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商議開發遼東

京城乾清宮弘治皇帝的書房當中。

內閣三閣老劉健、謝遷、李東陽,戶部尚書佀鍾、兵部尚書劉大夏,再加上英國公張懋、成國公朱輔以及剛剛纔從遼東趕回來的劉晉,衆人坐在一起,對着一張遼東地圖討論不停。

“陛下,這女真人早有野心,我們在建州女真這裡搜到了他們準備打下遼東之後建立金國的旗幟。”

“經過我們對女真各部落首領的審訊,也是可以確定,這些女真人準備在遼東建立金國。”

劉晉向弘治皇帝以及衆大臣彙報自己在遼東這邊的工作情況,重點自然還是這一次剿滅女真各部的事情。

“哼~”

“真是狼子野心,不自量力,井底之蛙,夜郎自大。”

聽到劉晉的彙報,張懋頓時就忍不住說道。

現在大明如日中天,國力強盛無比,他們竟然想着在遼東這邊建立金國,簡直就是找死。

“陛下,諸公,這是我在遼東地區收集的,長期以來這些女真各部都會劫掠我大明遼東都司邊民,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僅僅是今年就有十多個衛所遭到女真人的劫掠,死亡幾百人,還有上千人被擄去當作奴隸。”

“我們攻破女真城寨的時候,發現了大量的奴隸,全部都是我明人,這些女真人將我明人稱之爲兩腳羊,被當作財物可以隨意的交易、打殺。”

接着劉晉又說出了一個讓人震驚的事情。

“兩腳羊?”

弘治皇帝和衆大臣一聽,頓時就忍不住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沒有想到在大明如此強盛的時候,大明的子民竟然還被人如此虐待,連人都不是。

“是的,陛下~”

“在建州女真各部當中,我們總共解救出了差不多將近2萬明人,他們長期以來都保守女真人的摧殘和壓制。”

“女真人極其的殘忍,要求他們剃光頭髮留起他們女真人的鼠尾辮子,如有不肯,立即殺頭。”

劉晉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豈有此理,竟如此對我大明子民。”

弘治皇帝聽完,頓時就怒了,忍不住站立起來。

接着想了想又說道:“爲何我一直沒有收到遼東都司關於這些事情的奏疏?”

“陛下,這些女真人長期以來都在賄賂遼東都司的總兵、副總兵等人,臣要彈劾遼東都司總兵蔣冀,他貪污受賄,不顧邊民死活,肆意壓制邊民,打壓邊民,對韃子的劫掠不聞不問。”

說到這裡,劉晉頓時就顯得非常憤怒,直接彈劾蔣冀。

遼東都司這邊的情況一直被他壓着,弘治皇帝和朝中諸公根本就不知道遼東這邊的事情,一直以來都還以爲遼東這邊平安無事,卻是沒有想到遼東都司的邊民、軍戶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

一方面要受到衛所的總兵、千戶、百戶的層層壓榨,另外一邊又還要受到女真韃子的劫掠和殺戮。

可是偏偏他們的冤屈又無處可申,遼東是苦寒之地,一直以來也都是隻有軍戶和流放犯人,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離開遼東地區。

這也就導致了遼東都司總兵在遼東一手遮天,收了女真人好處就不管不顧。

“嘭~”

“豈有此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徹底怒了,猛的一拍桌子。

“來人,立即去調查此事,務必給遼東百姓一個交代。”

“是~”

有人連忙領旨去調查此事了。

弘治皇帝很清楚,劉晉他從來都沒有彈劾過誰,這一次劉晉彈劾蔣冀,那肯定是這個蔣冀有問題,做出了天怒人怨的事情,否則以劉晉的性格,他是絕對不會去用彈劾這種方式的。

“劉晉你在遼東這邊做的很好。”

“要不是這一次你去遼東,朕都不知道我大明竟然還有子民被人如此對待。”

“朕看那些發往琉球和南洋的女真人,貶他們時代爲奴。”

發完火,弘治皇帝很快也是恢復了平靜,接着想了想說道。

“這…”

劉健等人一聽,頓時就面面相覷了。

弘治皇帝可是從小受儒家教育長大的,一向也是寬厚待人的,卻是沒想到在這件事情上,弘治皇帝竟然會將這些女真人貶爲時代爲奴。

這意味着,只要大明還在一天,這天下還是他們老朱家說了算,這些女真人就永遠別想翻身了。

這種做事的風格和以前的弘治皇帝大相徑庭,完全變了一個人一樣。

“大家都說說吧,這遼東地區該怎麼開發?”

說完了這些事情,弘治皇帝看了看衆人,將事情放到了重點上面,開發遼東。

“劉晉,你去過遼東,你先說吧。”

衆人一片沉默,都沒有人主動站出來開口,弘治皇帝看了看劉晉,點名道。

“陛下,臣此次前去遼東,對遼東地區進行了一個比較深入的調查。”

“大家請看地圖~”

“遼東三面環山,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南面是渤海,現在西邊的草原已經劃入我大明版圖,遼東地區的女真部落也是已經被我們所解決,整個遼東地區都已經變的非常安全。”

“遼東距離我們京津地區非常的近,從山海關往北,一馬平川,修一條水泥馬路的話,去遼東根本不需要幾天的時間。”

“如果乘船的話,可以直接抵達遼河這裡,沿着遼河深入其中。”

