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繁榮的琉球

劉晉在淞滬這裡僅僅停留了兩天的時間,品嚐了江南的大閘蟹,也見識了現在的纔剛剛開始發展起來的淞滬。

當然最重要的是和江南的這些大家族、大商人、大地主們達成了新的共識,那就是共同推進私人武裝商行的合法性。

現在的商行都還是沒有獠牙的,到海外就跟綿羊一樣,很容易就被人給欺負,這可不行,不符合大家的利益。

必須要允許各大商行在海外擁有一定的武裝力量,這樣才能夠更高的促進殖民時代的發展。

這事情如果南北各大商行齊心協力來完成的話,還是有很大希望能夠促成的,不過這事情劉晉就沒空去忙了,遠征南洋,劉晉估計着今年一年的時間差不多就要在南洋這邊度過了。

從淞滬出發,幾天之後也是順利的抵達了琉球。

琉球城,劉晉非常隨意的在這裡閒逛。

如今的琉球城看起來更不像是這個時代的大明城市,倒是有點像後世的城市。

琉球城內基本上都是水泥鋼筋建成的房屋,所有的一切都規劃的整整齊齊,一條條水泥馬路向着四面八方延伸,馬路上來來往往的四輪馬車,顯得非常忙碌。

僅僅幾年的時間,這琉球城就已經相當的繁華了。

“公子~”

琉球糖業的負責人李遠山一早就收到消息,劉晉要來琉球,所以也是早早的就回到琉球城這裡。

現在他已經不是琉球城的城主了,琉球城已經移交給大明官府管轄,朝廷在琉球這裡設置了琉球縣,整個琉球是歸屬福建省管轄。

不過琉球是劉晉他們投資建造的,雖然現在歸屬官府管轄,但是琉球城這裡的一草一木它都還是屬於劉晉麾下產業。

這裡還是琉球糖業的總部所在地,每年產出來的蔗糖暢銷整個大明海內外。

“這琉球經營的很不錯,我覺得你不應該僅僅只是一個琉球糖業的負責人,其實也是可以爲官一方的。”

站在琉球城的城頭,拿着望遠鏡看向琉球城的四周。

在水泥馬路的兩邊有一個個村樓,炊煙裊裊、人聲鼎沸、嬉戲打鬧的孩童,悠閒磕嘮的老人,還有成羣結隊的雞狗,所有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祥和、安逸。

一片片一眼望不到邊的良田,有的田裡面種植了水稻,但更多的還是成片、成片的甘蔗,這是琉球最爲重要的經濟作物。

劉晉知道在琉球城這邊,經營的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已經不是以前的那種都歸屬琉球城的模式了。

以前是琉球城負責建城、組織人開荒、種植甘蔗,大家都是領月響過日子的,現在卻是不一樣了,逐漸的轉變,慢慢的變成正常化經營了。

除了這琉球城周圍的大片土地還是琉球城糖業的,琉球糖業依然在僱用人種植之外,更遠的地方,土地都已經是私人的土地。

都是早期被琉球糖業招募來到琉球的,來了之後就不想再離開了,在這裡擁有大量的自己土地和田地,將自己一家老少都遷移過來。

經營的模式也是變了,琉球糖業負責收購大家種植的甘蔗,然後僱傭人來熬製蔗糖,或者是乾脆就收購大家的甘蔗炸出來的糖水用來熬糖。

依靠這樣的模式,琉球糖業也是迅猛的發展起來。

任何東西都是如此,唯有私人的纔是最有幹勁的。

在琉球這裡,那些獲得田地的人,拖家帶口的遷移過來,他們種植水稻、種植甘蔗都都非常的賣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迅速的富裕起來。

他們富裕了,自然而然也是少不了帶動了自己鄉里鄉親不斷的遷移到琉球這裡,這讓琉球的人口也是迅速的暴增起來。

人口的暴增,琉球這裡也是在短短几年之內出現了十多座城市,依託這些城市,甘蔗種植業也是迅猛的發展起來。

琉球糖業迅速調解經營模式,不再是自己來去種植甘蔗,轉而收購甘蔗或者糖水,重點則是放在了熬製蔗糖上面,這是琉球糖業目前獨門掌握的技術,其他商行縱然是想學也沒有辦法學會,只能夠更多的是種植甘蔗,然後將甘蔗賣給琉球糖業,利潤依然相當的可觀。

琉球這地方,土地肥沃,雨熱充足,非常適合甘蔗的生長,產量非常高,糖分含量也高,即便是最簡單的種植甘蔗,大大小小的甘蔗種植園利潤也是相當的高。

這也是琉球這邊迅猛發展起來的原因,銀子纔是一切。

短短几年的時間,從大明各地遷移到琉球的人口總數就差不多已經突破二百萬了,在琉球城周圍更是五十多萬的人口。

要知道這都不是官府組織的,都是民間自發遷移過來的,都是那種親戚朋友帶過來的,在琉球這邊有了自己的田地,過上了好日子之後,吸引了親朋好友過來,猶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的人遷移來琉球。

這一切都是和李遠山一開始定下的策略逃不開關係的,他以前負責琉球城的時候,將這裡經營的井井有條,蒸蒸日上。

這也是劉晉爲什麼說李遠山能力很不錯,可以去爲官一方的原因了。

“公子擡舉我了~”

