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問得好啊!朱載堉要是不問的話,高務實反而不知道怎麼繼續接下來的話題了。
不過,這其實不是一個問題,而是兩個。
於是高務實笑道:“九峰先生,這是兩個問題,不過沒關係,學生一個個來回答。”
“首先,關於湖廣的各地方衙門從哪弄錢興修水利。”高務實道:“往常咱們各地衙門興修水利,要麼是衙門略有盈餘,主動自行開工,但是一般而言……嗯,先生也知道,絕大多數地方衙門其實都沒什麼錢,就算興修水利,基本也只能修修補補一番,幹不出什麼名堂。真要動大一點的工程,只能向戶部申請,而戶部也不富裕,除非當地真是災害過於頻繁,纔會想法子湊一點撥下去,杯水車薪不說,時間還拖得很長,效率極低。”
“再有一種,就是由衙門牽頭,聯絡當地富紳大賈一同出資興修水利。這種的話,一般會籌集到更多的資金,規模和質量相對而言也更有保障一些。但同時,這種興修的辦法也經常會弄出一些麻煩,其中最大的問題就出在‘一地只管一地’上面。”
“既然是當地富紳大賈出了錢,那他們的主要考慮方向,肯定是爲了自身的利益,不大會顧及相鄰的府、縣。比如說,甲縣富紳大賈集資修建一條引水渠,他們就十有八九不會考慮臨近的乙縣在他們這條引水渠修完之後會不會缺水的問題,很多時候這就會造成兩縣之間的矛盾,同時也使得這個引水渠工程沒有真正發揮最大的效用。”
朱載堉心中暗暗稱奇:這些年許多京官暗地裡把這少年稱之爲小閣老,原本還以爲他和嚴世藩一樣,只是仗着家長的權勢胡作非爲。可今日得見真容才知道,這少年居然真是認認真真在思考怎麼施政的!這可了不得啊,他纔多大年紀,十五還是十六?腦子裡竟然全想着這些事?高新鄭把他當做衣鉢傳人來培養,看來倒是有些道理了。唔,先帝讓他陪今上讀書,看來也是一步好棋。
高務實倒不知道朱載堉有些走神,依然在繼續分析:“所以說,這兩種修建方式都有問題,一是資金不足,開不了大工,效率還低;二是考慮不周全,侷限於一城一地,沒有最大化發揮水利設施應有的效果。”
朱載堉來了興趣,問道:“高龍文的分析誠然透徹,那麼敢問有何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呢?”
高務實笑了笑,道:“如果有人願意借錢給地方衙門,並且統一規劃這些水利工程,以達到‘一處工程、多處受益’的效果,這些事情就都解決了。”
朱載堉呆了一呆:“誰能借錢給衙門?”
“爲什麼不能借錢給衙門呢?”高務實哈哈一笑:“九峰先生是擔心衙門不還錢嗎?”
“呃,這個……”朱載堉有些錯愕,又有些遲疑地道:“衙門應該是會還錢的……吧?不過,就算衙門肯還,可萬一他們沒錢還,那怎麼辦呢?”
“好辦啊。”高務實笑道:“抵押鈔關商稅就好——如果他們一時拿不出錢,就把商稅抵押給借錢給他們的人,每年還一部分,直到還完爲止。當然,這些商稅也未必要全額抵押,也可是抵押一部分,譬如抵押一半、抵押三成之類都行,具體的情況,可以具體商議嘛。”
“這……借錢給衙門,似乎有些……”朱載堉雖然是大科學家,但顯然從來沒有考慮還能這麼玩。中國曆代都是威權政治,可不是商人政治,所以朱載堉一時有點轉不過彎來:衙門怎麼可能欠個人的錢?
這麼幹的話,那個肯借錢的人豈不是成了衙門的債主了!衙門的臉往哪放啊?
高務實笑着問道:“九峰先生是覺得衙門找人借錢,實在是有些不像話?”
“呃,這個……是有點,有點難堪。”朱載堉一時也找不到什麼合適的說法,只能將就着用了一個“有點難堪”。
高務實卻搖頭道:“其實個人借錢給衙門這種事,是古已有之的。”
朱載堉詫異道:“是麼?可有例證?”
“當然有了。”高務實微笑着道:“譬如《史記》中就曾經記載過,漢景帝三年,爲了平定諸侯叛亂,需要大量經費,漢朝領軍將領不得不去向商人借錢,而且是借高利貸。不過,很多商人因爲擔心那次聲勢浩大的叛亂能否平息,所以都不肯借錢。”
高務實頓了一頓,眨了眨眼:“可是,有一位無鹽氏卻願意借錢給朝廷,不過此人要價十分狠,他要十倍的利息!爲了平叛,漢朝朝廷最後還是不得不借了這筆錢,結果三個月後,吳楚之亂就得到了平定,無鹽氏如期收回了本金和利息,一舉成爲長安鉅富。由此,放貸甚至成了西漢高官家族獲取財富的主要途徑之一。”
這麼一說,朱載堉立刻明白了,道:“這是漢時的‘子錢家’(高利貸商人)!如果這麼說的話,歷朝歷代都有這種人,比如宋時有‘行錢’;元時有‘羊羔利’,關漢卿《救風塵》裡就說‘幹家的乾落得淘閒氣,買虛的看些取羊羔利’,趙翼也有詩云‘絕似貧人還宿債,羊羔利較本錢多’。”
高務實點點頭:“嗯……有些類似。”
朱載堉急道:“可是本朝不準啊!我朝《大明律》有明文規定:凡私放錢債及典當物,每月取利並不得過三分,年月雖多,不過一本一利。違者,笞四十,以餘利計髒,重者坐髒論!”
高務實笑了笑:“所以學生剛纔說的只是‘有些類似’,沒說一樣啊!”他伸出三根手指:“如果借錢給官府的這個人,就只收三分利呢?甚至,說不定還可以更少一點呢?這總不犯法了吧?”
“呃……”朱載堉呆了一呆,遲疑道:“這倒應該不犯法了。”但是他又想起一個大問題,睜大眼睛道:“可咱們這是在說大修水利啊,這需要的錢可不是小數!那無鹽氏借給漢朝朝廷的錢也不過只是區區一千金罷了,可這……在湖廣興修水利,哪裡是一千金打得住的?一萬金也打不住啊,搞不好甚至要十萬金!誰肯借這麼大一筆錢出來?又有誰能借這麼多錢出來?”
“九峰先生問得好呀!”高務實哈哈一笑:“區區新鄭高務實不才,願意借這筆錢,而且……也借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