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還是太落後了

大明京城,炎炎夏日,整個京城似乎都要昏昏欲睡。

劉晉的府上,劉晉躺在老爺椅子上面,整個人昏昏欲睡,身邊兩個小丫鬟正流着汗給劉晉扇扇子。

“這古代雖然沒有空調、冰棍,但人工扇子似乎好像也是挺不錯的。”

天氣太熱了,劉晉有些睡不着,腦海中正在思索事情。

“大明的版圖實在是太大了,往來不方便,看來要花些時間和精力將蒸汽輪船和火車給弄出來了。”

“這從最西邊的南雲省騎馬到京城來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了。”

“波斯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揍的哇哇大哭,向我們大明求購軍火武器,嗯,這軍火武器的買賣又可以做起來了。”

“黑海北邊的克里米亞汗國是必須要大力支持的,必須要這些韃靼人死死的壓制住北極熊來,不能讓北極熊給成長起來,不然我大明的西邊就威脅了。”

“再過上一些年吧,等我大明穩定了南雲省和河中等地區之後,到時候就一起收拾了,將領土擴張到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也就差不多了。”

“中東的石油很不錯,不過現在沒什麼太大的用處,到處都是沙漠,石油還用不上。”

“非洲殖民地的擴張有些艱難,特別是西非這邊,不管是我們大明人還是歐洲人,也僅僅只是能夠在沿海的港口這邊弄點殖民地,不敢深入非洲,非洲各種各樣的疾病實在是太多了。”

想到這裡,劉晉也是忍不住皺眉頭,非洲非常的龐大,全球五分之一的陸地都在非洲,非洲的土地又非常的肥沃,這絕對是一塊天賜之地。

但是非洲這邊的疾病很多,而且很可怕,歷史上歐洲人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在西非這邊有殖民點了,可是一直無法深入非洲陸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非洲這邊的疾病太多了。

歐洲人一旦深入非洲陸地,很容易就被疾病給打敗。

現在大明人也是遇到了這種情況。

大明在非洲這邊的殖民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大明的藩王、有實力的商行和個人等等都在非洲、天竺這邊搶佔殖民地。

天竺這邊還好,沒什麼太多可怕的。

可是在非洲這邊,一旦深入非洲內陸,很容易就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以至於殖民擴張活動只能夠在沿海、沿河地區開展。

“大明的醫療技術還是要不斷提高啊,不然恐怕是很難搶佔非洲這塊富饒、肥沃的廣袤土地。”

劉晉心裡面也是忍不住感嘆一聲。

歐洲人後面能夠瓜分非洲,還是因爲後面的醫療技術在不斷的提高,到了後面的時候並不是很害怕非洲的各種疾病。

但即便是這樣,歐洲人依然無法大規模的遷移到非洲去,和美洲這邊是不一樣,只有在南非這邊,氣候溫和、溼潤的地方,同樣也是疾病很少的地方纔有大量的歐洲人定居、移民下來。

“老爺,大明醫學院的張志剛教授求見。”

這時,有下人急匆匆的過來說道。

“帶去客廳~”

劉晉一聽,也是連忙起身朝客廳這邊走去。

“劉公~”

“不必多禮~”

“劉公,隨着我們在北直隸這邊推行大明醫典,我們也是收到了很多的來信,其中不乏對我們的謾罵和指責,甚至於我聽聞在朝堂之上,還有不少因爲此事彈劾劉公你的事情。”

張志剛有些慚愧的說道,覺得這事情是自己沒有做好,所以才讓劉晉這邊也是跟着被人彈劾。

“這些事情你不需要去關心,你需要做的就是將這個事情給做好。”

“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是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滿意,也是總是會有人站出來反對的,我們只需要問心無愧就好。”

劉晉無所謂的說道。

被彈劾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反正自己的臉皮已經夠厚了,只要自己的做的事情對得起黎民百姓就問心無愧了。

“是~”

張志剛一聽,頓時就忍不住肅然起敬。

如果是其他人說這樣的話,他可能會覺得對方是在給自己貼金,但是劉晉就不一樣了,別的不說,單單是每年投入上百萬兩銀子到大明醫學院,投入幾百萬兩銀子到新式學校當中去,免費給人讀書,培養各種各樣的人才,開辦各種各樣的學校。

單單是這一點就足以讓人對劉晉肅然起敬了。

“有沒有收到一些好的建議之類的?”

“或許是發現一些問題什麼的。”

劉晉想了想又問道。

“有,有不少。”

“平山縣這邊有位大夫寫信說,他從我們下發的一些書籍當中學到溺水急救的辦法,成功的救回了兩個孩子。”

“他寫信建議我們是不是可以通過大明早報、大明醫學報將這種辦法給推廣到整個大明各地,因爲夏天的時候,玩水的孩子太多了,每年都有很多孩子溺亡,如果這個辦法能夠得到推廣的話,肯定可以救很多人。”

張志剛也是連忙回道。

“嗯,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想法~”

“以後大明早報和大明醫學報可以採用這個建議,每期都刊登一些有用的醫學、急救常識,這樣可以造福很多人。”

