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 趁虛洗劫

公元1586年,長宗我部元親一統四國島威脅大阪,豐臣秀吉爭對四國征伐勝利後論功行賞,蜂須賀家政獲得阿波

國領地18萬6千石領地。初時蜂須賀氏在附近的一宮城作爲根據地。不久又在附近建造平山城(福島城),翌年完成。

平山城位於吉野川河口附近海拔六十一米高的城山建造的梯郭式平山城。以吉野川支流助任川、福島川、新町川

、寺島川作城的外堀。

蜂須賀家政統領7200大軍隨福島正則第五軍團出征朝鮮忠清道,領地交由夫人及留守家臣統管,國中兵力只有兩

千餘人,豐臣秀吉君臣沒想到陳瀚會趁虛而入。

平山城上蜂須賀氏圓圈萬字家紋旗幟在紀伊水道海風吹拂下獵獵作響,城上不時有巡邏的蜂須賀武士巡查戒備,

防止賊人趁機潛入居城作亂。

東方紀伊水道海面突然從南方開來一支遮天蔽海龐大的戰船編隊,其中一艘高大如居城般的戰船上赫然懸掛着九

州義統家紋旗號,城上的蜂須賀將領疾呼鳥叫道:“九州義統殺來了”

‘咚咚……’示警鐘聲接連不斷響起,居城城門緊閉,城下町的百姓看着海面上遮天蔽海的戰船殺來,慌亂一片

攜家帶口渡河朝着西邊山中逃去,避免遭受兵災。

聞訊趕來城牆上的蜂須賀家臣武士看着龐大的戰船編隊已經抵進吉野川入海口南面,一衆家臣武士被驚得目瞪口

呆,半響纔有家臣反應過來狂呼下令道:“九州義統目標是居城,均比(準備)。”

“嗨”一衆家臣武士紛紛忙着準備守城戰

座艦遠洋大戰船上,陳瀚雙手握着望遠鏡看着平山城上的蜂須賀家臣武士紛紛忙着備戰守城,平山城位於吉野川

汊河交匯處沖積形成的河中洲島上,不適合大型戰船作戰。

衆將紛紛趕來座艦上商議進攻平山城作戰方略,陳瀚轉身將手中望遠鏡交給一旁的王旭虎視着衆將下令道:“平

山城不利於水師大型戰船抵近作戰,除非是漲潮之際。

此番攻打平山城以陸師爲主力,命陳阿信率東海水師協助陳沖第一師拿下平山城。東洋水師、第二師負責攻略吉

野川諸郡及贊岐國,阿波國將會是我們攻打大阪城的後方補給地。”

“標下遵命”衆將紛紛單膝跪拜領命

沈有容見女婿陳瀚又將自己及手下給忘了,忙問道:“我們福建水師可有作戰任務?”

“當然有”陳瀚隨即下令道:“沈千總率福建水師協同趙有麟東洋水師第二編隊北上拿下淡路島,作爲進攻大阪

城前沿陣地。”

趙有麟、沈有容忙領命道:“標下得令”

陳瀚當即下令道:“馬上回去準備作戰”

“是”衆將紛紛告退

陳阿信率東海水師搭載陳沖第一師駛往平山城西南河港登陸作戰,陳沖率一萬第一師及一萬順義營將士乘坐較小

戰船紛紛開始搶灘登陸,蜂須賀氏留守家臣選擇籠城作戰。

陳沖率兩萬大軍登陸集結後直奔向平山城南門殺來,陳阿信隨後攜帶三十餘門佛朗機炮趕來,陳沖兩萬大軍將不

大的平山城東南西三面圍困起來,只留下北面的汊河讓蜂須賀氏家臣武士逃生,城下町房舍也被拆除不少。

城上的蜂須賀氏家臣武士看着兩萬餘大軍鋪天蓋地殺來,後陣中更是攜帶有大批大炮,蜂須賀氏家臣武士原本還

想堅守待援,看到陳沖大軍實力後瞬間崩潰:“國崩”

陳沖並沒有急於發起攻城戰,而是等待陳阿信帶着佛朗機炮趕來發炮助攻。陳阿信帶着佛朗機炮隊趕來,立即下

令道:“炮隊準備”

三十餘門佛朗機炮紛紛在城南門一字排開對準城門城牆,炮兵用跳眼法目測距離調準好佛朗機炮角度,開始裝火

藥包炮彈進子銃,再將子銃放進佛朗機炮母銃中。

陳阿信揮手下令道:“放”

