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 海外捷報

中都天壇建在海定門以南南山丘陵空曠的平地上,新城規劃中軸線正好穿過天壇。

文武百官隨鑾駕自王宮大門海興門出發出王城海天門,從海天大街出海定門經城外海天大道直抵城南南山天壇山道,登上六十步石階上到天壇開始祭天。

六萬海東將士從南山大營出發列陣於天壇南面山谷草原等候祭天儀式完畢舉行出征踐行儀式,陳瀚對三院禮司聯合制定的祭天出征禮儀頗有不滿,完全就是折騰人,大清早出城爬山祭天,倒是很能鍛鍊身體。

Wωω¸ тTk Λn¸ ¢ 〇

政務院禮司司士金時敏正跪讀祭天祝文,陳瀚在北都九州城已經祭過一次天,對流程很瞭解,就是裝模作樣跟神仙溝通,還得演技好,陳瀚的演技也相當出色,成功完成祭天儀式。

祭天儀式結束後,陳瀚率着文武百官來到南面的出征點將臺上點將出徵,爲出征將士舉行出征踐行,王駕儀仗鹵簿華蓋剛一出現在突出的點將臺上,平坦的山谷中六萬大軍將士紛紛單膝跪拜高呼道:“恭迎吾主大駕,吾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陳瀚站在華蓋下看着六萬將士整齊劃一的人海浪潮跪拜,蕩氣迴腸的高呼聲在山谷樹林草地間餘音繞樑經久不息,陳瀚虎視着大軍將士高呼道:“衆將士平身”

“謝殿下”衆將士紛紛起身,黑色的人海波瀾平靜下來,聲震九霄的餘音尚在山谷中蕩氣迴腸。

一襲紫衣官袍的軍務院禮司司士沈惟敬高呼道:“殿下點將出徵”

陳瀚虎視着衆將士聲如洪鐘高呼道:“林江、徐義勇、劉慶、陳寅、林鳳”

“臣在”林江、徐義勇、劉慶、陳寅、林阿鳳忙出列上到點將臺下單膝跪拜聽令

“命林江、徐義勇爲出征閩南、粵東大軍主副將,命劉慶、陳寅爲出征閩北、浙南大軍主副將,命黃阿旺、林鳳爲出征呂宋大軍主副將,分別統率兩萬王師出征,殲滅西寇,弔民伐罪,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衆將忙拜服領命道:“臣等謹遵王命”

沈惟敬再次高呼道:“殿下爲出征將士踐行”

‘嗚嗚……’點將臺左右的長號聲渾圓沉重響起

十二名御林軍端着酒杯斟酒一一送至出征衆將面前,單膝跪拜的衆將紛紛雙手恭敬接過酒杯,一千餘虎賁軍在劉雄率領下抱着酒罈爲出征大軍將士斟酒。

陳瀚舉起酒杯,長號聲隨即戛然而止,陳瀚掃視着出征衆將士道:“本王在此爲出征衆將士踐行,祝出征衆將士征伐西寇凱旋得勝,本王隨後親率大軍趕至,衆將士請。”

“謝殿下”衆將士紛紛一飲而盡

陳瀚高呼下令道:“發兵出征”

“是”衆將領命紛紛轉身下山谷去帶着六萬大軍兵分南北兩路開拔出徵,浩浩蕩蕩的出征大軍分別趕往城北大碼頭及南下魍港渡海收復澎湖縣、琉球嶼、浪嶠鄉。

大軍將士剛準備開拔,一騎沿着北面山道飛奔上山頂來高呼報捷道:“捷報,捷報……”

一襲青衣官袍未及弱冠之年的年輕官員翻身下馬跑上前來參禮奏報道:“臣基隆知縣沈壽峻參見殿下,啓稟殿下,兩艘東洋商行武裝商船從海外東土橫渡東洋(太平洋)抵達基隆港,隨行有數十名海外東土土著前來朝覲吾主。”

文武百官聞報紛紛跪拜恭祝道:“吾主英明神武,威加海內,一匡天下,四海臣服。”

陳瀚欣喜若狂忙向大舅哥沈壽峻問道:“海外東土情形如何?”

