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底斯堡升起了白旗。
在紐約州大街小巷散播的有關格蘭特、巴贊投降的消息並非子虛烏有。格蘭特、巴贊軍團在葛底斯堡遭到了明軍與南軍的猛烈進攻,傷亡比例過高的情況下,被圍困在葛底斯堡的巴贊將軍率先選擇了投降。
“果然,你們是僞裝的武士,你們使用不光明的手段獲得了勝利,我雖不甘,但爲了三萬法蘭西將士的性命,我選擇投降。請務必遵守馬六甲公約,善待戰俘。”
弗朗索瓦·阿希爾·巴贊將指揮刀交給李如山,後者鄭重地將這一個法蘭西將領的指揮刀收下。
巴贊將軍的指揮刀與他的將旗,將會被送至紫禁城作爲戰利品收藏。
與合衆國這個後起之秀相比,大明帝國還是比較看得起老牌帝國的法蘭西。
“我們不殺手無寸鐵之人。兵者,詭道也。能夠達到目的,哪怕是暫時披着武士的外衣,我們也不介意。”李如山目光如炬。
爲了僞裝成爲武士,他可是做出了不小的犧牲,連發型都有所改變。
巴贊將軍率領的三萬法蘭西將士有接近一萬人在墓園嶺傷亡,他無法承受更大的損失,否則回到國內他會遭到輿論的譴責,尤其是傷亡將士的家屬。
這些投降的法蘭西士兵一個個臉色難看,他們攜帶的夏波塞步槍和火炮都成爲了明軍的戰利品,後者還不一定看得上他們的火器。
楚七親眼目睹了一位法蘭西將軍的投降過程,還有三萬當了俘虜的法蘭西軍官和士兵。
這個時代法蘭西自認爲是歐陸第一陸軍,也的確有資本這麼自傲。但是沒想到法蘭西軍團在遼東軍團面前還是不夠看,或者說巴贊根本就沒想到明軍會突然出現在美利堅,所以導致了法蘭西軍團的損失慘重,不得不投降。
自從太陽王路易十四、拿破崙一世之後,法蘭西人仍然保持高傲,不過卻頻頻出現狀況。
再這樣下去,法蘭西在歐陸的地位就要被普魯士取代了。
楚七發現這個世界各個文明因爲大明帝國的繼續存在而發生了一些變故,但仍然可以推演出一定的趨勢。普魯士仍然是法蘭西最大的競爭對手。
困守葛底斯堡的格蘭特、謝爾曼因爲友軍的投降,李如山與傑克遜兩個軍團將近十萬人將葛底斯堡團團包圍,他們動用了大明、聯盟國還有繳獲的法蘭西大炮對葛底斯堡進行猛烈的炮擊。
很快格蘭特、謝爾曼就頂不住猛烈炮火帶來的傷亡而一併投降。
“俘虜太多了,多到我們的糧食都不夠用……”
傑克遜不知道自己該笑還是該哭,一下子俘虜八九萬人,相當於糧食消耗增加了一倍,還需要分兵看守這羣俘虜。
“我們已經快要可以宣告勝利了。接下來是分兵佔領幾個重要的城市,要挾華盛頓結束戰爭。”
楚七牽着一匹戰馬,他準備與李如山、傑克遜向華盛頓進軍。
他幾乎目睹了南北戰爭的開始到落幕,戰爭比他預計的要更快。不過縱使如此,美利堅也因爲南北戰爭死亡、殘疾幾十萬人,無數莊園、城鎮遭到破壞,元氣大傷。
更重要的是,如果佔領華盛頓,那麼美利堅就變成兩個國家了……不,準確來說應該是分成了三個部分,加州還在大明的控制之中。
格蘭特、謝爾曼等合衆國將領被編入俘虜營,他們灰心喪氣。
“葛底斯堡失守,通往華盛頓與其他自由州的門戶大開。尤其是我們帶領投降的幾乎是最後一批主力軍,已經沒有多少成建制的民兵可以防守華盛頓和其他自由州。”
“我們的失敗絕對不是我們在戰略或者戰術上有什麼失誤。這是實力的差距,我們合衆國需要有大量訓練有素的常備軍,他們需要達到法蘭西、大明的高度。鬆散的各州民兵遠做不到這一點,我們需要一個更加強有力的聯邦,或者說國家。林肯代表的是工業主,他們不能夠形成一個強力的聯邦。我們需要有更加強權的人物上臺。”格蘭特淪爲俘虜之後,他沉思良久,對謝爾曼等部下說道。
“司令您的意思是?”
“我想要競選下一任的總統,不代表奴隸主也不代表工業主,而是代表美利堅民兵以及所有平民。我們要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集權聯邦,建立規模龐大的常備軍,研發更加先進的武器。如果你們支持我,我當上總統後也許可以讓國會維持大規模的常備軍,給軍官和士兵更多的經費。”格蘭特說出自己有些瘋狂的想法,他竟然是要與林肯競選下一任的總統。
按照美利堅的法律,林肯還有機會連任總統,但是眼前南北戰爭十有八九以北方自由州失敗結束,林肯的聲望將會受到極大的損害。他未必沒有被選上總統的機會。
“建立一個更加強有力的聯邦……”謝爾曼等將領因爲戰敗也有所不甘心,他們或多或少被格蘭特的話所感染。
如果他們指揮的不是鬆散的民兵,而是如同歐陸、大明一樣的常備軍,他們不認爲自己會如此狼狽。
“也許去掉南方蓄奴州這個累贅,再加上強有力的統治,我們可以讓美利堅走向輝煌。北方自由州的土地遠比英格蘭、法蘭西要廣袤,這片土地有着巨大的潛力。”格蘭特打定了競選總統的念頭。
在被俘虜的北軍將領心生建立一個新的聯邦之際,遼東軍團與傑克遜軍團已經離開葛底斯堡,向華盛頓進軍。
傑克遜分派兩個騎兵師向北邊的費城運動,讓所有北方自由州的腹地都有被攻擊的危險。
楚七回頭再看因爲炮火而一片瘡痍的葛底斯堡,他不知道美利堅的未來會因此變得怎麼樣,但是林肯不可能在葛底斯堡發表演講了。
一封電報跨過太平洋來到了華盛頓林肯的辦公桌上——有關結束南北戰爭的條件已經羅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