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

一隊隊甲士出現了,他們各自手持不同的兵器,有方天畫戟,有陌刀,有金瓜等等,不過看上去威力十足,不過都是一些樣子貨而已,比如方天畫戟,用好了威力無窮,但是想用好卻是太難,放到了歷史上也沒有幾個方天畫戟高手。

所以當今軍中高手,幾乎都用槍刀,很少有人用這樣冷門的兵器了。

朱厚煌在衆人的簇擁之下,一步步的走上臺階,坐在王座之上。

下面的文武百官一起跪倒在地,高呼道:“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他們並不是下跪一次,三跪九叩,一起一服。

朱厚煌私下與人說話,從來不講究這麼多禮數,但是這個大場合不講不成。朱厚煌想給文武百官擁戴,連文武百官本人都不願意接受。

朱厚煌只好從之了。

不過,這個時候,朱厚煌從心中爆發出一種滿足感,暗道:“孤今日才知道,什麼叫做大丈夫當如是也。孤今日才知道,爲王之樂。”

那種整個世界彷彿都抓在手先的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不過朱厚煌很快清醒過來了。當聲音落下,大殿之中一片寂靜的時候,朱厚煌輕輕咳嗽一聲,說道:“孤從先帝之命,封蕃建國,於八年有餘,終於有今日基業,諸位都是有功之臣,今日孤就在大殿之上,聽諸位這八年之功,都做些什麼?”

這就是東雍開會的風格。

所謂大朝會,並不是商議事情時候,反而好像是人大會議一般,凡是要是在大朝會上爭執不下,這說明朝廷的運作出了嚴重的問題。

一般來說,大朝會就是總結上一年,展望下一年。當然了這是朱厚煌的理解。他雖然參加過大明的大朝會,不過,以朱厚煌藩王的身份也不過是後殿吃酒份。

“丞相上前入坐。”朱厚煌說道。

立即有人搬了一把椅子,放在最前面,首位之上。

王陽明說道:“謝殿下。”王陽明站在椅子前面,卻沒有坐下,輕輕咳嗽兩聲,說道:“自正德十三年,殿下奉先帝之命,封蕃建國以來。東雍一開闢四府,三十四縣,四十三萬戶,百百二十萬。其中四府是的雍南府,北港府,呂宋府,峴港府,其中三十四縣,爲雍南府所屬大員縣,澎湖縣,戚氏縣,邵氏縣----”

“北港所屬,北港縣,金瓜子縣,----”

“峴港所屬,峴港縣,海雲關縣,----”

“呂宋所屬,呂宋縣,林氏縣,南關縣。”

“共三十四縣。”

王陽明張口即來。將這八年東雍的政績進行了一個總結。

這些數字,朱厚煌早已記熟了,甚至讓他來總結,未必比王陽明所說的少,但是如今聽來,朱厚煌卻有一種心潮澎湃之感。

甚至有一種,此生功業,與今足矣。

而所有文官看着高臺上的王陽明,忽然覺得有一種神聖之感。

每個人負責的東西不一樣,對王陽明所說的數據,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所有人對其中的一部分都非常熟悉,那是他們負責的東西。

在很多的人眼中,八年創下如此大基業,都有一種神秘的因素,甚至很多在朱厚煌面前不假辭色的人,此刻卻不敢直視朱厚煌了。

儒家將皇帝神秘化的手段相當不錯。

朱厚煌雖然懂的禮節,但都是以入鄉隨俗的心態去看,並沒有多看重,平時與這些臣子商議事務的時候,與後世的上下級關係差不多。

時間長了,他們也都不在朱厚煌面前拘束。

但是此刻他們卻忽然發現,原來之前與他們不擺架子的人,是一國之主。

王陽明說完之後。

朱厚煌輕輕說道:“王先生請落坐。孤遷都南都,就是爲了經營南疆,暫且乃古晉,南都,馬六甲納爲一府。號南都府,此三地彼此海路相連,孤希望廣遷百姓,數年之後,我雍國四府,可以爲雍國七府。”

王陽明起身行禮說道:“臣謹受命。”

朱厚煌說道:“樞密院使何在?”

