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賀消脫止-M榮升盟主)

bookmark

東方敬問:“致然,有何異處?”

趙然不好解釋那麼多,只是道:“必是此處了,吳化紋還真是冒險啊,在這裡渡河,他只有一夜時間,天一亮,必然被我軍哨樓察知,區區一道二尺寬的鐵索橋,他能過來多少人?想必西夏朝中的政爭已經壓得他快喘不過氣了。”

東方敬對比表示贊同:“哪怕讓他渡過了河,想要回去也很難了,從渡河到打進紅原,再安全由此撤回,他只有不到一天一夜的時間,只要稍有延誤,就肯定回不去的。就算沒有你的情報,他這險也冒得太大,幾乎是不顧一切了,用兵如此兇險,非是良將之才。”

趙然道:“就是不知是否他親自領軍。”

東方敬道:“多半是他親自領軍,說句中肯的話,他每逢戰事必身先士卒,爲我大明千戶時如此,在吐蕃如此,到了西夏同樣如此,故此很得部下之心。”

趙然道:“那正好,這次來了就別想回去了。”

爲了確保吳化紋全軍渡河,明軍表面上一如既往,既沒有對德格谷地特別關注,也沒有就此鬆懈,該巡邏時巡邏,一切照舊,只是在這裡藏了兩名修士,全程關注着對方的進展。

到了第二天深夜的時候,趙然收到了東方敬的飛符:“吳化紋渡河了,全軍八百步卒,是他麾下步跋子精銳,佛門修士不少於十位。”

一道二尺寬的鐵索橋,一夜強渡八百步卒,這已經是極限了,想必那些佛門修士在其中出了大力。

趙然連忙知會裴中澤,將早已潛入城中駐紮的紅原民團盡數調到城牆下,連夜分發軍甲兵器,安置守城法器。

待佈置妥當之後,趙然將城防之責交給了裴中澤和袁灝,自己則離開了紅原城。

隨着他的離去,身後的城門重重關閉。

天色矇矇亮時,紅原城中的百姓發現,四門大閉,白馬院方堂的巡查正在各處巡檢,要求所有百姓立刻返回家中,無特殊緣由一律不得出門。

待街巷肅清之後,白馬院道士們才一齊出動,沿街鳴鑼,知會各家各戶關於西夏進犯的消息。又按照戶籍徵募各家中的男丁和壯婦,得了千人。男子至城下幫忙運送物資、擡送傷員,女子幫忙合面做飯、救治傷員。

半個時辰不到,南門外就發現了西夏軍兵,八百步卒結隊而來,當先是十餘名修士及二十餘員騎將。

騎將中簇擁着的,正是白馬強鎮監軍司左廂指揮使吳化紋。

在吳化紋的催促之中,大隊來到南門前,沒有旌旗儀仗,沒有列隊叫陣,沒有“來將通名”,時辰緊急,不可能耐心圍城紮營。

一員都司在吳化紋身旁道:“指揮使,大門緊閉,沒法直衝而入。”

吳化紋道:“也是常理,未出意料之外,抓緊時間破城吧。”

身邊簇擁的幾個修士頓時橫向分開,幾名騎將勒轉馬頭,將後隊軍兵調了上來。

橫向分開的四名修士口誦佛咒,幾道光華漫天升起,這是護軍光盾,可攔截道門大範圍殺傷的道術。但凡大範圍殺傷性法術,攻擊截點都很分散,行不成突破力,用這種法力光盾都能做到有效攔截。

當然,遇到法弩之類的法器,光盾的效果就沒那麼明顯了,需要依靠軍兵個人的法盾之類法器才能抵禦。對於大軍來說,最怕的就是在無防護的情形下遭受大範圍法術攻擊,至於幾名、幾十名軍士在作戰時的死亡,這屬於正常戰損。

光盾撐起之後,一名修士從儲物法器中拍出一杆金杵,這杆金杵拳頭般粗細,長約三丈。一隊步跋子披上重甲,扛着金杵,加速向城門奔去,這是準備撞開城門了。

直至此刻,城牆上依然毫無動靜。

吳化紋見那城牆並不高,也就兩丈左右,尤其上層的三尺城牆與下層涇渭分明,有新泥之色,於是吩咐:“同時登牆。”

一名小將下馬,親率五十輕甲健卒趕到城下,兩人爲凳,一人上踩,往上用力一送,十餘名健卒被送至城頭高處,堪堪伸手吊住城牆邊緣,向上努力攀爬。

與此同時,撞門的步跋子扛着金杵也到了城門處,只聽一聲悶響,城門輕輕一晃,掉落許多土灰。

這隊步跋子呼喝着號子,後退十餘步,再次加速,扛着金杵撞向城門。

裴中澤躲在城牆上,向駱致清輕輕嘆了口氣:“姓吳的沒有發全力攻城,只來了六十多個,沒辦法了,打吧。”

