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入城

不多久楊廷和就聽到了消息。

“陛下口諭:楊先生,今日的入城式,朕非常不滿意,請先生再行安排,令舉朝上下,接着戎裝。特賜先生蟒袍。”

楊廷和的臉色難看之極。

戎裝,這一輩子楊廷和都沒有穿過戎裝。舉朝上下所有文官大抵都是這樣的。

蟒袍?對於某系太監,或者說武將來說,這大概是一個極高讚譽,就好像是說清朝所說的賜黃馬甲一樣。不過對於文官來說,在楊廷和看來已經近乎於侮辱了。

他滿心怒火幾乎壓制不住了,他深深的掐着雙手的指節,深深的掐出兩道血痕,甚至有鮮血緩緩的流出,感覺到手上的劇痛,太才緩緩的鎮定起來。

“當務之急,還是將陛下迎入京師,至於其他的慢慢的規勸便是。不過,萬萬不能再讓陛下如此不知道輕重了,否則九泉之下,如何去見先帝。”

楊廷和的呼吸緩緩的平穩下來,看着周圍的文武百官都看着楊廷和,楊廷和一甩衣袖說道:“都散了吧。”

楊廷和的能力相當強,不過三五天之內,就安排好了一切。

幾日之前的落雪被清掃的乾乾淨淨,正陽門下,密密麻麻的人羣,被錦衣衛攔住,拉出兩道長長的警戒線。留出中間的御道。

文武百官都穿着正德專門準備的衣物,看上去鮮豔無比。武將這邊乾脆都穿上了戎裝,一身雪亮的盔甲,看得人晃眼。

這一次可算是苦了勳貴那一羣人了,他們不僅僅要想辦法,讓淪爲民夫的京營,出入來幫助錦衣衛維護秩序,上一次所有百姓都被趕回家了,正德出入的時候,不準出門,但是今天正德的意思,非但不禁止百姓出行,還讓百姓出來看得越多,他就越高興了。

這一下子可就不得了了。

整個北京城中少說有近百萬人之多,更不要說這一次正德陣斬達延汗,可以說是太祖成祖之後,第一武功,不知道多少人想要看熱鬧。先前楊廷和爲維持秩序方便,把不知道多少人都趕回家,留在街上的人,都是有關係的,而這一次不禁止這一點,嘩啦啦不知道來了多少人,消息傳開,連北京附近的人都從各地趕過來,就是爲了看正德一眼。

錦衣衛那一點人,根本不能分開洶涌的人羣,在皇城根上,衆多文武大臣都在街上錦衣衛就算是再兇狠,也不敢真傷了人。這樣一來,只能從京營之中召集人手。

京營大部分人都是京城勳貴的家奴,這一次上街維持秩序,幾乎將整個京城所有勳貴的家底掏空了。

這還算了。

更讓他們受不了的是他們上的盔甲。

這些勳貴早已不成氣候了,但是他們祖上的確是一刀一槍的拼出來的富貴功名。所以當他們這些不肖子孫,穿上了祖傳鎧甲之中,立即覺得身上好像背了一座泰山,站站不住,坐坐不下來,怎麼也都不舒服,也不敢亂動,否則被這些言官抓住痛腳,說不定怎麼彈劾他們的。

也幸好是冬天,他們在鎧甲之中穿了一身棉襖,雖然辛苦了一點,但是還能支撐,如果這是夏天的話,頂盔摜甲,在太陽下站上幾個時辰。這些人說不定統統都中暑了。

這一次正德沒有讓他們久等。

正德一身金甲,頭上一根長長的天鵝翎左右搖擺,身邊簇擁的都是甲士。全部是內穿鐵甲,外面罩了一身錦袍,看上威武非凡,全部手清一色的白馬,刀槍鮮明,燁燁生輝。威風十足。

正德來到正陽門外,頓時聽到震耳欲聾的高呼之聲,說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一聲疊着一聲,一聲疊着一聲。

讓朱厚煌根本聽不到任何聲音。只見正德與楊廷和打過招呼,楊廷和率領文武百官跟着在正德後面入城。

一入城又是一番景象。

京城的街道之中充滿了人,連臨街的二樓三樓,乃至於樓頂之上都爬滿了人。

錦衣衛整整齊齊在大街兩邊守着。排成兩道直線,直接到紫禁城正門。

兩邊的百姓全部跪在地面上,到處插着一把把的點燃的香,有一股煙熏火燎的感覺。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正德來到那裡,那麼,兩邊的百姓都高聲大喊,紛紛跪倒。

每一聲都是帶起了整個北京城都在高喊。

朱彬與許泰兩個人一左一右,夾着正德,此刻他們已經汗流浹背了。

其實正德這麼高調的機會,不僅僅楊廷和反對,連正德身邊也不乏反對的聲音,比如說朱彬許泰兩個人。

他們倒沒有說什麼禮儀問題,而是說正德的安全問題。正德不坐龍攆,騎馬從大街走過,兩邊只有埋伏下強弓勁弩,就能治正德於死地,但是正德怎麼勸都不聽,他一定要這一次風風光光的。

不得已朱彬許泰兩個人,一左一右將正德夾在中間保護。同樣繃緊神經不敢有一絲鬆懈的,還有錢寧。

錢寧簡直忙壞了,街道兩邊的所有百姓,有一家算一家,都有錦衣衛進駐,可以說將錦衣衛,南北鎮撫司全部派出來,沒有一個敢閒着,全部上街,盯着所有人,街道兩邊所有窗戶,絕不能讓任何一個可以人士靠近正德。

正德卻不知道這一點,而是閉上眼睛享受着所有人都歡呼之聲。

這歡呼與擁戴之聲,沒有一點虛假的。

北京城雖然是大明的京師,但是也是一座邊城。在這一座城池之中,很多百姓向上面數幾代,都是與北虜見過血的,更不要說小王子近幾年十分猖狂,不知道將多少人家全部逼得家破人亡,很多九邊富戶都逃亡到京師之中,他們對北虜,對小王子,都有切膚之疼,這一次正德一舉擊敗小王子,怎麼不讓他們歡呼雀躍,喜不自禁。

正德長嘆說道:“吾今日才知道皇帝之貴。”

作爲皇帝他每年都經歷許多禮儀,很多禮儀之隆重,遠遠在這一次之上,但是正德唯有在這一才之中才感到衷心擁戴的感覺。

其他禮儀,那些文臣他們所跪拜所推崇的,不是正德,而是禮儀本身。

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八百九十一章 杭州會議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崩四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璁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九百章 影響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十一章 佛郎機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下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皇帝的恐懼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臣羣集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八百三十章 東雍之戰四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象兵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