沈壽峻忙回道:“臣詢問得知西洋商行武裝探險隊已在海外東土大肆開疆拓土,海外東土北部沿海已盡皆臣服,總管毛文龍將土著勇士組建成軍參與作戰,兵力不下萬餘。海東城一帶四季如春宜居,只有少數土著。

臣還聽聞返回武裝船隊有一艘船在東洋海中觸礁,被迫停泊在東洋海中一片四季如春的海島港灣中修補,東洋商行武裝船隊征服了那片海島,留下數十名武裝人員駐守那片海島,只剩下兩艘武裝海船渡海趕來,途中也發現不少大大小小海島,有海島不下一縣之大,也有較少土著居住。”

“太好了”陳瀚喜不自勝看向一衆文武百官聲如洪鐘高呼道:“東洋商行武裝探險隊已在海外東土成功開疆拓土,如此大盛事當與衆卿共享之,賞賜衆卿每人一萬石海外東土領地,望卿等精忠報國,恪盡職守,勤政愛民,本王當不吝賞賜。”

文武百官欣喜不已紛紛拜服在地高呼道:“臣等謝殿下封賞,臣等定當精忠報國,恪盡職守,勤政愛民,已報殿下天恩浩蕩。”

陳瀚虎視着文武百官道:“衆卿都準備派人前往海外東土接管封賞領地,同時也要多派些親戚族人前往海外東土領地駐守,海外東土多金銀,西寇皆用遠洋大船滿載白銀渡海至呂宋購買大明貨物,卿等當鼓勵親朋好友前往海外東土發家致富。”

“臣等謹遵王命”文武百官更加喜不自勝,都想着儘快派靠得住的親戚趕往海外東土接管劃分領地,淘金髮家致富。

陳瀚隨即吩咐道:“起駕回宮,立即召開殿前會議。”

“臣等遵命”文武百官紛紛領命

秦勇高呼道:“殿下起駕回宮”

‘嗚嗚……’長號聲再次響起

鑾駕儀仗隊開始下山,文武百官紛紛跟着下山坐上馬車跟着鑾駕回宮。

城東南遠處南山丘陵上一名身着青衣直身的年輕男子看着氣勢磅礴的海東軍軍容士氣與大明軍隊形成鮮明對比,明軍也只有北方邊軍及浙兵保持着戰鬥力,其餘各省軍隊羸弱,一旦有大規模叛亂都需抽調精兵番兵方能平叛。

年輕男子身旁一名身穿大紅長袖袍子的妙齡女子忙提醒道:“相公,我們先回城吧,父親大人怕是還等着我們回去呢。”

“相公有決斷就好,妾身也不想再顛沛流離。”曹夫人欣然贊同丈夫的決定提醒道:“相公,我們回城告訴父親大人相公的決定吧,父親大人想來是會同意。”

“娘子所言極是”曹學佺攜夫人下山去

西班牙遠征軍攻陷福州府城,全城百姓倉皇出逃,不少百姓、士人、富商、官吏流落進山中輾轉出海到海東國中都臺海城,在臺海城中總算是安心寓居下來。

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三四五章 科倫坡之役(上)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三零五章 挖牆腳第二五八章 美人島第三三四章 外交策略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二一一章 椰城之戰 (上)第二三五章 內附天子第一七一章 金蘭海戰(一)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四七七章 萬曆尋仙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三一二章 洛東江之役(上)第四二一章 收復漳泉第二一二章 椰城之戰(下)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四二四章 飛天神器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三三七章 開拓海東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十七章 失蹤武士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一四八章 倭寇行蹤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一一九章 降服笨牛第三七八章 桑洲之戰(上)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一八六章 京營亂兵第一四七章 還施彼身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一五一章 香江島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十五章 刺王殺駕第五十三章 明廷反應第三六九章 海壇海戰(下)第一五七章 官商勾結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二一七章 門戶失守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三一四章 洛東江之役(下)第一四七章 還施彼身第十四章 漢商協會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一二四章 無敵大將軍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三十八章 海戰疑雲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三七二章 王者風範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四九三章 播州反明第七十四章 廣島城下第一五六章 租借港澳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一四七章 還施彼身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二三一章 盡化我俗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八十四章 攻伐島津第一七一章 金蘭海戰(一)第二四九章 收買義兵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二三五章 內附天子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四五一章 桉篤蠻之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