“這裡的土地是黑土地,土地非常的肥厚、肥沃,極其利於耕種。”

“另外臣也調查到在遼東地區,這裡的煤炭、鐵礦非常的多,再加上豐富的林木資源和廣袤的肥沃平原。”

“遼東地區如果能夠開發起來,這裡足以養活幾千萬人。”

劉晉站立起來,來到地圖旁邊,對着地圖開始講解起來。

聽到劉晉的話,弘治皇帝和衆大臣也是仔細的聽起來,聽到能夠養活幾千萬人時,衆人都忍不住睜大了自己的眼睛。

“不過遼東地區因爲一直以來都是屬於中原之外,自古以來都沒有得到有效開發。”

“這裡人煙稀少,整個遼東地區的人口數量加起來還不到四十萬,主要也是集中在遼東都司所在的這些地區。”

“另外,遼東地區天氣寒冷,特別是冬天的時候,比我們京津地區還要寒冷很多,這非常不利於遼東地區的開發。”

接着話鋒一轉,劉晉也是講出了遼東地區開發的兩個難題,一個是沒有人,一個是這裡比較冷。

“天氣寒冷這個還是比較好解決的,最關鍵的還是人。”

“想要開發遼東,這裡至少需要五百萬以上的人口才能夠做到初步的開發。”

“如此龐大的人口,如果僅靠優惠的移民條件是沒有辦法吸引人去遼東地區的。”

“所以臣的建議從陝西、河南、陝西三地這裡遷移五百萬人前往遼東。”

劉晉看了看衆人,想了想也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遷移五百萬人?”

衆人一聽,頓時就倒吸一口氣,如此龐大的人口遷移,這需要花費多少的財力、人力和物力,更何況還是從陝西、河南和山西這裡。

這根本就不可能,這些地方的人根本就不會願意遷移出來的。

“爲什麼要從陝西、河南和山西遷移人口過去?”

“難道我們就不能就近從山東、北直隸這裡遷移人口過去?”

劉健想了想說道。

“陛下,諸公,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曾經所過的人與自然環境的事情?”

劉晉微微點頭,想了想問道。

“記得,你說一個地區的環境承載的人口是有限的,一旦超過了數量就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說道。

“陛下,諸公~”

“陝西、河南和山西算是我們華夏文明的起源地,這些地方歷史悠久,幾乎所有的土地都被開墾出來當成了耕地。”

“在秦漢時期,陝西、河南這裡還能夠有大面積的森林可砍伐,可是到了現在,這些地方的森林早就已經砍伐一空。”

“這三省的人口密度遠超過其它的省份,而且這些地方的自然環境非常的惡劣,自古以來,這些地方一旦有任何的災荒,必然會烽煙四起。”

“歷朝歷代,大部分的烽煙都是從這些地方爆發的。”

“反觀南方地區,人口少,環境好,災荒少,即便是有災荒,這些地方也能夠順利的度過,極少出現烽煙四起的顯現。”

“歸根結底來說,還是這些地方的人口太多、環境太惡劣了。”

“遼東地區這邊就是人口稀少,環境優良,所以如果將這些地方的人遷移到遼東地區來,不僅僅可以大大的緩解這些地方的人地矛盾,也可以開發遼東地區。”

劉晉一口氣說完。

這種觀念在這個時代還是比較超前的,但是這是後世經過諸多專家學者研究出來的結果,肯定是不會錯的。

歷史上明朝滅亡,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小冰河期災荒連連,河南、陝西、山西、山東這些地方連年饑荒,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就會造反。

南方就不一樣了,自然環境好,森林多,多下點雨、少下點雨都沒有太大的關係,再加上人口密度小,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災荒之類的,除非是特別嚴重的災禍,否則都能夠輕鬆度過。

這就是有着優越自然環境的好處。

第1281章,驚喜萬分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2148章,大明歌星第1230章,資本制度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552章,入關第2057章,死的說成活的第1259章,黃土高坡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1420章,針鋒相對第853章,積極響應移民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824章,這是好事啊第2014章,這下真不好搞了第612章,有官做了第1916章,開明的劉晉第1925章,京城的繁華與富庶第1968章,鐵路帶來的改變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1726章,發展多種功能車輛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847章 ,奴隸們的小日子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227章,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第788章,移民草原人去澳洲第390章,獎懲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593章,農部第1552章,單月稅收破億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061章,這是一個需要上帝的國度第2137章,騎士聯盟第97章,簡直就是兒戲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025章,這是你的事情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010章,割麥子一般第1682章,囂張的小偷第1018章,再幹掉二十萬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347章,一個都別想跑第1270章,你們也可以多買一些嘛第1763章,黑土省的移民問題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995章,偷雞不着蝕把米第1343章,我們要上戰場殺敵第244章,倭國第1417章,江南征稅難第238章,我們也來建港口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378章,軍隊都是用錢砸出來的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263章,這個就是鯨魚第907章,鐵甲重騎兵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142章,開業第1070章,大明的強勢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060章,還是太落後了第436章,深得帝心第29章,逛京城第164章,堆放如山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2204章,拍攝霍去病大破匈奴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478章,南洋航線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629章,熱議第2185章,劉晉他該有一個好結局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832章,炮轟古裡第2047章,大旱1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106章,傻熊一直想說的話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1135章,漲、漲、漲第1786章,川人的渴望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2182章,退休的想法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76章,這都是辛苦錢第1913章,自由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