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北美最慘烈的戰爭

距離華盛頓不到20英里的鐵路沿線,傑克遜構建的陣地已經阻擋了8萬北軍的圍攻長達24個小時。

楚七在陣地上失眠了一夜,不時響起的火炮聲和火槍聲讓他難以入眠。

他的眼神中佈滿了血絲,行軍打仗這種事情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不是誰都能在炮火連天的陣地上安然入睡。

馮玉若與楚七待在一起,她仍然很有精神地觀察戰場上的局勢。

傑克遜有1.5萬人,在慘烈的戰鬥中估計傷亡了幾千人。進攻的北軍也很慘烈,他們組織一次衝鋒,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倒在地上。

馮玉若提醒楚七:“北軍又要組織攻擊了。”

楚七從塹壕中冒出頭,看到下方果然又有大約1000人的北軍排成了隊列,準備發起對陣地的衝鋒。

這個時代的戰術介於排隊槍斃和陣地戰之間,當南北聯邦矛盾激化之後,傷亡也越來越慘重。

楚七都已經有點麻木,他已經記不清楚這是北軍組織的第幾次衝鋒。

有一點楚七可以確定,此時雙方傷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馬納薩斯會戰,合衆國和聯盟國的士兵和平民之間因爲越來越慘烈的戰爭而加劇仇恨。

傑克遜如同一面石牆在8萬北軍的波浪中屹立不倒,而羅伯特·李敢於將當誘餌的任務交給他,也足以見羅伯特·李對傑克遜的信任。

如果以後變成敵人,說不定會是一個難纏的對手。

楚七在蒐集北軍情報時,同樣在蒐集南軍的情報。

列強之間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遠的利益。

聯盟國此時選擇接受大明帝國的援助,但是誰也不能夠保證聯盟國就永遠會站在大明帝國這一邊,就像是誰也想不到合衆國內部竟然會獨立出來一個聯盟國。

突然有人大勝高喊,他們指着南邊:“李將軍的旗幟,我們的援軍已經到來了!”

楚七看向南邊,羅伯特·李率領的3萬人在傑克遜將敵人吸引過來之後,終於趕到戰場。

北軍忙於啃下傑克遜所在的陣地,忽視了正在靠近的羅伯特·李。或者說他們以爲自己能夠在羅伯特·李到來之前就殲滅傑克遜這支先鋒,結果北軍主力被拖延在這裡,直到南軍主力出現。

北軍新的主帥波普見狀不妙,他急忙調整兵力部署。

然而幾萬人的軍隊調遣起來十分緩慢,各支部隊要準確到達指揮官指定的位置,需要將軍和士兵都經驗老道,還需要足夠的時間。

羅伯特·李的3萬人抵達戰場,很快就部署炮兵陣地,憑藉火炮擾亂北軍右翼,然後步兵推進。

楚七親眼目睹了戰場的逆轉。

華盛頓外圍聚集了南軍4.5萬人,北軍8萬人,一共12.5萬人聚集在十幾公里的範圍會戰。

羅伯特·李集中攻擊北軍右翼,反應不及的右翼陷入了混亂,引發了北軍再次崩盤。

所有人都置身於戰場之中,他們沒有上帝視角,無法得知戰場的情況,往往友鄰部隊撤退,他們也會跟着撤退。

馮玉若一直在關注着戰場的形勢:“反攻的時機到了。”

果不其然,傑克遜親自帶着衆人離開陣地,向低地的北軍發起了反衝鋒。

聯盟國的南方十字旗招展,一隊隊士兵用盡最後的力氣吶喊着朝北軍衝擊。

見到聯盟國再次獲勝,楚七鬆了一口氣:“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他跟隨傑克遜的司令部接連作戰兩天都沒有怎麼閤眼,南軍再次獲勝,估計華盛頓會發生大地震。

南軍接連獲勝,雖然北軍的人數還是佔據了優勢,但是膽氣已經喪失的將士和平民都會遲疑是否要繼續和南軍作戰。

北軍在崩潰後向華盛頓方向撤退。

傑克遜的部隊因爲長時間的戰鬥而精疲力竭,再也沒有力氣追擊。羅伯特·李在獲勝後清掃戰場,沒有繼續追趕。對方可是8萬人,還有預備隊殿後阻擋,羅伯特·李手中只有4萬人,體力還跟不上。

