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老朋友

bookmark

從白河入興慶的時候,趙然走了十五天,從興慶返回白河,用時就更長了,單單是到靈州,就走了整整五天。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趙然拖帶了從金波會所競拍到的六十三個明人百姓呢?

爲了將他們順利帶回大明,趙然買了三輛平板大牛車,其中一輛用來給實在走不動的女子輪換着乘坐,其餘兩輛則拉着給他們準備的毛氈、陶罐、黍米、肉乾等等,以備路上食宿。

好在能夠在西夏爲奴,成日干着重活還能存活十年的人,基本上都是生命力極爲頑強的壯勞力,所以一路上倒也沒那麼多災病發生,再加上趙然頗多照顧,所以沒有減員一人。

這些人聽說要返回大明,年長一些的在離開興慶之後便開始滿臉淚水,年歲小一些的則在激動之餘略微有些茫然,看得張居正和護衛明軍都忍不住有些傷感。

到了靈州之後,趙然沒有進城,而是在城外找了家官道旁的大車店。進城出城太麻煩也太耗時,他要趕在十月前返回鬆藩,實在耽擱不起了。

當晚,趙然將這些人召集起來,道:“貧道出錢將你們從興慶贖回來,今後大家依舊做回大明的百姓,而不再是任人打罵凌辱的奴隸了。”

此言再次引發一陣唏噓,勾起許多人的淚水。

趙然接着道:“貧道會將你們護送回大明,等到渡過白河之後,各位何去何從,便需要好好考慮考慮。我知道你們都是鬆藩的百姓,因戰禍之殃而被擄至西夏,有一些人,親眷都在西夏亡故,如今孑然一身,比如谷娘子,還有一些人,有可能家人還留在鬆藩,比如雷大郎。等回了大明,爾等便可回家,十年了,也該去見見親朋故宅,看看還有沒有存留下來……”

衆人伏倒,大呼“道長慈悲”。

趙然擡手虛扶,請大家起身,道:“諸位,貧道這幾日來左思右想的是,諸位回到大明,不再爲奴,此誠然可喜可賀,但諸位身無分文,將來以何謀生?鬆藩歷經多年大戰,什麼田土、什麼牧場、什麼房舍,說實話,其檔籍契文多半是流失了,制度敗壞無疑,想要跟官府索要,怕是沒人認賬,也無法認賬。貧道就在想,若是回去以後,諸位反而無衣無食,流落野外,以至於身死,那豈不是貧道的罪過?”

衆人沉默着,面面相覷,當即有人領頭,喊道:“還請道長大發慈悲,指點我等一條生路。”

趙然點點頭,道:“貧道回去後,便將至紅原白馬院擔任道職,同時貧道還是樓觀派的修行弟子,貧道打算在大君山,嗯,也就是原來的鷓鴣山左近,施行授田之策,幫助各位在紅原重謀生業,重立門戶。”

當下,趙然便將他的授田方法詳細做了解釋。

趙然在紅原準備施行的“授田法”,並非直接授予,而是一種發賣制度。當年在谷陽縣施行的授田法在紅原行不通,因爲趙然並沒有承包那麼多土地——他如今的身份,也不好如當年一般再行直接出面承包了。

當然,由官府——即白馬院直接授田也不是不可以,但田土的好壞、胥吏的操守、處理時的繁瑣,都會帶來種種弊端,而且授田的最初幾年,官府是得不到任何銀錢收益的,這也會影響到他對紅原的發展規劃。

趙然的打算,是由官府出面發賣土地,想要耕種的,按照每畝一兩到二兩不等的價格發賣;想要畜牧的,草場的定價則爲三錢到一兩。

具體操作的時候,引入在龍安府已經根基豐厚、制度完備的慈善金,向需要的農戶借貸銀錢,農戶借貸了銀錢之後向官府購買,再以低息歸還慈善金。

農戶們拿到了土地,在借貸還息的刺激下努力耕種放牧,官府獲得了人口和銀錢,可以開辦諸如水利、修路之類的工程,促進農田牧場的高產以及商業上的流動,從而獲得更多的稅賦,以此實現民治上的良性循環。同時,道門獲得了穩固的信衆,漸漸改變紅原的族羣對比。

解釋完畢,趙然沒有逼迫他們立即答應,而是把時期寬限到了回明之後。

“諸位渡過白河之後,願意到紅原安家落戶的,可以跟隨貧道前往大君山挑選你們滿意的田土和草場,若是不願的,也可自行回家。”

說完之後,趙然便轉身離去,他身旁的張居正自然又是一路緊跟,不停的向趙然請教,直問了半個多時辰才意猶未盡的回去歇息。

到了夜深時分,趙然心中一動,打開房門,向門口的明覺道:“大師還不休息?”

