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0章 ,大河南

伴隨着劉晉辭去了內閣首輔,王守仁被任命爲新的內閣首輔,鍾番爲次輔,同時李昆入閣成爲新的閣老。

朝野上的變動還是非常平穩的,依然還是實幹派官員的天下,當然現在主要是守舊派的官員已經所剩無幾了,朝野上的官員幾乎都是實幹派出身的官員。

大量的官員幾乎全部都是在地方各省有着履歷,有着較爲豐富的地方主政經驗,也都是講究辦實事的官員,因爲不辦事的官員早就滾回家養老去了,又或者是送到南京去養老了。

劉晉的離去並沒有影響大明現有的國策,王守仁、鍾番、李昆等人依然還是延續着劉晉以前所制定的那一套。

這也是讓劉晉更加的放心下來,大明不會出現人走政熄的現象,毀掉自己辛辛苦苦幾十年時間打拼的成果。

當然了,劉晉辭官之後,那幾乎是完全放下了一切,不再厲害朝野上的事情了。

這是劉晉一貫的原則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管事的時候就不要去瞎折騰,真正自己管事了那就要好好的工作,好好的去做,像樣的去做。

所以當朝野上在進行一番人事變動的時候,當百官都在向王守仁這個新內閣首輔祝賀的時候,劉晉這邊已經帶上了自己的兩個老婆、幾個小妾踏上了環球旅遊的路程。

河南開封火車站。

伴隨着陣陣的汽笛聲,一列火車緩緩的開進站臺。

很快,大量的乘客紛紛走出車站,穿着普通的劉晉帶着自己的家眷赫然也在其中。

大河南是劉晉的第一站,劉晉準備在河南帶上個把月的時候,好好的在河南這裡遊玩一番。

劉晉一家人剛出車站,自己府上的下人早早的就已經抵達了這裡,準備好了車輛,安排好了住宿等地,讓劉晉這個旅遊和出行都顯得無比舒服。

劉晉之所以要將第一站選擇河南,主要是想要過來看看這個華夏文明的起源之地。

在後世河南省人口衆多,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出了很多的名人、能人,在這裡也有大量的歷史建築和可以遊玩的地方。

像劉晉就準備去看看開封這裡的地上河、去嵩山少林寺這裡看看十八銅人、去龍門石窟這裡看看石頭等等,一個月的時間,足以將河南有名的地方都給看一看了。

劉晉乘坐的汽車緩緩的行駛在開封的街道上面。

不同於後世,後世河南的省會是鄭州,鄭州其實是一座新城市,其實河南這邊歷史最悠久的城市應該算是開封,開封一直以來也都是河南的主要大城市和省會所在地。

此時,開封就是河南的第一大城市,並且還是省府所在地。

因爲河南地處中間的位置,大明有多條主要的鐵路幹線在開封這裡交匯,形成了開封這裡極其便捷的交通系統。

大明京城通往西部省份的鐵路經過了這裡,前往西南成都、貴州、雲南的鐵路也經過了這裡;往南前往湖光的鐵路同樣也是經過了,往東連接山東、南直隸的鐵路同樣也都有。

鐵路的交通樞紐和中心,讓這裡的鐵路交通極其的便捷發達,同時大明的主要公路同樣也是連接了河南這裡。

便捷的交通,發達運輸促使開封這裡迅速的成爲了大明帝國本土內陸的重要工業、商貿城市。

河南的紡織業極爲發達,這要是得益於河南本身的棉花種植業。

大明本地的省份,尤其是北方的省份即便上都已經不再種植糧食,陝西、山西、河南、甘肅、山東、北直隸幾省都是以特種經濟作物種植爲主,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棉花。

河南因爲地勢平坦,土地開闊,棉花種植非常的有利,故而是棉花種植的大省。

並且不同於後世,現在大明帝國的土地依然還是高度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尤其是大明本土這邊的土地幾乎都是集中在士紳、地主、大家族的手中。

