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道廟

bookmark

人心這個東西,確實沒法說的清楚,但這就是白馬院需要的效果,於是趙然問:“我一直是反對太過操切的,時間在我們這一邊,不需要那麼着急。但既然你們都認爲這是個好機會,那就姑且試一試吧。你們打算開出什麼樣的條件?”

袁灝道:“我們打算把給每個頭人的十二文錢,全部付給願意留下來幹活的人。”

趙然沉思良久,搖了搖頭:“恐怕不夠。換位思考,如果監院你是一位部民,家主讓你回去收割莊稼,你敢爲了這十二文錢抗命嗎?做工雖然賺的是自己的,但能做多久?給頭人幹活雖然沒有工錢可賺,但這輩子都是需要頭人發糧食的。”

這麼一分析,問題就出來了,袁灝和雷善頓感原先想的有點簡單了,這就不是工錢高低的事,而是打破鐵飯碗的事,有幾個人能有這種勇氣把頭人的莊稼撂下不管,跑來給白馬院幹活?別說每天十文錢,哪怕提高到二十文、三十文、四十文、五十文,怕是都沒人會來。

再幹幾個月南線完工,到時候怎麼辦?

趙然在記憶中仔細搜尋,整理了一下思路,接着道:“這其實是一個保障的問題,要麼開出一份十倍、二十倍於以往的工錢,並且告訴他們,南線完工之後還有新的工程,讓他們幹一年就相當於過去幹十年、二十年;要麼就拿出一個對將來的保障方法,讓他們知道,離開了部族,離開了頭人,他們依舊能吃飽肚子。大概就這兩個辦法,你們考慮考慮。”

袁灝和雷善下去商議,過了一個時辰後回來,告訴趙然他們商議的辦法。他們打算將配售操場的政策向部民開放,允許部民們向慈善金借貸,然後購買草場。

針對這一議案,白馬院召開三都議事進行了討論,研究了很多可能遇到的問題,最大的難處在於,施行之後會令矛盾激化,因爲這些部民在頭人們眼裡,是他們的“私產”,白馬院的做法,實際上是在和頭人們搶奪財產,頭人們爲了保衛自己的財產,勢必會使出種種手段,如體罰、圈禁、以家人爲質等等方式,阻撓部民下山。到時候白馬院管不管?

不管,部民們會對白馬院失望,今後再有什麼措施出臺,人家壓根兒不信了。可要是管的話,又違背了當初和三部土司的協議,插手人家部民自治。對於整個鬆藩大大小小的數十個部族來說,道門的不誠信,也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最終,爭論還是以趙然的發言一錘定音。

“我道門、我大明,從來沒有承認過任何形式的奴隸制,所有家主和家僕之間的依附關係,都是以契約形式存在,哪怕十年契、二十年契,哪怕契約期滿後再續,這終究不是奴隸。我們承認三部的自制,但並不代表我們承認這種黑暗、腐朽、愚昧的奴隸制。”

“只要在白馬院登記入籍,就是紅原的百姓,只要是紅原的百姓,天然就是道門的信衆,而非某一家某一人的私產。如果爲此需要付出代價,無論這代價是什麼,我們都願意承受,願意捍衛每一個人在三清之下一律平等的權利。”

根據趙然的講話精神,白馬院出臺了嘉靖二十四年第十三號方丈令,凡是響應白馬院號召,接受徵募的各部部民,只要連續應募三個月,便可至白馬院登記入籍,編制保甲,有機會享受白馬院的土地配售政策,同時可向慈善金申請低息貸款。

爲了保證這一措施得到有效執行,白馬院規劃了兩百個定居村落,有些是在過去党項人廢棄的村寨上翻修,有些乾脆就是新建。這些村落散佈在整個紅原大草原上,沿着西線、北線和南線三條官道排列,一個村落就是一甲,一甲安置十戶,規劃容納一萬人,爲此調配草場五十萬畝。

同時,趙然行文天鶴宮,正式將杜騰會答應過的八名受牒道士、十六名火工居士的編制拿到了手中,這些編制是天鶴宮一直抓在手裡沒有捨得放下來的,在趙然的“圍追堵截”下,杜騰會最終還是忍痛撒手了。

