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來龍去脈

bookmark

趙然用後世的潑墨寫意畫法閃了一下老方丈和明覺的眼睛,當然不會說立馬就讓這二位高僧如何如何拜服,畢竟這種技法與這個世界通行的繪畫方式顯得太過格格不入,讓人接受起來委實沒那麼容易。

但趙然的隨意而作,的確如他所說,是一種新的畫法,而且也確實很有趣,其中的意境相當可觀,大大出乎了兩位曲空寺和尚的意料之外。

有着相同愛好的人,總是很容易拉近相互之間的距離,趙然露了這麼一手,頃刻間便與智誠方丈熟絡了起來,與明覺的關係更進一步。

談論許久,天都黑了,老方丈笑道:“成施主見諒,貴客遠至,居然餓了肚子,這是老僧的不周。”說罷,讓明覺出去傳齋飯。

一餐吃罷,老方丈邀請趙然出去走走,趙然欣然起身,明覺在一旁陪着。

曲空寺並不大,沿着亭廊小徑走不多時,便轉到了後面,老方丈沒有停步,繼續往前走,轉出了佛寺。

寺後是一片竹林,竹林鬱郁蒼翠,在夏夜的晚風中沙沙輕響,如浪花一般,令人怡然自醉。

趙然感嘆道:“好一片清幽的所在。不瞞方丈,成某自來夏國之後,所見佛寺多有,卻沒有一處如曲空寺般,卓然自在,脫塵洗俗。”

方丈道:“我禪宗爲大迦葉所傳,不近官府,不入市井,悠遊林下,坐禪淨心,這是我曲空寺的傳承。靈泉之畔,清幽之地,利於修行,非只爲了貪玩之故。千多年前的祖師們,甚至連寺廟都不結守,餓了乞食一飯一鉢,累了,睡在雪地荒冢,不受外境左右,不爲己欲纏繞,當真是大自在大樂趣。只不過如此行事,不利傳承,初入修行者,多半吃不了這苦頭。”

趙然想了想,道:“這卻與早期道門修行中的真仙彷彿。”

方丈點頭:“其實佛門道門,修行的本質都是一樣的,爲了脫離凡世的苦海而已,只是後來佛道相爭愈演愈烈而致有今日。我禪宗一脈無奈而西遷,到了這片土地上,很多事情也不得不做出改變。譬如讓明覺前往天龍院供職,我內心是不贊同的,摻雜了太多俗務,如何做到諸法空寂?欲觀實相,須了知生死,欲知生死,身當清淨,無有生滅,亦無去來……”

趙然和明覺都在一旁凝神傾聽。一位菩薩境的大修士耐下心來跟你談論修行,這可是無上的機緣。

一開始,趙然還不太明白,這位方丈跟自己這個“普通人”談論這些做什麼?聽到後來,便有些心領神會了,問道:“曲空寺奉行的禪修,果然特立獨行,天龍院不管麼?”

方丈道:“他自管他的,我自修我的,讓明覺去天龍院做事,這已是我曲空寺退讓了。”

現在明白了,方丈是告訴趙然,那位道門女修在我這裡,你可以放心,性命是無憂的,哪怕天龍院來了,我也不會把人交給他們。

可這不是趙然想要的,保住性命不死是第一層,可在佛寺裡關押個三年五載的,這也不是辦法,還是要放人才好。

於是趙然又把那套說辭搬了出來,只不過在這位菩薩境的大德面前,他沒敢耍花招,施展什麼忽悠玄功只是找死而已。

方丈聽了之後,點頭道:“我這徒兒也跟老衲提過,成施主的想法不能說不對。但老衲留她在寺中,除了她有佛緣外,還是想磨一磨她的性子。另外,這女修脾氣甚爲暴烈,闖入我曲空寺後,妄圖盜我靈藥,老衲這是略施薄懲。”

果然,還是有緣故的,並非什麼“佛緣”一說,或許那不過是老方丈的戲謔之言,倒累的趙然絞盡腦汁編故事。

趙然不禁暗自腹誹:智誠大師,你這樣開玩笑真的好嗎?

既然找到了癥結所在,剩下的就是談判了,任何地方都存在利益的交換,老方丈雖然修爲高深,也同樣不能免俗。趙然對此非常理解,做了錯事就要挨罰,這是千古鐵律。

“不知宋雨喬想要盜取的是什麼靈藥?有沒有給貴寺造成損失?”

