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劫

bookmark

趙然忙活了整整一宿,好不容易將一切理順,天色已經矇矇亮了。

所有觀禮的要客、宗門,都在武當接引弟子的引領下,來到玉虛宮外。玉虛宮坐落於南山腳下,宮門外是一片巨大的青石廣場。整個青石廣場上已經安放了四五百個蒲團,每個蒲團上都有名姓,觀禮的修士按位就坐,現場顯得極爲有序。

孫碧雲煉製而成的張仙樓終於趕在昨日堪堪完成,已於丑時安置就位,立於玉虛宮青石廣場正西側。張仙樓高九丈,分爲三層,每一層都是敞開式結構,可一眼而望究竟。

每一層中,都掛滿了符籙,佈置了符籙大陣,豎樑中有不少供龕,張老道平日使用的一些法器、法寶則供於龕中,包括紫金斗笠、龍驤杖、避水蓑衣、羅天葫蘆等等,其上均流動着瑩瑩光華。

這些佈置,卻非助張老道抵禦天劫的,而是爲了保護張仙樓及觀禮的修士不被劫雷所擾。

張仙樓的最上一層,其實是個平臺,臺上是一尊丈許寬、兩丈高的金甕,這是道門高士羽化飛昇以盛遺物或者肉身的“棺槨”。

合道境高道們飛昇時,一般會有兩種狀態,要麼整個肉身一起飛昇,空留衣物;要麼只升元嬰所化的陽神,留下軀殼。

究竟是哪一種飛昇方式,則需要看修爲的高低和承受天劫後的情況而定。道門天劫究其本質而言,與佛門涅槃是一樣的,只不過一個以劫雷的形式外化,另一個則以心魔的形式具現。如去年被“圍剿”的玄慈大和尚,其實就是在渡劫。

於道門修士而言,修爲高的,能夠輕易承受天劫或者劫雷不重的,身體髮膚損毀不大,肉身便與元嬰陽神一齊飛昇;修爲略低,或者天劫極重而導致肉身損毀的,則以陽神飛昇,將軀殼留下。

無論哪一種,最後的遺物都留在金甕之中,是爲道冢,以供後輩弟子瞻仰敬香。

在一片肅穆之中,觀禮修士們全部到齊,現場鴉雀無聲。

張老道身着紫金道袍,道袍上繡着玄龜和靈蛇,緩步而入張仙樓,拾級而上,來到金甕之旁。

青君跟在他身後,亦步亦趨也上到樓頂,看了這座金甕之後,蹙眉道:“大真人,這個金甕我不喜歡。”

張老道一笑:“此乃我道門數千年的習俗了,此甕最合引動和抵禦天劫,青君忍受一些便好。”

事已至此,青君也只是發個牢騷,於是取了幾件常用的法寶,置於平臺周圍幾處特意空出來的供龕之中,以助張仙樓防禦天劫。

張老道和青君飄身而起,進入金甕之中,各自坐定。張老道掐了個訣,喝道:“鍛鍊一爐真日月,掃盡三千六百條;陰火陽符分子午,罪垢凡塵一筆消!智慧明淨,心神安寧,三魂永久,魄無喪傾!劫雷,來洗!”

咒言吐出,體內丹爐如火,渾身散發出沛然莫御的氣勢,這股氣勢向四周膨脹開去,爲金甕所阻,匯聚在甕口處,向着天上激射而出,直入雲霄!

於此同時,青君顯化本相,卻是一條竹葉青蛇,蛇身晶瑩翠綠,幾乎透明,盤踞在甕口上,向着天空吐出猩紅的芯子。

兩股威勢合在一處,立時激發天上的變化。一陣陣悶雷聲大作,響徹武當山上空。天色立刻黑沉下來,生出翻騰滾動的劫雲,一層一層不斷加厚,繼而開始旋轉起來。

一道閃電忽然從天上劈了下來,直擊金甕,從雲端一直連到地面,連續抖動閃耀!這一瞬間,趙然有種錯覺,彷彿天上地下,只有這麼一道閃電存在,彷彿整個武當山都被這一道閃電籠罩於內。

趙然從來沒見過二十三年前鬆雪道人飛昇時的景象,但他聽張老道描述過,兩相對比之下,他推測這道劫雷比鬆雪道人當年飛昇時,何止強上一倍!這應當便是青君和張老道簽了主僕文契的緣故了,劫雷是合擊而下,將主僕視爲一體,青君的劫便須做主人的張老道來分擔,否則青君自己是很難渡過去的。

劫雷威力極其驚人,張老道雖然早有準備,知道這是自己帶上青君一起應劫的後果,也難免有些駭然。他不敢怠慢,運轉功法護持己身,忍受着劫雷的轟擊。同時,張仙樓中佈置的符籙大陣、各處的法寶也都開始運轉起來,將各種護持加在張仙樓上,以防劫雷擴散傷及無辜。

劫雷之來,只可抵禦,不可反擊,張老道和青君合力,的確有能夠將劫雲擊散的實力,但如此一來,天劫卻白引了,洗不淨因果、打不掉歹惡,又怎麼能夠羽化呢?

