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

bookmark

在逍遙道人的引導下,幾人來到山陽,就見一處三面抱山的小壩子中,矗立着一座小莊園。莊園不大,白牆之內約莫十數間房舍,正門掛着個牌匾,上書“南山書院”四個大字。

王守愚見了,點頭稱讚:“遠離鬧市,結廬讀書,的確有儒門風範,當爲同道中人也。”又向春風和觀雲道:“你二人不可造次,咱們恭敬一些,將這位道友請去京城,便算完結一樁差事。”

春風道人正了正衣冠,答應了,觀雲則笑嘻嘻道:“損之道兄放心,我們一向對人才是禮敬有加的。”

來到近前,逍遙道人上前扣門:“孟道友在否?”

院門應聲而開,孟言真身着灰色書生常服出門相迎:“今日早起,忽聞雀鳴於枝頭,卻原來是林道友來了,一別經年,道友登門,幸何如之……這幾位是?”

逍遙道人忙介紹:“孟道友,小弟如今入了上三宮,這位是朝天宮供奉王道兄,字損之,這兩位是靈濟宮供奉,春風道長和觀雲道長。”

孟言真連忙施禮:“諸位大駕光臨,真是蓬蓽生輝,快請入內。”

進了書院,就在草堂中烹茶待客,孟言真道:“敢問諸位來此何事?”

王守愚道:“久聞孟道友大名,僻居川西,悠遊林泉,一心研讀聖賢之書,乃有濟世之才。如今我朝大興修士入世之風,簡寂觀下詔,令館閣揀選修士出任道門方丈之職,不知孟道友可曾聽說?”

孟言真點頭:“我雖在鄉間荒野,此事卻也得聞。如我川省,各州府均有館閣修士出任道門方丈,我有幾位熟人也下山入世了的。此策極好,可爲百姓謀福,長此以往,以修士之能,百姓的許多急難都可料理得了。”

王守愚笑道:“孟道友足不出戶,卻知天下事,果然高人也。實不相瞞,道門變革、天下震動,我上三宮身爲大明修行界的舉足輕重的一方,自也不甘落後,正努力參與。如今我們已在南直隸、河南拿到了七個縣的方丈職司,明年還會更多,也算是爲天下百姓盡一份心意,爲我儒門的光大出一份氣力。”

孟言真讚道:“上三宮願意爲天下謀福,大善!”

王守愚道:“說得不錯,今日前來,便是想請孟道友出山的。”

孟言真作難道:“這……我一心只讀聖賢書,從未做過他想。”

王守愚勸道:“以孟道友之才,屈居山林,當真可惜了。爲黎民解難,爲天子分憂,這不正是咱們儒門信士所擅長的麼?沒有這份以天下爲己任的抱負,談什麼讀書?讀書又有何用?”

孟言真又婉言推脫了幾次,王守愚肅然道:“孟道友,如今國家正是用人之時,朝中又是奸黨把持,天子政令不出京城,道友難道眼睜睜看着百姓受苦、天子蒙塵麼?”

逍遙道人在旁跺腳道:“孟道友不出,奈天下蒼生何!”

孟言真聳然動容,起身長揖:“若非幾位分說,孟某險些鑄成大錯!也罷,便隨諸位入京就是!”

衆人大喜,頓時熱絡起來。王守愚當即向孟言真介紹了上三宮拿下道院方丈職司的縣份,又請孟言真挑選。孟言真便選了南直隸溧陽縣寶藏院,願意出任寶藏院方丈。

圍繞着今後入了上三宮的諸般事宜,衆人又談論多時,王守愚說,入了朝天宮後,將鼎力相助孟言真寄託神識,待將來入了大法師境,便在朝天宮爲他授籙。

天色漸晚,孟言真心情舒暢,道:“便請諸位留在此間用飯。”於是回到後園,不多時,帶着一個手提食盒的麗人上來,笑道:“諸位道友請了,這是我剛納的妾室婉娘,極擅烹飪,請諸位道友嚐嚐婉孃的手藝。”

食盒打開,菜餚一道一道取出,桌上頓時香氣撲鼻。婉娘輕聲介紹:“這是綠堤香酥鴨,這是過油金田雞,這是翡翠素玉豆,這是香合竹葉魚……”

春風和觀雲二道眼都看直了,看的卻不是菜,而是婉娘。只覺婉娘這身段凹凸有致,圓潤而不失風骨,窈窕而不失飽滿,臉蛋長得更是俏麗,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透着勾人的誘惑。

和婉娘相比,長樂樓的四大花魁根本不值一提,以蒲柳之姿來形容都嫌過分!