駱致清舔了舔嘴脣,點頭起身,一道門板寬的劍光拍向衝撞城門的那隊步跋子。

裴中澤也起身用力揮手,蟾宮仙子銅臼撞向皮鼓,鼓聲之中,紅原民團披甲執堅,發出一聲吶喊,全部進入戰位。

裴中澤飛快打出啓用陣符,將全軍兵甲法器全部啓動。

蟾宮仙子好奇的看着兩軍對壘,然後以銅臼連敲三聲,按照約定,三聲鼓響,就要齊射箭矢。於是鼓聲響處,數十支箭矢射向攀爬的西夏步跋子。

這些箭矢部分被攀城的步跋子手腕上的輕盾隔開,有些則插入他們所穿的皮甲上,還有一些力度較大、射擊角度精準的箭矢則射入幾個步跋子的脖頸或手臂間,頓時射落五六個人,剩下的幾個則一躍而上,翻上了城頭,城頭上民團立刻就是一陣騷動。

裴中澤很是無奈,步跋子第一波登城,統共就那麼十來個人,也不用雲梯,簡簡單單幾個攀越就上了一半,這隻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幫民團的戰力實在是太差了!

而且這陣箭雨也射得不好,前後不一致,覆蓋也不集中,與訓練之時民團弓手隊的表現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這就是沒有經歷過戰陣的原因,無他,緊張爾。

十來個作訓軍官不停的大聲呵斥,讓城頭守衛的民團以三人或五人爲一組,長矛短刀相配合,上前與登城的幾個步跋子激戰。

好在趙然有先見之明,提前將君度山匪寨的這幫子悍匪調入民團充任骨幹,否則此刻城頭的一陣騷動就足以造成更大規模的混亂了。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三十五章 銀子賺得飛起第八十七章 元宵節後第四十三章 廟前鬥法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五十章 尋訪第四十二章 老朋友第二十二章 半月談第二十九章 救還是不救第九十八章 無極院來文第五十二章 陽山書院第二十五章 樓觀的年輕人第六十九章 人選第八章 痕跡第六十七章 搜谷第八十四章 話別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五十章 尋訪第三十五章 鄭師姐的推論第三十六章 送一送第二十九章 牽連第二十九章 重回翠鳴山莊第六十三章 嘉靖十六年的冬天第二章 寶貝復活了第三十九章 可第十七章 捉妖(上)第三十七章 受牒的曙光第九十五章 又回來了第七十三章 豪邁的張公子第六章 刻苦學習的日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刀(爲zzzzlf盟主加更)第八十一章 關照第八十一章 逃跑第二章 反間第十六章 捉妖的幾點常識第二章 突如其來的禍事第四十一章 飧和閣第五章 選址動工第三十二章 掌廚之後第一百零九章 黃冠第三十九章 永鎮監院第三十章 託市第三章 後山第十二章 新農村運動第三十二章 理解萬歲第八十二章 雲顯臺上第九十一章 門閂第三十四章 回到君山第二十六章 另一個故事第一百零六章 三代首徒第一百八十七章 合道(爲樂在其中001盟主加更)第八十九章 大肆封官第四十三章 老師的故事第七十一章 談判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六十六章 佳人會面第二十四章 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第六十五章 約戰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三十八章 銀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九江第三章 由龍安府到鬆藩衛第四十六章 應天第九十一章 龍虎山來的客人第四十章 兩塊牌子第十二章 第二層第二十八章 氣海之內第三十五章 裴行走第五十七章 素履子第十三章 逃奴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二十七章 正題第三十七章 要人第四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十四章 趙然的一夜暴富第五十章 鬱悶的宋監院第十章 好戲正在上演第一百零一章 煉丹和煉器第十七章 落魄後族第十二章 第二層第九十五章 梅里雪山第八章 大興土木第六章 身而爲人的煩惱第十章 折耳山下第二十四章 緣何成人之美第二十章 開業大吉第四十九章 乾乾淨淨的手腳第九章 使節第三十二章 方丈和監院第二十二章 兄妹第五章 主動還錢第十章 道廟第五十五章 雷善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二十七章 再會柔安第五十四章 慶雲山的日常第三十六章 答不答應第六十五章 使命和職責第三十八章 銀子第三十四章 谷陽縣的夏秋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