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孤獨的穿越者

第839章 孤獨的穿越者

在別人看來,這次是算無遺策的秦中堂終於出現了失手,秦中堂終究還像是個人。

但對“先知先覺”的秦德威而言,這又是一個巨大的“蝴蝶效應”。

和嘉靖皇帝變成植物人一樣。又是一個完全脫離了原有歷史軌跡的事情。

可以預見,隨着秦德威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以後這樣事情會越來越多。

再說起這個倭寇問題,在大明也稱得上源遠流長了。早在初年太祖、太宗時期,沿海就出現過倭寇,只是沒有後來那麼劇烈。

在原本歷史時空裡,嘉靖朝倭寇之患愈演愈烈,其成因和背景也是十分複雜的。

細說起來,涉及到全球海上貿易大發展、倭國內亂、以及大明朝廷海洋政策失誤,還有沿海大戶走私利益問題,甚至還包括嘉靖皇帝個人的偏執。

複雜的成因和背景,又導致了倭寇的成分也是十分複雜的,明人海賊和倭寇夾雜不清。

作爲穿越者,秦德威當然知道倭寇問題的複雜。

而且在這個時代,只有他認識到了問題的複雜性,也只有他會提前想着去解決問題,這就是穿越者最孤獨的地方。

所以從主導夷務衙門開始,秦德威就有意識的對政策開始進行改良。

他主要目的就是,逐漸消解掉一些倭寇禍患擴大的成因,避免歷史上倭寇之禍對東南造成的巨大破壞。

即便不能在短時間內徹底根絕零星的倭寇現象,但也不能讓倭寇在未來十年內逐漸演變成荼毒東南的大患。

只是沒想到,在執行過程中還是出現了事故。

此時此刻,嚴閣老彷彿年輕了十歲,對蹙眉沉思的秦德威試探着問道:“對於倭人泛海作亂,秦中堂你怎麼看?”

秦德威邊想邊說:“這次事故既是個偶然意外,又有一定的必然性。

即便沒有這次事故,也會產生其他事故,只要產生倭寇的種種因素還在,倭人的本性還在,事故就總有可能發生。

但不能因爲有事故發生,就徹底走向另一個極端,大方向不應該變,朝廷政策也不能先亂!”

這幾句話,秦德威說得真是發自肺腑,可惜因爲認知的侷限性,沒有人能真正聽懂,甚至還有些政敵以爲這是爲自己開脫之詞。

左都御史屠僑頗爲憤怒的說:“在你秦德威眼裡,這僅僅只是一個事故?

在我看來,這次東南震動,不亞於正德朝席捲直隸的劉六劉七之亂!你秦德威尚還無動於衷否?”

兵部尚書王廷相站出來說:“就事論事,先不必上綱上線!”

屠僑還擊說:“受害的又不是伱們河南!”

衆人有點無語,屠總憲這話就很沒水平了,簡直不像是朝廷大佬所能說出的話。

不過想想也情有可原,畢竟如果有倭人大規模作亂,屠總憲老家寧波首當其衝。

秦德威阻止了王廷相噴回去,心平氣和的對屠僑說:“這次確實只能算是事故。

而且有事故也並不代表大方向錯了,任何新政策執行期間,都有可能出現事故,總不能因噎廢食,擔心出事故就什麼都不做。”

衆人都有點不習慣,彷彿都是第一次看到秦中堂用這樣平和的口氣對屠總憲說話。

在往常時候,不知爲什麼,秦中堂看屠總憲很不順眼,態度都是極其不耐煩的,動輒一句“你這新人閉嘴”就把屠總憲打發了。

屠僑又說:“即便是事故,也要有人來承擔責任!”

秦德威答道:“第一責任,自然是倭人生性險惡。可以將此事通報倭國,讓所有其餘參與朝貢的使團拿出謝罪方案!

