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

天津,天津造船廠的廠長辦公室,五個木材商人和天津造船廠的廠長董雲聊的很是開心,天津造船廠每一個月都需要大量的木材,而且都是需要最上等的木材,所以也帶動了天津這邊木材行業的發展。

天津造船廠的木材供應可是一個大買賣,每一個月,天津造船廠單單是用來採購各類木材的資金就多達二十萬兩白銀。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同樣也是一塊非常巨大的蛋糕,現場的五個木材商人,每一個都從中分到一塊不小的蛋糕。

黃志文是天津最大的木材商人,也是天津造船廠最大的木材供應商,每一個月從黃志文這裡賣到天津造船廠的木材貨款就有七八萬兩白銀。

黃志文的木材種類齊全,品質高,價格公道,當然和天津造船廠這邊做生意,大家一向也都是非常的放心,每一個月初八,天津造船廠這邊就會統一向自己所有的供應商支付上一個月的貨款。

這個規矩從天津造船廠一直延續到現在,從來都沒有出過任何的差錯,也從來沒有延遲過,這一點不僅僅是天津造船廠,劉晉麾下的所有產業都是如此,大家都知道,也都放心,劉晉劉公子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和劉公子做生意,大家賺銀子賺的省心多了,不需要用太過歪心思,只需要按照劉晉這邊定下的規矩去做事就可以了,保管不會有人卡你貨款之類的。

今天是五月初八,又到了結清上個月貨款的日子,這也是大家最期待的一天,所以這一天,大家很早就來到了天津造船廠這邊。

按照規矩,首先他們要去和天津造船廠這邊的採購部門覈對上一個月的數目,數目沒有錯之後,再來廠長這邊,找廠長簽字,廠長簽字完畢之後,他們再去財務這裡領銀子就可以了。

這樣的一種管理方式也是採用了後世的公司制度管理方式,各個部門之間分工明確,互相監督,定期還會進行抽查,防止內部腐敗。

黃志文、簫州錦、陳利、廖華、謝雲明五個木材商人早早的就已經到採購部門這裡覈對清楚了上一個月的樹木,現在就等着廠長董雲簽字完畢就可以領到自己的銀子了。

“董先生,最近天津這邊新開了一間海鮮酒樓,據說相當不錯,晚上我們一起去嚐嚐?”

黃志文笑着和董雲說道。

“對,我也聽說了,菜餚非常有特色,更重要的是裡面還有一些特別的東西。”

簫州錦也是笑着說道。

“你們的好意我心領了下次吧,最近忙着建第二個分廠的事情,等忙完了,我做東,請大家一起搓一頓。”

董雲一邊仔細的審閱他們上一個月的貨款數目,供貨數量等等,也是一邊笑着說道。

天津造船廠業務非常的繁忙,現在也是開始建分廠了,新的分廠規模是現在的十倍,需要忙碌的事情太多了。

“哪敢讓您做東啊,到時候我做東,大家一起聚一聚。”

黃志文一聽,和身邊的其他幾人互相對視一眼,天津造船廠辦分廠的事情,他們當然知道,而且都已經打聽清楚了,分廠的規模是現在的十倍,到時候需要的木材就會更多,這意味他們賺的銀子就會更大。

他們現在也是隔三差五的找董雲吃飯喝酒,逛青樓楚館,還不是爲了這事。

天津造船廠的買賣好做,大家自然是都想要賺更多的銀子,也就少不了要巴結眼前這個董雲,儘管這個董雲以前也不過是一個破落的匠戶,但現在卻是天津造船廠的廠長,手握着大家的發財之路。

“對~對~”

其他人也是跟着連連點頭說道。

“數目沒有問題~”

董雲仔細的看完,沒有任何的問題,爽快的在上面簽字。

五人見董雲簽字完畢,頓時一個個都高興的露出了笑容,天津造船廠就是這點好,說一是一,講信譽,按規矩辦事就可以了。

別想着靠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來賺銀子,不然以前天津造船廠最大的木材供應商就是最好的下場,至今都後悔終生。

至於請吃飯喝酒什麼的,這算規矩之內,應酬是難免的,天津造船廠這邊給諸多管理都還有應酬費一說,算是允許的。

“有一件事要和你們說一說~”

董雲想了想,很快就想到了上面發下來的一個重要通知。

“大明第一銀行,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

“知道,知道~最近纔剛剛開業的那個大明第一銀行嘛~”

黃志文笑着點點頭說道。

大明第一銀行最先是在京城和天津這邊開了分行,天津這邊的分行放在天津新城這邊,建的比京城分行還要更加的氣派,最近開業,那也是一下子吸引了整個天津的注意力,不過對於這個銀行到底是做什麼,大家現在還是搞不太清楚。

“是這樣,這大明第一銀行也是我們劉公子開的,它背後也是當今的天子和太子殿下,它主要的業務就是金融服務,一個是大家可以將自己的銀子存到大明第一銀行裡面去,每年都有一定利息可以錢生錢。”

“另外一個就是大家如果缺少資金,有抵押物的情況下,可以向大明第一銀行這邊貸款,利息很便宜,一年也就是一分左右的利息。”

按照上面的要求,黃志文也將大明第一銀行的業務給這些商人介紹一下,看看能不能拉一些客戶過去。

“存錢有利息?”

