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第422章 進入南京城

第422章 進入南京城

五月初一,數萬天武軍在中都城外結集,在萬衆矚目下,朱慈烺率領大軍及一干文武官員,浩浩蕩蕩的前往南京。

留守鳳陽府的有一萬名天武軍,以及楊御蕃的兩萬安武軍,從陝西回師的黃得功部已經從武昌府乘船沿江而下。

五月初八,大軍與黃得功部在六合長江邊會師,兩部天武軍共計十萬人共同渡江。

五月初的應天府隱隱有了初夏的感覺,太陽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自入春以來應天府滴雨未落,秧苗插下去一段時間田裡的蓄水就快要見底了。

“蘇州府、松江府連歲暴雨大澇,我們應天府卻連連大旱,賊老天玩的這是什麼把戲,還讓不讓人活了?”

面對絕收的危險,南京城外,田地裡的老百姓喋喋不休的指天叫罵着。

忽然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傳來,緊接着便看見一大羣騎兵馬隊滾滾而來,勞作的百姓們好奇的觀望着。

有農戶低估道:“這是哪來的軍隊?看着不像是後軍都督府的人馬啊”

百姓們都知道,應天府的軍隊都是由南京守備節制,打的是後軍都督府的旗號,而這股軍隊卻截然不同,遠遠望去就能感受到陣陣殺氣,絕不是久歷太平荒廢戰陣的南京守軍可比的。

“看!江邊來了好多船,好像有軍隊準備南下了!”

“走,去看看他們是哪裡的人馬!”

在各隊軍官的指揮下,天武軍有序的下船登岸,踏在應天府結結實實的土地上,人人顯得很興奮。

應天府的一羣百姓們見大股軍隊靠岸,竟然有許多鄉民紛紛趕到江邊來看熱鬧,對身穿精細紅盔的天武軍士兵們指指點點的。

有大膽的百姓還上前問:“軍爺從哪裡來的?”

見應天府的百姓們居然不怕官軍,幾個天武軍的軍士顯然一愣,他們回道:“我們是皇太子殿下的天武軍!”

大明北方的百姓見官兵如見賊寇,輕則被搶光財物,重則被借用人頭殺良冒功,哪像江南的百姓不僅往上湊,還嬉笑着指指點點。

朱慈烺看到這一幕後,不由得感慨了一聲,整個大明最後的淨土只剩下江南一處了,江南的百姓多年沒有歷經戰爭,面對這麼一大羣百戰餘生的軍士竟然沒有半分畏懼之心,可知江南富庶之地的百姓此時正沉浸在一片太平世道中,全然不知道中原被北方的戰事之苦。

隨着運兵的船隻紛紛靠岸,長江之上的木帆一片遮天蔽日,應天府的百姓哪裡見過這種盛況,江邊聚集而來的百姓越來越多,個個伸着頭看熱鬧,就差個手機拍照發朋友圈了。

徐盛擔憂道:“殿下,這些百姓越來越多了,堵在那實在不成樣子,也影響我大軍的入城儀式。”

朱慈烺點點頭,道:“打起龍旗儀仗,派幾隊人馬驅散百姓,再派一隊傳令兵去南京城通知,讓城內所有官員迎駕!”

朱慈烺又道:“傳令全軍,拿出氣勢,準備入城!”

在幾隊天武軍騎兵的呼喝下,圍觀的百姓們這才罵罵咧咧的離開了,惹得這些驅趕的騎士們鬱悶不已。

南京古稱金陵,又稱建業、建康,襟江帶河,依山傍水,三國時諸葛亮曾來過,因睹秣陵山阜,讚歎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自那後,虎踞龍盤就成了形容南京地勢的雄偉的專有名詞。

元末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路,改集慶路爲應天府,1368年朱元璋建國大明,以南京爲京師,南京成爲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明初南京總人口約七十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建的南京紫禁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羣,修建的南京城牆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垣。

明初南京城的繁榮見證了大明的昌盛,位於雞籠山麓的國子監學生多達近萬人,還有日本、朝鮮、安南、琉球等國的留學生在此學習。

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北京成了大明的政治軍事中心,南京則是大明的經濟文化中心,大明曆次科舉產生的狀元有半數以上出自南京的江南貢院。

明朝中期時,南京城人口達到一百二十萬,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首都,利瑪竇等西方傳教士遊歷中國路過南京時,被南京城的繁榮驚的眼花繚亂,一陣胡言亂語。

此時的南京城正陽門外,車水馬龍,由於往來的車馬太多,導致城門前一片擁堵,幾個互不相讓的車伕在那爭吵開罵嗶嗶個不停。

“你個憨批!知道大爺車內坐的是誰嗎?”

“大爺管你車裡坐的是誰,大爺車內坐的人你卻是惹不起,說出來能嚇得你尿褲子,趕緊起開!”

兩個車伕互相指罵着,一副雄赳赳的模樣甚是囂張,惹得城門周圍一羣閒人興味昂然的在那圍觀,還不時指指點點的起鬨。

正在熱鬧之時,只聽一道喝聲傳來:“皇太子駕臨南京城,率大軍進城了!快閃開!”

