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

bookmark

景緻摩承認自己不如趙致然,這句話讓趙雲樓對他的惡感又褪去幾分,點頭道:“你有這份胸襟,也算難得。”

忽問:“前幾日,提調署內傳言趙致然策論極佳,這話是不是你說的?”

景緻摩點頭承認:“的確是我所言,也是我的真實想法。只是不知怎麼流傳了開去。”

趙雲樓擺擺手:“傳開便傳開吧,也不是什麼壞事。你接着說。你打算讓他去鬆藩哪個地方?是去哪個廟當廟祝?”

景緻摩道:“不去廟裡,也不去院裡,而是去道宮。”

趙雲樓皺眉:“他在君山廟做得如此出色——信力簿你也看了,全省鄉廟第一,超過了青城廟。舉薦他去道宮做什麼?”

景緻摩道:“舉薦人才,當然是要舉薦他做最合適的事務。我認爲,他的大才遠遠不是一個道廟能夠容納的,但是讓他去道院,連跳兩級,卻又與成例不符,且年紀輕輕,容易遭嫉,反而是害了他,此非我道門用人的本意。”

這話說得大義凜然,倒令趙雲樓一時間不好回答。

景緻摩微笑道:“在我看來,他功課紮實、經義精深,治策如此新奇,思路如此開闊,最合適他的地方,應當是經堂之中。除了可以專心學問,提出符合整個鬆藩衛適行的好策略,還可以帶出一批學問好、有見識的人才,豈不是比困居一隅強上百倍?因此,我想舉薦他爲道宮經堂的靜主——這個值司,他當年在無極院也做過,想必輕車熟路。他若想做事,以道宮經堂靜主的身份,我讓他專責一項,豈不是更明正言順、更有高度?”

經堂靜主,這是整個道門十方叢林中最清貴的職司之一,每一個靜主的將來,都是很大一片光明錦繡的前程。李雲河、趙雲樓、景緻摩等人,當年都是從經堂中走出來的,要麼經主、要麼靜主,這樣的履歷,也爲他們之後的一帆風順鋪墊了堅實的基礎。

更何況,鬆藩地區即將設立的道宮,要比別處州府道宮高半格,趙然如果當了靜主,相當於無極院三都的級別,而且更加尊貴。

作爲相互間“仇視”的其中一方,景緻摩此舉,算得上相當大度了。

不,不僅僅是大度,而是胸襟開闊,極有氣魄!

趙雲樓滿心狐疑的打量着眼前的景緻摩,竟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趙雲樓回去後,便將自己和景緻摩的一席談話原模原樣告知了李雲河。

李雲河聽罷,捏着茶盞良久不語。

趙雲樓想了想,問:“莫非他想拉攏趙致然?一個府宮監院,即將登上省觀三都一級,有這個必要麼?渝府的劉師弟當日爲他和宋致元、趙致然緩頰之時,他的話可不是這麼說的,沒過幾天,就能唾面自乾?”

李雲河忽道:“勞煩師弟,再走一趟,把這番話告訴趙致然,看看他是怎麼說的?”見趙雲樓有些不解,緩緩道:“不在山中,其實更加難以見識真貌。”

趙雲樓似有所悟,點着頭要出去,卻又被李雲河叫住:“你去不好,想聽真話,師弟還是去找宋致元談吧,把這些話告訴宋致元,其餘什麼都不用講。”

趙雲樓去尋宋致元的時候,水合廟的廟祝蘭致合正在趙然的房中,他是專程過來拜訪趙然的。

因爲趙然頭上有“館閣仙師”的光環,所以蘭致合的態度很是恭敬。

趙然對這位在困境中依然做得很出色的廟祝很有好感,與之詳談甚歡。

道門總觀是以信力值總量來排名的,殊不知這種排名方式其實並不全面,趙然在看總量的時候,習慣腦補一個人均值,只可惜信力簿上沒有各地的人口數量,只能在合適時機自己去收集。

詢問了黎州水合村的人口情況後,趙然對這位蘭廟祝的能力又高看了一眼。水合廟所在的水合村及周邊山區,人口加起來大約兩千多人——具體數目蘭廟祝也說不清,這倒不是能力問題,而是理念問題。

按照這個數目推測下來,如果取中間值的話,水合廟的人均信力值,嘉靖十九年約爲十三圭。君山廟的人均信力值則爲二十五圭,大概是水合廟的一點九倍,不到兩倍的樣子。

當然,趙然計算君山廟人口的時候,是把西線和東北線兩條道路沿途的百姓,包括青口鎮那一千多人,都納入進來計算。如果單純計算君山本地百姓,人均信力值則超過三十圭。

這麼一算,水合廟的成就其實是相當了不起的。要知道,君山地區趙然的投入是多少?水合地區蘭致合又能投入多少?二者的投入量相差巨大,不是一個等級上的水平。

如果這麼比較,依舊找不到清晰概念的話,可以再拿同爲無極院轄下的龍山廟來對比。

龍山廟覆蓋人口八千多,嘉靖十九年信力值爲六萬二千,全省排名第五十三位,處於中間檔次。估算人均值,則不到八圭,只有水合廟的三分之二。

可是百姓的生活水平呢?明顯要比水合山區強上一個檔次!

