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稅收的作用

劉晉正在家裡面奶娃。

額,其實奶娃都是次要的,畢竟天氣怎麼冷,老婆孩子熱炕頭的。

這大雪天,宅在家裡,自然是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這突然被弘治皇帝宣進宮,可想而知此時此刻劉晉的心情了,那是極其的不爽。

古代的真是沒有人~~~權啊,皇帝想幹什麼就敢什麼,這當臣子的,累死累活。

現在官升到了從三品,又被封了遼東侯,天天上早朝都已經讓劉晉後悔死了,現在還是不是昭進宮,這日子,總之就不是人過的日子。

“以後一定要忽悠朱厚照改朝制,這每天早上三四點起來,誰受得了。”

“怎麼也得要改到八九點上早朝才比較合適。”

“還有天天上早朝,屁事沒有,一大堆雞毛蒜皮的小事,耽誤怎麼多人的時間,這以後早朝應該要改成一個月上幾次就可以了,專門商量重要的大事。”

一邊往宮裡面趕去,劉晉的腦海中都在想着改變早朝制度的事情。

在弘治皇帝手中肯定是沒戲,想都別想。

弘治皇帝就是個工作狂,天天上早朝,上完早朝還要找重要大臣們開小會,有時候下午的時候還要開晚朝。

簡直就是不是人。

大臣們其實也是怨聲載道,不過也沒有辦法,面對如此勤政的皇帝,也只能夠給弘治皇帝戴上一些勤政愛民的高帽子。

弘治皇帝是典型的那種,治國沒有什麼手段和天賦的,只能夠靠着不斷開會、開會來聽一聽下面這些大臣們怎麼做事,顯示自己很勤奮、很重視的樣子。

歷史上真正厲害的皇帝,又幾個會天天如此勞累的?

聰明的皇帝都知道抓住重要的事情來做,其它的無關緊要屁事學會放權到下面,這樣自己纔不會累,又能夠真正治理好國家。

什麼事情都要一把抓的皇帝,往往都是累的半死不活。

大明太大了,即便是海清河宴、國泰民安,它每天也還是有數不清的事情要處理,一個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

嗯,劉晉都決定了,以後肯定要忽悠朱厚照,他肯定會是一個懂的勞逸結合的皇帝。

來到弘治皇帝的乾清宮,頓時就覺得舒坦無比。

“陛下~”

來到弘治皇帝的書房,劉晉看了看弘治皇帝和衆大佬的臉色,雙方剛剛似乎在爭論不停,劉晉心裡面也是不斷的猜想起來,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免了~坐吧。”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讓人端來凳子。

“劉晉,你覺得朝廷徵稅一定會民不聊生嗎?”

弘治皇帝看了看劉晉想了想問道。

剛剛談到將劉晉調到戶部去任職的事情,弘治皇帝和幾個大臣爭論來爭論去,就爭論到了要不要徵商稅上面去了。

弘治皇帝自然是想要徵商稅的,朝廷沒錢,什麼事情都辦不成,不徵稅怎麼行,總不能以後都拿自己的內帑來補貼國庫吧。

至於謝遷、劉健、李東陽他們則是比較反對徵商稅,認爲國家施政應該以輕徭薄賦、勸課農桑爲基。

這加徵稅收,不管是什麼稅,它最終都會落到老百姓的頭上,導致老百姓民不聊生,滋生各種各樣的苛捐雜稅,最終動搖江山社稷。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劉晉頓時就微微一愣,然後就覺得腦袋有點大了。

這種涉及商稅的事情,簡直就是要人老命啊。

大明的商人都已經牛的不行了。

自己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大明的這些商人都敢去算計皇帝,就差手中有兵權來造反了。

也就是這兩年,弘治皇帝對江南士林不斷打壓,狠狠的打掉了他們的力量,不然,大明的這些商人誰敢惹。

上至朝廷的王公貴族,下至地方的大員,到處都是他們的人,用口水都可以淹死你。

聽到弘治皇帝的話,其他人也是看向劉晉,想要看看劉晉的意見。

“陛下,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來,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民?”

“其次這徵稅要開徵的是什麼稅?”

劉晉看了看弘治皇帝,腦海中迅速的思索起來。

弘治皇帝叫自己過來,又是問起這個事情來,那肯不是無的放矢,必然是有事情要自己去做的。

自己毫無疑問是要站在弘治皇帝這一邊的,弘治皇帝的意思是要徵稅,那自己就要支持徵稅。

“哦~那你說說什麼是民?”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笑了笑說道。

“陛下,諸公~”

“農民是民,這商人也是民,士紳他也是民,但傳統意義上來說這民就是最底層的老百姓。”

“最底層的老百姓,往往擁有非常少的田地,甚至於大部分的人連田地都沒有,但是他們不僅僅要承擔朝廷這邊的稅賦和徭役,同時也還要承擔地主、士紳的剝削。”

“如果我們對他們加徵稅收的話,他們肯定是會民不聊生的。”

“歷朝歷代,每當改朝換代的時候,土地往往集中在少數地主和士紳的手中,沒有土地的農民卻是承擔了大部分的稅收。”

“在這個時候對這些農民徵稅必然會讓這些本就難以生存下去的農民被逼上造反的道路。”

“所謂民不聊生就是由此而來。”

劉晉想了想緩緩的開口。

聽到劉晉的話,衆人也是微微點頭。

以往文官們反對徵稅,基本上也是拿這個事情來說的,弘治皇帝也知道下面底層老百姓的艱難,所以每次討論到徵收商稅的時候,最後都會被這個給勸住。

他怕這稅最終轉移到了老百姓的頭上,導致大明的老百姓日子更難過。

“看來劉晉也是反對徵稅的~”