第二責任,就是浙江方面問題,我料定必定有應對失當之處,目前暫時不知責任在那一層級,接下來要追查懲罰!”

反正聽在屠僑耳朵裡,秦德威這些說法,等於是把責任全部撇開了。“那還有九艘船上千人的倭寇,正在禍害東南沿海!只說一個追查,就能平息禍患?”

秦德威呵斥道:“只是上千匪患,就讓屠總憲你慌亂成這樣?

臨事全無靜氣,也無主意,只知道在此抱怨,入朝一年了還不如新人,你先閉嘴吧!”

其他人聽到這裡,感到這纔是熟悉的味道。

在秦德威眼裡,與原本歷史上嘉靖朝中後期的倭寇之禍相比,這次並不算大。

但是別人並不知道原本的歷史,在時人眼裡,這次事故就已經算是很大的事件了。

所以說,世間萬物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作爲穿越者先知先覺並非只有得利,也很有一些弊端。

比如預知到未來有很大災禍,並採取措施竭力避免時,別人往往就會很不理解,併產生非議。

故而衆人對秦德威的思路沒有真正明白的,只以爲是爲了倭國那傳說中的銀山。

他們不會明白秦德威藉此逐步消解倭寇禍患、衝擊海禁政策、打開時人視野眼界、擴張海外勢力的一系列長遠想法。

又有人站出來質疑說:“秦中堂你說的都是別人的責任,難道你秦德威自己就沒有責任?

方略是你擬定的,勘合也是你發放出去的,你就一點也不用負責任?”

倍感孤獨的秦中堂只能長嘆一聲道:“只能說改良進入了深水區,看來不能只寄希望於頂層設計,妄想安安穩穩做在朝中,發佈幾道新政策就能獲得豐收了,也需要基層有力的執行!”

嚴閣老沒有思考秦德威那些話裡的意思,全身心都在琢磨,如何借用這次事情打擊秦德威。

想到這裡,嚴閣老暗暗感到可惜。如果嘉靖皇帝還清醒着,就能通過進讒言或者設法激怒皇帝,直接把秦德威罷官,或者逼着秦德威引咎辭職。

但皇帝他在這種關鍵時刻,偏偏正在昏迷!朝廷中沒有一個絕對權威,能強行制裁秦德威!

所以讓秦德威下臺的難度就大了很多,但機不可失,總要試試看。

剛纔屠僑旁敲側擊的與秦德威拉扯了幾個回合後,嚴閣老就率先直接指責秦德威說:“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難道你身上就沒有責任麼?”

被點名的秦德威從深思中醒過神來,反問道:“願聞其詳,嚴閣老不妨細說一二。”

嚴嵩就繼續說:“若依照皇上先前絕貢的旨意,徹底斷絕與倭國的往來,就沒有這些事情了!

偏生你秦德威爲了出新出奇,就引狼入室,招來災禍!”

秦德威便反駁道:“對倭國恢復朝貢貿易,併發放一批勘合,也都是皇上的旨意!”

嚴嵩:“.”

皇上啊你還是早點醒過來啊!就這麼昏迷着,簡直太耽誤事了!

左都御史屠僑又憤怒了,“你就沒有愧疚之心嗎?”

秦德威又深深嘆了口氣,作爲一個政治家,即便是作爲一個政客,又怎麼可能有愧疚?或者說,怎麼可能展示出來?

別說只是間接的次要責任,即便就是真直接做錯了什麼,也不可能公開在政敵面前表現出愧疚。

一旦出現了那樣的情況,就等於是把自己最軟弱的一面呈現給別人。而敵人們就會像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撲過來。

所以冷酷和冷血常常是高層政客的標配,有的時候,這也是一種保護殼,避免自己被抓住弱點。

即便換成嚴閣老遇到了類似的處境,也絕對不會輕易承認自己有責任。

甚至不但不會表現出愧疚,還會反過來去指責別人!這就叫反客爲主,外線作戰!

