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不在一個層面

第691章 不在一個層面

作爲首輔,夏言必須要表態。斟酌了一下後,夏首輔就開口道:“若設專人主持海外夷務,不是不可,從外朝擇專官就是。”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外朝那麼多衙門,加一個負責夷務的衙門不是不行,從外朝找一個官員負責就是了。

第二層意思是,如果秦德威你想主持海外夷務,那就先退出文淵閣,去外朝當坐堂主官去!

文淵閣是中樞所在,雖然你秦德威不參預機務,但總不能以文淵閣職務同時兼着外朝實職主官。

如果這都可以,那閣老大學士也能兼實職六部尚書,壟斷決策和執行了!

夏首輔所言也稱得上有理有節,反正不能爲秦德威破例。

而秦中堂雖然時常自我吐槽水貨大學士,但還是很在意“入直文淵閣”這幾個字的,哪裡又肯退出文淵閣?

即便是半步入閣,那也是與普通外朝官員區分明顯了,特別是在閣權漸重的政治大趨勢下。

所以秦德威立刻辯解說:“夷務多涉及機密,不便爲外界所知,設在文淵閣處置正好!”

夏言有點鄙棄的說:“夷情說到底也不過小事而已,能有多少機密?不值得設在內廷!”

其實在朝廷高層眼裡,夷人海寇什麼的,大概與早年間的廣西瑤人作亂差不多。

瑤亂前前後後折騰了好幾十年,最後不也平息了。也沒聽說當初爲了平息瑤亂,專門在朝廷設個衙門和專官。

時人的這種觀念,都在秦德威預料之中,他也只能震耳發聵的說:

“閣老,時代變了!時移則世易,海外夷情與過往截然不同,在今後的大明,海防與塞防必須並重!”

秦德威從入朝以來,在常人眼裡彷彿言行風格很極端,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爲之。

他一直在有目的的強化自己的話語權,爲的就是能說出這些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的話,並且說出來還有人聽。

如果沒有話語權,如果不是文魁狀元,如果不是嘉靖男兒,如果不是能發現“天道”的人,如果不是對萬里之外的安南事件預料精準,他連說這些話的機會都沒有。

甚至勉強說出來也沒人聽,只會被當成瘋子。

即便這樣,當秦德威說出了真實“歷史趨勢”時,滿殿君臣仍然都不太相信。

秦德威嘆口氣,又道:“第一,就是銀子!銀子!銀子!周邊哪些夷人能有這麼多銀子?

日本夷人加上佛郎機人,每年能拿出上百萬甚至幾百萬兩銀子與大明通商,十年是多少?幾十年又是多少?

即便禁海絕貢,那也有屢禁不絕的走私!如果幾十年間上億兩銀子流入大明,那對我大明的影響是什麼樣的?朝廷諸公可能預想過?

敢問閣老們,這樣前所未有的夷務,能以舊日章法應對嗎?你們翻遍史書,有過這樣往大明輸入海量銀子的夷情嗎?”

幾位閣老都不知道該如何答話,感覺與秦德威所思所想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他們完全不明白秦德威想什麼。

還有,也不知道這些話是不是秦德威胡編出來,故意危言聳聽的。

秦德威沒管別人心思,繼續說:“第二,事情皆有好壞兩面,有錢能使鬼推磨,銀子這個東西足以打動人心!

能拿出鉅額銀子的夷人,若心有歹意,招兵買馬、收買內奸,應付起來只怕不比北虜輕鬆!

何況佛郎機人船堅炮利,在海外大肆攻掠,我大明也不可不防!

二十年前,前兵部尚書汪鋐任廣東按察使時,曾於佛郎機人大戰過!當時以數倍船隻水路夾擊,才得以擊敗十艘佛郎機戰船!

就是朝廷擁有如此多能工巧匠,也不得不仿製佛郎機炮!諸位閣老便覽史書,請問可曾見過比中原還要船堅炮利的夷人?”

