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人心思變

流言傳播的效果有一個最主要的因素是百姓願意相信,就像每當朝代更替的時候百姓都會覺得活着太難了,大多數人都吃不飽飯,這個時候他們更願意接受流言的傳播,希望能夠改朝換代,有一個明君站出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若是太平盛世那些作亂的反賊未必沒想過通過謠言造出聲勢來,但是老百姓都覺得這日子過得挺紅火的,誰也不願意出什麼亂子,從本心上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傳播這種謠言,也就導致了謠言根本傳播不起來。

很快明朝不是僞明的說法便在市井之中流傳了起來,因爲現在眼看着大明就要攻破周朝了,若是還念着周朝的好處那不是跟大明作對麼,好好的日子不過爲什麼要跟朝廷過不去?

而這個時候鳳閣有適當地放出了消息,大明朝的賦稅周朝低多了,而且第一年不收賦稅。

這一下原本就覺得周朝賦稅太重的人立刻就站了出來,什麼天下文運都是假的,只有到了自己手的銀子纔是真的,這個時代爲什麼讀書人有些看不起這些商戶便是這個原因,他們心中沒有仁義道德,只有能不能賺銀子。但是也不能說人家不對,人家辛辛苦苦起早貪黑,要是不佔點便宜圖個什麼?難道非得賠本賺吆喝?誰家裡都有一家老小要養活,不都是爲了活着麼。

而因爲皇權王朝統治的需要,必須要把這些商人壓下去,讓那些讀書人的地位高一些,這樣主動權纔會在朝廷手裡。畢竟這個時代,若是人人平等,大家都回去做生意,到時候用銀子買官就成了,朝廷在這些百姓眼裡還有什麼威信可言。

士農工商是朝廷弄出來的地位,只有那些讀聖賢書的士人地位高起來,所有人才會敬畏朝廷,朝廷纔好維持統治,若是每個皇帝都是明君自然沒事,若是皇帝昏庸無道,也就靠這些積攢的威信壓住那些百姓,只要有口飯吃,就不會有人造反。

而這些商人經商成功之後又要想方設法與當官的攀上關係,最常用的手段便是資助家鄉的讀書人,等這些讀書人成功進入朝堂,他們地位也能提高一些,這就是商人一輩子的最高追求了。

而這個時候最先波動的也是那些商人,周朝可是一刀一槍把江南打下來的,這江南最富庶的商戶哪兒能逃得過他們的屠刀,他們還有一個好處,那些大臣很少是江南人,沒有人爲那些商戶說話,這刀子還不是想怎麼割就怎麼割。

後來許多江南人不得已入朝爲官,這也是其中一個緣由,畢竟再厚實的家底也禁不住這麼割下去,家族再大也不能跟朝廷對抗不是。服個軟就能活得很好,這亂世之中顏面不值銀子,好好活下去才值銀子。

也有人上門去質問這些人怎麼能做這種事,這些人往往冷笑一聲:“與水太冷和頭皮發癢相比又如何?”

這兩個典故說的是東林黨魁錢謙益,傳聞當初滿清攻破南明,錢謙益與夫人柳如是相約自殺殉國,結果船至江中錢謙益伸手一試水溫,便言:“水太冷不能下。”後來滿清下了剃髮令,江南人人不從,錢謙益一日在家中對家人說頭皮發癢,出門不久歸來,已經剃成了滿清的辮子。

時人作詩嘲諷他說:“錢公出處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聞。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

錢謙益是東林黨的元老,又和黃宗羲這些人是知己好友。魏忠賢之後東林黨一家獨大,但凡是讀書人差不多都是東林黨人,人家這麼說,這些人又不能攻擊自己的前輩,只能黯然而出。

江浙的局勢就這麼開始暗流涌動,鳳閣那邊開始敬佩楊有財的眼光,當初皇上剛剛下令拆除孔府的時候,江南罵聲一片,鳳閣本想逆流而上,但是被擋住了,果然這才過了沒多少日子,這些百姓就改了口。

這一下他們纔算是明白,控制輿論的從來都不是那些百姓,還是一些大族,這些大族朝中有人,家裡也有人做生意,談論的自然都是利於自己的觀點。而他們是市井消息來源的主要渠道,想要改變輿論很容易。

當然這個舉動十分危險,一般來說朝廷絕對不會姑息他們,但是現在不同了,朝廷都被大明的軍伍給圍了,他們還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那些當官的估計都在做兩手準備,哪兒有功夫理會市井的百姓說些什麼。

