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3章,鄱陽湖的好山好水

長江九江河段,鍾藩乘坐輪船順流而下,準備前往視察鄱陽湖港口的建設情況。

鄱陽湖作爲大明本土最大的淡水湖泊,面積寬闊,蓄水量大,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最大的蓄水池。

一旦長江出現洪澇災害的時候,大量的江水就會注入鄱陽湖, 起到防洪防險的功能,一旦到了枯水期的時候,鄱陽湖裡面的水又會流入長江,維持住長江的水量。

想要治理長江同時疏通長江,充分的發揮出長江的航運價值,那麼鄱陽湖這裡是必須要進行大力疏通的。

一方面是鄱陽湖是長江上巨大蓄水庫, 有調解長江水量, 穩定長江水量的重要價值,另外一個方面,鄱陽湖不僅僅連接長江,它同樣還是贛江、信江、撫河、修水、饒河等江西境內河流的匯聚點。

鄱陽湖如果能夠治理好,發揮出的航運價值來,那麼它幾乎是可以打通整個江西全境的發展,贛江貫通江西南北,航運價值一直可以到最南的贛州城這裡。

在後世因爲生態自然環境的破壞,水土流逝嚴重,長江、贛江、信江、撫河等河流湍急的河水在流入鄱陽湖之後,攜帶着大量泥沙逐漸的淤塞、填充鄱陽湖。

另外三峽修建完畢之後,南水北調工程也是大大的減少了鄱陽湖的水量,使得它的水位連年下降,航運價值也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基本上只能夠通小船了,大船根本就進不去。

在大明這個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依然非常的良好,植被覆蓋率極高,水土保持的很不錯。

再加上十多年的大力移民, 將大量的人口遷移到海外、關外去, 也極大的減輕了生態壓力。

長江的水量一直很穩定,而且泥沙含量較少,江水比較清澈,乾淨。

鄱陽湖的航運價值依然極大,要知道朱元璋和陳友諒可是在鄱陽湖這裡幹了一場大仗,雙方的戰船數量多達上千艘,在整個鄱陽湖打的熱火朝天,不可開交,也是因此戰奠定了朱元璋一統天下的基礎。

重點的疏通、建設鄱陽湖,發揮出它的航運價值來,不僅僅是可以更好的起到防洪蓄水的的功能,同樣可以帶動江西、湖廣等沿江地區的發展。

而現在鄱陽湖這邊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兩點,一個是鄱陽湖和長江相接的地方有大量的泥沙,這些都是長年累月堆積起來的。

湍急的江水在流入鄱陽湖之後,泥沙之類的全部都沉積到了鄱陽湖裡面,這讓鄱陽湖和長江相接區域的湖底不斷的擡高,這極其的不利於發揮出鄱陽湖防洪蓄水的功能,也會影響船隻的通航。

另外一個就是鄱陽湖這邊沒有什麼好的優良的港口,因爲整個鄱陽湖的水位變化極大,豐水期的時候, 水位很高、湖面很廣,面積很大、

枯水期的時候,水位又變低、湖面變小、面積縮水,這種巨大的變化是不利於港口和碼頭的建設。

在後世,這一點尤其的明顯,豐水期的事情,鄱陽湖的湖面面積甚至於一度可以超過青海湖,成爲第一大湖,但是枯水期的時候,鄱陽湖就變成了萬里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

儘管現在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很好,但是這種季節性的變化依然很大,這對於港口碼頭的建設運轉是極爲不利的,港口碼頭是需要穩定的水量才能夠更好的運行。

對於大型的船隻來說,裝卸貨物也是需要優良的港口和碼頭才行,小船小舟小打小鬧是不適合大貨船的,特別是萬噸貨船。

鍾藩乘坐的蒸汽輪船來到了鄱陽湖和長江的出入口這裡,在這裡,已經有一艘艘工部的船隻正在不斷的作業。

只見一艘艘大型的蒸汽輪船上面,伴隨着蒸汽機或者是內燃機的轟鳴聲,滾滾的黑煙不斷冒出來。

一艘艘輪船上面有一根根吸沙泵連接湖面將大量的泥沙從湖底給抽出來,旁邊有一艘艘轉滿用來運載泥沙的船隻。

湖面上,伴隨着船隻的作業,除了能夠看到江水變的無比渾濁之外,還能夠看到有大量的木屑、腐爛的木板之類的不斷浮上來,然後被江水給帶走。

整個鄱陽湖和長江相接的區域,是最爲重要的關卡,河道淤塞的話,長江的水難以流進來,湖裡的水也不好出去,船隻航行也是變的極爲不利。

WWW •тTkan •¢ ○

“鍾公!”

負責清理這裡泥沙、疏通河道的工部官員高江見到鍾藩的到來,也是趕緊急匆匆的乘坐小船抵達了鍾藩乘坐的輪船上。

“情況如何?”

