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後一行人走了不多久,遠遠看見了一處村莊,他們急匆匆向村莊的方向走去。這個村子不大,只有幾戶人家,他們在村子裡補充了食物和水,還找到幾匹老馬和一輛破牛車,吃過了飯,有了馬匹和車輛,盛國王子帶着他們向盛國的都城進發。畢丹公主坐在破牛車上,雖然是一路顛簸,但是她的心情卻無比興奮。終於離開了那個冰冷的神殿,那個曾經要她奉獻一生的地方。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和煦的陽光灑滿大地,路邊的雜草中盛開着許多不知名的野花,公主只覺得心情舒暢,這裡的風景與巢族居住的地方大不相同,沒有巍峨起伏的大山,也沒有波濤洶涌的大海,廣袤的平原一望無際,微風拂面,帶來陣陣春天青草的香氣。盛國王子騎在一匹老馬上,他不斷催促着大家快些趕路。但是看到公主的好心情,他還是爲她採來了許多野花。公主手捧着五顏六色的野花,畢竟只是17歲的女孩子,離開的祭祀巫女的身份,正是天真爛漫之時,她脫下黑色的斗篷,把開的最燦爛的一朵野花戴在頭上,一路奔波後略顯蒼白的臉頰突然變得緋紅起來,她的美麗讓見過無數美女的盛國王子都感到驚異,愛情也使得兩個年輕人感到了心心相印的幸福。若鴻王子雖然還對都城的瘟疫感到憂心,但是想到回去後就能與畢丹公主成親,心裡也充滿了快樂和甜蜜,他們就這樣一路歡聲笑語,年輕的熱情和幸福感染了周圍所有的人。
在經過邊城驛站時,王子亮明瞭自己的身份,他們終於有了快馬和堅固的馬車,向都城進發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了。但是距離盛國的都城越近,周圍的一切反而變得越來越死寂,路過一些城鎮和村莊時,看到人們臉上都帶着悽苦和憂心的神色,王子也變得越來越急躁,彷彿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回王宮。畢丹公主經過一路的顛簸,長時間的旅行也使得她變得疲憊,她沒精打采地靠坐在馬車裡。細心的王子雖然心急,但還是停下來讓公主下車休息,畢丹公主問道:“我們都走了十幾天了,什麼時候才能到達都城呢?”王子指着遠方一座山丘說:“快了,繞過這座山丘,你就能看到都城的城牆了。”公主道:“不知爲什麼,我的咒語在這裡不再靈驗了,不然一陣大風就能把我們吹到都城了。”王子笑道:“你好好歇歇吧,你在車上睡一覺,我保證等你睡醒了我們就到了。”
這一天,他們終於來到了盛國都城,把守城門的衛兵立刻把王子回來的消息傳回王宮。都城裡完全沒有了往日的繁華和熱鬧,街道上幾乎沒有行人,商鋪也大都關門閉戶,有的人家還不時傳出哭聲。王子見狀憂心如焚,他問前來迎接的官員:“都城裡的疫情還是很厲害嗎?”官員答道:“還是沒有辦法能夠控制,殿下走了快兩個月,疫情更加嚴重了。”“我父王和母妃怎麼樣?”“殿下放心,王宮裡一切還都安好。靈寶天師天天在王宮裡做法,能暫時避免疫情在王宮裡蔓延。但是誰也不知道靈寶天師的法力還能撐多久。”王子說到:“沒關係,我已經取回來了巢族的神物,相信我們很快就能驅走巫蠱毒蟲了。”前來迎接王子的官員聽了高興地說到:“太好裡,都城的百姓這下有救了,君上和都城的百姓都盼着你快點回來呢,君上聽到你回來的消息已經去正殿等候了。”
若鴻王子是盛國的三王子,乃殷王妃所生。殷王妃的孃家也是盛國最有權勢的家族。盛國王后原是旦國的公主,大王子和二王子便是這王后所生,可惜王后因染上疫病冬天時就故去了。若鴻王子帶着自己的一行人馬不停蹄來到王宮,宮門口有人已經預備了一承小轎,有宮人過來要扶畢丹公主下車上轎,畢丹公主已知這是到了盛國的王宮,眼前的宮殿高大巍峨,遠非巢族的祖屋可比。但不知爲何宮牆內氣氛陰鬱,彷彿一切都籠罩在一種可怖的氛圍中。來到正殿,盛國國君已經在坐在龍椅之上,若鴻王子連忙向父王行禮。盛國國君擺了擺手說到:“我兒一路辛苦了,巢族的神物可帶回來了?”王子道:“父王洪福齊天,巢族的神物兒臣已經帶回。”盛國國君立刻滿面喜色,他說到:“我兒果然英武,咱們盛國的安危就全靠你了。”說完就要王子把神物呈上,王子道:“父王不要着急,巢族的畢丹公主也和兒臣一起回來了,這次多虧畢丹公主相助,否則兒臣也拿不到這個神器。”說完,他回身將畢丹公主引上大殿。畢丹公主擡頭看見大殿的中央坐着一位威嚴的老人,雖鬚髮皆白,但依舊是神采奕奕,老人看見公主他的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畢丹公主按照巢族人的方式行了個禮。