不單春風、觀雲二道,王守愚、逍遙道人也同樣目不轉睛盯着婉娘發呆,草堂中頓時一片呼吸粗重之聲。

孟言真乾咳了一聲,道:“損之道兄?春風道長?觀雲道長?林道友?損之道兄?春風道友……”

王守愚堪堪回過神來:“啊?”

孟言真伸手相請:“用飯吧?”

“好的,好的……”回過神來的王守愚連忙招呼春風等人吃菜,衆人這才抄起筷著,一邊往嘴裡扒拉飯粒,一邊還盯着婉娘離去的身影,個個食不知味。

逍遙道人問:“孟道友好福氣,敢問這原是誰家娘子?”

孟言真自豪道:“我上月去慶雲館拜望道友,返回時,見涪水之上有小船傾覆,便過去救人,正好將婉娘救了上來。婉娘父母早亡,身世孤苦,感孟某相救之恩,願意以身相報,孟某便納爲妾室了。”

王守愚長嘆:“這等奇緣,簡直……恭賀孟道友了,孟道友真是三生修來的福氣!”

孟言真哈哈一笑:“婉娘還擅琵琶,等用罷飯食,便讓她彈奏一曲,以助雅興!”

“甚好甚好!”

“快快彈來!”

“孟道友,還吃什麼飯?先聽曲吧?”

孟言真大笑,便讓婉娘取了琵琶出來,在草堂上彈奏曲目,以爲佐飯之調。

果如孟言真所說,婉孃的琵琶彈得極好,孟言真搖頭晃腦,閉着眼睛沉浸其間。王守愚等人也沉浸其間,但卻非沉浸於曲調之上,而在乎勾股之中。觀雲的哈喇子都淌了下來,自家卻絲毫不覺。

到了夜深,孟言真安排王守愚等人歇宿,一人一間,分別安置在客房之中。

觀雲哪裡睡得着,閉上眼睛,腦子裡全是婉娘俏麗的身影、勾人的容貌,當真是輾轉反側,怎麼躺怎麼不舒服。

第七十章 常務(爲saverage加更)第三十八章 能人第三十七章 要人第三十章 哪裡來的小丫頭第十六章 這個夜晚真熱鬧第四章 忽悠第六十三章 嘉靖十六年的冬天第四十四章 臨洮第三十一章 初見張雲兆第九十九章 三月事件第十四章 再訪金宅第十九章 禿驢和牛鼻子第三十一章 迦藍寺別院第三十八章 曲折蜿蜒第二十四章 緣何成人之美第一百零四章 品行端正的反派第三十八章 來自興慶的消息第九十四章 霸王餐第五章 科學不科學第八十七章 元宵節後第一百四十章 調配和分組第二十章 告狀第一百章 水一章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二十六章 夜會第七十章 抓差第九十八章 筆試第二十三章 暗樁和春耕第四十五章 一個跨越千年的故事第六十二章 豁出去了(爲落葉聽風啊盟主加更)第四十七章 嗣教天師和嗣教真人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三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七章 金山衛第二十三章 野利與房當第九十四章 關於人事的一二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二十四章 青苗錢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七章 樓觀承繼第十七章 三本道書第四十四章 拜見第二十九章 斷案和門禮第四十三章 法師黃騰鬆(補更)第三十一章 龍山廟第四十六章 古本原籍第三十六章 經典和學問第二十一章 大明好師兄第二十九章 價格的聯繫波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師兄出關第四十七章 習慣的力量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五十一章 花分兩朵第三十七章 黎州的習俗第一百五十章 藍圖第八十六章 拜年第六十一章 嚴格執法第二十七章 再會柔安第八十七章 算錯還是算對?第六十二章 繼續聽趙廟祝講故事第五十章 好大一個工地第十三章 谷中三僧第六章 大禁術第三層第六十六章 佳人會面第七十二章 順序第三十三章 張雲兆的決心第二十三章 少年曲鳳和第二十四章 君山獵寨第四十一章 趙雲翼第六十八章 好大一條魚第十章 道廟第六十七章 方丈一號令第一百零八章 爲曲鳳和授籙第三十八章 曲折蜿蜒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二十八章 一飛沖天的雪蓮花第五十四章 拔度英魂第一百零四章 品行端正的反派第三十五章 定罪第一百八十九章 聯合指揮部(爲母豬催情專家盟主加更)第二十五章 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第一百四十三章 照本宣科第三十六章 住持永善第三十一章 大乘菩薩千器法第四十章 查看根骨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第四十八章 緊急通知第十八章 不會演戲第二十五章 封大郎第十章 臨別贈言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三十三章 關於服飾問題第二十三章 反省材料第三十七章 黎州的習俗第七十六章 點化第五十一章 花分兩朵第十二章 破境第四十一章 離別第十一章 無相水障第八章 長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