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第70章 捷報入京城

第70章 捷報入京城

崇禎九年七月二十二日,中午。

一隊東宮親衛報捷人員策馬奔進京師,他們手中舞着捷報聲嘶力竭大叫:“大捷!大捷!良鄉大捷,勇衛營斬首奴賊七千餘級!”

“大捷!大捷!良鄉大捷,勇衛營陣斬奴賊四個甲喇章京,十八個牛錄章京,解救百姓十萬餘人……”

“大捷……”

報捷的騎兵從北京城外城的永定門進入,沿着中軸線永定門大街直入內城正陽門,再入皇城承天門,一路高喊,全城轟動!

住在內城的兵部尚書張鳳翼聞言,立刻讓管家備轎前去兵部,結果到了兵部,發現報捷的人並沒有來,他呆了片刻,立馬騎着馬直入皇城進宮面聖。

張鳳翼一點也不惱怒報捷的人爲什麼不按流程先將捷報送到兵部,因爲他聽到了勇衛營三個字,他知道那是皇太子直領的軍隊,壓根不需要走他這兵部。

當東宮親衛將捷報送入午門時,守門之人無不目瞪口呆,把手午門的一個太監連忙將捷報用籃子釣上城牆,然後以最快的速度交給了司禮監秉筆太監曹化淳。

曹化淳接過捷報,迅速掃了一眼,心中狂喜,迅速朝幹清宮奔去。

此時的幹清宮已經亂成一片,地上散落着一大片奏疏和奏章,崇禎皇帝的怒吼聲不斷從殿中傳出:“整整十八天,賊奴如入無人之地,南下涿州,東破平谷,連破十數城,這幫入衛的總兵居然沒有跟奴賊交過一次手?他們想幹嘛?想當曹操嗎?”

崇禎皇帝憤怒不已,接連怒吼:“京畿遭此災難,各路總兵皆是無能之輩!朕要處死他們!”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雖然崇禎沒這特效,但足以令幹清宮中的宮女太監們心驚膽戰。

他們無不渾身發抖,緊閉着嘴巴大氣不敢出,唯恐引起皇帝不快,被拉出去打死。

曹化淳到了幹清宮前,見裡面的崇禎皇帝龍顏大怒,在猶豫了片刻後,見裡面的怒吼聲停了下來,這才跑了進去,他舉着捷報大聲叫道:“陛下,大捷啊!”

見一向穩重的曹化淳像個猴子一樣跳了進來,崇禎眉頭一皺,怒道:“鬼叫什麼?什麼?你剛剛說什麼大捷?”

崇禎皇帝見曹化淳滿臉笑意,心中緊張不已,忍不住道:“真有大捷?哪裡的大捷?”

曹化淳可不敢將捷報藏在身後讓崇禎猜一猜,他當即回道:“皇太子報捷:良鄉血戰,勇衛營斬首奴賊七千餘級,陣斬奴賊四個甲喇章京,十八個牛錄章京,解救百姓十萬餘人……曠世大捷啊!”

崇禎皇帝哆嗦地接過捷報,他將奏疏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錯過一個字,越看越覺得呼吸急促,原本緊張的面容也逐漸的舒展開了。

“好!好!好!”崇禎皇帝大呼三聲,在幹清宮中走來走去,釋放着壓抑己久的情緒,心中亦有萬千語言難以言說。

這份捷報來的太及時了,大明現在太需要這場提升軍民士氣的勝利了!

這個時候,值日太監來報,幾個閣臣和六部大臣請求覲見。

崇禎皇帝興奮的表情立刻停滯了下來,臉色閃過一絲冷色,這些個朝中重臣,在大敵當前之時屁本事沒有,此時有捷報傳來纔過來趕場子湊熱鬧。

不過礙於祖制和自己的納諫的名聲,崇禎皇帝還是召見了他們。

衆位大臣在見完禮後,兵部尚書張鳳翼馬上開口道:“陛下!臣建議誅殺入衛勤王的九路總兵!”

崇禎一聽就愣住了,說道:“張愛卿爲何這麼說?”

兵部尚書張鳳翼怒道:“陛下於四日下旨責令各路總兵八日內入京勤王,可現如今已經過了十八日了,各路總兵早已到了京師附近,卻遲遲不敢與清軍大戰,因此臣建議誅殺幾個總兵讓他們有所壓力!”

張鳳翼身爲兵部尚書,名義上管着各路總兵,現在出現這種狀況,只能把罪名扣在各路總兵身上了,不然被有心人抓住不放,他這兵部尚書難辭其咎,辭職坐牢是跑不掉的。

崇禎皇帝並沒有說什麼,臉色顯得有些疲憊,過了一會才說道:“殺了他們,我大明北鎮還有將軍可守嗎?”

