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

京城王守仁的府邸內,王守仁現在當上了內閣首輔,也算是實現了自己的父親一直以來的願望了。

王華那叫一個高興啊。

自己奮鬥了一輩子也就是混到了一個養老的南京吏部尚書做做,想要再進一步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他現在都已經七十多歲了,身體都已經完全不行了,即便是再得到了提拔重用,也已經無法再勝任了。

好在自己的兒子王守仁非常的有出息。

自己是狀元,兒子也是榜眼,父子兩個的才華和名氣早已經響遍整個大明朝了,這做官方面自己做到了尚書級別,兒子王守仁更是做到了內閣首輔。

縱觀華夏幾千年的歷史,也找不出幾對父子能夠有這樣的成就了,更重要的是他們父子能夠有今天的出息,全靠的是自己的才華與能力。

王府內,王家人高興的坐在一起,一個個滿臉笑容,已經七十多歲的王華更是高興的連喝幾杯酒。

“父親,你就少喝點吧,你身體本身就不好,這年紀又大了。”

王守仁看着連喝幾杯酒的王華,也是趕緊勸道。

這下算是如願了,自己當了內閣首輔,他自己都高興。

王守仁對此倒是沒有什麼激動的,當不當其實都沒什麼,內閣次輔和內閣首輔雖然有差別,但也同樣已經是位極人臣了,進不進一步並不是很重要了。

“我開心啊,自然是要多喝幾杯的。”

“你我父子也可以算是千古佳話了,我華夏神州幾千年的歷史,也沒有幾對父子能夠像我們這樣了。”

王華高興的又喝了一杯酒下肚。

“父親,你就少喝點吧。”

二兒子王守儉也是趕緊勸道,這都已經七十七歲的年紀了,還一杯接一杯的喝,這要是出事了,自己幾兄弟可就慘了,到時候回家丁憂守孝三年的話,自己哥王守仁這個內閣首輔才當1天的時間就要讓位,這就鬱悶蛋疼了。

“是啊,父親,少喝點吧。”

三兒子王守文也算跟着勸說道。

這當官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僅僅要自己的身體好,還要自己的父母身體也好,不然的話就跟劉晉一樣了,內閣首輔當的舒舒服服的時候,一下子要回家鄉丁憂守孝三年。

等三年的時間一過,這黃花菜都要涼了,哪裡還有位置給你啊。

自己父親王華,這高興歸高興,但也別喝太多的酒啊。

“哈哈,我這是高興啊,你們哥哥有出息,我這當父親的自然是高興了。”

“這以後回家鄉的時候,也可以榮歸故里,流芳百世了。”

王華心情是相當的不錯,高興的很。

幾個兒子的勸說都沒有任何的用,一連喝了好幾杯酒下肚,而且這一次胃口也是奇好,吃什麼都特別的香,飯菜都比平時吃的多。

王守仁,王守儉,王守文幾兄弟也是無奈的直搖頭,看他高興成什麼樣了。

自己王家其實也不差這一個內閣首輔的,王守仁自己本身就是已經位極人臣了,在朝野上也是有着很大話語權的。

以前劉晉在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是讓王守仁處理的,並且有什麼事情也都會請教王守仁,很多的政策,方針都是出自王守仁的手。

當不當這個內閣首輔,貌似真的不是什麼很重要的事情了。

你這高興的喝多了,這年紀又大了,真要是出什麼事情的話,那就真的影響太大了。

幾兄弟心裡面默默的思索着,然而事情就是如此的巧合。

第二天早上,按照以往的慣例,已經七十七歲的王華每天都起的很早,早早的起來喝早茶看報紙,然後再看看書。

然而今天卻是已經早上七八點鐘了,王華都還沒有起牀,起初下人還以爲是王華昨晚喝多了,所以還在睡覺。

但等到九點鐘的時候還沒有起來,下人就去看了看,這一看就嚇了一跳,王華驚人就這樣走了。

皇宮裡面,王守仁正在上早朝。

“陛下,新學大興,每年有百萬學子入學新學,然而傳統書院,私塾的入學人數還不及新學的十分之一。”

“儒家之學乃是治國安邦之學,是我朝之國本,是我華夏之精華!”

“新學大興,儒門衰弱,長此以往的話,則本末倒置,國本動搖,社稷動盪!”

有大臣正在滔滔不絕的講述新學和舊學的事情,新舊之爭,這已經是大明現在最爲重要的事情了。

坐在龍椅上的弘治皇帝聽着這個大臣的話,眉毛都微微皺起了,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大臣說什麼國本了,說什麼本末倒置這樣的話了。

現在這個大臣竟然又來提什麼國本,提什麼本末倒置,這感覺就好像是回到了20多年前的時候了。

那個時候老舊派的官員還佔多數,天天講什麼國本,祖制,江山社稷之類的,一個個嘴巴很能說,寫的文章也是天花亂墜,但就是沒辦法去解決大明最根本的問題,天天就知道盯着自己,什麼要勤儉節約,要仁義道德之類的。

此時,不僅僅是弘治皇帝在皺眉頭,王守仁,韓文,鍾藩,楊一清這些人也都是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這個大臣這是在火上添油啊,新舊學之爭本身就已經勢同水火了,你還在這裡添油加醋,火上澆油,這不是要搞事情嘛。