鍾藩看看高江,再看看眼前忙碌的場景問道。

“鍾公。一切都在按計劃執行,不過這裡的情況有些特殊,在鄱陽湖和長江出入口的區域這裡,湖底下有大量的乘船,這極大的影響了我們的作業。”

“下官申請使用炸藥將這些沉船之類的全部炸碎,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清理這裡淤塞的河道。”

高江一邊說也是一邊指了指湖面說道:“鍾公,您看,隨着我們使用吸沙泵抽取湖中的泥沙,大量的船隻碎屑就浮出來了,但這僅僅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鄱陽湖歷來都是江南地區的必爭之地,當年,我大明太祖皇帝在鄱陽話和陳友諒大戰,陳友諒不敵,率領大軍躲入鄱陽湖,在這片水域這裡大量的鑿沉船隻,試圖阻擋我大明水師進入鄱陽湖。”

“兵敗之後,陳友諒又不甘心於失敗,將大量的船隻沉入湖中,這些都極大的影響了鄱陽湖的通航。”

“嗯,該用炸藥就用炸藥,所有的沉船都必須清理乾淨!”

鍾藩一邊聽也是一邊看着湖面上泛起來的大量木屑之類的,也是同意了高江的申請。

“是!”

高江連忙回道。

很快,隨着鍾藩的批准,大量的炸藥包被運輸過來,炸藥包捆綁上石頭,設定好爆炸時間,一個個炸藥包在小型快艇的運載下,不斷的丟入湖中。

“轟~”

“轟~”

十幾分鍾之後,原本平靜的湖面升起一道道巨大的水柱,恐怖的爆炸能量不斷的激盪開來,湖面上頓時就泛起了大量的木屑、木板等等,甚至於還能夠看到大塊的船隻殘骸從湖底浮上來,由此可見湖底下到底沉了多少的船隻在裡面。

這些沉船對於航運極其的不利,卻是有利於泥沙的堆積和沉澱。

現在通過炸藥,將沉在湖底的沉船給炸碎,然後江水的衝擊就可以不斷的清理乾淨。

大量的炸藥包不斷的在湖底之中響起,滾滾的湖水泛起大量的泥沙和木屑,連帶着還有大量的魚被炸了上來,湖面一片魚肚白。

一番爆破之後,一艘艘船隻又繼續開始抽取湖底的泥沙,繼續將這裡的泥沙清理乾淨,一層又一層,清理乾淨一層之後,再繼續用炸藥包來爆破,然後又繼續抽掉泥沙,勢必要將這裡淤塞的區域給清理乾淨。

鍾藩在這裡停留了幾個小時,隨即又乘坐輪船繼續往鄱陽湖前進,在贛江注入鄱陽湖的地區,工部和江西省這邊在合理的建造一個大港口,鍾藩準備去看看。

輪船航行於寬闊的鄱陽湖,四周山清水秀,山林茂密,同時也能夠看到大量的鳥類在從中生活,輪船的聲音響起,驚動大片、大片的候鳥翩翩起飛,連綿一大片,遮天蔽日,能夠看到在一些淺水區域的沼澤之中,大量的白鸛、鶴、雁等等在其中自由的覓食。

“劉公所言有理啊,鄱陽湖的開發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要保護這裡的山林和鳥獸,這裡不僅僅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同樣也是萬千鳥獸的家園。”

看着大量翱翔於湖面的鳥類,鍾藩也是想起了離京之時劉晉所說的話,鄱陽湖的生態保護非常的重要。

抵達江西之後,必須和江西當地的官員商量此事,嚴厲禁止胡亂的砍伐山林,胡亂的向山要田,捕殺鳥獸之類的。

必須保護好當地的山林和鳥獸,這樣才能夠真正的發揮出鄱陽湖的價值出來,一旦山林破壞,大量的泥沙衝入鄱陽湖,鄱陽湖的蓄水防洪能力就會大大的削弱,最終受害的依然還是江西的老百姓。

原本鍾藩是有些不太理解,但是現在,看着鄱陽湖四周的山水,他也算是有些明白了,這樣的好山好水,它應該一直傳承下去,傳承給代代子孫。

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929章,急着嫁女兒的英國公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157章,火爆的股市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373章,天津聚會第756章,藩王出海好處多多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1477章,慌了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639章,囂張抗稅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659章,摩加迪沙的特產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50章,明朝特有的御史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1031章,不急再等等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989章,賠款一千萬兩白銀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941章,推行全面大明化第390章,獎懲第262章,劉晉的抗議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366章,鹽這東西第1893章,信息快速傳遞的重要性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1480章,下場第1582章,背叛者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466章,年底盤點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931章,來自東歐的奴隸第2243章 ,大變樣的黃土高原第590章,一戰定遼東第601章,千河城第1844章 ,信仰的力量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534章,實幹派官員第2235章,大明皇家園林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1842章,大山裡的躁動2第680章,用黃金和白銀來贖罪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415章,定邊大捷第1213章,腸子都悔青了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379章,不同出身的人第1300章,生孩子等於走鬼門關第1337章,森林、魚、鹿、熊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1756章,上帝之鞭第1133章,有點涼涼第483章,真來了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251章,選房第1679章,斷民財路?第958章,進京述職第450章,雪糖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500章,又被宰一刀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242章,啓航第2004章,鉅變的大明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2240章 ,大河南第2258章 ,讓市場調節一切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872章,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重要性第268章,定國公府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1942章,繁榮的錫蘭島第248章,海魚行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876章,玩物喪志第274章,海貨行第916章,手術進行時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634章,牛耕田第1256章,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