這個問話,又把幾位大學士問住了。一來是不熟悉這個領域,二來他們也不敢像秦德威那樣,很確定的預測和表態。

在皇帝面前,講話是要負責任的,如果以後發生了與自己意見相左的情況,那今日表態就成自己的黑歷史了。

秦德威見閣老們不說話,便再次對嘉靖皇帝奏道:“海外夷務或許在今日是小事,但在十年後、數十年後絕對不是小事!

古人趙武靈王尚知胡服騎射,難道我大明朝廷就不知變通麼?”

嘉靖皇帝的心思其實已經偏離了,他就是覺得麻煩事情太多的話,影響自己修仙。

爲何列祖列宗都按部就班、墨守成規即可,但江山到了自己手裡後,卻多出了這麼多完全理解不了的新麻煩!

就是一個是否允許日本國來朝貢的小破事,怎麼議着議着就如此波瀾壯闊了?

其實這會兒大明國庫還沒有虧空,嘉靖皇帝對銀子也沒那麼敏感,又剛抄了兩個張家,暫時不缺錢。

所以聽到秦德威描述後,嘉靖皇帝只覺得事情太麻煩,還沒想到從中搞錢。再怎麼說嘉靖皇帝也是個文藝青年,談錢太俗。

當然再過兩年就不一樣了把西苑修建成地上仙國,日夜做法,燒的青詞都要用金粉寫,沒銀子怎麼行?

次輔顧鼎臣偷眼瞥見嘉靖皇帝眉頭緊皺,忽然上前一步,奏道:“陛下勿慮也!正該有嘉靖男兒應運而生,爲陛下排憂!”

霧草!夏言和嚴嵩一起對顧鼎臣怒目而視,他們內閣中出了一個叛徒!

秦德威也很意外,顧大學士不愧是嘉靖朝第一個青詞大臣啊,這麼會說話就多說幾句!

就是很可惜,顧大學士壽命不久了。按照原有歷史軌跡,顧鼎臣明年就在任上善終了。

而顧鼎臣暗自苦笑,論年紀他比夏言、嚴嵩都要大十來歲,而自家身體自家最清楚,已經自感餘日無多了。

突然支持秦德威,只是着眼將來罷了。

畢竟秦德威與許多蘇州士人關係向來不錯,有些身後事可以託付給秦德威。

聽到了顧鼎臣的話,嘉靖皇帝的焦慮感果然得到稍稍緩解。

論起開解皇帝心情的本事,顧鼎臣也算是人中龍鳳,嚴嵩都要略遜一二。

秦德威也不得不服氣,一個公認的官場混子,經歷十幾年大禮議腥風血雨,既沒被輿論指斥,又能在嘉靖手裡混成大學士,而且穩穩當當從來沒受過處分,能沒兩把獨門絕技?

嘉靖皇帝又看向秦德威,誰發現的麻煩,誰就負責解決!解決不了,提頭來見!

沉吟片刻後,皇帝就下旨道:“准許秦德威所奏請,四夷館增設日本館!”

秦德威滿懷期待的等了又等,可是就聽到嘉靖皇帝說了這句。

下面呢?怎麼沒了?不繼續說說誰來主持夷務嗎?誰真會在意有沒有日本館啊?

旁邊太監提示說:“秦德威還不謝恩!”

秦德威回過神來,只能不情不願地領了旨謝了恩。

然後嘉靖皇帝才繼續開口說:“既然今日說起了日本之夷的事情,那對於日本國所遣貢使,應當如何對待?准許入京朝貢,還是驅逐回去?”

首輔夏言奏道:“自成化以來,日本貢使人員劣跡斑斑,常酗酒逞兇傷人,可見其品性。

而且日本夷人時有泛海劫掠之舉,被官軍攔剿則自稱爲貢,無事又爲寇,實難辨認。

況且日本國貢物只有一刀一扇,非我大明所短少稀物,除此別無長物,乏善可陳。

總和以上三處,可繼續絕其朝貢,以示大明不通無義之國!”