甚至渡劫之時,也不能借用外力,最多使用自己的一兩件本命法寶或者符籙,否則同樣起不到“淨化”之效。至於本命法寶能有幾件,全看個人修爲和功法。

當日龍陽子準備改煉《蓬萊仙弈圖》爲自己的本命法寶,後又打算分出一縷神識納入釋迦獅子印,那張老道自己呢?青君又如何呢?

張老道使用的本命法寶,乃是一柄飛劍,名曰“太極劍”。太極劍被他祭出,劃出一道道太極圖案,在頭頂盤旋,青君則吐出一枚墨綠翠石,石中噴出黑雨,灑向劫雷。

兩人合力,將劫雷的威能抵消大半,剩下的劫雷穿入金甕,劈在二人身上,這些威能則只有自行以肉身承受了。

是承受,而非抵擋,劫雷不淨化身心,就幻化不出可以適應天界的肉身和陽神,到了天上也無法存活——這纔是天劫的真正用意。

當然,除了以肉身和陽神硬抗,以本命法寶抵擋外,還有一樣可以用來借用之物,就是道門收集數十載的信力。信力抵消劫雷,可以等同於劫雷淨化。

道門收集信力,最終的目的,其實就是飛昇。在飛昇之中,信力又可用於兩處,其一爲抵消劫雷的威力,守護肉身和陽神;其二則與佛門類似,形成虹橋,接引修士上天。

按照道門的記載,無論是以信力抵消劫雷的威力,或是構築接引修士的虹橋,其本質都是對上天的供奉,說白了,以信力換取飛昇。

一道劫雷大約維持了幾個呼吸之間,然後一閃而沒,緊接着,天上雷雲翻滾,繼續劈下了第二道劫雷。

連頂九道劫雷之後,張老道呼吸急促,青君的蛇身也開始變化不定,這是開始吃力的表徵。於是張老道手指一引,口中振振有詞。

一股虹光自東南飛來,加持在金甕之上,將劈下來的這道劫雷消去,張老道和青君都得以喘息,各自抓緊機會閉目恢復。

感謝灰太狼喜歡琳琳、哦哦呀呀哈哈、書山的男爵打賞,拜謝道友們訂閱和投票。

第九十五章 置換第三十一章 另一種熔斷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二十六章 另一個故事第六十九章 講講道理第四十三章 遷居工程第五十八章 君山民事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六十五章 鐺鐺鐺鐺第一百零二章 女修有點多第四十一章 離別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劫第五十七章 屁股的位置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八十三章 橫斷大山第十三章 谷中三僧第二十六章 趙莊變故第六十七章 儒修功法第八章 道門修行理論第二十五章 封大郎第八十三章 再啓青苗錢第一百一十六章 忙碌的趙致然第七十一章 何爲胸襟第四十六章 羣狼第七十五章 第二次談話第三十六章 嶽騰中的高論第九章 機會第三十二章 磨盤第八十八章 以君山廟的名義第四十一章 開田耕地真忙第七十四章 聽證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刀(爲zzzzlf盟主加更)第四十章 查看根骨第八章 手訣第六十五章 曲流亭中第二章 熟人熟菜第三章 和藹的杜長老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四十八章 物歸原主第四十九章 辦案等於發財(補更)第三章 後山第十二章 官僚主義第六十三章 閱評第一百一十章 望梅第一百零二章 求情第二十六章 趙莊變故第二十二章 老都管第八章 新生活第一天第三十九章 永鎮監院第九章 五色大師第十二章 破境第六十章 提半格第二十九章 價格的聯繫波動第十章 臨別贈言第九十一章 心病也是病第三十四章 劍意第十九章 筆架山莊雅集第三十章 反正第六十九章 人選第一百零四章 品行端正的反派第二十三章 道院二三事第七十四章 官話的威力第九十三章 看破一竅第十三章 新的年關第一百五十章 藍圖第六十九章 仁多家第十一章 忙碌的又一個正月第二章 不再是以前的趙致然了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三十八章 阿羅漢金身第三十章 修士也會生病第三十九章 天馬臺寺第一百三十五章 聯合調查組(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排序第四十六章 羣狼第一百零二章 喬遷第十五章 強硬的白馬院第三十四章 打算第六十七章 爲什麼要說又第十六章 興慶府第二十章 五行神陣纂要第五十二章 家廟之主第六章 身而爲人的煩惱第二十九章 牽連第三十三章 僧商第三十章 進一步合作第二十四章 在菩提堂講法第九十四章 霸王餐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十二章 破境第十五章 新情況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第七十六章 分期付款第五十二章 因果第四章 感同身受第八十八章 以君山廟的名義第三十九章 童老第十一章 幫手第六章 刻苦學習的日子第五章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