一起的時候,這些士紳、地主們還可以靠着出租土地來過上不錯的生活,然而伴隨着大明帝國持續的從本土這邊遷移大量的人口到海外去,導致了大量勞動力的流逝。

這其中最主要的移民人口就是底層的無地農民,他們從本土源源不斷的遷移出去,直接讓這些地主士紳的土地給荒蕪下來,無人耕種。

不過這些士紳和地主們顯然是不會真的讓自己的土地荒蕪下來,他們起初的時候自然是支持守舊派的官員反對對外擴張、殖民和移民,想要繼續過以前的好日子。

但結果顯然是失敗了,沒辦法,這些士紳地主們只能夠學習遼東、河中等地區,採用大規模的機械化耕種的方式,使用機器來耕種土地。

這樣的話僅僅只需要很少的勞動力就能夠耕種大量的土地,而這也很符合這些地主士紳們的利益。

本身他們就有大量的土地,沒人耕種,使用機械化自然是最合適的,並且這些士紳地主們都是有資金去玩機械化耕種的,他們可不是窮光蛋的農民。

另外這是士紳和地主們往往都是更有見識、更有文化的人,他們很清楚的知道該種些什麼纔可以將自己的價值最大化。

種糧食顯然是最笨的,聰明的都是種棉花,種花木、水果等等,這些的收益比種糧食要高太多了。

自然而然,這大明本土北方的這些省份,棉花種植的規模越來越大,尤其是河南這種大平原地區,棉花的種植量非常大。

很多的士紳和地主都有投資紡織廠,這種出來的棉花還可以用於自己的紡織廠,保證自己紡織廠的原材料供給。

要知道在棉花最吃香的時候,不僅僅價格昂貴,而且往往很難買到棉花,導致自己的紡織廠工廠停工。

這自己有土地,那爲什麼不乾脆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棉花滿足自己的需求呢?

要知道很多的大型紡織廠其本身爲了穩定自己的原材料供應都會在海外大規模的開拓土地,建立棉花種植園,大規模的種植棉花,保證自己的棉花供應。

這些因素都刺激了河南的棉花種植,同樣也是刺激了河南的紡織業迅猛的發展。

河南開封這裡,大大小小的紡織廠不計其數,其紡織產業的規模已經超過了京津地區。

當然,主要是京津地區的紡織廠在不斷的遷移出去,因爲京津地區的工資高,土地使用費用昂貴,紡織廠在京津地區逐漸的無法生產下去,轉而逐漸的遷移到開封、長安、西域、河中等地區去。

開封這裡成爲了很多人的選擇,這也跟當時河南主政的方永良有關,方永良是實幹派的官員,在當時大力的吸引投資,尤其是抓住了紡織產業向內陸地區轉移的機會,吸引了大量的紡織廠搬遷過來。

此外,開封這裡便捷的交通也是非常關鍵。

這生產出來的布匹無論是銷往大明本土,還是說通過火車運輸到歐洲、奧斯曼帝國、波斯帝國等地區去銷售都是非常便捷。

這裡生產的布匹幾乎都是以出口爲主,出口到歐洲、波斯、中東、奧斯曼帝國等地,大明本土這邊現在主要是以銷售成衣爲主,已經很少有人自己去做衣服了,故而布匹的銷售都是大規模的銷售給服裝廠。

除了發達的服裝產業之外,河南開放這裡另外一個重要的產業就是汽車製造業。

因爲在河南這裡有一個本土誕生的汽車品牌‘大豐’汽車,大豐汽車雖然沒辦法和大明帝國的奔馳、寶馬這樣的豪華車企品牌相比。

大豐汽車屬於低端汽車,生產出來的汽車售價基本上不會超過1000兩銀子,這樣的價格非常親民,也是讓大豐汽車的銷售量越來越高,進而逐漸的衍生髮出出了一個龐大的汽車產業,一年可以生產銷售幾十萬輛汽車,在這個時期來說已經是極其的了不起了。

紡織業和汽車製造業,這是河南的兩大主要產業,同時也是造就了開封的繁榮和喧囂。

劉晉乘坐汽車慢慢的行駛在道路上,道路規劃的很不錯,同時也是修建的非常寬敞,道路的兩邊高樓大廈林立,商鋪衆多,車來車往的,一副忙碌無比的景象。

再看看開封這裡人,一個個衣着時尚,穿着得體,上下班開汽車的人非常多,摩托車和自行車更是隨處可見,由此可見,這裡的人生活水平並不會比京津地區的人差多少。

想想後世,河南人口衆多,人口過億,如此龐大的人口擁擠在這片土地上,導致競爭極其的激烈。

從上學開始,河南這裡的高考就是地獄模式,考生多,錄取名額少,錄取率極低;就業之後競爭壓力就更大了,以至於大量的河南人分佈到五湖四海去打工,背井離鄉的,導致很多人對河南人有所偏見。