緊接着一隊隊衣着陳舊的應天府官兵前來驅趕衆人,清理城門道路,兩個背景深厚的車伕也顧不上互相裝逼了,連忙趕着各自的馬車麻溜的閃到一旁。

圍觀的衆人譁然,暗道皇太子怎麼來的這麼突然,告示上不是說過幾天才到嗎?

衆人疑惑的向城門南張望,不多時,皆是感受到大地傳來一股整齊震動的動靜。

遠處一片旌旗招展,正陽門前的主幹道上整齊行進着一隊隊全副武裝的人馬,他們清一色的帽兒鐵尖盔,盔上紅纓迎風舞動,宛若一條紅色海洋。

數萬天武軍將士斜跨火槍,步伐整齊轟動,幾乎同時擡腳落下,行進間傳出一片整齊的轟響聲。

城門前往來的商賈行人紛紛慌亂閃避,幾人一堆聚在一起低聲議論着,這是一支極爲威武的大軍,帶着逼人的銳氣,整齊劃一的動作所帶來的震撼讓人心驚。

一杆巨大的紅色龍旗獵獵作響,上面繡着一條張牙舞爪的金龍圖案,大軍所過之處,一片鴉雀無聲,人人不敢張嘴說話,臉上皆是浮現出畏懼的神情。

城內一衆南京城的文武官員急急趕來,喘着粗氣在正陽門前排好了隊伍,正了正冠服,準備接駕。

(本章完)

1232.第1226章 幕後主使333.第331章 試探性進攻670.第667章 美人救英雄114.第114章 斬總兵47.第47章 裝逼者死462.第460章 各方醞釀193.第193章 誅三族!(爲盟主JackieZXW加更658.第655章 大公主抓週116.第116章 找韃子談一談203.加更說明330.第328章 進軍遼東101.第101章 收復順義889.第884章 自上而下的強勢913.第908章 太上皇的憂慮275.第273章 全殲鑲紅旗1001.第995章 激烈1058.第1052章 刷新了世界觀(補更)1081.第1075章 入宮面聖(求訂閱)208.第207章 獻賊的逆襲197.第197章 收穫(爲盟主JackieZXW加更)716.第713章 選定皇后733.第730章 奉天靖難200.第200章 炮灰王藺養成 (爲盟主JackieZ442.第440章 血洗江南貢院317.第315章 拿我戰甲來!763.第760章 西征沙漠245.第244章 左軍反了!648.第645章 跑到祖地了222.第221章 跋扈的左良玉583.第581章 浩瀚軍威575.第573章 遼東危局579.第577章 衍聖公迎駕1349.第1343章 就藩355.第353章 服軟了1008.第1002章 溫泉邂逅282.第280章 伏屍二十里362.第360章 皇太極的決策568.第566章 吳三桂的抉擇369.第367章 敵後錦衣衛88.第88章 京城流血夜(下)1304.第1298章 囂張的太陽王1243.第1237章 一場莫名其妙的戰事88.第88章 京城流血夜(下)1271.第1265章 刺公殺王811.第808章 天皇的小心思546.第544章 大戰起326.第324章 收個奴才802.第799章 怕了吧!578.第576章 吳三桂剃頭1257.第1251章 人才濟濟805.第802章 轟炸江戶302.第300章 催促回宮96.第96章 代天子出征389.第387章 放肆三日1098.第1092章 皇家狩獵1022.第1016章 德川267.第265章 無奈的盧象升743.第740章 舉人遇到兵1154.第1148章 活捉明皇!427.第425章 強行清查 抄家分田1264.第1258章 文明之師183.第183章 強力鎮壓377.第375章 渾河血戰1084.第1078章 露餡了1303.第1297章 教科書般的烏合之衆735.第732章 毫無抵抗可言778.第775章 天武七年66.第66章 無須請旨,直接格殺338.第336章 火銃對射219.第218章 誅殺(首訂加更)1047.第1041章 內閣調動403.第401章 驚天財富(爲舵主流年似水年華207.第206章 想要文斗的流寇1114.第1108章 悲催的緬甸太子894.第889章 進攻馬尼拉城306.第304章 拒絕見面1330.第1324章 攤牌了757.第754章 太上皇的演講(爲寞言030加更)740.第737章 忍不住跳出來了984.第979章 登陸下關727.第724章 謠言四起771.第768章 屠君滅國708.第705章 決心746.第743章 艱苦的道路(第四更)533.第531章 危機1088.第1082章 太子黨(四千字章)1113.第1107章 破營斬將682.第679章 皇父攝政王1048.第1042章 安南有變370.第368章 明軍陣中的大清皇帝920.第915章 微服陝西756.第753章 司法改革950.第945章 結盟609.第607章 化學戰194.第194章 軍工 軍校(爲盟主JackieZXW加229.第228章 擴軍調整922.第917章 知縣老爺的鐵腿功863.第859章 原住民聯軍295.第293章 狠狠的轟!847.第843章 斬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