劉晉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直點頭,這個建議很不錯。

隨着大明早報的普及和推廣,發行量越來越多,大明早報的作用也是越來越大,不僅僅可以啓迪民智,傳遞消息,而且也是可以不斷的推廣一些有用的知識。

當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豎立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大明不僅僅是老朱家的大明,它同樣也是天底下每一個大明子民的大明。

通過大明早報、大明醫學報推廣一些有用的知識,這也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

當然,大明醫學報本身就是專門用來推廣和普及一些醫學知識的專業性報紙,上面刊登的內容幾乎都是各種各樣的治病救人的辦法和方子,只不過大明醫學報的發行量遠不如大明早報而已。

“對那些有用的建議,你們這邊可以好好的考慮一下,能夠採納的儘量都採納。”

“我大明還是很缺少醫學人才,大明醫學院這邊的招生可以擴張,不要怕花錢,另外也是可以到其它地方去開辦一些分院,培養更多的醫學人才。”

想了想劉晉又吩咐道。

“是~”

щщщ• Tтká n• ¢ o

張志剛連忙記下來,接着又向劉晉彙報了一下醫療制度改革的事情,北直隸這邊最先開始,也是出現了不少問題。

有些地方的大夫實在是水平太低了,以至於都被取消了行醫資格,以至於出現了一個縣城都沒有人看病的情況。

這也是一開始始料未及的事情,沒想到大明的醫療水平竟然如此之差,一個縣城當中都沒有人能夠達到初級大夫的水準。

這庸醫實在是太多了,或者說即便是庸醫在這個時代都非常的稀缺,會開方子,會診脈都算是很不錯了。

這也是一個問題,沒人看病自然是不行的。

同時大部分的大夫因爲沒有獲得中級大夫的資格,所以不能收徒,很多大夫的徒弟也是到了京城大明醫學院這邊,讓大明醫學院這邊的教學資源變得的緊張起來。

此外,還有就是婦產大夫培養的問題,依然還是很難,很少有人願意將自己的女兒送來學這個,都覺得比較忌諱,比較髒,怕學了這個之後不好嫁人什麼的。

也幸虧是現在北直隸這邊先試行,能夠提前先發現一些問題,在北直隸的範圍內,即便是出一些問題也是能夠及時的解決。

積累經驗之後再向整個大明推廣就可以減少很多的麻煩了。

劉晉和張志剛足足聊了一個多時辰這才聊完了完善醫學制度的事情。

“老劉~老劉~”

這邊纔剛剛送完張志剛,朱厚照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見過太子殿下~”

看到朱厚照,劉晉也是趕緊行禮,這貨最近幾年長的很快,都已經是一個大人了,不過和歷史上相比,現在的他有點慘。

一個是治好了弘治皇帝的腸癰,弘治皇帝的身體越來越好,估計着再活個二三十年肯定是不成問題的,也就說朱厚照這位太子爺說不定就要等很久才能夠當皇帝了,儘管這貨似乎好像對當皇帝並不感興趣。

另外弘治皇帝身體越來越好,聽聞和張皇后更加恩愛了,搞不好就會朱厚照整個弟弟妹妹什麼的出來,估計到時候位置都還要搖晃一二。

還有就是因爲劉晉穿越過來,說的太早接觸男女之事會導致生不出小孩,還會導致身體差,弘治皇帝這邊下了嚴令不準朱厚照接觸這方面的事情。

結果就是這貨現在已經和大人差不多了,但依然還是一個童子,要知道其他同齡人可能都已經當父親了,並且弘治皇帝還要讓他到了十八歲才准許接觸這方面的事情。

這和歷史上的他相比,可謂是相差實在是太遠了,不得不用慘來形容他,要知道劉晉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他對這方面的事情似乎好像都很有興趣。

“免了~”

“老劉,京城這邊來了一羣歐洲的傳教士,聽說還是羅馬教皇派來的,有沒有空一起去看看?”

朱厚照當然不知道劉晉腦海中所想的,揮揮手說道。

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1482章,大明的冬天草原篇第839章,四方雲聚第552章,入關第261章,神勇大鯨魚將軍第684章,航海日記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1106章,魁北克第2253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3第646章,必須爭第1287章,弘治二十年第61章,製造蜂窩煤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1873章,石見銀山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1772章,外面的世界變化很大的第328章,抵達黃金洲第172章,手都震麻了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48章,廷議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237章,賜予你新生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453章,其實是打廣告的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619章,美食火鍋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1401章,打擊丐幫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1792章,摩托車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349章,辦學和辦銀行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464章,新的潮流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7章,商議第1519章,我拿自己的烏紗帽擔保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48章,大買賣第1543章,對外擴張的另外一面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2227章,開始掐脖子了第11章,唐老虎第665章,有國纔有家第17章,商議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第282章,刷題第189章,高效運轉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1883章,還是現在的世道好第163章,回港第233章,還有大魚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1440章,偷襲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2176章,新學也是博大精深第217章,頂不住了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784章,大明醫學報第562章,荒蕪的良田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897章,哭都沒有眼淚了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1705章,一人來,百人回第1950章,南州城第532章,淞滬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287章,撒錢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2256章 ,大明紡織聯合商會的聯合請求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393章,可怕的速度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99章,喜滋滋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976章,打工的生活(1)第768章,蒸汽機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992章,朱厚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