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信力排名

bookmark

自打知道白馬山大戰結果後,趙然很關心關於夏國方面的損失,尤其關心野利小侯爺的生死。斬首四千七百級、俘獲萬餘,這些人裡有沒有野利懷德呢?

趙然昨夜倒是想發飛符詢問新成安,但新成安已經接受趙然建議,離開興慶府躲避風頭,此刻也不知是在天馬臺寺還是在迦藍寺。

按照兩人的約定,趙然是不能主動發飛符給新成安的,天知道人家正在幹什麼。有很大可能新成安正在和佛門某僧對坐飲茶,結果趙然一個飛符過去,“一道白光倏忽沒入額間”,然後新成安或許就悲劇了……

話頭重新說回信力問題。

現在抱怨董致坤也沒什麼用,還是從老都講處打聽清楚纔是正理。這個信衆信力的排名究竟是什麼呢?說起來其實也簡單,就是各地吸納上繳廬山總觀信力的度量。

六百多年前,佛門的擴張勢頭愈演愈烈,除了佔據越來越多的洞天福地、佔用大量靈藥靈礦等資源外,大批高官貴胄、平民百姓投入佛門,成爲佛門的信衆弟子,這纔是對道門最致命的威脅。

眼看信衆信力大量流失,道門再也坐不住了,終於暴起一擊,引發了長達數十年的佛道大戰,最終獲得空前勝利,將中原輻輳之地納入掌中。

將佛門逐出中原後,道門對李唐皇室也十分不滿。這個原本尊道爲國教、認老君爲祖的李唐皇室,在佛門的壯大中起到了極壞的作用,尤其在武后當政之期,更是對佛門大力扶持,甚至鼓勵各地興建大雲寺,直接列爲官寺。

中唐以後,代宗、德宗、憲宗等皇帝均崇佛,以致佛門進一步坐大,終於可與道門一較短長。

因此,道門取得中原後,直接結束了李唐皇室的統治,傳承了三百多年的李唐天下由此易主。

當年,身爲道門主戰的核心之一,傳真大天師杜光庭就曾經說過一句至今被奉爲圭臬的話:“你要靈藥靈礦,我雙手奉上:你在我的洞天福地建寺建廟,我與鄰爲善;你借改我的道經爲己用,我替你細緻參詳。但你要我的信力,休怪貧道滅了你!”

信力和趙然吸納的功德不同,是信衆們祈福的願力,上一柱香、念一聲道袓、發一個誓願,都會產生信力。這些信力由道門特別煉製的法器——神像所吸納,發送至廬山總觀的信力池中轉化爲神水,廬山總觀通過專門的信力轉化法寶——九州方圓鼎,便可測知每一處神像吸納信力的多寡。

當年趙然立君山廟時,蔡雲深專程過來勘察測試後煉製玉帝神像,就是爲此。

按照白都講的說法,谷陽縣嘉靖十九年的信力爲八十六萬三千餘圭,位列川省九十二縣第十位。圭爲這方世界道門計量信力的單位,大概相當於十粒粟米那麼重。

這其中,君山廟貢獻信力三十三萬六千餘圭,刨出君山廟的話,谷陽縣的信力收納數字僅爲五十二萬七千餘圭,作爲上縣,排名全省第五十七名,與其丁口狀況嚴重不符,與五年前相比,減少了近二十萬圭。

趙然聽後覺得很有意思,纏着白都講又瞭解了許多。比如簡寂觀每年都要下發一份密級很高的小冊子,有資格看的人可以拿來作一個比較;又比如雖然簡寂觀沒有明文規定,但信力的多寡經常會成爲衡量監院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還比如,道門會憑藉這本小冊子,及時發現並處置各地出現的諸如八仙教之類的問題……

在回到提調署之前,白都講最後道:“既然君山廟如此出色,有些事情,該爭還是要爭的。”

“有些事”——是什麼事?“爭一爭”——要爭什麼?白都講這句話,似乎意味深長,又好像什麼都沒說,讓趙然陷入沉思之中。

拔度英烈的大齋醮之後,川省道門大議事便開始了。

正月二十二日,辰時三刻,提調署正堂之內,三百多名道士於東西兩廂各成三列相對就坐。這些道士都是省觀、府宮、縣院乃至鄉廟的掌舵者,代表了整個川省十方叢林一萬兩千餘名受牒道士,是整個川省八百萬信衆的心靈領路人。