盛國國君微笑着點點頭說:“巢族公主真是人中之鳳呀,能隨若鴻來我們盛國,真是我們盛國之幸。”畢丹公主不禁面露羞澀,盛國國君接着說道:”公主幫助若鴻取到神器,救我國百姓於水火,我盛國深感公主的恩德,等滅除巫國巫蠱毒蟲後,一定要重重答謝。“公主聽了連忙說到:”大王不必客氣,巢族與盛國多年來一直是互幫相助,盛國有難我巢族也該出一臂之力。只是我巢族神物乃是上古神物,沒有經過修煉之人恐怕不能接觸它。“君上聽後連忙命人去請靈寶天師來,不多一會兒,一位身穿白色道袍頭戴道冠,雖然清瘦但並不羸弱的道士跟隨宮人來到大殿。君上見他來了連忙起身相迎,又引見了公主。道長看到公主並不驚訝,他打了個稽首說:”昨日正午我見有三陽普照大地便知是有貴客要來,公主恐怕就是那個盛國的恩人了。公主帶來的巢族神物能否讓貧道一觀。“畢丹公主見他品貌不俗,應不是普通的凡人,於是從斗篷中將繡袋取出。打開繡袋就露出裡面的仙珠神蛋。大殿之上仙珠神蛋立時發出瑩瑩的光彩。衆人臉上都顯出驚異之色。道長看了許久說到:“此神珠乃是上古善獸臨死之前用善心所化,慈悲之心普惠萬物蒼生。”君上及衆人皆點頭稱是。道長又說道:“只是這神珠歷經上萬年,一直庇佑巢族免受災禍,其法力已經快消耗殆盡了。”若鴻王子聽了有些着急,忙問道:“依照神仙道長的說法,這顆神珠還能夠擊退巫國的巫蠱毒蟲嗎?”“請王子不要着急,”道長接着說到:“神珠乃是因善念而生,當年上古神獸將自己的善念全部賦予在這顆神珠之上,雖然它的法力漸失,但是對付巫國的那種因惡念而生的毒蟲還是夠了,如果大善之人能與貧道一起作法,還能激發出它的神力,不僅能驅除巫蠱毒蟲甚至還能消滅它,使得在盛國能徹底根除這個禍患。”君上聽了大喜過望,連忙問道:“這大善之人是何方神聖呢?道長何時能與這大善之人同施法術,救我國百姓於水火?”道長聽了微微一笑說到:“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就是這位從遠方來的巢族公主。她爲了幫助盛國的百姓,不辭一路辛勞帶來神物,可見她的大善之心,有公主的幫助貧道一定能打敗這個巫國的巫蠱毒蟲。”畢丹公主雖然有些驚訝,但也不好推辭,她只好說:“天師既然如此說,我一定會助天師一臂之力。”若鴻王子說到:“畢丹公主只是一弱女子,況且她一路舟車勞頓,剛剛來到我盛國,如何有能力抗擊這麼可怕的毒蟲?”道長聽了說道:“無妨,明日我會在祭天台開壇做法,屆時請公主帶神珠同上祭天台,我會施法讓神珠恢復神力,需要公主做的事只是手持神珠立於臺上,等神珠神力迸發便可置毒蟲於死地。”若鴻王子雖然心裡有些擔憂,但也無法阻攔。他請求國君把畢丹公主安排在自己妹妹西華公主的府內休息,西華公主和若鴻王子都是殷王妃所生,因年齡尚小,還是在宮內居住,但是殷王妃的孃家已早早給她備下了一座清幽的公主府。
若鴻王子送畢丹公主住進妹妹的府邸後,他又急忙回宮來見自己的母妃。殷王妃已經早早等候多時,看見兒子平安歸來,一時悲喜交加,她拉着王子的手仔細打量了半日方纔放手。王子給母妃詳細講述了取回寶物的經過,然後說到:“這次多虧了畢丹公主的相助,否則兒子恐怕再難與母妃相見了。”殷王妃道:“不許胡說,等來日閒了,我一定親自去感謝這位巢族的公主。”若鴻王子說到:“母妃大人,兒子正有一事相求,請母妃一定要答應兒子。”殷王妃道:“什麼事呀,你說吧,母妃什麼都答應你。”若鴻王子聽了連忙跪下說:“兒子想娶畢丹公主爲妻,請母妃想父王懇求此事。”殷王妃聽了大吃一驚說到:“你怎麼會有這種想法,畢丹公主雖是巢族的公主,但那不過是一個偏遠的小部族,豈能與我盛國相提並論。我已經爲你定下了左相幫之女,就等你回來便要成親,你可不能胡鬧。”若鴻王子聽了有些着急,他說到:“左相幫之女聽說容貌醜陋,所有豪門望族都不願意娶她,母妃爲什麼要給兒子定這門親事。”殷王妃道:“你懂什麼,左相幫之女雖然長得不好看,但是頗有才華,娶妻就是要能助你將來成就大事,長得漂亮有什麼用。”若鴻王子道:“可是母妃,兒子不喜歡她。”殷王妃道:“你都這麼大了,有些事難道還不明白嗎?二王子已經娶了右相幫之女,而大王子也定了酉國的公主,你將來的王妃也不能出身不如她們呀。而且左相幫的變法深得你父王的賞識,他已經消減了很多豪門望族的封地,若是你能與他女兒成親,也能幫助母妃保住孃家的地位。”
若鴻王子從宮中出來,他忽然有一種萬念俱灰的感覺,他不知道如何再去面對畢丹公主,畢丹公主如果知道他無法實現自己的諾言,她又將會如何看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