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反大明同盟

幕府在大老井伊直弼遇害後,仍然籌備了幕藩一和內閣,宣佈籌建24萬人的常備軍團。

這件事情引發了西洋列強的恐慌。

他們都知道大明帝國在背後操縱幕府,幕府籌備新軍的計劃肯定是大明帝國所指使!

日不落、法蘭西、普魯士、奧匈諸國的大使立即向各自國內通電,告知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東洋幕府在大明帝國的扶持下已經成爲了第八列強,現在再來擴充軍備,那麼其目的又是爲何?

日不落帝國,這裡是西洋最爲強盛的地方。在大明艦隊出現在西洋諸國的視野之前,日不落帝國的艦隊縱橫大西洋、印度洋,一直到現在還穩坐西洋列強頭把交椅。

無數來自北美、南美、非洲、西歐、北歐各地的船隻到來此地,數以萬噸計的貨物經過倫敦城週轉到世界各地。

倫敦城在西洋相當於東方的京城。

日不落帝國國會,在王位上是維多利亞女王,而年過七旬的內閣首相帕麥斯頓則在慷慨陳詞:“大明帝國對幕府進行新一輪的援助,同時要求幕府進行擴軍,東洋幕府的軍力將會超過合衆國!這是對東西均勢的一種破壞!一旦合衆國被大明帝國以及它的附庸登陸北美,整個歐洲都籠罩在大明艦隊的陰影下!我們必須要聯合歐洲諸國,重新建立反明同盟,迫使東洋幕府削弱軍勢,否則他們的行爲將會挑起第二次東方戰爭!”

下方的國會議員們一陣喧囂,他們得知東洋幕府將常備軍擴展到24萬人、兩支艦隊之後,感到了恐慌。

所有人都知道東洋幕府是大明帝國的頭號打手,東洋幕府擴軍意味着大明帝國有大動作。

一個下議院的議員站了起來:“諸位,還記得十年前第一次東方戰爭嗎?戰火波及了巴達維亞、馬六甲、印度半島,雙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我們日不落帝國的海軍司令被明軍的火炮擊中身亡。那一次我們日不落帝國陣亡的將士多達10萬人,其餘諸國也有損失。我們很難承受第二次東方戰爭帶來的傷亡,我們要防患於未然!”

“大明帝國毗鄰印度半島,印度半島的土地身上有大量廉價的原材料和勞動力,同時也是我們日不落帝國工業製成品的傾銷地。一旦印度半島被他們奪取,我們日不落帝國說不定會衰落成爲與法蘭西、普魯士相同的程度,從第二列強跌落到第三、第四,甚至是第五!”

國會經過首相和部分主戰派議員的調動,議員們都熱情高漲。

整個西洋列強,就只有吞併了印度半島的日不落帝國能夠望見大明帝國的項背,人口上稍微接近。但是大明帝國擁有日不落帝國未有的有利因素。

日不落帝國的多數人口是殖民地人口,尤其是印度半島佔了大部分,本土人口只佔小部分。

但是大明帝國幾乎全都是本土的人口,在人心上遠勝過於日不落帝國。

“肅靜、肅靜!”首相帕麥斯頓見衆人的情緒被調動,在這個時候他用力拍桌子,讓激動的議員們稍微安分下來。

一個主戰派的議員叫囂道:“首相閣下,組建第二次反明同盟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我提議加派前往遠東的軍隊,將遠東的本土兵力從5萬人增派到10萬人,同時督促各國同樣往遠東加派軍隊!”

帕麥斯頓示意主戰派安靜:“從我們本土調遣人員前去遠東距離太遠,我建議在印度半島訓練更多的土邦兵,當爆發戰爭的時候將他們運往遠東。印度半島的人力豐富,數量是東洋幕府的幾倍,只要充分利用其人口,足以應對遠東局勢。”

有議員舉手提出了質疑:“印度土邦是我們的殖民地,土邦兵的意志不如我們日不落帝國本土的士兵,忠誠度也值得懷疑。一個東洋武士可以對付2-3個土邦士兵,而一個大明士兵可以對付4-5個土邦士兵,10萬土邦士兵還不及3萬大明士兵。他們會被迅速擊潰。”

帕麥斯頓鄭重地說道:“不錯,印度土邦兵的作戰能力和忠誠度都遠不及我們本土的士兵,但是他們很廉價,無須漂洋過海。我們在印度半島有20萬印度土邦兵,只需要對他們進行更加嚴格的訓練,稍微提高他們的待遇,他們就會爲我們奮力作戰。大明帝國使用東洋兵作爲前鋒,我們則可以調動印度土邦兵挖掘壕溝,消耗他們的兵力。”