崇禎皇帝雖然心中也是氣憤,卻也無奈,之前還說要處死那些無能之輩,也不過是個氣話而已。

現在的九邊軍隊,雖表面聽從朝廷召喚,但其實已經開始自成體系,逐漸向軍閥部隊轉化了。

特別是遼東鎮,早已形成了利益團體,朝廷每年往遼東扔幾百萬兩銀子,可他們只守不攻,也不建設城防,把錢都塞進了自己的腰包,將官連士兵的軍餉都貪掉。

如此腐敗,朝廷又不能撤掉他們,一旦斷了遼餉,譁變事小,投敵事大。

遼東若是沒了,清軍將會肆無忌憚的從關寧防線長驅南下,後果將不堪設想。

禮部尚書姜逢元道:“或許是各路援軍沒有統一指揮,才導致幾路總兵不敢輕舉妄動。”

姜逢元這一說,使得幾個大臣紛紛賣力的點頭贊同,雖然他們知道不是這個原因,但大家都心照不宣,不想與邊軍撕破臉皮。

“太子幾日間斬建奴萬餘級,朕打算讓太子總督各路援軍,大家以爲如何?”崇禎說着將捷報遞給了內閣首輔溫體仁。

溫體仁薑還是老的辣,不知給崇禎灌了什麼迷魂湯,沒用幾天又獲得了崇禎皇帝的賞識。

幾位大臣遲疑了,感覺皇帝有些兒戲,先不說這份捷報水不水,光是讓不到十歲的皇太子當總督就有些說不過去,各路總兵會聽他的?

溫體仁接過捷報看了眼,老眼頓時大了一圈,盡是不可思議,而後他眼中精光一閃,道:“陛下,自古太子不將兵,臣以爲還是讓他人去做妥當一些。”

禮部尚書姜逢元和吏部尚書謝升聞言,皆感覺溫體仁這老東西狠毒。

帝王都擔心有人覬覦自己的皇位,尤其是作爲二把手的皇太子,爲了防止大權旁落,歷朝歷代一般都不會讓太子領兵。

即使皇帝御駕親征去打杖,讓太子監國,也會在其身邊安排自己的親信,名爲輔助實爲監督。

溫體仁這麼一說,是在變相的提醒崇禎,要提防着東宮。

(本章完)

322.第320章 孫傳庭(爲堂主一槓槓加更)1336.第1330章 亂臣賊子194.第194章 軍工 軍校(爲盟主JackieZXW加719.第716章 削藩375.第373章 決戰914.第909章 內宮改革297.第295章 陣斬親王682.第679章 皇父攝政王452.第450章 馬屁拍的震天響87.第87章 京城流血夜(上)92.第92章 皇明時報4.第4章 批閱奏疏(求收藏)29.第29章 整頓軍紀555.第553章 安排1247.第1241章 最後贏家948.第943章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924.第919章 吃,給朕吃足了!622.第619章 清廷的危機894.第889章 進攻馬尼拉城75.第75章 貴妃蹴鞠562.第560章 江邊迎駕1318.第1312章 世界最後一個韃子1026.第1020章 士兵的日記244.第243章 誅殺左良玉(二)1197.第1191章 身陷囹圄168.第168章 打探281.第279章 優秀的鄭親王1043.第1037章 班師回國307.第305章 父子爭吵397.第395章 國丈宴請798.第795章 日清聯合艦隊486.第484章 落後的大明水師776.第773章 傳國玉璽現世105.第105章 專治各種不服1247.第1241章 最後贏家491.第489章 皇家海軍學院108.第108章 口令742.第739章 你問我東廠算什麼東西?(補更441.第439章 掀桌 罷考1178.第1172章 我兒和墿,有朕年少英姿10.第10章 京城扛把子1078.第1072章 意外發現593.第591章 大順亡了638.第635章 蒙古人的戰術858.第854章 順治勞改420.第418章 鳳陽府691.第688章 半路殺出個小舅子743.第740章 舉人遇到兵1317.第1311章 大局已定867.第863章 新式軍裝1300.第1294章 真正的戰鬥民族647.第644章 漠北611.第609章 漠南變故899.第894章 姚啓聖1273.第1267章 命格790.第787章 琉球王覲見1299.第1293章 傀儡政權792.第789章 德川幕府23.第23章 流民問題1078.第1072章 意外發現588.第586章 打臉683.第680章 清國的驚天計劃(上)56.第56章 誰敢問罪47.第47章 裝逼者死540.第538章 拒降773.第770章 西征軍凱旋199.第199章 革左五營 (爲盟主JackieZXW加320.第318章 援軍449.第447章 戶役制度538.第536章 八旗軍登陸日本960.第955章 歐洲的王者299.第297章 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424.第422章 進入南京城1095.第1089章 沙俄介入840.第836章 大明英雄朱有能871.第867章 神棍的絕望905.第900章 洋鬼子造反了!747.第744章 舉人鬧京城(第五更)739.第736章 詔獄新客1297.第1291章 活捉沙皇1352.第1346章 牛頓與牛筆707.第704章 千里挑一1064.第1058章 來自天武帝的關愛865.第861章 新的時代588.第586章 打臉918.第913章 拖家帶口的西巡1334.第1328章 太子的決心1129.第1123章 金錢的力量642.第639章 衝殺50.第50章 收攏軍心1194.第1188章 莫非有人要造反?922.第917章 知縣老爺的鐵腿功650.第647章 兵不血刃1030.第1024章 明軍出戰1076.第1070章 打臉!(補更,求訂閱)1262.第1256章 能抵五個師645.第642章 戰利品1278.第1272章 宣傳戰184.第184章 以暴制暴966.第961章 政治聯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