有了編制,趙然從谷陽縣調來了關二任方堂堂頭,位在盧方主之下,負責整個紅原村民保甲護村隊的籌建工作。

關二從在君山廟負責巡查安護的堂主一職,調任白馬院方堂堂頭,算是提了半級,趙然給關二規劃的道門仕途,將來會頂替盧方主,接掌白馬院方堂。

而盧方主則被趙然委以重任,前往海子山下的小街,籌備負責紅原南部四大山系佈道事務的道廟。

經過一個月的籌備,在君山靈妖的幫助下,一座兩進的道廟在小街的北側矗立起來,道廟比趙然當年在君山所立還要小一半,一切以快爲要。

小街廟興修期間,趙然就報備天鶴宮,然後通過私人關係加速了公文運轉,將蔡法師請到了海子山下的小街設置吸納信力的神像。

有了新的機構、新的編制,需要將小街廟的框架搭建起來,在這座廟中,趙然同樣設置了經主、殿主和堂主三個職司。

領導走到哪裡,原班人馬自然跟到哪裡,趙然不可能將君山廟那幫人全部拉過來,但至少可以考慮塞上一兩個骨幹,他的佈道和治政思路,還是那幫人最熟悉。

趙然想從谷陽縣調人非常簡單,小街廟完工時,林雨文和周懷都趕來報到了。

林雨文是君山廟殿主,到小街廟後同樣擔任殿主,雖是相當於平調,但他心裡很清楚,只要緊跟着趙然,將來的升遷指日可待。

周懷在君山廟已經受牒三年,按照君山廟祝陳致中的說法,他學識底子本來就比較深厚,又苦學了三年道經,如今論起學問來,在君山廟中僅排在陳致中本人之下。陳致中和監院劉致廣商議過,本想今年安排他回無極院經堂出任靜主,但一聽是趙然相招,他便趕了過來。

對於自己這位當年的患難之交,趙然毫不吝惜職位,直接授予他小街廟的經主。因爲整個鬆藩道院級別都高半格的緣故,周懷一步便邁過了原本擬任的無極院經堂靜主這個級別,相當於直接提拔成了君山廟的經主。

周懷接受這個職司的時候,十分惶恐,還是趙然好言安慰了半天,才接過了任命書。兩人聊起了當年在一起掃圊的經歷,感嘆了許久關於歲月流逝的話題。

趙然問:“不知焦坦如何了?可有他的消息?”

第四章 受籙黃冠第五十五章 神符第二十六章 “朝三暮四”第十五章 新情況第十章 好戲正在上演第五十三章 鬆州第四十六章 曲鳳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點眼藥水第二十六章 老朋友們第五章 主角光環加金手指不敵根骨和資質第一百零五章 大紅袍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十二章 新地舊人第四十一章 趙雲翼第六十章 有效與失效第十三章 傳說中的“三英局”第六十六章 一點小小的改革第九十一章 門閂第四十八章 密會蔣高功第四十八章 議決第三十五章 尊號第二十八章 東線第十章 臨別贈言第二十章 當迴文化人第九章 神神叨叨第十四章 授籙第三十六章 新鮮出爐趙靜主第二十章 告狀第五十八章 繼續聽和尚講故事第六十五章 約戰第一章 君山廟的框架第三十八章 來自興慶的消息第二十九章 讓氣泡再大些第五十九章 大戰真酣(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六十五章 使命和職責第三十八章 銀子第三十一章 另一種熔斷第十四章 再訪金宅第七十一章 談判第四十九章 乾乾淨淨的手腳第十四章 授籙第六章 找到組織了第八十三章 不忘初心第五十章 鬱悶的宋監院第八十七章 元宵節後第七十六章 點化第六十八章 爲大師兄背鍋第五十九章 大戰真酣(爲天明道長加更)第十二章 看上去很老套第五十九章 緊急叫停第十五章 觀雲臺上練法寶第八章 再次獎勵第十八章 青衣來了第四十章 大手筆第三十一章 貧道是那種人嗎第二十八章 氣海之內第五章 主角光環加金手指不敵根骨和資質第十七章 君山氣象第一百三十三章 同意你的觀點第七章 大禁術第四層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一百二十四章 雨夜殺人圖第三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九十三章 籌備第一百章 水一章第四十八章 憤青端木第二章 突如其來的禍事第十八章 巡查第四十二章 二次聯手第二十七章 再會柔安第七十四章 官話的威力第九十四章 憋屈第六章 大禁術第三層第四十二章 老朋友第七十六章 燒的是銀子第三十四章 打算第七十二章 診治第三十五章 新晉黃冠第四十六章 人驢之幸第一章 幾項治策第九十七章 新的村落第六十三章 戰事結束第十九章 飛劍空空第七十四章 官話的威力第三十一章 巡查第二十五章 樓觀的年輕人第六十二章 都是名字惹的禍第五十章 後續事件調查第十九章 後續第三章 東方敬的婚事第六十三章 來龍去脈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三十章 修士也會生病第六十七章 轉圜第六十七章 搜谷第二十七章 石泉縣淨明院第三十章 那個有異議的趙致然?第一百零七章 諸蒙的追趕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