等夏言說完,嚴嵩又奏道:“日本之夷,十數年來以義裁之,帖然而畏服,茲複議絕之,似出無名。

且王者之馭四夷,有不庭也則徵之,今來貢也,絕之恐無以感興四夷向服之情。況外夷進貢,關係甚大,不應禁絕。”

兩人都沒提銀子的事情,大概潛意識裡還是沒認識到海貿的潛力,也不太清楚閩浙地區走私的厲害。

秦德威看了看夏言,又看了看嚴嵩,忍不住就說:“兩位閣老一個說絕之,一個說許之,話都讓你們說完了。

再細看來一個是白臉,一個是紅臉,莫不是商量好的?”

嚴嵩又瞄了眼值殿武士手裡的金瓜,不禁想起了杜工部一句詩,“南村羣童欺我老無力”。

嘉靖皇帝也看不下去了,對秦德威叱道:“你有話就放,不許再多嘴多舌!”

秦德威便奏道:“關於日本國貢使之事,既然來都來了,就讓他們進京朝貢好了!

臣是這樣考慮的,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以從使團中多瞭解日本國內部的消息,最少有助於清理東海海寇。

其次,日本國貢使必定會請求恢復定期朝貢,甚至還會提出縮短朝貢週期的請求。”

按照祖宗制度,日本國這樣的只允許十年一貢,這顯然已經滿足不了銀山暴發戶的需求。

秦德威不等別人詢問,主動繼續說出自己看法:“彼輩大概會提出三年一貢,以此試探朝廷,

陛下儘可以再大度點,允許日本國等同兀良哈三衛,一年一貢!”

嘉靖皇帝很詫異,習慣性肉痛的說:“一年一次是不是太多了些?”

對以宗主國自居的大明朝廷而言,來朝貢的就要給賞賜。

朝貢太多就意味着賞賜支出也多,所以纔會強制性的規定了朝貢週期,不然那些藩國恨不能每個月朝貢一次。

所以現如今藩屬中,只有地位獨特的兀良哈三衛才享受每年一次朝貢和互市的待遇,互市地點就在秦德威曾經戰鬥過的遼東廣寧衛。

秦德威提醒道:“日本國現如今有銀子,不是那些窮得宛如叫花子的番邦,求的也不是賞賜,而是通商!”

以大明的制度,說是朝貢,其實也是官方貿易,貢使肯定不是一個人來的。

每次跟隨貢使的都有數百人,很多都是商人,這纔是官方承認的外貿商業渠道。

從十年一貢到一年一貢,意味着官方渠道貿易量擴大十倍?

以嘉靖皇帝之聰敏,也隱隱的意識到這裡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秦德威也含糊的說:“現在還有很多地方不清楚,一切等日本國使節到了京師,並試探過後再定!”

然後秦德威想起什麼,又對嘉靖皇帝奏道:“凡事不可過於操切,操切必然壞事!

民間海禁之策實施百年,在朝中依然是大多數人共識,萬萬不可輕易武斷改變,以免激起軒然大波。

所以允許日本國一年一貢,其實也是潛移默化中徐徐改變的靈活手段,表面上依舊維繫了民間海禁。”

嘉靖皇帝心裡清楚,秦德威雖然沒有明說,但防範的其實是東南沿海那些走私大族。

就是秦德威這段話,真讓別人意外了,簡直穩重的不像是個二十一歲的年輕人。

然後內閣大學士們悲催的發現,他們彷彿不知不覺的變成了旁觀者。

完全跟不上秦德威的思路,很多地方也是似懂非懂的,根本插不進話去。

秦德威費盡心思的獻策,充分表現了自己在外交事務上的專業性後,又又一次對嘉靖皇帝提醒道:

“陛下!夷務不同於尋常事務,以後也會越來越重要,必須要由精通此道的大臣管起來!”

嘉靖皇帝沒理秦德威,卻對閣老三人組問道:“朝廷是否有必要設置總管夷務大臣?”

