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 海盜三代

鄭經可算是趁着這個機會好生出了一口惡氣,前些日子無論是怎麼打,一座城池都打不下來,要說也是沒法子的事情,他手下的人都是繼承了他父親鄭成功的人馬。而他父親鄭成功又是繼承了他爺爺鄭芝龍的人馬。

如今他手下的這些兵馬算起來也是海盜三代了,滿清騎兵如此厲害,到了騎兵二代的時候戰鬥力下滑還如此厲害呢,更別說這海盜的戰鬥力本來就在船上,傳了三代,雖然鄭氏一直在苦練他們陸地作戰的能力,但是比起正規的軍伍來還是差了不少事。

最大的難題就是這軍中的律法,一支軍伍之所以能成爲強軍,那肯定是軍中律法嚴格,向當初的岳家軍,以及後來的戚家軍,動不動犯了軍法就得腦袋落地。

但是海盜之間可就沒這麼多講究了,海盜之中砍人最多的過錯,便是出賣弟兄。雖說也組建了軍伍,但凡是犯了錯的,人家一說當初你爺爺跟我爺爺是什麼交情,你爹跟我爹又是什麼交情,這刀子可就砍不下去了,長此以往這些人也就拿這軍中的律法不怎麼當回事了。

對此陳永華已經跟鄭經提了無數次,但是其他的事情鄭經都能當機立斷,唯有這件事他沒法做,衆所周知鄭經當初是和自己的奶孃睡到了一起,惹怒了鄭成功,鄭成功要派人殺他,多虧了他身邊的這些弟兄保着他,後來鄭成功去世,他的叔父們篡權,又是這些弟兄擁護着他殺回了臺灣,這才繼承了大明延平王一職,要讓他對這些老弟兄們動刀子,他可是下不去手。

臺灣鄭氏在史書上一開始在澎湖、廈門這些地方鬧得很歡,是因爲清朝的注意力根本沒在他們身上,就算是這樣他們也沒把聲勢鬧得多大,後來清朝調集大軍,幾乎是摧枯拉朽一般就把臺灣給打下來了,說明他們的兵員素質其實並不是很高。

所以自從陳永華從明朝那邊回來,鄭經一直想打下一些城池來建功立業,光復了大明,也保住了這延平王的位置。

要知道臺灣鄭氏這個延平王的水分可是不小,那個時候明朝連南京都丟了,手裡有兵有將的基本上都封了大官了,向什麼白文選,李定國這些人都封了王位。

等到真正大明平定天下的那一天,鄭家這王位能不能保住還兩說呢,於是他迫切地想要建功立業,一方面光復大明,另一方面保住鄭家的榮光。

只是現實可比想象要殘酷多了,打了幾個月的時間,一座城池都沒打下來,鄭經差點都絕望了,就算是這樣,他依舊捨不得動他手下的那些弟兄。

打下了幾個城池之後,突然出現了一件讓鄭經措手不及的事情,手下有個弟兄把一家大戶的女兒給糟蹋了不說,把人家全家都給殺了。

江南之地可不是好相與的,當初因爲一條剃頭令,江陰城十萬人造反,足足和滿清的各路兵馬打了八十天,最後滿清的軍伍以七萬五千人傷亡的代價纔算是平定了江陰城。

發生了這件事之後,鄭經還沒有來得及處理這件事,這邊已經亂起來了,整座城池的人全都集結了起來,這地方也是有刀有槍,沒有的人就拿着鋤頭奔着鄭經的軍營而來。

雖說城池丟了他們並不在意,畢竟誰當皇帝他們也是一樣交稅,碰到了天災也是躲不過去,但是這周家可是城裡出了名的善人,饑荒年間天天在門口施粥,誰家有了死人辦不起喪事,他家就給送一塊棺木過去。雖然是最差的那種棺木,但是在人看來絕對是難以回報的大恩大德。

如今沒招誰沒惹誰,就因爲家裡有個漂亮女兒被當兵的糟蹋了老太爺氣不過,落得一個全家被殺得下場,城裡這些受過恩惠的百姓可咽不下這口氣。

自己全家的性命都是周老爺給的,如今周老爺遇到了這種禍事,若是連出頭都不敢,以後出門可就沒法挺起腰板做人了。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從來讀書人,這句話其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些人雖然沒讀過書但是知道最簡單的道理,有恩必報。讀過書的人反而要思前想後顧慮很多,也許沒有這股血性了。

而城裡的富人也聯起手來,開始暗中支持這些出面的人,畢竟誰家裡還沒有個女兒,而且看這個樣子自己的性命在他們的眼裡就跟草芥差不多,人人自危之下自然就是人人都想自保。

這些人來到了軍營面前,義憤填膺要求軍伍主帥交出殺人兇手。

鄭經在這些人沒趕來之前已經得知了這件事,本來正在營中訓斥那些人不長進,誰知道聽說了這件事,立刻就找來了陳永華。

“陳軍師,你看這事鬧的,到底該如何是好?”