原本就已經是挺不錯的了,舊學的人好好讀舊學,將來考科舉當官,是清高的讀書人,新學的人就好好的讀新學,研究數學,機器,物理等等,製造更強大的機器出來,研究科學技術,發展工業和科技,這不是挺好的嘛。

沒必要再去火上澆油,而是要讓雙方都按照原本的軌跡繼續走下去。

“臣以爲朝廷應該大幅度的擴大科舉考試的名額,以便讓更多的學子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有能夠向天子效力,爲君王盡忠的機會。”

“同時也應該嚴厲的限制新學的發展和擴展,應該將部分的新學學校轉爲傳統私塾的書院,用於傳播儒門正道,而不是旁門左道。”

這個大臣語不驚人死不休,提出了兩個意見。

一個是要擴大科舉考試的名額,因爲現在的科舉考試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

雖然相比起新學來,舊學貌似發展的並不大一樣,但事實上是大明變得賦予強大起來,大明人的生活更加富裕了,這讀舊學的人比起以前來那也是多了很多倍。

讀舊學的人更多了,然而科舉考試的名額始終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和擴大。

以弘治三十三年的科舉考試來說,前來京城參加會試的人數多達2萬多人,而名額卻是隻有500多個,這個競爭壓力就非常非常大了。

至於鄉試的時候,各省的情況雖然有所不同,但無一例外都是非常的卷,競爭壓力非常大。

一個省鄉試中舉的名額往往只有100多個,有些人口少的甚至於只有幾十個,而每個省都有成千上萬的秀才參加鄉試,其中的競爭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想要考上舉人再中進士,這個概率已經低到讓人髮指的地步了。

這如果考不上舉人中不了進士,讀舊學的意義就不大了,一輩子到老就是一個窮秀才,就跟文徵明差不多。

新學這邊相對就好很多了,雖然新學的人數也很多,但是新學的人就業非常的廣泛,會讀書的就去讀書考大學搞研究,不會讀書的就去學技術當工人什麼的,反正大家也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讀書也是爲了學有用的知識,將來好找工作什麼的。

故而新學的人雖然說不當官什麼的,但是往往在社會上反而過的都還不錯,商行,工廠,船行,軍隊等等都喜歡新學出來的這些人。

因爲他們所學的知識和內容都是非常有用的,能夠適應時代的需求。

這就讓舊學的人非常不滿了,憑什麼我們辛辛苦苦的考科舉都很難考上,想要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又都不受歡迎,而你們新學讀的旁門左道反而是大受歡迎,憑什麼啊!

當然了,這還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還是儒家的人感覺到了儒家地位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和影響,從一家獨大,到了現在新舊分庭相抗的局面,難道以後儒門會衰弱下去。

很早之前的時候就想着要打壓新學,重振儒門了,只是以前劉晉在,大家鬥不過劉晉,現在劉晉一走,儒家的酸臭腐儒們又開始出來折騰了。

不僅僅要振興儒門,而且還要在這朝堂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將更多的老舊派儒家學子給推上去。

只是,這個大臣的建議明顯就是前後矛盾,一方面是科舉考試卷的很,要天子擴大科舉考試的名額,一方面又說要讓新學的學校變成儒家的書院,更多的人學習傳統的儒家學說,這不是變相的又增加了科舉考試的壓力和競爭嗎?

此外也不考慮下朝廷需不需要那麼多官員的問題,這名額增加容易,以後要縮減就難了,更何況,增加名額就意味着要有對應的官職,這些他們都沒有好好的考慮就站出來亂提策略。

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753章,治權分離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987章,炮轟里斯本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1126章,什麼是股票?(加餐)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1945章,寧王的執念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993章,當頭棒喝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864章,由哭轉笑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521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2207章,持續火爆、經久不衰第1905章,神奇的電燈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216章,船不夠賣了第1558章,孩子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658章,崑崙奴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1099章,又是一個豐收年第2047章,大旱1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466章,年底盤點第1267章,施政得失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960章,述職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463章,炎黃是所有部族的始祖第728章,大明遊記天津篇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2096章,分裂的歐洲才符合大明的利益第1641章,東西繪畫的碰撞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1511章,你們種橡膠,我挖石油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1675章,人手奇缺第1966章,貧窮的西南地區第116章,回京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259章,偷偷摸摸第2043章,真的有小冰河期?第1419章,密謀第152章,朱厚照是個不錯的人第998章,巨大的變化第2268章 ,晚年可以做的一些事情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報紙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2085章,來自大明的廉價糧食第1811章,贛南山區裡面的買賣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1252章,機械化帶來的震撼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1413章,述職第153章,招工了第2270章 ,再次回到大明第1844章 ,信仰的力量第78章,朕好心痛第621章,倭國的謀算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519章,發財了第1960章,整頓寺廟、道觀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946章,人口普查第2058章,以後都必須去地方歷練第2262章 ,撿到寶的寧國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1578章,大馬士革之戰第685章,敗家子朱輔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1253章,從農業看一個帝國第570章,建設淞滬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356章,銀票和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