因此,蘭廟祝很敬佩排名第一的趙然,趙然對蘭廟祝也高看一眼,兩人互相汲取經驗,相談甚歡。

也不知過了多久,宋致元登門了。

蘭廟祝駭了一跳,對他來說,一府道宮的監院,那是平日望之而高不可及的存在,沒想到還衝自己微笑致意,真是有點暈眩啊。

這位廟祝倒也有幾分眼力架,知道宋大監院必有事情,於是趕緊告辭離去。

宋致元問:“此人是誰?”

趙然道:“黎州水合廟的廟祝。”

宋致元毫無印象,略有些茫然:“你在黎州還有朋友?”

趙然道:“也是這次大議事認識的,他做了個發言,很有意思。”

宋致元點了點頭:“排名前十吧?黎州那個地方,能排到前列算是相當難得了。”

趙然道:“排名倒數第六。”

“嗯?”

“雖是第六,但其中內容大有可觀。”於是趙然便將自己估算的人均值情況跟宋致元講了一遍。

宋致元大感興味:“以前在看總量排序的時候,也會大致評估一下其規模和富庶情況,但從來沒想過信力還能有人均值這麼一說……總量比人口……有意思,很有意思。”

ps:本書前面“作品相關”中,有佛道修行境界對比、道門體系介紹,需要的書友可以瞭解一下。

感謝星漢浮槎、吃飽撐着2013、vistia、fly若在冬季、彩蚊子74的打賞,貧道拜謝道友們的投票和訂閱!

第二十一章 君山匪患第六十八章 方丈的“坐”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試探第五章 科學不科學第四十四章 關於某人第九十八章 成敗第四章 正派和反派的角色互串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五十七章 打就一個字第二十一章 潘養壽的眼光第四十三章 法師黃騰鬆(補更)第九十四章 憋屈第三十三章 薛知客上天第一百章 梅落雨第一百零九章 黃冠第一百三十章 綠地、靈氣、陽光和道友第十三章 薛知客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第二十章 坑你的坑第八十四章 兵團第一百一十章 望梅第十八章 畫符和煉器第四十六章 古本原籍第二十八章 生活還要繼續第十八章 畫符和煉器第六十二章 議決機制第二十九章 讓氣泡再大些第四十三章 哲波山盟誓第一章 樓觀舊物第二十一章 大明好師兄第二十三章 少年曲鳳和第五十一章 師徒五個第五十章 兔子的身影第十七章 大江第五十六章 大禁術的新用法第三十八章 能人第六十七章 儒修功法第六十一章 威風(爲AD先生盟主加更)第五十三章 戰場設定第一百三十六章 聯合調查組(下)第九十四章 憋屈第八十三章 再啓青苗錢第八十章 還要等?番外(賀六行堂榮升盟主)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十八章 不會演戲第三十五章 尊號第十九章 飛劍空空第二十三章 被抱了粗腿第四十九章 栽培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一章 趙師弟和諸師弟第五十一章 花天酒地第三十九章 犯了哪條王法第三十四章 罪責第五章 一切就緒第八十五章 複雜的局面第三十九章 犯了哪條王法第五十一章 花分兩朵第四十八章 密會蔣高功第三章 經堂內的說唱聲第二十四章 佳人回山第十五章 普真的幸與不幸第四章 集中受籙第二十三章 少年曲鳳和第三十九章 犯了哪條王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渡劫流程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十八章 衙內第四十一章 聽話的宋師姐第八十七章 元宵節後第三十八章 堵門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六十五章 鐺鐺鐺鐺第二十四章 青苗錢第五十三章 再正根骨第四十四章 東方師兄第三十三章 怖畏佛像第一百四十四章 賀宴第五十一章 奇葩的態度第六十四章 東家、和尚與女修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六十二章 宋監院的策論第十一章 陣法之道(下)第二十三章 被抱了粗腿第八十八章 雙修道侶第二十章 恍如四年前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一百零七章 金丹第六十二章 豁出去了(爲落葉聽風啊盟主加更)第二十二章 兄妹第七十章 算計(補欠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人第三十五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三十二章 磨盤第一章 趙師弟和諸師弟第二十九章 救還是不救第一百零一章 有客自遠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