國會議員們對首相提出加大對印度土邦兵徵召和訓練的方案經過討論後便通過,打算將印度半島的土邦兵從20萬人增加到30萬人,以對東洋幕府擴張常備軍的有力迴應。

帕麥斯頓繼續主張他的計劃:“合衆國是我們西洋的屏障,我們應當提醒合衆國的林肯做好準備,東洋幕府距離北美只隔着一個太平洋。合衆國享受了太久的和平,他們應當意識到,他們面臨着巨大的威脅,而不只維持十幾萬人的民兵。另外,電令我們駐東洋幕府的公使安妮·卡文迪許小姐,時刻關注東洋幕府新軍的組建情況。”

日不落帝國做出了備戰的準備,歐陸其餘帝國也同樣做出反應,沙俄帝國、普魯士帝國、法蘭西帝國、西班牙帝國都悄悄增加了兵力。

最爲恐慌的莫過於太平洋東邊的合衆國,如果東洋幕府實力更上一層,那麼東洋幕府的常備兵力就會超過合衆國,代替合衆國成爲第七列強。

東洋幕府的人口不比合衆國少,雙方都是3000萬人級別,東洋幕府還可以獲得第一列強大明提供的鐵甲艦、線膛槍、鐵路、電報。

太平洋的對面是大明帝國和東洋幕府、高麗李氏王朝,其中僅僅是作爲附庸的東洋幕府就要騎在他們的頭上了,萬一背後更強大的大明帝國與東洋幕府動手,實在是很難想象後果。

合衆國的林肯同樣召開了國會,對衆議員說道:“我們應當建立在太平洋東海岸的加州組建一支鐵甲艦艦隊,應付東洋幕府艦隊和大明艦隊帶來的壓力。”

第145章 瞞天過海(上)第39章 勝海舟第18章 宗主國的威嚴第145章 瞞天過海(上)第144章 田忌賽馬第114章 形勢危急第10章 包辦婚姻第168章 大莊園主第34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172章 巴拿馬運河的難題第160章 不平等條約(上)第94章 來自大明的援助第54章 南聯邦的決心第18章 宗主國的威嚴第65章 前往北美第110章 打獵第124章 接管礦場第78章 蟒蛇計劃第103章 收買第127章 危機第73章 獨立的號角(上)第135章 法蘭西插手第175章 巴拿馬萬歲第106章 去北美第179章 互相算計第37章 東洋高層第91章 接管舊金山第74章 獨立的號角(下)第164章 舊金山變天第149章 攻守逆勢第89章 太平洋鐵路第10章 包辦婚姻第178章 總統之位第169章 保守派第149章 攻守逆勢第128章 來自東方的救援第60章 博弈北美第171章 刺殺第35章 反大明同盟第131章 撤退的麥克萊倫第100章 來自大明的顧問第111章 遇險第2章 公子和平時不一樣第98章 功虧一簣第50章 普魯士使節團第31章 意外的疑點第167章 收買第68章 石牆傑克遜第173章 天價運河第104章 克魯布林造船廠第176章 巴拿馬獨立(上)第39章 勝海舟第17章 呵斥第77章 弗吉尼亞州第143章 最後的防線第7章 錦衣衛的任務第129章 東洋人來了第92章 北伐華盛頓第159章 割地賠款第134章 聯邦往事第95章 北美最慘烈的戰爭第4章 大明強盛第146章 瞞天過海(下)第13章 崇禎號鐵甲艦第12章 大明的蒸汽機車第181章 中美洲小國的宿命第47章 踢到了鐵板第168章 大莊園主第111章 遇險第157章 掠奪財富(下)第83章 對峙奔牛河第2章 公子和平時不一樣第177章 巴拿馬獨立(下)第41章 大明的萬國博覽會第1章 這個大明超強第180章 巴拿馬條約第176章 巴拿馬獨立(上)第47章 踢到了鐵板第172章 巴拿馬運河的難題第80章 前線第83章 對峙奔牛河第46章 上元節第173章 天價運河第19章 靠山第74章 獨立的號角(下)第102章 日不落帝國的援助第80章 前線第87章 防守反擊第52章 萬國使節至(下)第44章 張府第24章 小石川后樂園第167章 收買第76章 炮擊薩姆特堡第151章 盤根錯節的利益第73章 獨立的號角(上)第64章 同行第183章 中美洲聯合果行第50章 普魯士使節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