明覺搖了搖頭:“將道長送出夏境,小僧此行纔算圓滿,如何安心休息?也不知何方宵小,竟然打起了道長的主意……”

說話間,院中翻牆落下一僧,趙然仔細看去,不禁樂了:“覺遠道友,這幾日跟得着實辛苦,多年不見,別來無恙否?來,請入內一敘。”

一旁的明覺還有些不明所以,趙然已經跟他解釋:“此乃我之故交,當年初入修行門檻時曾與他結識,大師放心,不妨事的,敘敘舊情而已。哦,對了,忘了介紹,這是覺遠道友,乃大雷音寺……”

話沒說完,覺遠更正道:“大雷光寺!”

明覺問:“熙河外積石山大雷光寺?記得有一晚夜窺官驛的,便是你麼?”

覺遠上前合十:“阿彌陀佛,見過明覺師兄,小僧正是大雷光寺住持覺遠。早聞師兄大名,今日得見,還望師兄多多指點。”

明覺問:“你早聽說過我?”

覺遠一笑,道:“師兄擔任奉迎虹體特使,此事誰又不知?”

說着,三人入了趙然的屋子,相互對坐。

趙然知道肯定趕不走明覺的,乾脆就大大方方任其旁聽,自己向覺遠道:“道友如今什麼境界了?記得當年道友便是和尚境第二觀智——緣攝受智,這都有七八年沒見了吧?看上去似乎大有進益?”

覺遠瞄了一眼明覺,道:“小僧近年來頗有頓悟,如今已看破耳識界,入了沙彌境。”

感謝書山的男爵、灰太狼喜歡琳琳、哦哦呀呀哈哈打賞,拜謝道友們訂閱和投票。

第三十五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四十章 趙府第三章 由龍安府到鬆藩衛第三十一章 巡查第一章 非典型穿越第二十章 離山第十七章 君山氣象第九十二章 大綱第四十一章 飧和閣第二十七章 暗流洶涌第一百一十章 總觀地震第五十一章 花分兩朵第八十八章 以君山廟的名義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第二章 在路上第三章 由龍安府到鬆藩衛第六十七章 爲什麼要說又第八十八章 雙修道侶第二十七章 西北線第二十九章 交手第一百零八章 爲曲鳳和授籙第八十章 君山衛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七章 又是趙致然第三十九章 和尚罵禿驢第二十章 孔縣尊的疑惑第七十四章 觀棋第五十五章 臨時條例第五十一章 師徒五個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五十四章 鬆藩的情況第六十六章 法外豁免權的誘惑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九十三章 算計第八章 誰沒幾個朋友第六章 大禁術第三層第一百二十四章 麻煩還是不麻煩第一百一十六章 忙碌的趙致然第二十九章 牽連第一百二十四章 雨夜殺人圖第四十六章 曲鳳山第二百零三章 比例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談話第七十四章 觀棋第五十章 兔子的身影第三十七章 趙然的第一次公推第三十四章 國家隊第七十五章 我是真心的第三十五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指揮部(爲母豬催情專家盟主加更)第十四章 非爲邀名第二十一章 常設貨棧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三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五章 主動還錢第九章 使節第三章 勸解第一百零七章 知心好友第九章 機會第二十一章 君山匪患第九十五章 置換第八十三章 再啓青苗錢第七章 老天不公第二章 不再是以前的趙致然了第七十九章 血書第二十四章 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第三章 美女姐姐第八十八章 以君山廟的名義第一百一十章 送別第一百零三章 賀宴第三十六章 嶽騰中的高論第二十八章 氣海之內第七十七章 想家了第二十八章 慷慨激昂第六十章 脊樑第一百零四章 收禮第六十章 脊樑第四十九章 栽培第一百二十四章 雨夜殺人圖第十五章 田園第四十六章 強援第十一章 玄生第四十七章 刺殺案後十日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三十五章 新晉黃冠第三十一章 西真武宮第三十章 反正第八章 玉皇閣考察組第十一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十五章 我是一隻小小鳥第二十五章 樓觀的年輕人第二十八章 氣海之內第九章 天賦第五十七章 大禁術的威力第二十六章 “朝三暮四”第八十六章 授籙方案第三章 要錢要人要地皮第一百章 水一章第七十三章 豪邁的張公子第三十二章 再見張雲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