陳永華低着頭嚴肅地說着:“主意我早就說過了,至於用不用,就看王爺了。”

鄭經臉色一沉:“孤王說過了,這些都是孤王的生死兄弟,當初他們不肯負孤,孤王也絕不負他們!”

陳永華猛地擡起了頭:“王爺不單單是他們的王爺,而是大明天下萬民的王爺,王爺今日爲了他們負了天下萬民,可就不要怪將來大明的皇上爲了天下萬民負了陛下!”

鄭經咬着牙:“可是你讓孤王如何下得了手?”

“不需要王爺親自動手,只需要王爺一句話,這些事情臣都給你辦了。”

陳永華是鄭克臧的岳父,在歷史之上,他與鄭克臧的陣營並沒有爭過鄭經的小兒子鄭克塽,除了鄭克臧是鄭經與他的奶孃私生的這點出身惹得鄭經的母親不高興之外,另一點就是陳永華確實想要打造一支強勁的鄭氏軍伍,但是這與軍中這些人的利益產生了衝突,最後失去了所有的支持,直接輸給了鄭克塽一脈。

但是如今他這個目標和鄭經的利益方向相同,鄭經也不得不聽從他的建議,若是還是以前那種海盜式作風,怕是難以在大明立足了。

這就相當於後世那些被解放軍招安的土匪,必須要和原有的陣營完全割裂開,才能真的融入新的階級之中。

第五百五十章 大婚(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侯門深似海第二百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十六章 五華山第六十六章 吞併第五百六十七章 定計第四百一十三章 動我根基者死第二百五十八章 行軍計劃第五百七十二章 有喜第十九章 事多纏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九章 拔根第七百三十八章 說客第五百二十一章 逼近第三百一十章 夜戰第八十九章 出兵第六百二十章 穆佔第二百六十一章 取寶劍第六百四十二章 湖廣第一百三十九章 拔根第六百七十章 信口開河第二百一十六章 報血仇第五百九十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章 宴席第六百六十七章 風波第四百二十三章 迴光返照第一百五十三章 吃豆子第三十八章 面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明旗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猜疑第二百七十五章 攻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王屏藩第二百五十五章 歸路第五百四十一章 說媒第五百一十一章 妖術還是火器第二百八十三章 死傷第二百三十三章 生死一線第六百六十五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四百一十七章 絕地第一百七十六章 錯過第一百零七章 夜探第二百八十六章 他們吃什麼?第八百三十三章 化險爲夷第六百二十三章 危城第三百零二章 再見賈胥第十九章 事多纏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信不過第八十五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九十九章 城破第二百七十一章 四川行都指揮使司第一百一十四章 內亂第六百四十六章 好人李玉發第七百六十四章 汝州決戰(二)第三百五十二章 軍中分歧第二百五十章 決戰(二)第六百零八章 己巳之變第五百八十二章 以身殉國第七百一十章 皇商第一百五十五章 遊說第八百八十五章 塞米爾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死不知第三章 惡名第三百零三章 證明你的價值第七百六十五章 汝州決戰(三)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有一計第五百七十四章 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四川行都指揮使司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臉第六百三十八章 無人能擋第五百七十四章 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王第五百一十章 前程還是蒼生第二百九十七章 顧炎武第三百九十三章 賞銀一百兩第四百四十八章 環縣第四百零八章 軍陣衝殺第一百九十六章 加佐料第四百三十八章 蠻不講理第三百四十四章 齊雲勇第三百三十四章 草民喜歡賭第六百八十五章 人爲財死第七百零六章 站隊第八百七十七章 葉爾羌汗國第七百六十一章 廟中留宿第四百二十三章 迴光返照第二百四十一章 奔跑吧士卒第五百五十七章 議和第六百七十九章 勸進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留退路第九百零二章 援手第七百六十一章 廟中留宿第一百二十三章 玉章第二百四十章 城主回來了第二百四十章 城主回來了第五百三十五章 蔡毓榮第二百四十九章 決戰(一)第一百四十一章 黨爭第七百七十七章 巧舌第七百五十二章 汝寧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