這一次的會戰極其慘烈,楚七跟着傑克遜清理戰場,在南軍清點損失後知道南軍傷亡9000餘人。這個人數包括了陣亡、受致命傷、輕傷的人。

4.5萬人的大軍因爲一次會戰就傷亡9000人,這樣的傷亡比例異常驚人,平均每5個人裡面有1個受傷或者陣亡。

北軍的傷亡楚七不清楚,但是他推測,北軍的傷亡人數可能在16000人以上。

這樣的結果令所有人都爲之震動。

不久前爆發的馬納薩斯會戰雙方合計在一起才傷亡5000人,而這次雙方合計損失人數竟然達到了25000人,是上一次的五倍。

這樣的傷亡人數超過了合衆國成立以來任何一次戰爭。

受傷的士兵哪怕不死也會落下殘疾或者其他的隱疾,極大地影響了北美的發展。

要知道現在北美人口只有3000萬,其中男性青壯勞動力也就一千萬左右,一下子就傷亡2.5萬人,對於合衆國而言這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人口可是生產力的來源,南北雙方爲了爭奪勞動力,結果陷入的戰爭反而把各自的勞動力消耗在戰爭裡面。

聯盟國的士兵揮舞着十字旗,他們在慶祝再一次大捷,成功擋住8萬北軍,爲羅伯特·李創造戰機的托馬斯·傑克遜再次成爲了聯盟國的英雄。

楚七看到戰場上狼藉一片,不禁感慨一將功成萬骨枯,一個英雄人物的出現,成千上萬的士兵爲此喪命。

“獨立戰爭合衆國和日不落帝國打了幾年加在一起才傷亡2萬人,美墨戰爭合衆國傷亡1萬人,而現在兩三天他們自己人的內戰就傷亡了將近2.5萬人,不知道華盛頓方面知道這次慘敗,林肯等人會作何感想。”

楚七發現南軍在這次獲勝後形勢一片大好,北軍接連兩次都失敗,如果華盛頓的居民看到南軍出現在城外,不知道會不會要求林肯下臺。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接下來就看合衆國該如何應付軍事上的失敗。要是合衆國現在就承認聯盟國的獨立地位,那麼可能戰爭很快就結束了。

第5章 這個科舉不一樣第159章 割地賠款第109章 意外來客第174章 莊園主的聚會第118章 千代田號事件第75章 美利堅的分歧第100章 來自大明的顧問第6章 飛魚服與繡春刀第14章 水師提督第68章 石牆傑克遜第46章 上元節第185章 幫哥斯達黎加修鐵路第5章 這個科舉不一樣第107章 謝南多厄河谷第45章 家宴第49章 馬六甲要塞第25章 考驗詩詞第5章 這個科舉不一樣第177章 巴拿馬獨立(下)第165章 美洲新秩序第140章 華爾街的恐慌第26章 日不落帝國公使第49章 馬六甲要塞第80章 前線第152章 投降第173章 天價運河第154章 控制華盛頓第83章 對峙奔牛河第122章 奇襲州府第179章 互相算計第175章 巴拿馬萬歲第109章 意外來客第110章 打獵第112章 戰爭的殘酷第10章 包辦婚姻第184章 哥斯達黎加事變第105章 形勢逆轉第3章 父親是尚書第78章 蟒蛇計劃第149章 攻守逆勢第34章 時代已經變了第133章 解圍第46章 上元節第163章 美利堅聯盟國的誕生第130章 崇禎的預言第38章 來自北美的密使第130章 崇禎的預言第20章 離開薩摩藩第158章 華盛頓會議前夕第109章 意外來客第19章 靠山第140章 華爾街的恐慌第74章 獨立的號角(下)第100章 來自大明的顧問第31章 意外的疑點第116章 製造戰爭藉口第181章 中美洲小國的宿命第179章 互相算計第102章 日不落帝國的援助第95章 北美最慘烈的戰爭第98章 功虧一簣第184章 哥斯達黎加事變第120章 武士遠征第107章 謝南多厄河谷第164章 舊金山變天第115章 西鄉隆盛第173章 天價運河第156章 掠奪財富(上)第113章 皇家艦隊第96章 林肯的危機第97章 保衛華盛頓第155章 談判者到來第87章 防守反擊第145章 瞞天過海(上)第28章 險境第6章 飛魚服與繡春刀第145章 瞞天過海(上)第133章 解圍第73章 獨立的號角(上)第23章 幕府第165章 美洲新秩序第27章 幕藩一和內閣第183章 中美洲聯合果行第111章 遇險第172章 巴拿馬運河的難題第46章 上元節第61章 奧地利夫婦第105章 形勢逆轉第144章 田忌賽馬第110章 打獵第7章 錦衣衛的任務第11章 列強的大使們第93章 誘餌第30章 櫻田門事件第118章 千代田號事件第120章 武士遠征第22章 錦衣衛不好當第91章 接管舊金山第164章 舊金山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