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年終分紅

臨近年關,天津變的更加熱鬧而繁華。

天津的老少爺們閒着沒事的時候,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天津港、足球場、賽馬場和最近新興起來的證券交易所。

天津港,天津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特別是臨近年關的時候,一艘艘船隻滿載着金銀,奇珍異寶等等從世界各地回到大明。

到了年底了,大明大大小小的商行要進行年終總結,賺到的錢也是要運回大明來,給股東們分紅也好,還是進行投資也好,基本上都繞不過運回天津。

於是到了年底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一艘艘運寶船,滿載着一船船的金銀回到天津港,而天津的老少爺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看這些運寶船了。

看着那一箱箱從船上運下來的金磚、銀磚,金銀珠寶等等,儘管不是自己的,但也是絕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至於足球場就更不用說了,這幾年足球在大明風靡起來,京津地區的老少爺們更是爲足球癡迷,到了年底的時候,各種各樣的球賽也是非常密集,每天都有球賽。

看球、賭球,這幾乎是成爲了大家生活之中的一部分了。

相比起足球場來,賽馬場的賭博性就更大一些了,看馬都是次要的,主要還是爲了賭馬賽。

大明國土廣袤,幾乎是日不落帝國,又和世界各地有密切往來,故而能夠獲得全世界的頂級馬匹,優質的馬匹極多,賽馬場裡面各種各樣的名馬數不勝數。

至於最後一個證券交易所,這也是最近興起的。

關於股票的話題,也是最近京津地區老少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了。

什麼某某親戚家的表哥的堂弟的鄰居的哥哥買了多少某某股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翻了多少倍,賺了多少錢什麼的。

類似於這樣的話題,實在是太多了,股票也是漸漸的成爲了大家耳朵邊經常能夠聽到的東西了。

自古以來,和財富相關的東西都是最吸引人的,股市也是如此。

和往常一樣,證券交易所一開門,早已經等待的股民們就蜂擁而進,轉眼間,證券交易所就被人給擠滿,衆多的股民們一邊興奮的討論着,一邊期待着自己股票繼續上漲。

“鐺~鐺~”

伴隨着陣陣鈴聲的響起,很快就開市了。

“長蘆鹽場出公告了,今年營業收入超一千五百萬兩白銀,淨利潤超三百萬兩白銀,年底分紅一百五十萬兩白銀,每三十股分紅一兩銀子。”

“所有持有長蘆鹽場股份的股東請在三天之後持股份憑證和身份證明到證券交易所分紅窗口領取分紅金。”

股市剛剛開市,伴隨着一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在長蘆鹽場公示牆這裡,有證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員非常大聲的將最新的分紅公告唸了出來。

“哈哈,分紅了!”

聽到這個聲音,購買了長蘆鹽場股份頓時就高興的笑了起來,然後迅速的聚集在公示牆這裡,一邊看也是一邊興奮的討論起來。

“嘖嘖,業績真是不錯。”

“淨利潤超過三百萬兩白銀,分紅一百五十萬兩白銀~”

“哈哈,每三十股分紅一兩銀子,也就是說我手中的三百股長蘆鹽場的股票能夠分紅到10兩銀子。”

有人默默的計算了下自己能夠分紅到的數量,頓時就忍不住高興的笑了起來。

“其實算下來應該是雙倍的,不過這商行也不能將所有的銀子都分了,還是要留一部分銀子用來發展壯大的,多建一些鹽場,多產鹽,未來才能夠賺更多的銀子。”

“對,對,就是這個理。”

“其實算下來和存銀行是差不多的,但分紅這點銀子和現在的股票價格相比就不算什麼了。”

“有總比沒有好,而且股價必然會有一波上漲。”

股民們高興的討論着,證券交易所果然沒有騙人,如期年底分紅了,當初投資的這些銀子,一方面是分紅有收益,另外一方面則是股價的上漲,這纔是大頭,長蘆鹽場的股票比起上市之時都已經漲了十多倍了。

“鐺~鐺~”

“天津水泥分紅公告,弘治十七年,天津水泥實現營業額超千萬兩白銀,純利潤朝兩百萬兩,年底計劃分紅一百萬兩白銀,每三十股分紅一兩銀子。”

“所有持有天津水泥股份的股東請在三天之後持股份憑證和身份證明到證券交易所分紅窗口領取分紅金。”

很快,天津水泥這邊也是出新公告了,頓時購買天津水泥的股民們也是興奮擠在一起,看着公開,默默的計算着自己能夠分到多少銀子。

證券交易所內,一家家上市的商行紛紛出了年底分紅的公告,分紅不錯的股票,股民們自然喜笑顏開,紛紛彈冠相慶,同時股價也是蹭蹭的往上不斷上漲。

消息也是迅速的在京津地區傳開。

同時天津證券交易所這邊也是將一封封分紅公開的信件郵寄到京津地區的大街小巷,有很多股民購買股票之後是沒有天天去看的,而是準備等着年底分紅,現在自然是要通知他們。

天津一家水泥廠裡面,蔣大郎正在拼命的幹活,五十斤一桶的水泥,他左右手各夾着一個,健步如飛,不斷的搬運水泥。

他是水泥廠的搬運工,因爲力氣大,幹活賣力,一個月也是能夠掙到將近六兩銀子,到了年底的時候,還有一些獎勵什麼的,算下來一年差不多能夠賺到將近八十兩銀子。

一年賺將近八十兩銀子,這放在以前可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他是山東人,世代爲農,祖祖輩輩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地裡面刨食的農民。