如此衆人就聽到秦德威說:“我就不明白了,發生瞭如此重大的事故,不想着如何去迅速解決問題,卻反而在細枝末節上糾纏不休,是何道理?

災禍當前,有的人只知道抱怨,有的人只知道藉此攻訐別人,這種行爲與內訌有何不同?

當前最重要的事情,難道不是儘快拿出應對方案?

加急公文已經傳達一會兒了,但諸公卻陷入了互相指責的怪圈,好像責怪同僚就能讓倭寇之患消失,簡直讓我失望之極!”

嚴閣老心裡也挺無奈的,按道理說,在這個問題上,秦德威是並不佔理的!

而且嚴閣老敢肯定,殿中百分之八十的人內心深處都會認爲,這次“事故”與秦德威有一定連帶關係,秦德威應該對此負有一定責任。

但讓嚴閣老最無奈的是,在秦中堂的積威之下,居然沒有太多的人站出來,爲了公道而發聲!

不只是秦德威黨羽,就是很多中立人士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沒有對秦德威有半點公開質詢!

這些人還有沒有點客觀精神了,不能因爲秦德威功勞多功勳大,就這樣不客觀的對待他!

在這種輿論氛圍下,只憑他嚴嵩一個人吵吵,真的很難將秦德威“問責”。

想到這裡,嚴閣老退而求其次,又開口道:“朝廷距離浙江三千里之遙,不知道具體狀況如何,如何能精準無誤的制定應對方案?

所以當務之急,是派遣有足夠分量的朝廷重臣,作爲欽差前往浙江,就近指揮和平亂!”

秦德威也難得贊同嚴閣老一次,開口道:“言之有理,確實應該派遣欽差。”

在這個時候,秦中堂已經產生了以平亂爲藉口,親自往東南的念頭了。

如今東南不僅僅有倭寇,還有規模驚人的海上走私問題,還有土地稅賦問題,甚至還有近代外交問題。

很多問題都是歷朝歷代所沒有的新鮮問題,秦德威不相信別人能處理好。原本歷史證明,也沒人真正處理好。

而且去東南平亂,也是一個樹立形象和威望的基礎,

大明朝廷以內爲貴,以京城爲貴,對於秦中堂這樣的中樞大佬而言,前往地方可以看作“貶謫”。

而在別人眼裡,秦中堂就是爲了彌補自己過失,甘願接受“貶謫”,這就是一次壞事變成好事的宣傳機會。

雖然有種種好處,但秦中堂又沒有下定最後的決心,目前已經坐穩了中樞,並且實權在握,從官場角度而言似乎沒有必要做出改變。

只要他想,可以一直很舒服的做下去,享受着高高在上權臣的榮光。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自己離京後,所屬的黨羽和政治勢力應該怎麼辦?

不是秦德威自大,他覺得自己這黨羽完全不是嚴閣老的對手。只要自己不在,只怕不出倆月,就變天了。

所以向來果斷的秦德威也舉棋不定了,一時間不知到底應該怎麼選。

於是朝堂上衆人就發現了一個難得安靜的秦德威,說了幾段話以後,就站在那裡若有所思,也不知到底在想什麼。

而後嚴閣老繼續說:“這次事情負責,欽差人選必須要滿足幾個條件。第一,其人必須年富力強,否則面對東南艱鉅局面時,精力不夠。

第二,其人必須有過地方督撫的資歷,否則難以精通地方事務。

第三,必須指揮過戰鬥,或者參與過平亂,有帶兵用兵的經驗,否則拿什麼剿滅倭寇?

第四,其人必須要在朝廷有很大影響力,如此才能保證上下暢通,不至於被掣肘壞事!”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嚴閣老這幾條要求基本就是爲了秦德威而量體定做的。

年富力強、幹過督撫、指揮過戰鬥或者平亂、在朝廷有巨大影響力,這除了秦德威還能有誰?