“臣在。”戚景通此刻的腿有些酸了。

他的腿經過這麼多年的療養,恢復了不少,但是依舊使不上力氣。能站這麼久,依舊很難的了。

其實朱厚煌之前,就讓他坐輪椅上殿。

但戚景通萬萬不肯。

戚景通骨子裡是一個謹慎的人,從來讀史,明古今名將故事,戚景通更是將謹慎兩字刻在骨子裡了,希望能與朱厚煌善始善終,併爲子孫留下一分情義。

所以他如此大殿,絲毫不敢怠慢,唯恐讓別人覺得他恃功自傲。

所以即便是咬着牙,也要堅持。

“請樞密院使入座。”

立即有小太監,擡着一椅子過來,就在王陽明座椅偏後一點,但是還算是並肩而坐。

這就是的代表,朱厚煌對樞密院使的期望,以及他與樞密院使分庭抗禮的政治地位。

“請樞密院使敘功。”朱厚煌說道。

戚景通站起行禮,說道:“自殿下入東雍以來,剿滅蠻人,安定百姓,武事因此而興,與佛郎機人有澎湖,南海之役。與安南兩次安南之役,並助朝廷平叛兩次。去歲又有日本之役。”

戚景通一一道來。

朱厚煌聽了之後,才覺得,自己打得仗有一點多啊。

區區不足八年的時間,大戰就有七次之多,至於小規模衝突,更是無年不戰。也就是修養生息之一段時間,畢竟安穩。

朱厚煌心中再次決定,修養生息的國策不變。最近的國策,就是以開拓南洋之地爲主。

只要能將南都,古晉,馬六甲三府建設的與東雍兩府差不多,朱厚煌就有兩片統治核心了,東雍,與南都。那時候雍國的基業也就穩固下來了。

朱厚煌聽戚景通說完,緩緩的說道:“國之大,亡戰必危,數年之內,孤沒有開戰之意,但是對樞密院來說,只有戰爭時期,與準備戰爭時期。”

戚景通說道:“臣謹受命。”

朱厚煌說道:“王先生。”

王陽明說道:“臣在。”

朱厚煌說道:“樞密院既然已經確立的,從今之後,各級府尉。縣尉,歸丞相府與樞密院雙重管理。”

這一件時期,朱厚煌沒有與王陽明交底。

不過,王陽明知道遲早有這麼一天的。

朱厚煌確立縣尉的時候,就已經確立了這個原則,從雍國縣一級別的結構,就能反對上層結構是什麼樣子的。

王陽明有心理準備。

而且他並不覺得樞密院能奪走多少權力。

由於朱厚煌到處征戰,縣兵,府兵,幾乎是一種明存實亡的狀態。

在朱厚煌決定休養生息之後,大約有萬餘老卒從的雍軍退役,有着萬餘老卒,各地的府兵纔算是勉強維持一個架子。

而且縣官不如縣管,不過縣尉,府尉都是在縣令,知府的直接管轄之下。王陽明有信心,對這些官員保持影響力。

只是---。

王陽明看向王九川。

王九川建立的御史衙門,難道也會將縣丞,府丞,這些執法吏,全部納入御史府的管轄之中嗎?

對於這一點,王陽明覺得對丞相府影響太大了。

不同於縣尉,縣尉從來都是武官出身,可以說,丞相府從一開始不將他們當成自己人。但是縣丞就不一樣了,雖然專門管理案件。但也是別當做文官體系。如果劃出丞相府,恐怕有很多文官,心中會想不開啊。

不過,在這個時候,王陽明即便是猜測到了。也沒有辦法。畢竟上面那位是創業之主,威望在雍國無人能及,即便是王陽明也不行。

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二百七十五章 明正典刑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八十章 先鋒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二百七十二章 爭功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一百三十章 邵縣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