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兩份公文

bookmark

身爲一名有責任心的道士,趙然每年的新年都與休沐無緣,守歲完畢之後,便立刻返回白馬院,連續主持四場齋醮。

在主持齋醮的同時,他收到了兩份公文。

其一是嘉靖二十三年《信力簿》,趙然迫不及待的翻到四川一篇。川省全年信力總值達到五千五百零七萬圭,在大明各省排名上升一位,達到了第八。

再看龍安府,全年信力總值達到三百一十五萬圭,排名同樣上升一位,列在第十,比人數多出一倍的潼川府只少五十萬圭。其中,谷陽縣一縣便達到一百五十萬圭,佔了整個龍安府四成還多。

趙然最關注的,還是排名全省最末的鬆藩。鬆藩的信力總值比去年增長五成多,從三十八萬圭上升到了五十八萬圭,增速相當可觀。

再翻各縣院排名,在鬆藩四縣中,排第一的是鬆藩縣,包括了天鶴宮和飛龍院,排在第二位的是永鎮縣靈蛇院,後面兩位分別是紅原特別佈道區白馬院和小河縣龜壽院。

白馬院嘉靖二十年的信力是一萬九千圭,嘉靖二十一年爲兩萬零三百圭。嘉靖二十二年十一月,趙然就任白馬院方丈,當年信力值上升到兩萬三千圭。

嘉靖二十三年,白馬院信力值暴增至十三萬八千七百圭,足足漲了六倍多!其中的三月份是增長最速的月份,趙然記得很清楚,當月就超過了去年全年,引得總觀九州閣專門下文查證。

就在這一年,白馬院實現了信力值的跨越式發展,直接從整個鬆藩的最末一名,彎道超車,越過了原來排名第三的小河龜壽院,比龜壽院多出三萬六千圭。整個鬆藩增長的二十萬圭裡,白馬院貢獻了十一萬五千圭,佔比超過一半。

站在宗聖館的角度算賬,這五十八萬圭信力值,宗聖館可以使用的份額是三十四萬八千圭,可以爲四名黃冠授籙,或者給九名羽士授籙,又或者給十九名道士授籙。

每年公佈的《信力簿》是趙然最愛看的公文,他此刻一頁一頁的翻閱,一行一行的盤算,當真是樂趣無窮。

不過,等看完鬆藩和白馬院信力情況後,再重新回過頭來翻閱各省信力,好心情就被打磨下去了不少。

大明總信力值與二十二年相比,不僅沒有增長,反而減少了六千三百萬,總值十二億兩千萬。雖說二十二年時,圍殺佛門高僧玄慈、張老道飛昇兩件大事激發了不少信力增長,但趙然再拿二十一年的數據來比對,刨除了這兩件事引發的大概五千一百萬增長後,依舊減少了一千兩百萬。

趙然發現,減少的主要是南直隸、浙江、湖廣、河南,這令他感到了一絲憂慮。

第二份公文,便是除夕時,龍虎山的九姑娘向他透露的新一批試點道院名錄,鬆藩小河縣龜壽院赫然在列。

按照總觀頒佈的《館閣修士入十方叢林詔》的要求,被列入名錄的道院,其方丈職司應由所在州府的館閣中,選派一名黃冠以上修士擔任,因此,小河縣龜壽院的方丈,將由宗聖館修士中選派。

趙然是宗聖館的道門行走,肩負着與天鶴宮聯絡的職責,故此在公文之後,另附着天鶴宮發給他的書函,請天鶴宮選派方丈。

宗聖館的修士是什麼情況,趙然心裡跟明鏡一般,樓觀派這邊,大師兄是大法師,將來去天鶴宮任方丈可以考慮,龜壽院級別有點低;二師兄餘致川馬上要閉關衝金丹了,而且以他的性情,同樣不適合;三師兄駱致清一門心思都在修煉和鬥法上,讓他去龜壽院主持齋醮科儀,一來不會,二來就算會他也不願意,去了等於白瞎了這個職司。

至於曲鳳和,現在才道士境,今年準備衝擊羽士,還是等他入了黃冠再說吧。

故此,趙然年前去找杜騰會要這個方丈,其實他的眼睛是盯着問情宗一脈的,大師姐鄭雨彤二十七歲便入了黃冠,說起來也是當年華雲館中進境極快的明日之花,只是奈何天不遂人願,這朵當年的明日之花今年已滿四十,卻至今徘徊在金丹的邊緣,不得其門而入。

問情谷排行第五的周雨墨三年前才二十四歲就入了金丹,排行第四的宋玉橋也在去年滿三十一歲的時候入了金丹,她這個做大師姐的內心是如何苦悶,可想而知。

在趙然看來,鄭師姐天份肯定是有的,不然不可能當年被期許爲問情谷的下一代接班人。至於爲何修行停滯那麼久,連續兩次閉關衝境均告失敗,除了金丹本身就極難破境外,恐怕也與林大法師的傳法有關。

既然修行的是五情訣,整天悶在山門之中,不去歷情,如何能夠做到絕情?說白了,連情字怎麼寫的都不知道,有什麼可以去“絕”的?

