懂兵變?第174章 盜用官印者,斬!第283章 苦肉計(下)無語,停電第608章 要有大事發生第159章 只知道跟我談錢?第594章 這是秦學士的意見!第87章 給她寫一張!第696章 我命由我不由秦!第54章 並非結束第690章 說點奏疏上不能寫的事第877章 痛點第473章 灰飛煙滅第71章 都是錢鬧的第625章 想多了也沒用第729章 無奈的閣老第674章 冷笑話第804章 最大的保障第180章 顛覆三觀的一天第330章 最討厭的人第858章 沒有秦德威的時候(下)第839章 孤獨的穿越者第135章 詠絮之才第770章 真正的重點第47章 老秦的面子第860章 註定的結局第885章 沒有難做的生意第771章 一面之詞(上)第140章 爲五斗米折腰?第465章 狹路相逢第562章 講理(上)第519章 狀元的下限第871章 新官上任第778章 父慈子孝第447章 老師但請放心!第780章 好大哥第202章 借銀票看看第405章 秦德威不在!第877章 痛點第214章 最難消受第234章 這纔是最難受的第698章 最大的榮幸第932章 事不過三第726章 拿錯劇本了第293章 文壇內幕第359章 我並不想懂那麼多第594章 這是秦學士的意見!第764章 就不能像個正常人嗎!第389章 重逢之夜第706章 坐山觀虎鬥(求保底月票)第777章 半步顛峰第839章 孤獨的穿越者第556章 南北平衡第61章 別人家的才子第831章 父與子(下)第526章 私事很多第709章 做人的格局(上)第238章 你禮貌嗎?第125章 徐老三智對文徵明第472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下)第540章 除了大學士就是我第255章 餘波和內情第118章 新老爭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