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輝踏足碼頭區沒等多久,見到一個安南官員騎着馬,後面跟着一羣人飛快而來。
安南官員年齡大概四十多,容貌就是標準的安南猴相,穿着類似明朝的官袍,由於人小,衣服大,有點銼子穿大衣的感覺。
他滾鞍下馬,跑得快以致於烏紗帽都歪歪扭扭的,他正正衣冠,過來向這羣明人中明顯是頭子的甘輝彎腰拱手,用文皺皺的道:“下官阮福安,是本地知府,誠惶誠恐,歡迎上國使節,請問……”
甘輝朗聲說道:“我家大人,是大明東南府督軍、大明驃騎將軍、臺灣衛指揮使、福建海防遊擊、廣東海防遊擊顏常武殿下出行,我是他座下的副參謀長甘輝,你可以叫我是甘副座!”
顏常武一大串的頭銜,阮福安不敢掉以輕心,努力地記下了!
哪敢不記下,人家這麼多的大炮!
雙方寒暄幾句,阮福安請甘輝賞臉、移步同去他的官衙,讓他能夠款待天朝來的貴賓!
甘輝接受他的邀請,後面跟了一隊上百人的火槍兵作他儀仗隊,那些火槍兵,都是特意挑選出來的禮儀兵,身高都有一米八以上,高大威猛!
名詞叫做“高大威”,另一名詞叫做“粗大硬”或者是“粗大多”。
古代人矮,但東南府近百萬人口還是能夠湊出這些高佬來,尤其是一些孩子們趕上好年景!
顏大少是在公元1625年奪權,現在1631年,當時東南府的孩子們是十二歲的話,營養充足,加上足夠鐵鍛鍊,立即就象雨後春筍般節節高,五六年功夫,當他們十七八歲參軍時,身高非常可觀!
他們與周圍的安南人一比,安南人秒變猴子。
看到那些高大的明人,再看他們帶的槍,一水的燧發槍!
阮福安客氣得不得了,落後甘輝小半步的位置跟着!
他的名字,顯示他是阮主的近親,在阮朝裡地位高貴,他也相當高傲,哪怕是紅毛番來也是一副Diao樣,但在這批明人面前是非常的認低微。
見他識做,甘輝也就不爲已甚,對他客氣有加。
大家氣氛融融!
去到他的官衙,門前雙石獅,類似明朝官衙,不過顯得小家子氣多了。
這官衙是新做的,可是明朝的舊衙門都比他們有神氣。
沒辦法,山寨的能力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做得來的。
阮福安的官廳居高臨下,可以望向港口,難怪剛纔他來得這麼早。
請了甘輝坐主位,阮福安吆喝着俏婢給他端銀盆洗手還有敬香茶。
雙方坐定,阮福安大談他對天朝上國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
甘輝則虛與委蛇,對他的行爲深表讚賞!
然後阮福安送禮,送出三份禮,一份是給東南艦隊的勞軍費,達一萬西班牙銀元!另一份是給顏大少的,同樣是一萬西班牙銀元!再到甘輝的,爲三千西班牙銀元。
甘輝照單全收,不過,送他的銀元他不會收下,而是交入公家,就連顏常武的也是如此。
他是第一個不收送禮的統治者!
雖然他也是家天下,但對於送禮他分得很清,收入的銀錢,入公賬,而禮物呢,有的禮物不方便變現(外人送禮給你,是一番心意,你敢賣掉?)則專門建立了展覽館去展示。
至於那些送給下屬的禮物,下屬如果喜歡,可以自己買下,否則都得變現或者送展覽館。
有一個利好則是有時顏常武會拿起展覽館裡的貴重禮物賜給下屬,尊者賜,不可辭,
甘輝回贈了對方一百桶的朗姆酒還有100包的白糖,加上一些鹿肉乾和絲綢,僅此而已。
雙方禮物不對等,安南人付出更多,但沒辦法的,誰對人家炮多,這麼多大炮,給少了,怕人家以爲他們是打發乞丐啊。
不過阮福安也敢下本,倒令甘輝對他刮目相看,更加客氣。
人敬你一丈,起碼還個三尺唄。
……
阮福安小心翼翼地動問:“敢問貴軍所爲何來?”
“我們是爲演習而來,軍隊不能光呆在港口裡,我們在遠程拉練……”甘輝胡謅一氣,聽得阮福安眼眨眨,心忖不知道是誰會倒黴了!
他在會安久了,見識過紅毛番的夾板船來來去去,但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大規模的夾板船艦隊開來,不,他們不是武裝商船,他們是專業的軍艦!
就不知道什麼人倒黴了,好在明人的這位首領對他很客氣,阮福安知道自家安全,心中稍定。
接着甘輝說起需要補給之事,列出了清單,不過他聲明:“照價給錢,不讓你們吃虧,當然,你們給點優惠更好。”
“好當然,那當然!”阮福安連聲道,叫來一個師爺,計劃一下,給了一個優惠價,然後派人與甘輝手下軍官忙碌起補給來。
當天中午,阮福安招待甘輝一行吃了一個豐盛大餐,出人意料地,菜式都是正宗的東南府菜式,例如蚵仔煎、燒酒螺、油炸花枝(烏賊)、東南肉圓等等,一問,原來在會安的閩南人不少,菜式新穎,阮朝官吏都比較喜歡吃,這算是中餐征服世界的一個表現了。
……
吃過東南菜,甘輝回到碼頭上,立即有人稟報道:“有不少客人來訪,留下了名貼和禮物,我們已請他們爲首的幾個人在船艙裡坐着了。”
進入座艙,立即七八個漢人行商站起來,向甘輝致禮,當中有三人還穿着明朝的官袍,乃是捐官得到的一個同知和二個知縣。
甘輝對他們是熱情有加,並不高姿勢!
東南府的官員普遍和氣,出要出於顏常武的教導,道理大家統統理解:你現在在打江山的時候,搞什麼排場!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對他們好一點,讓他們心甘情願給多點錢,造多幾門大炮不好麼。
甘輝與他們愉快地交流起來,得知會安的華人不少哩!
會安是安南最早的華埠,自1615年開埠就有不少從商的華人到此做買賣,漸漸落地生根,形成一個繁榮昌盛的華人社區,華人會館非常多,有潮州會館、福建會館、廣肇會館、瓊府會館,還有關帝廟、佛寺、各姓宗祠等。
那個捐了同知的華商是閩省人,叫做施同安,含笑道:“這裡的本地人普遍懶散,智力又差,我們有時搞建築,都得從家鄉請工人來……”
雙方講得入巷,當下甘輝隨他們去潮州會館、福建會館坐坐,先去媽祖廟裡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