“也是,他麾下那麼多產業,如果要認認真真的去徵稅,那他要交多少銀子。”

謝遷頓時就笑了,劉晉反對徵稅就好說。

他去哪裡任職都沒有關係,原先是擔心劉晉去了戶部之後就開始徵稅,這讓他很擔心,現在看了,完全是多餘的,劉晉擁有的產業太多了。

“不過,朝廷要運轉,國家要發展,它沒有銀子肯定是不行的。”

“只有朝廷手裡面有錢、有糧,它才能夠維持住整個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有力量去發展強大的軍隊來保家衛國,也有力量去賑濟災民。”

“稅收取之於民也是用之於民,最終也是爲了整個大明的百姓服務。”

接着劉晉的話鋒一轉,也是談到了稅收的重要性。

“說得好~”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高興的說道。

他就是這個意思,朝廷沒有錢,什麼事情都辦不成,這當然不行。

他弘治皇帝徵稅也是爲了大明,爲了朝廷,並不是爲了他弘治皇帝自己的享受。

“另外稅收也是爲了促進社會的平衡~”

“大明最底層的農民,他們沒有田產卻要承擔大量的稅賦,遭受剝削。”

“而地主和士紳、商人,他們擁有大量的財富和天地,卻是往往不需要納稅,短時間內沒有什麼事情。”

“可是時間一長,整個國家就會缺乏平衡,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一旦有天災人禍,必定烽火四起。”

“最終受到傷害的不僅僅是底層的老百姓,一旦烽火四起,地主、商人、士紳同樣也是要受到牽連。”

“所以通過稅收,我們可以對有錢人、有田地的人多徵收一些稅,對沒有田產和窮人少徵收一些稅,實現國家和社會的平衡。”

劉晉繼續說下去,談到了平衡,在後世其實是公平,不過在這個時代自然是沒有什麼公平可言,說平衡是比較合適的。

“荒謬~”

“歷朝歷代都優待士大夫,士紳免稅,這是歷朝歷代的傳統。”

聽到劉晉的話,謝遷立即站出來反對說道,感情劉晉這是要對士紳開刀啊,這朝野上下,誰家沒有個幾千上萬畝土地?

舉人可以免稅,考中了舉人,投獻過來的田地都不知道有多少,更何況他們這些朝中打撈了,一個個家財萬貫,良田萬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嗯~”

其他人也是紛紛點頭,這收稅怎麼能夠收到自己頭上來。

朝廷的俸祿低的要死,指望着俸祿都會餓死人,這要是家裡面沒有一些田產之類的來支撐的話,大家的日子就過不下去了。

“士紳免稅,那商人和地主總是可以徵稅的吧。”

劉晉一聽,笑了笑說道。

聽到劉晉的話,大家頓時就無話可說了,朝廷優待讀書人,這商人和地主可算不上。

“促進平衡~”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平衡這個詞用的好。

有田有錢的不交稅,這沒田沒錢的反倒是多繳稅,這顯然是不合理的,長此以往也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說的好啊,促進社會平衡,說的很好~”

弘治皇帝滿臉笑容的誇讚道。

當皇帝很多時候就是玩平衡遊戲,只有力量平衡了,當皇帝才能夠坐得穩,劉晉的話深得弘治皇帝的心。

“稅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調節國家產業和經濟的發展。”

劉晉笑了笑,繼續講起稅收的另外一個作用來。

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347章,經濟治國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538章,真是好時機第11章,唐老虎第1710章,黃金洲蓬萊城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698章,勢如破竹第23章,狼吞虎嚥第1159章,年終報告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170章,大明人真心不錯第995章,倫敦條約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1626章,英吉利海戰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58章,古代的逃稅手段第1909章,大明不夜城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89章,授課第498章,殺雞駭猴第199章,漁船回港第435章,義務兵役制度第2251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1第2156章,新學振奮第88章,夜課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1471章,攻訐劉晉~第442章,大明上下都不淡定了第2114章,回大明第1907章,生意興隆第495章,興師問罪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1271章,我有弟弟了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第132章,和太子合夥做買賣第1745章,着急也沒用第1272章,冬天吃蔬菜水果很難?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367章,繼續降價第100章,去京城第1118章,東歐奴隸第1527章,奴隸不準出現在大明本土第1706章,頂不住的西班牙人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517章,又當欽差了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281章,都準備看笑話第1773章,外面的世界第535章,價格飛漲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1912章,新時代的青年戀愛第285章,喪心病狂的考題第799章,西域和烏斯藏第1691章,就往權貴的地修路第754章,躁動的大明第1851章 ,黃金洲的趣聞第2020章,這是一顆定時炸彈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324章,年終清算第1597章,大明已經全面領先世界第1801章,大明人的新年1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1837章,天之崖澳洲第789章,着急的大佬第1701章,以後也可以當狗大戶了第1750章,一直打到波羅的海去第388章,規矩真多第2129章,留聲機賣脫銷了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775章,獻寶第450章,雪糖第1362章,鏢局一條街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459章,覺得貴?分期付款吧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247章,房地產第773章,做時代的領航者第1486章,大明的冬天南洋篇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302章,政治的博弈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390章,獎懲第2161章,爆賺的軍火武器買賣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1630章,一團糟第855章,這是好事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1965章,天子到四川了第244章,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