‘轟轟……’一陣陣轟隆巨響,硝煙瀰漫,平山城南城門城牆上一片飛沙走石,大鼓櫓瞭望臺被擊毀。

蜂須賀氏家臣武士早已嚇得跑下城牆躲避,紛紛狂呼下令道:“摁蒙”不少家臣武士被飛沙走石擊中死傷不輕。

陳沖拔出腰間大刀朝着手下兩萬將士高呼下令道:“進攻,拿下平山城,衝啊。”很久未帶兵衝鋒的陳沖親自帶

兵發起衝鋒,一衆侍衛估計也是忘了陳督師一向都是爭搶着當先鋒大將,紛紛忙着追上去疾呼道:“保護陳督師”

兩萬大軍將士在盾牌掩護下迅速用拆掉的民宅木板架起浮橋衝過護城河發起進攻,攻城梯鋪滿南城牆,紛紛喊殺

着奮勇攀爬攻城:“衝啊,攻上城牆,殺。”

“忒帶”蜂須賀家臣見已有敵軍迅速攻上城牆,平山城落城了,紛紛疾呼下令道:“忒帶、忒帶”一衆家臣武士

紛紛朝着北面逃去,將蜂須賀家政妻兒帶着開城北水門出逃,正好撞上從吉野川殺來的木山六郎,盡數被俘獲。

陳沖親率大軍迅速攻上南城牆,隨即跳下城內不高的城牆,率着大軍將士直奔向居城天守閣衝殺而去:“兒郎們

,隨俺拿下居城,拿下頭功。”

陳阿信看着陳沖已經衝殺進城了,跟這廝是沒法爭頭功,陳阿信也帶着東海水師將士從剛打開南門衝殺進去,蜂

須賀氏居城平山城落城。

木山六郎率東洋水師第一編隊協同松田一郎接連攻下板野郡、阿波郡、美馬郡、三好郡、麻殖郡,隨即攻入贊岐

國,對生駒親正領地贊岐國發起進攻。

陳沖、陳阿信也接連攻下名東郡、名西郡、勝浦郡、那賀郡、海部郡,王阿忠攻略整個土佐國,隨即出兵北上伊

予國。

瀨戶內海一帶的浪人得知九州義統捲土重來,紛紛趕來投效,以期能追隨九州義統建功立業,成爲草根逆襲的一

方大名。

陳瀚下令在四國施行均田制,沒收舊貴族領地分發給百姓及追隨將士,大批浪人、百姓紛紛踊躍加入陳瀚大軍,

陳瀚兵力增加到七萬餘人。

駱尚志、陳寅、茅國器率一萬浙兵經豐後水道北上,隨軍監軍太監蕭玉要求駱尚志配合陳瀚攻取四國島,出兵向

東進攻伊予國戶田勝隆知行地宇和郡宇和島城。

二十六艘浙江水師戰船出現在宇和島城外海灣港口外,宇和郡去歲遭到陳瀚部將劉雄出兵攻佔,宇和郡作爲戶田

勝隆的知行地沒有多少駐軍,宇和島城也未遭破壞。

宇和島城只有五百戶田氏家臣武士駐守管理,戶田氏家臣武士被突然從海上進攻宇和島城的大明軍隊殺到港口中

驚得目瞪口呆。

城中的戶田氏家臣武士一片驚慌失措,紛紛看着大明浙江水師戰船直抵城北門外碼頭,一身鬼頭獅面具足負責鎮

守的戶田氏家臣鳥叫下令道:“均比(準備)”五百戶田氏武士紛紛忙着準備防守

駱尚志見城上倭軍不過數百人,當即下令道:“佛朗機炮對準城牆”

“是”傳令兵領命傳達軍令

浙江水師戰船上紛紛一字打橫,右側船舷炮窗打開,佛朗機炮紛紛推出炮窗,瞄準宇和島城牆。

“國崩”城牆的戶田氏鎮守家臣驚得不輕,疾呼道:“明寇有國崩,忒帶,忒帶……。”

駱尚志揮手下令道:“放”

‘轟轟……’浙江水師戰船上佛朗機炮接連不斷朝着宇和島城牆發炮進攻,城牆上一片硝煙瀰漫,飛沙走石,城

中更是慘叫聲不絕於耳:“啊啊……”

明朝佛朗機炮由於後裝密封效果不好,最大射程在六百米之內。完全覆蓋臨海依山而建的宇和島城,宇和島城遭

到浙江水師一通炮火猛轟後,石頭城牆也坍塌不少。

駱尚志拔出腰間配刀高呼下令道:“進攻”