穿越過來的劉晉,對於各地去的平衡發展尤其重視。

後世東中西部發展的極其不平衡,導致了很多的問題出現,劉晉充分的吸收了這一點教訓,在發展上更注重平衡。

像修建鐵路去成都那是爲了帶動西南地區的發展,現在的西南地區以及逐漸的追上了大明的發展步伐,成都的汽車製造、摩托車製造、鋼鐵產業都非常的發達。

還有疏通長江河道,將南京長江大橋修高來,這些都是爲了湖廣和江西的發展,有長江這個黃金河道發揮作用,湖廣和江西跟沿海地區的差別不大。

這些年來,這些地方的發展也是極爲的迅猛,逐漸的追上了大明發展的步伐,不至於像後世一般,東中西部的差異巨大。

大量的西部、中部人口不不得不背井離鄉的去東部地區打工,東部發達地區堪比發達國家,西部落後地區可以和非洲一比,這是非常不平衡的,也是容易導致很多問題的出現。

現在的大明就不一樣了,不僅僅是眼前的河南開封發展起來來了,這西南的成都、長江流域的湖廣和江西,還有南方的廣東、福建、琉球、呂鬆,西部的西域、河中、南雲這些地方都發展起來了。

彼此之間的差距不會太大,經濟全面發力、發展均衡,這樣的大明帝國發展就非常的穩固,並且可以持續發力,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很少。

別的不說,單單是地獄歧視的問題就很少。

不至於出現說這裡人看不起哪裡人,對某些地方的人存在歧視、帶有有色眼鏡等等。

坐着汽車在開封城轉了幾圈,給劉晉的總體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接下來的日子,劉晉就在開封這裡住下來,每天都是去遊玩,看看風景、品嚐下各地的美食。

此時的開封相比起後世的開封來,既保留了大量的傳統元素,舊城區、城牆、房屋等等,又不斷的融入了大量的新元素。

新的城區高樓林立、商業街、足球場、賽馬場、劇院、電影院等等,這些新元素和舊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讓人置身於這個時代特有的環境之中。

後世的華夏大地,古老的元素是越來越少了,長期的不自信導致了很多優秀的傳統和事物都被逐漸的淘汰,被慢慢的埋進了歷史,反倒是西方人的東西和元素越來越濃郁。

尤其是西方的節日,越過越熱鬧,反倒是傳統的節日越來越淡,越來越沒有以前的味道了。

再看看現在的開封,在這裡能夠看到很多金髮碧眼的人,這些人儘管和大明人的長相有着差異,然而一個個都穿着大明的服飾,說着流利的大明化。

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從西方買進來的女奴,至於男的,基本上都是混血的,是大明人同這些女奴混血的後代,別看長相是老外,但其實是地地道道的大明造產品,從小生長在大明,吃的是大明菜,穿的是大明衣,說的是大明話。

“還是現在這個時代好啊!”

劉晉忍不住發出了感嘆,也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有時候劉晉最喜歡看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幕了。

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896章,讓人覬覦的河中地區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1950章,南州城第1228章,商討第1113章,高人一等第2098章,養羊的笑,種地的哭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743章,殖民所帶來的問題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34章,黃金洲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559章,淘金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1405章,新的時尚與潮流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1248章,翻身達利特把歌唱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119章,人才是一切的根本第928章,西域、河中的秋天(加餐)第31章,比數第994章,倫敦大屠殺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559章,老王家的午飯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1483章,大明的冬天凜冬城篇第1616章,人比人氣死人第975章,商人的天堂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491章,就開始分地盤了?第62章,蜂窩煤的使用方法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383章,一個不留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2072章,直接封侯1第269章,猜字謎第30章,一對三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793章,小型三輪運輸車輛第261章,神勇大鯨魚將軍第155章,有股陰謀的味道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569章,買下淞滬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353章,不算不知道第627章,一下子就看的清清楚楚第1540章,資本的兩面性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1944章,各大殖民地的問題第243章,第一站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2113章,一代雄主蘇萊曼大帝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104章,黃金洲探險家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462章,一天售罄第893章,移三族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1725章,暢銷的煤油和汽油第962章,各有不同第532章,淞滬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489章,朝鮮國艦隊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927章,種植園主們的小日子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1866章,男人三十一枝花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1043章,成爲大明人似乎也是挺不錯的第364章,考察鹽市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1913章,自由戀愛第2092章,又是艱難的一年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第1423章,根本就回不去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2051章,亂世用重典第2183章,別鬧,賞你幾個美人第1573章,運河開通,日進萬金第1290章,緬甸局勢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