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0節 “風聞奏事”給不給?

所謂“風聞奏事”,就是舉報人可以根據傳聞進行舉報,不必拿出真憑實據,也不署名。

意思是你罵人可以不負責任!

宋仁宗“發明”了“風聞奏事“的制度,也就是說諫官可以根據道聽途說來參奏大臣。此例一開,臺諫官員與執政大臣勢如水火,而皇帝卻在一旁偷着樂。南北朝期間,封建監察制度又有

一項重大的發展變化,即,御史有權“風聞奏事“,又稱“聞風彈事“。

史書上有關御史臺官僚風聞奏事的記載相當多,試舉數例:如《昭明文選》卷40“彈事”欄載南齊永明年間,御史中丞沈約彈劾王源與滿氏聯姻、受滿氏聘錢五萬事,即因“風聞”;《梁書·蕭穎達傳》,御史中丞任劾奏徵虜將軍蕭穎達非法徵收生魚稅,亦根據“風聞”;《梁書·王亮傳》任劾奏尚書左丞範縝“附下訕上”,還是“風聞”。

“風聞奏事”作爲中國古代監察制度中的重要舉報方式,舉報人可以通過“補空風捉鬼影”的方式進行匿名舉報,即使最終查明舉報不實,對舉報人都不加罪。

其初衷本是好的,讓官員在隨時被舉報彈劾的警示下執政,在一定程度上爲中國古代官場肅貪反瀆起到很好的促進推動作用。

畢竟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監控系統,制度也不完善,一些大臣猛將手執權力,旁人很難監督。

長期下來,國將不國,保不準禍起蕭牆,有人造反!

上位者種種心驚擔憂之處,是一般人不能全然瞭解的,若是有什麼意外,便是項上人頭不保之時!

換作是你在位,也會找TJ幫忙,讓他們制約百官,有事沒事時讓他們互相掐架,當他們狗咬狗的時候,就沒好那麼多心思去琢磨造反的事情。

沒有九千歲,還會有八千歲或者是九千九百歲。

無它,你得保命。

否則一夜之間,山河變色,你身首異處。

也就有了宋明的以文制武,畢竟唐代藩鎮禍害之烈,令人心有餘悸。

安史之亂平定後,朝廷政令不出京城,城外盡是藩鎮,無可制約。

文官噴口水給你,你頂多是臉上臭臭的。

武將揮刀,那是要你的命!

一些大臣、將軍久在其位,或功高震主,或勢力龐大,黨羽衆多,但你不能輕舉妄動,如果在沒有拿到真憑實據之前你輕易對他們動手,就會動搖國本,令人不再信你。

問題是等你拿到證據,可能已經遲了!

因此宋代行臺諫制度,明代用科道體制,是皇帝保江山的一種方法,只是後來走歪了。

科,是指給事中;道,是指監察御史。它們共同構成明朝監察系統的主體。在中國傳統社會中,這是用來監督百官的監察系統。

明朝時設戶、禮、吏、刑、工、兵部六科給事中,側重於監察六部官員與事務,他們有封駁權,對朝廷經皇帝、執政大臣下發的聖旨、文書、章程,當他們認爲不合理或者不合法時,他們有駁回詔書的權利,也就是說他們認爲皇帝的決策不對時,完全可以將聖旨給懟回。

他們能規諫皇帝,充任言官,諫官制度自古就有,用來議論政事,以備顧問,減少朝廷政策失誤,約束君王私慾,這種諫官上達天聽的渠道被稱爲“言路”,因此,給事中也被稱爲“言官”。

還可以參加廷議和廷推,參與朝廷大政方針的制定,監督其執行。

他們的權限還有考察官吏,明朝對官吏的考覈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上制下,由吏部和都察院進行考覈,稱“考察”或者是“考滿”;另一種是以下制上,由科道糾劾,六科給事中是以下制上的主力軍,一般地,吏部負責各級官員的考覈,但同時要要給事中們負責把關,只有通過吏部和給事中的共同考覈,才能對官員進行評判。

尤其在每三年的“京察”即考覈在京百官時,給事中擁有不小的權利。

綜上所述,給事中具備了人事監督、紀委和業務部門的權利等的權利,非同小可!

監察御史屬於都察院,最高位置是左都御史,可與六部尚書同起同坐,負責監察各級官員的違法行爲,還參與對官員經濟政策的審覈,

大部分的科道官員的官階基本上不高,只等於地方上的七品縣令,這是朝廷以小制大的一種措施,但不要小瞧他們,號稱手握天憲,動輒地動山搖!

能夠讓這些品級不高的科道官員活躍起來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風聞奏事”體制,告人不用負責任,幹嘛不告呢?

北宋自太祖開始留下不殺文官的祖訓,基本爲後代遵循,還有一個潛規則,那就是科道官員輕易不能殺,不可動,否則,你是不是心虛了,你怕什麼?!

明朝自太祖立鼎,起初科道官員尚能積極完成其職責,但到了前明中期,吏治敗壞,朝臣們結黨營私,先後掀起一波波激烈的鬥爭。掌握諫言、參劾大權的科道官員常常成爲黨爭拉攏的對象,以實現黨同伐異、攻擊政敵的目的。這種以敵人之是爲非、以敵人之非爲是的作風,很明顯會讓皇帝真僞莫辨,讓政治信息失真、失靈,上下壅蔽的現象就會危害朝廷的統治。

明朝中後期,科道官員的行政職能、職業操守都發生了質的變化,

所以在馬士英所治的《前明國史》中明確地指出:前明亡於黨爭!