以前的時候,辛辛苦苦一年到尾在田裡面忙來忙去,累的半死,但是卻連口飽飯都吃不飽,特別是蔣大郎人長的人高馬大,胃口特別好,特能吃。

所以在幾年前的時候,他就被他父親給趕了出來,到了天津這裡進了水泥廠做工,成了這個水泥搬運工。

當了這個水泥搬運工,不僅僅每天都可以吃得飽飯,還可以有銀子拿,這樣的生活讓蔣大郎也是非常的滿意,甚至於還將自己村裡、同鄉的親朋好友之類的都帶到了天津這裡,在一個個工廠裡面工作。

“大郎,你這幾年攢了多少銀子?”

吃過午飯,正在休息的時候,蔣大郎同村的蔣光頭湊了過來,小聲的問道。

“三百多兩銀子吧。”

蔣大郎爲人老實,想都沒想就說道。

“三百多兩銀子!”

蔣光頭一聽,頓時就忍不住微微張大了自己的嘴巴,接着嬉笑着說道:“大郎,借我一些銀子吧,我想買一個歐洲女人回家當小妾,我自己手裡面有些銀子,就差三十兩。”

“銀子不在我手上,沒辦法借你。”

蔣大郎一聽,頓時就微微撇嘴說道。

自從手裡面有點銀子之後,這找自己借錢的人就多了,今天一兩,明天二兩,後天又是幾兩,這幾年也是借出去了不少銀子。

很多銀子借出去了都沒有還了,這讓蔣大郎這個老實人也是很鬱悶,他人老實,又不懂拒絕人。

後來他將這個事情和自己的主管韋勇說了,對方就建議蔣大郎將自己的錢去買股票投資,年底等着分紅,別人就借不走了。

蔣大郎不懂什麼是股票,但是主管韋勇對他一向不錯,他信得過韋勇,所以在幾個月前的時候也是將自己所有的三百兩銀子拿去買了長蘆鹽場的股票,打算着以後等年底分紅,這樣誰也借不走。

“不在你手上?”

“那在誰手上?”

蔣光頭一聽,頓時就顯得不高興了,連忙問道。

“我全部拿去買股票了,所以現在根本就沒錢,沒辦法借你。”

蔣大郎如實的說道。

“你瘋了啊?”

“三百兩銀子啊,你全部拿去買那個什麼股票?”

“你錢多了,可以給我啊,也沒必要這樣扔掉啊,三百兩銀子啊,都可以買好幾個歐洲女人了,也可以娶幾個朝鮮、倭國小妾了,你就這樣扔掉了?”

蔣光頭顯得很氣憤,彷彿這銀子是他的一樣。

“我自己的銀子,我想怎麼用就怎麼用。”

蔣大郎一聽,也是直接說道。

“我,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聽說這個股票可以賣掉,要不你賣掉一些股票借銀子給我吧?”

蔣光頭笑了笑,然後眼睛一轉說道。

“不賣,不賣,我就是怕你們借錢,所以將買的股票,你們這些人,借錢老是不還,上次大麻子借我2兩銀子到現在都沒還,還有瘌痢頭借我一兩銀子也沒有還,你開口就是借三十兩銀子。”

“真當我傻啊,買個女人也不過幾十兩銀子,你想買女人,自己省着點攢錢,就知道找我借錢,我又不是銀行。”

蔣大郎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直搖頭說道。

“你這樣說就沒意思了,我又不是不還你,三十兩銀子又不多。”

蔣光頭頓時就撇撇嘴。

“蔣大郎,有你的信件~”

就在這時,工廠門衛這裡有人過來通知道。

“信件?”

“誰寄的?”

蔣大郎摸摸自己的腦袋,自己大字不識一個,誰寫信給自己啊。

“好像是證券交易所的~”

第203章,美味海鮮第436章,深得帝心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411章,眼睛都紅了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525章,蘇祿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2234章,這就是科技的力量第1341章,吃了熊心豹膽?第86章,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第1147章,多方戰爭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1159章,年終報告第713章,割地賠款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2150章,熱氣球第388章,規矩真多第524章,同化政策第455章,愛嘚瑟的楊二狗第2255章 ,限制海外藩國 殖民地的工業發展第460章,衆生皆苦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2007章,丁憂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513章,彈劾第1663章,流年不順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2128章,超級火爆第2261章 ,巨大的反差,品牌的價值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1591章,讓人大失所望第1937章,高考1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527章,一本萬利第100章,去京城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121章,人手問題第555章,銀山港第66章,真是好用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1858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578章,富足的生活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1401章,打擊丐幫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426章,搞事情第1051章,建立完善的醫學制度第1657章,不夠賣啊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1549章,買房第57章,人與自然第1097章,興盛的服裝店第352章,機器的力量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1565章,謝遷退隱第728章,大明遊記天津篇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946章,人口普查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371章,鹹魚產業第29章,逛京城第978章,去西班牙過新年第704章,西班牙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1923章,大明的民族融合第2255章 ,限制海外藩國 殖民地的工業發展第1093章,我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