李遠山一聽,頓時就笑了笑,接着說道:“我原本目不識丁,面朝黃土、背朝天,只因遇到了公子,纔有了這一番人生際遇。”

“當官,我是從來都不敢去想,祖上八輩子都是農民,我也只是知道窮苦人家最喜歡的是什麼,稍加引導而已。”

“一切皆有可能,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劉晉笑了笑說道。

“說說琉球城這邊的情況吧。”

“是~”

劉遠山連忙點頭,想了想說道:“目前琉球城這裡已經有十七座城,分別設置了十七縣,其中有八座城是我們琉球糖業組織建造起來的,其它九座則是其它一些商行組織興建起來的。”

“目前琉球十七座城市的人口總數大概在兩百二十萬左右,主要是來自山西、陝西、河南和福建、浙江這五省。”

“琉球目前這邊的產業主要還是以蔗糖業爲主,各大城市都周圍都有大片、大片的甘蔗種植園,以種植甘蔗爲主,其次則是種植水稻。”

“不過在琉球城這裡,天津造船廠也是在這裡建立了一個琉球造船廠,另外天津水泥廠也是在這裡建了琉球水泥廠,目前尚在建設當中,並沒有投入使用。”

“但這兩個工廠一旦投入使用的話,琉球這邊也將擁有自己的造船廠和水泥廠,到時候發展必然會更加的快速。”

“另外因爲琉球這裡的獨特地理優勢,是我們大明前往南洋的中轉地區,所以在這裡遠洋貿易也是極爲發達。”

“來自大明陸地各省的商行將大量的貨物運輸到琉球,轉手賣給專門出海的商行,這些出海的商行再將貨物運到南洋各地去售賣。”

“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路途,所以中轉貿易也是非常的迅猛,這河灣港口之中的船隻,十之八九都是如此。”

李遠山開始緩緩的講解起琉球這裡的情況來。

劉晉一邊聽也是一邊直點頭。

琉球這個地方,在後世一直到了明末清初的時候,鄭成功從福建這邊帶了幾萬人過去纔算是得到了一定的開發。

因爲一直沒有什麼人,所以歷史上再過幾十年,這琉球也是被荷蘭人給佔了去,最後才被鄭成功給收回。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這琉球迅猛的發展起來,有着十七座城、兩百多萬人口,並且和大陸這邊往來極其的密切,大明在這裡也是已經設置了十七縣,對琉球這裡極其的重視。

根本就不可能說讓荷蘭人給佔去,自然也就不會出現後面的一系列的事情了。

“這是一個寶島啊~”

“屬於我們大明的寶島,它越繁榮越好。”

劉晉聽完,也是長長的感嘆一聲。

李遠山看着劉晉,實在是不明白他爲何會有這樣的感嘆。

這琉球是大明的,這還有什麼疑問?

難道說還有人敢來搶大明的琉球不成?

他當然不會明白劉晉的心情,後世的琉球,它寄託了炎黃子孫太多、太多的感情在裡面,這或許就是劉晉爲什麼要大力支持琉球的緣故了。

所做的一切也不過是爲了這片大明永不可分割的土地,爲了它永遠都屬於大明,屬於炎黃子孫,爲了它不被人玷污,爲了它理所當然的是大明的,理所當然的就該和其它地方一樣,親如手足,彼此沒有任何的差別。

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199章,漁船回港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814章,大明威武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460章,衆生皆苦第1027章,愛琴海海戰第20章,分銀子第798章,朝野上下都很急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771章,蒸汽時代第1114章,歐洲新局勢第1991章,仗着皇親國戚欺負人的興王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65章,百姓苦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845章,退股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1557章,四方之物皆匯於大明第1418章,王守仁的工業論第195章,鯨魚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74章,和我有緣第1003章,瘟疫國度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954章,沒人願意過苦日子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1453章,劉晉的煩惱第2195章,家大業大也架不住兒子多啊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677章,攻打阿茲特克王國第1938章,高考2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967章,掃黑除惡2第2138章,你們可以抵押國土、女人和徵稅權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2163章,法蘭西滅亡第838章,鄙視鏈第2007章,丁憂第75章,張氏兄弟第1517章,又當欽差了第356章,銀票和銀元第320章,鹽場經銷商招標大會第1148章,埋下仇恨的種子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00章,去京城第851章,犒賞三軍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856章,一路往西第871章,要想富,多養豬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121章,人手問題第273章,張懋要賣地第497章,恐怖火槍第1220章,征戰令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734章,汽車熱第2119章,萬國來朝第563章,營銷手段第2164章,效仿大明人的辦法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1388章,就該讓你們嘗一嘗老百姓的苦第1128章,往來太慢了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2267章 ,嚴重同化的印第安人第599章,與民同樂第42章,杜明恩的決心第2085章,來自大明的廉價糧食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1503章,興王第891章,弘治皇帝的安排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288章,少女懷春第2251章 ,產能過剩 經濟危機1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846章,寸步難行第1006章,弘治十六年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1597章,大明已經全面領先世界第394章,大明第一銀行的困局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17章,商議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