現在的皇帝還是姓朱,將來皇帝還是姓朱,不可能自家人打自家人的臉面,把責任推到奸臣的頭上,從而乾乾淨淨地把皇帝洗白。

既有奸黨,那麼從屬於奸黨的科道官員充當了馬前卒,經常成爲黨爭的急先鋒,其破壞力不容小覷。

新明既立,顏常武來了個一刀切,將“風聞奏事”給收了回來,科道官員還存在,但沒有那種告人不負責任的權利。

他是海賊行強權,文官們雖有不滿,但無人敢反他。

如此一來,科道官員的權利大縮水,帶來了業務官員如六部官員、地方官員的威權上升,官員貪贓枉法,憑勢欺人的事件漸多,民間怨氣有所擡頭,而執政的監國公主魄力不足,對於這樣的情形控制不力,漸漸力不從心。

比方說,新明十年七月,兵部準備派遣兵部郎中趙新華前往北海,料理凱旋官兵夫船事務,朱真真接報後專門發佈上諭,囑咐這些人不要藉機勒索地方、欺壓百姓,尤其告誡中央官員不要和地方官員沆瀣一氣。

然而她也知道雖然三令五申要嚴懲不貸,可苦於無人舉報彈劾,有法難施。

御史本來應該對這種事上奏,可是問題在於“此等事,科道雖有風聞,因無實據,未便題參。地方督撫,又以官兵勞苦,不想得罪中央官員,不行劾奏,以致如此”。

朝廷既希望科道能夠彈劾不法,又不願他們風聞奏事,也就是說通過如何科道獲得足夠準確的信息,對於新明的統治者來說仍然是個很矛盾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矛盾,朱真真除了再次強調要嚴懲不貸外,似乎別無他法。

之前還算好,待到皇太孫主持朝政,朝議洶涌,藉機要求他恢復科道官員“風聞奏事”的權利!

……

聽朱和坪述說他的苦惱,顏琨冷笑道:“這是反攻清算,必不可給!”

第1263節 大明嘴炮專家第1725節 想當醫生的西藏兵第1532節 嚇寶寶一跳第1089節 一個巴掌第1151節 轉業就去當城管第1194節 贏後分豬肉第1689節 楊展眼紅土司第833節 勸降韃靼人(請訂閱好買麪粉制餅)第2064節 有至尊導遊帶領的遊覽(二)第1166節 新遣唐使!第751節 北伐之創造新歷史第216節風浪中的戰列艦第1325節 還不知機就是死第1342節 千葉合戰之臨戰前喜洋洋第735節 紅果果的阮大鋮第1730節 有小路可到敵後第817節 舊事不須再提第991節 錫克人蔘軍第1339節 倒幕軍硬着頭皮向前進第482節 皇協軍的幹活(二)第1504節 三小時的戰鬥(二)第419節 鼓動下南洋第1878節 賽義夫帕夏第2058節 陳子升見蘇丹第1591節 好籤第846節 細節令人誠服第1217節 一招制敵(一)第736節 發盒飯唄第598節 航行中的美食關於最近書友們對於本書中袁崇煥毛文龍的爭議的說明。第1823節 那不勒斯,再見!第1918節 大維齊爾馬到功成第1749節 蘇伊士運河通航第69節無農不穩第599節 印度洋的下馬威第1875節 包頭佬版的失街亭(三)第551節 在南京之董小宛第1506節 三個帕夏的命運第572節 驅虎吞狼之虎敗第1784節 海濱大道之戰第2節城下之盟第1502節 包頭佬的火藥第999節 藍軍在行動(一)第1717節 虧本生意好好幹第9節初建軍(二)第819節 可恨的蒙古人第1927節 求援之錫克人有麻煩第151節捉到鹿兒不會脫角的李魁奇第956節 軍隊就是這樣的!第61節追殺敵船第430節 大明名人來了!第1193節 神打上身也不管用第737節 孫承宗歸天第1850節 準備發起進攻第1752節 襲擾塞浦路斯第1719節 進藏難!第953節 艦長訓話第1682節 拜訪總督大人第1545節 HOLD住!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903節 開國閱艦式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2043節 包頭佬的逆襲第1380節 佔地爲王第651節 黃臺吉的真實想法第1080節 法哈德·帕夏出征第234節又一個歷史節點第861節 大改造第1344節 千葉合戰之戰鬥歷程第1590節 現在佛不拜過去佛第303節 漢奸最可惡第1890節 第六天的戰鬥第222節計劃改造戰艦第1755節 黑武士那恐懼的大傢伙第1696節 何定邦的槍法不行第445節 救女神第1183節 攻防戰之三哥向前衝第948節 有水斯有財第1830節 佔上風也打不贏的白皮第2008節 大吉之兆第1957節 時空錯亂的感覺第1559節 運河之糧與人第1545節 HOLD住!第1569節 運河之二十個月完工第206節火槍逞威第729節 我想念東林黨了!第561節 夫人來就不同第1697節 分錢第1419節 試探不利第1163節 埃及生產建設兵團第1970節 另類火力逞威第901節 開國大典(一)第856節 落實政策第1407節 敵人騎兵突擊第590節 老熊任總督(二)第964節 他們不是人第1264節 朱由榔出逃第175節敗了就歸零第1365節 有種的就跟我上!第1292節 真的給大家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