“這貸款一年真的只要一分左右的利息?”

黃志文、簫州錦等人一聽,頓時眼睛微微一亮,做生意嘛,那個不需要銀子來週轉,特別是和天津造船廠這樣的大廠做生意,一個月幾萬兩銀子的生意,你沒有銀子哪裡行。

這一分利息的貸款,還真是聽都沒有聽說過,要知道這個時代借款基本上都是九出十三歸的那種,都是高利貸,所以一般情況下,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大家是不會去借錢的。

“那是當然,這可是劉公子的產業,背後的大東家可是當今天子和太子殿下,大家也和我們做生意不是一天兩天,也都知道,我們從來說一就是一,信譽二字可是看的比什麼都重的。”

董雲非常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黃志文、簫州錦等人一聽,也都是跟着點頭,劉晉麾下諸多的產業名聲都已經傳開了,雖然規矩要求很多,但只要按照規矩要求辦事,其它都很好說。

不像一些小廠、小作坊,生意難做,一邊要求你價格低,另外一邊付款的時候慢慢吞吞,沒有規矩,更有一些人仗着自己背後有權勢,強買強賣什麼之類的。

“劉公子這邊也是要求了,我們天津造船廠從這個月開始所有的業務也是要和大明第一銀行這邊對接,所以等下支付款項的時候,我們是先給你們大明第一銀行的銀票,你們拿着銀票到大明第一銀行這邊去取款。”

“這一點我要先和你們說清楚,免得產生什麼誤會。”

接着董雲也是將重點說了出來,那就是造船廠這邊的貨款以後都只會支付銀票,想要拿到銀子還要去大明第一銀行這邊取出來。

“不會,不會~劉公子做事我們一向都信服,也願意和劉公子做生意。”

黃志文、簫州錦等人互相對視一眼,儘管表面上這樣說,但是心裡面多少還是有些擔心,擔心這個大明第一銀行到底靠不靠譜。

“那我先替劉公子謝謝大家的支持了。”

董雲滿臉笑容的表示感謝。

很快,黃志文、簫州錦等五個木材商人就拿着董雲的簽字來到了天津造船廠財務部這裡。

“黃先生,這是您上月的貨款,一共是八萬五千兩,這是大明第一銀行的銀票,您點一下~”

有采購部門和廠長的簽字,財務部門這邊進行過一番覈算,非常爽快的將貨款支付給黃志文。

以前付錢,那是相當的麻煩,八萬兩銀子,都是一箱、一箱的白銀,財務這邊需要用車來運,黃志文、簫州錦這些人同樣也是帶了馬車和護隊過來。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一張張嶄新、嶄新的銀票拿出來,數一數上面的數字就可以了,八萬五千兩銀子的貨款,也就是幾疊紙而已。

黃志文看了看眼前的一堆紙,總覺得自己好像是上當了一樣,不過他很快就拿着銀票仔細的看了起來。

“這銀票倒是非常的精美,和以往的銀票完全不一樣。”

黃志文也是帶了專門的賬房過來的,賬房這邊忙着將這些銀票進行統計,很快就統計出來,確實是八萬五千兩銀票。

上面的數字很好認,也很好計算,非常的方便,很快就算出來,不需要像以前一樣,忙碌大半天才能夠將銀子的重量等等給計算清楚,還要注意區分下銀子的成色等等。

“老爺,銀票總數沒有錯,只是這些銀票真的能夠到大明第一銀行這邊換到銀子?”

黃志文的賬房看着一堆銀票,總覺得怪怪的,看不到銀子,總是不踏實。

第425章,關於軍隊的規劃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609章,牧民的小日子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2103章,弘治皇帝病重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328章,抵達黃金洲第1508章,瘋狂橡膠第1226章,你瘋了嗎?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233章,還有大魚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1503章,興王第1409章,新年大事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553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187章,一本萬利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799章,西域和烏斯藏第22章,算不算以工代賑?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1470章,選的是治國之才第1435章,西非殖民地的爭奪第1552章,單月稅收破億第224章,思想之爭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922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田種多了的煩惱第744章,南洋行省秋闈主考官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95章,玩物喪志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678章,我們是神的使者第1479章,報復張彩第889章,弘治皇帝的懷疑第1058章,佩服萬分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2046章,大明有能力應對一切問題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1059章,新知識的作用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194章,魯班獎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2210章,民族意識的真正覺醒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634章,軍火武器中心第182章,天價糧食第483章,真來了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1000章,在大明只有皇權第1803章,黑土省的相遇第2236章,大明皇家園林2第606章,稅收的作用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95章,玩物喪志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294章,金子第204章,核心點就是京城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781章,新的醫學工具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1849章 ,寶貴的文明第395章,大明早報第1173章,楚王的憤怒第151章,天津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93章,朱厚照第641章,彪悍的稅務捕快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1698章,石油冶煉第530章,繁忙的天津第495章,興師問罪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795章,第一批草原移民第467章,富可敵國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1212章,大明的新年4第376章,商定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