正北方三清像下是四張黃木交椅,左起第一張椅上是總督川西軍務周峼,第二張椅上是玄元觀監院李雲河,向右依次爲道門川西提調署同署嶽騰中、玄元觀都管趙雲樓。

趙然身爲最低品級的廟祝,他的位置就在西側第三列。因爲君山廟的受牒道士和火工居士的編制最少,而趙然的年歲又最輕,因此排在了所有廟祝的最末一位,伸手就能摸到正堂的門檻。

頭一天安排座椅的時候,趙致星原本想調整座次,以趙然有館閣修士的身份爲由,將他排到廟祝們的第一位,但趙然得知後趕緊去找趙致星,堅持按照原來的順序排座。既然在十方叢林中廝混,他可不想顯得自己過於特立獨行,必要的時候甚至想讓大家都忘了自己修士的身份。

頭一天的議事,就在總結戰事、獎懲功過中結束了。八年來,整個川省道門裡,進入白馬山戰區參戰的十方叢林道士共有六千餘人,在玄元觀都管趙雲樓宣佈的獎勵和懲罰名單中,受到褒獎的道士共有三百一十八名,佔比百分之五左右,由此可見,道門對戰功的評定還是相當嚴格的。

這些立功的道士,不同程度受到了提拔、給予丹藥、賜予田土、賞銀等獎勵,其中立過殊勳的一百餘人,還獲得了授予散骨丹、參加升門法壇的機會。尤其後者,獎勵算得上相當豐厚了,也是道門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舉辦升門法壇。

其餘人等也有等次不同的銀兩賞賜,並在典造房檔案中添加一筆履歷,作爲將來晉升的重要參考依據。趙然因爲有提調署出具的參與白馬山大戰的記錄,也被獎賞了三十兩銀子,並被玄元觀記錄在案。

當然也有五十餘名道士被通告處罰,最嚴重的是奪回道牒,開除道門。聽說大戰中還有上百名道士被當場處斬,這些是不會在大議事中說的。

感謝一鍋楓糖、vistia、大海啊全是水、天涯一飄客、星漢浮槎、鏡玄散人、最終之耀、三鈦子、江邊老根、feicheng2012、段冪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投票,貧道有禮!

第三十二章 磨盤第七十三章 磨礪第三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六十八章 樓觀丹符第二十章 恍如四年前第四十五章 一個跨越千年的故事第五十八章 君山民事第一百零四章 收禮第三十四章 劍意第七章 老天不公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第六十三章 閱評第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終)(祝kendrick申請美高順順順)第三十二章 再見張雲兆第二十八章 暗流洶涌(二)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七十四章 觀棋第一百零六章 九姑娘入山第六十四章 兩個毒舌鳴翠柳第四十二章 後盾第十二章 好寶貝第十章 好戲正在上演第七十章 對問第七十九章 忙碌的夜晚第二十九章 斷案和門禮第三十七章 新的漩渦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一百一十七章 摳門第六十九章 一鍋端了第四十七章 明奸第六十五章 第三條道路第一百零八章 想聽故事嗎第十二章 明王金身第五章 破境第八十六章 拜年第二十八章 大悲大喜過山車第四十八章 密會蔣高功第八十三章 不忘初心第二章 突如其來的禍事第八章 手訣第三十六章 一縣之尊第二十四章 不打不相識第十四章 授籙第三十二章 小僧覺遠第四十章 孰輕孰重第三十八章 順風順水莫囂張第九十五章 又回來了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一百章 新的道職第四十五章 文字遊戲(爲天明道長盟主加更)第八十六章 結局第五章 主角光環加金手指不敵根骨和資質第二十五章 開工前的準備第一百九十章 軍輜(爲櫛風沐雨初心牢記盟主加更)第一百三十六章 周真人(爲bear_0408盟主加更)第十八章 江師父的小道消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傳聲筒第一百一十一章 君山之再友第五十二章 成本第三十一章 雲水堂的法陣第四十四章 拜見第二十四章 佳人回山第三十五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二十四章 在菩提堂講法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四十一章 開田耕地真忙第十六章 慈善堂第十八章 巡查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第一章 君山廟的框架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五章 主動還錢第二十章 離山第十九章 慈善堂風波第三十章 進一步合作第三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三章 勸解第九章 神神叨叨第七十九章 釣魚第三十五章 求道第三十八章 堵門第五十六章 調和第五十七章 屁股的位置第四十一章 丹木和完丘第二十三章 反省材料第六十八章 框架第二十四章 青苗錢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六章 君山洞天開工第四十一章 飧和閣第六十一章 威風(爲AD先生盟主加更)第十六章 朝氣的另一種解釋第一百零九章 方丈履職第四十章 圓滿第十六章 興慶府第三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二十九章 苟二立威第六十一章 甲乙丙丁第一百零九章 祖師和三個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