就這麼在不經意間,人心就開始轉換,俗話都說人心思變,便是這個道理,百姓團結起來力量很大,但是他們的忘性也很大,要堅持不懈地做些什麼絕對沒那功夫,誰家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維持公平道義這種事有能力的人去做就好了,反正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也就忘了當初是怎麼隨着一起罵大明朝僞明的事情了。

周朝朝堂上的這些人也沒有想到事情會變成這個樣子,他們只是撤回了山東的軍伍,誰知道便被傳言說是在山東大敗,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市井又開始傳言大明朝乃是太祖皇帝正統,孔府的事情是人家的家事,如今的大明首輔就是孔府的嫡系子孫,相對而言,周朝可就不怎麼得民心了,賦稅又高,當兵的又沒規矩,活該被大明滅掉。

吳世璠氣得也不罷朝了,在朝堂上破口大罵:“你們出的都是什麼餿主意,咱們明明是聯合清朝夾攻之勢,如今被你們弄得竟然如此被動,眼看着朕就要成亡國之君了,你們看着該怎麼辦吧!”

胡國柱咳嗽一聲:“臣當初便說了,這件事不能這麼做,但是夏大人非要給高將軍一個準話,結果成了這種局勢,倒也不知道夏大人當初怎麼想的。”

他很聰明,若是把朝臣都捲進去,這件事怕是又要不了了之,只攻擊夏國相,很容易得手,只要皇上對他的寵信慢慢降低,那麼自己就有希望代替他。

夏國相聽到這裡也不甘示弱:“如今咱們好歹大軍齊全,若是真讓高大節在山東損兵折將,只怕坊間的傳言,就要成了真的了。”

第七百八十七章 三七分成第七十一章 開門紅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川火鍋第一百三十八章 滿清第一百五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八百六十八章 北京攻防戰(十七)第三百七十三章 遠方來客第六百七十五章 朱怡錩第八百一十九章 早有準備第五百章 沒有開掛第三百八十五章 張滅清死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福祿宴第六十八章 麻煩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井衛第一百二十七章 運作第七百零六章 站隊第五百零六章 交手第七百五十章 疾風識勁草第二百零九章 吳儂軟語第六百八十四章 鴻門宴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族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心第六百三十章 安心第一百七十一章 舉手之間第八百三十四章 借力打力第八百三十八章 蒙古白蓮第一百七十八章 潰軍不如寇第五百七十七章 劉米厚第三百一十七章 城下喊話第三百九十六章 王屏藩第二百一十七章 說客第三百九十五章 陝西來使第八百五十一章 北京攻防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婚(二)第六百零八章 己巳之變第三百六十七章 水鬼第三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而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赴宴第四百零七章 留後手第七百二十一章 迷惑第一百零四章 進攻第五百九十一章 口袋陣第三百八十一章 身份第八百三十二章 穩坐CD府第二百零六章 人心無黑白第九百零二章 援手第一百六十章 留下殺雞第三百二十七章 拆穿第五百七十七章 劉米厚第六百一十八章 手段第八百九十五章 棋子第五百五十章 大婚(四)第三百七十二章 各有準備第四百九十二章 殺戮第二百三十一章 詭詐第五百九十四章 信不過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笛姓沐第八百九十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四百五十七章 寒心第三百零二章 再見賈胥第八百四十四章 解圍第一百七十六章 錯過第一百八十五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八百三十章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七百七十四章 權謀第七百六十四章 汝州決戰(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王屏藩第三百六十四章 鐵索橫江第五百一十一章 妖術還是火器第四百章 河西四漢將第四百四十四章 你以後是不是要做皇帝第四百七十四章 換一種打法第三百八十章 石牛對石鼓第三百五十章 宴席第三百二十四章 燈下黑影第一百八十八章 士族第四百二十四章 託孤第八百三十五章 二桃殺三士第八百五十三章 北京攻防戰(三)第二百三十章 老兵未死第三百七十五章 吏治第八百二十三章 養虎成患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一十二章 共富貴難第三百二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五百三十四章 彈劾第三百五十七章 伏擊第六百四十六章 好人李玉發第十五章 逃得一劫第二百五十八章 行軍計劃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做花瓶第二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零二章 望鄉臺第六百零七章 虛僞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留退路第四百五十七章 寒心第六百五十五章 沆瀣一氣第八百五十七章 北京攻防戰(七)第六十七章 吞併(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論功行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