“不可!”嚴嵩忽然開口阻止。

然後嚴嵩解釋說:“夷字太過於廣泛,從北虜到朝鮮,從南洋蠻邦到西南土司,都是諸夷,總管夷務職權過大。”

最簡單的例子,北虜也是外夷,難不成總管夷務連九邊兵鎮事務都能干涉了?

“臣以爲,只冠以海事二字即可!”最後嚴閣老也提出了建議。

感覺秦德威今天已經勢不可擋了,既然無法阻攔,那就只能盡力削弱了。

從總管諸夷到總管海事,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辦事不如人就算了,爭權不能再一敗塗地!

“不可!”這次是秦德威發聲了。

秦德威也有自己的解釋,“如果明確冠名海事,那麼天下人都會猜測,朝廷突然專設此官,說明必將對海道有大動作了!

這豈不是明明白白的泄密?嚴閣老怎得如此糊塗,連這都想不清楚!”

聽着兩邊較真,嘉靖皇帝也頭疼了。

臣子之間一團和氣固然令人擔憂,可是互相針對到一個字一個字摳字眼的地步,同樣很煩惱。

我想了一天,都沒想好新加的官職該用什麼名字,大家也幫我參謀參謀。可惜主角不是武官,不然可以佩徵夷大將軍印,去寧波開幕府了!

(本章完)

第339章 什麼叫專業第943章 都沒閒着第100章 看房記第360章 甩鍋大法第13章 貴圈水真渾第275章 以德服人第105章 討薪第77章 業界殘酷物語第775章 我們不一樣第803章 三進宮第725章 人在塞外飄到失聯(下)第897章 首輔之夢(上)第799章 父子們第775章 我們不一樣第540章 除了大學士就是我第815章 君恩第350章 年少無知(上)第548章 再叫兩個來!第841章 朝議第424章 板橋西畔夕陽斜第183章 老幹部茶話會第89章 生不見人第879章 絲綢去哪兒了?第240章 罪加二等第574章 分享喜悅第438章 七個搶一個第165章 學官話第310章 喜新厭舊第520章 這波門生不行第110章 變臉變臉變臉第909章 冷遇第208章 全城的希望第110章 變臉變臉變臉第329章 不是主角第221章 人之將走第252章 商業精神(下)第802章 身份標籤(求月票!!!)第9章 烏衣巷口第271章 去或者不去(下)第593章 補課(下)第12章 新來的大魚第669章 黃道吉日第634章 在路上第638章 什麼叫嘉靖男兒第318章 又出了點意外第782章 你不要過來!第138章 大明好弟子(下)第884章 公事公辦第431章 這畫風不對第851章 誰最囂張第345章 前夜第55章 少年小秦之煩惱第840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704章 生命 死亡和長生今晚請個假第616章 雙學士第148章 府試風雲第632章 善後(上)第846章 永無寧日第851章 誰最囂張第761章 一念之差第191章 如此顯而易見第375章 記一次春遊(下)第797章 也不怕折壽!第139章 這不就熟了嗎?今晚請個假第218章 人情冷暖第582章 浮生半日閒第394章 爲什麼不爽第870章 開海與禁海第345章 前夜第141章 唱個曲兒第453章 微服私訪第906章 貨源不足的連鎖反應第514章 看不見的手(上)第36章 惹不起惹不起第343章 滿耳朵都是他第428章 不出手則已第342章 撲街老翰林第927章 秦黨的危機第374章 記一次春遊(上)第297章 聽你一次!第523章 狀元怎麼就是你?(下)第390章 今年最大的任務第719章 更賦新詩換徵袍第344章 火坑第388章 衆望所歸第377章 嘉靖十二年過去了第100章 看房記第701章 左膀右臂第135章 詠絮之才第270章 去或者不去(上)第68章 物質文明的時代第577章 所謂人情第701章 左膀右臂第850章 有威脅和沒威脅第671章 青詞大學士(求保底月票!)第691章 不在一個層面第235章 您怎麼不說話?第237章 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