方丈頓了頓腳步,指着前方岩石上的幾株淺黃色的大葉蘭花道:“就是這幾株香蘭仙芝,此乃我曲空寺重寶。這位女修道行不夠,觸動了陣法,爲法陣所困。”

原來,不知不覺間,三人已經走到了一處巨崖下。崖壁上生長着幾叢綠意央然的蘭花,所不同的是,蘭花的每一片葉子都如玉般質堅透亮,望之若人工雕琢一般。

聽說這便是香蘭仙芝,趙然也不由一驚。這種靈藥在《芝蘭靈藥譜》中排名第八,以之爲主藥,可以煉製幾種功效卓著的靈丹,專門針對氣海的破損進行修復和調理,是相當珍惜的品種。

“有沒有傷到人?”

“本來無事的,但這女修假意暈厥,待我門中弟子好意施救時暴起發難,將明信打傷。所幸明信師侄修爲不俗,纔不至釀成慘事。”

趙然倒吸了口涼氣,小孩子頑皮淘氣,沒有損壞花草樹木,教育一頓也就完事了,可現在傷了人,就不是批評教育可以了結的了。

“這位明信大師現在如何了?傷得重不重?成某想去探望一二。”

方丈和明覺領着趙然回到寺中,至明信和尚的禪室內,就見一位僧人從木牀上強撐着起身,向他們合十見禮。

明覺輕聲道:“師弟,師父帶成施主過來看望你,現在如何了?”

明信道:“多謝成施主掛念,傷勢已經緩過來了,不礙事。”

趙然見這位明信和尚臉色蒼白,身形憔悴,知道他自稱的“不礙事”其實作不得數,於是轉頭望向方丈。

方丈道:“我這師侄修爲一向精進勇猛,年紀輕輕便已過了鼻識界,看破了怖畏現起智,我寺裡師兄弟們都是很看好他的。不想卻遭了這一難,當是命數使然。”

明覺怕趙然聽不懂,解釋道:“明信師弟已是比丘境僧人,比貧僧修爲要高出一層,本爲寺中所重,可好心之下不妨中了宋雨喬的計,傷了識海,將來恐難增進了。”又不免氣惱道:“出手如此歹毒狠辣,難怪山間客不喜她!”

感謝麗州老蟹和天明道長的打賞,感謝大家的月票和推薦票。貧道稽首爲禮!

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十六章 葉雪關第七十二章 控訴(爲蛩蛩巨虛—約翰道友加更)第一百零六章 九姑娘入山第三十一章 貧道是那種人嗎第一百八十七章 合道(爲樂在其中001盟主加更)第七十八章 這次真的休庭第一百九十章 軍輜(爲櫛風沐雨初心牢記盟主加更)第二十九章 重回翠鳴山莊第十三章 新的年關第三十一章 雲水堂的法陣第一百四十七章 腹痛如絞第一百零一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三十九章 新任夏知府第二十三章 少年曲鳳和第八十六章 僧推月下門完本感言第三章 由龍安府到鬆藩衛第八十一章 關照第三十一章 初見張雲兆第六十三章 嘉靖十六年的冬天第三十章 裁定第五章 主動還錢第四十八章 兵發太華山第四十七章 當金身再遇法相第十八章 畫符和煉器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與不幸第十九章 爲成安鳴不平第八章 道門修行理論第二十三章 被抱了粗腿第四十九章 上觀第二十五章 深入談話第十七章 拯救火工關二第六十八章 爲大師兄背鍋第一百一十一章 君山之再友第七章 新任方主第二十二章 西真武宮震盪第一百三十六章 周真人(爲bear_0408盟主加更)第一百零六章 再見白羽第九十六章 而立第二十二章 老都管第六十二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十一章 陣法之道(下)第十六章 這個夜晚真熱鬧第三十三章 關於服飾問題第九十五章 置換第五章 再見封唐第三十章 部民信道諫第十六章 洗心亭第二章 寶貝復活了第一百章 梅落雨第一百二十三章 選擇題第二十四章 忙碌的五月第四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二章 壞消息第三十六章 經典和學問第七十七章 趙方丈的慈悲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爲樓觀着想第七十五章 刷經寺第十四章 誓言第九十二章 大綱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一百章 新的道職第三十章 部民信道諫第十三章 入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調查組(下)第三十八章 蹲牆根的日子第五十三章 再正根骨第一百八十五章 制度性障礙第十三章 陣破第九十三章 振興之兆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第三十五章 定罪第六十六章 佳人會面第三十一章 西真武宮第三十一章 大乘菩薩千器法第四十八章 挖人事件第三十三章 死鬥第九十八章 筆試第二十四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章 重回無極院第八十二章 了結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三十三章 膽色第二十三章 暗樁和春耕第一百四十二章 排序第三十五章 定罪第一百八十八章 新概念(爲沈立平盟主加更)第二十一章 轉職的煩惱第八十八章 仙逝第六十五章 鐺鐺鐺鐺第一百零三章 賀宴第七十一章 在天上聊天第四十四章 夜談第一百一十三章 舊案第四十二章 壞消息第十八章 衙內第十七章 三本道書第八十一章 還是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