“衝啊”陳寅奮勇當先,帶着手下數千將士紛紛揮着刀劍,端着鳥銃衝上碼頭朝着宇和郡城衝殺上去。

驚恐萬分的戶田氏鎮守家臣武士慌忙開城東門出逃,宇和島城被陳寅率先衝上去攻下。蕭玉公公迫不及待帶着數

十名東廠番子爬上宇和島城坐地分贓。

整個宇和島城中只有數千兩銀子及一些倭刀還算值錢,讓蕭玉公公大失所望,不死心的蕭玉公公朝着手下東廠番

子下令道:“都給咱家仔細找,一定還有銀子藏了起來。”

蕭玉公公自認爲宇和島城也是大名居城,豈能沒有不少銀子,不瞭解東瀛歷史的蕭公公將宇和島城翻了個底朝天

都沒收尋到銀子,蕭公公沒有灰心,隨即將目光瞄準了豐後水道西邊的大友氏居城府內城。

駱尚志、陳寅、茅國器一幫浙江將士紛紛對蕭公公提議出兵攻打大友氏居城府內城欣然贊同,蕭公公可是帶有密

旨,一切有蕭公公擔着。

浙江水師編隊從宇和島城出發橫渡豐後水道,連夜直奔向豐後國大友氏居城府內城殺來,在府內城北碼頭登陸,

趁着黎明之際對府內城發起突襲進攻。

大友氏接連遭到島津氏以及陳瀚義軍進攻,實力急劇衰落,大友義統統率五千大友軍隨黑田長政出征朝鮮,只留

下千餘大軍鎮守領地,府內城兵力只有六七百人。

駱尚志、陳寅、茅國器一幫浙江將士也算是準備充足才發起進攻,可剛一殺到府內城北護城河外時就發現不妙,

日本大名居城的護城河城牆修建與大明城池完全不同,大名居城都是石頭壘切而成,護城河就在城牆腳下。

城上巡邏的大友氏將士也發現突襲進攻的大批軍隊,慌忙鳴鐘示警‘咚咚……’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指揮進攻的陳寅當即下令道:“快搭攻城梯衝過去”

浙兵將士紛紛搭建着攻城梯橋衝過護城河,剛到城牆下卻無處下腳搭攻城梯攻城,竹木製的攻城梯放進水中浮力

很大,衝鋒進攻的浙兵頓時進退兩難。

“殺給給”城牆上大友氏家臣忙指揮着趕來的大友軍居高臨下開槍放箭射擊

‘砰砰……’攻城的浙江頓時遭了秧,死傷慘重,紛紛落荒而逃回來。

茅國器慌忙下令道:“快放銃掩護大軍撤退”

‘砰砰……’銃兵紛紛放銃朝着城上的大友軍鐵炮輕足反擊,雙方展開激烈對射,明軍盾牌手掩護着銃兵射擊。

駱尚志見突襲不利,忙下令道:“隨我來,拿下此城。”

“是”一衆親兵紛紛跟着駱尚志繞到護城河狹窄的南面發起進攻

陳寅也繞道從護城河狹窄的城西發起進攻,兵力不足的大友氏家臣武士頓時顧此失彼,陳寅趁機將帶鐵鏈的飛爪

扔向城牆上,在手下開槍放箭掩護下腳踏木板藉着飛爪鐵鏈衝鋒縱身躍上五六米高的城牆。

力大能拽回奔馬的陳寅揮着大刀在城上大開殺戒,殺得大友氏家臣武士紛紛落荒而逃,浙兵將士隨後紛紛奮勇衝

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三章 歸化人第三八五章 殿前會議 (中)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三五四章 西寇來犯第五十一章 立花傾國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三七八章 桑洲之戰(上)第一五七章 官商勾結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二二七章 馬球賽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三四五章 科倫坡之役(上)第一章 亡命海外第一零六章 集體婚禮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四一六章 家底敗光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八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九章 一刀流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三二五章 進軍咸鏡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三八七章 微服巡視(上)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七十七章 琉球攻略(下)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四五三章 收復浙江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一九三章 招標招聘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一六二章 薪俸待遇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二一二章 椰城之戰(下)第三二二章 惠山之戰第五十三章 明廷反應第三四六章 科倫坡之役(下)第二四七章 家有喜事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四五六章 南直隸亂第四十九章 風中立花(上)第三二一章 勢如破竹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二六六章 漢城會議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七十九章 狼羣戰術第十七章 失蹤武士第十八章 脫籠入海第四十七章 颶風來襲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四章 間諜神醫第二七零章 尾大不掉第一五八章 大耳窿第二四四章 明廷徵倭第一七六章 雙嶼海戰第六十六章 枕邊風第二一七章 門戶失守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