從周雨墨和宋雨喬的反面例子也可證明,這兩位經常出來闖蕩的都相繼結丹成功,一個是被趙然破了身之後,一個是去興慶見成安遭受挫折之後。

至於曹、莊兩位也經歷了情事,但爲何至今還是羽士,趙然只能表示,他沒摸過這兩位的根骨,想必是受限於此吧。

但如今卻有了一個好機會,可以將鄭雨彤拉出來歷練紅塵,能不能歷情趙然不知道,至少比在山中清修來得好吧?

這就是趙然聽九姑娘說,可以由坤道擔任十方叢林方丈後的第一想法,九姑娘都能去,爲何鄭雨彤就不能去?

過了元宵之後,趙然在給白馬院道門一系的道士們輪休的同時,也給自己放了半個月的假,他有很多事情要處理,可不能只盯着紅原這一畝三分地。

首先當然是回大君山勸說鄭雨彤。

趙然將事務交待給了袁灝,便離開了白馬院,向大君山趕去,照例是不用南歸道人接送的,因爲他要順道體察民情。

趙然莫名間想起來了,似乎有一陣子沒見到白鶴了,連續幾次想啓用白鶴,卻都召喚不出來,也不知她神神秘秘在幹些什麼。

離城向南走了二十里路,經過百花坡的時候,趙然被一塊灰石頭絆了個跟頭,好懸沒吃了一嘴土!

他不由自主頓住了腳步,怔怔良久,臉上陰晴不定。

第七十六章 仲裁第一百章 梅落雨第四章 忽悠第四十九章 道門應對第一百二十章 佛門的消息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五章 科學不科學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二十八章 慷慨激昂第二十四章 佳人回山第二十九章 斷案和門禮第三十一章 另一種熔斷第九十四章 文音第一百一十章 望梅第十章 和東方大師兄談心第五十一章 慶雲館(補更)第三十六章 送一送第四章 感同身受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四十七章 當金身再遇法相第七章 搜山(爲郭植煒盟主加更)第二章 八卦男、鮮花和牛糞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八章 材料第四十九章 上觀第四十章 貢布山口的閒言碎語第三十七章 要人第六十三章 嘉靖十六年的冬天第五十八章 大戰正酣第七十三章 英雄救美第二十九章 交手第三章 和藹的杜長老第五十章 飛翔在天空之上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十六章 慈善堂第四十四章 死中求生第五十五章 煉符第三十八章 曲折蜿蜒第一百三十八章 武當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第九十八章 配售第二章 突如其來的禍事第六十一章 嚴格執法第七十三章 磨礪第一百二十六章 斷交(祝特別白生日快樂哈哈)第一百二十九章 變數第六十二章 繼續聽趙廟祝講故事第二十章 九霄萬福宮第十三章 入門第二十七章 一個大氣泡第三十章 部民信道諫第四章 修行中的臺階第五十一章 花分兩朵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八十二章 了結第三十六章 送一送第一百八十八章 新概念(爲沈立平盟主加更)第五十七章 上三宮的菜菜第一百二十八章 年終工作總結第九十七章 新的村落第一百四十四章 賀宴第十八章 不會演戲第七十三章 九月飛雪(爲zzz加更)第四十二章 趙方主和五色大師的對話流第十章 臨別贈言第六十一章 威風(爲AD先生盟主加更)第十二章 敲詐第四章 感同身受第十四章 道門行走第一百一十一章 君山之再友第四十三章第一百零六章 九姑娘入山第一百二十七章 會談結果第二十章 告狀第十九章 快要餓死的大師第四十八章 議決第七章 新任方主第二十六章 另一個故事第三十四章 無時無刻不在的教誨第三十四章 谷陽縣的夏秋風雲第五十九章 大戰真酣(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一百三十章 綠地、靈氣、陽光和道友第二十二章 川驢技不窮第二十二章 敵敵友友第五十章 三清閣第三十九章 作風問題很致命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一章 回明第四十五章 另一位師兄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五十三章 皇城之內第六十一章 不能瞎想第二十三章 反省材料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