這時候,秦中堂突然也補充了幾句說:“這次事體重大,欽差的選拔標準必須嚴格!

嚴閣老提出的四個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全部滿足,否則不足以當欽差!”

衆人不知道秦中堂又在賣什麼藥了.

嚴閣老挖了個很明顯的坑,你秦中堂不可能看不見,按道理應該躲開纔是,爲什麼就往下跳?

嚴嵩也有點迷惑不解,就趕緊對衆人說:“請諸君開始推薦人選吧!”

他這次就是陽謀,陽謀的意思就是不怕你秦德威看出來!再說這事故就是你秦德威引發出來的,你秦德威從道義上來說,也有義務去平事!

既然你秦德威都說了就按這個四條標準推薦,那就別怪別人不客氣了!

在嚴閣老充滿了期待中,秦德威突然開口說:“所以我就薦賢不避親了,若從這四個條件出發,我看遼東曾巡撫可以當這個欽差!”

嚴閣老:“.”

你秦德威什麼時候能幹點讓別人覺得是人幹事的事情?

感謝大家鼓勵,還是那句話,碼字總有狀態起伏,波峰波谷的時候,我會努力找回狀態的。

(本章完)

第31章 羊入虎口(上)第390章 今年最大的任務第676章 只能有一個學士第471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上)第708章 問鼎之輕重(下)第931章 這下事兒大了第643章 兩種大臣第262章 誰教你做事的?第132章 不服打個官司第571章 安南之議第321章 立場是非第110章 變臉變臉變臉第8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792章 人心不古第695章 塵封的往事第493章 沒別人什麼事了第75章 你們不用懂第443章 顏值就是正義第773章 一面之詞(下)第188章 難忘舊恩情第694章 用人之道第493章 沒別人什麼事了第257章 你能得到什麼?第447章 老師但請放心!第192章 你不要來添堵第242章 大家都是縣學生員......第564章 講理(下)第121章 小人物的奮鬥!第82章 你是一個好人第548章 再叫兩個來!第57章 十點檔第504章 良心不安(求月票!)第276章 天威難測(上)第602章 做人不能忘本第769章 武臣的傳承第406章 政治的背後是經濟第615章 大洗牌(下)第27章 不配爲人子!第865章 不服不行(求月票!)第749章 重回朝堂第157章 大明沒有證券法第726章 拿錯劇本了第425章 細說會試第622章 都是家事(中)第925章 深謀遠慮第403章 套路太多了第652章 不需要支持(上)第538章 又是一年第665章 我已經決定了第771章 一面之詞(上)第151章 單身挺好的第764章 就不能像個正常人嗎!給大家拜個年!再請一次假第624章 壕無人性第147章 總會有辦法收拾他第672章 爲何就你話多!第291章 開始入活了第26章 公審之前第868章 截胡第859章 只能叫幕府了第870章 開海與禁海第776章 豬隊友第18章 閱讀理解第535章 不肖弟子第345章 前夜第205章 招蜂引蝶第420章 全村的希望第59章 暗戰(中)第263章 都來搶人了第884章 公事公辦第495章 十七歲的憂傷(下)第656章 託臣給陛下帶個話第65章 不容霜節老雲霞第583章 家事國事第550章 孤家寡人第41章 大人的世界(上)第811章 你怎麼看?第853章 聽我一句勸第395章 短兵相接第764章 就不能像個正常人嗎!第256章 這個笑話不好笑!第521章 榮歸故里第222章 都市傳說第804章 最大的保障第223章 毫無波動第647章 遍地名人第706章 坐山觀虎鬥(求保底月票)第393章 講王法第727章 你也不想身敗名裂吧?第94章 微操大師第74章 喧賓奪主第131章 一輩子的生意第516章 看不見的手(下)第97章 不安分的人(上)第911章 底線第601章 漁翁得利(下)第594章 這是秦學士的意見!第621章 都是家事(上)第261章 全新的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