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

bookmark

23、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

佛祖目注遠方端詳了片刻,回頭對衆位菩薩笑道:“今天來的孤魂野鬼不少啊,大家悠着點兒,聽我號令,不可擅自出手。”隨即吩咐道:“地藏,這些人好多是慕你的名而來的,誦經超度就由你開始吧!”

地藏王站起身來應了聲“是”,然後足踏金蓮冉冉升入空中。他一面運起功力,將左手的明珠映得璀璨奪目,右手的金錫發出“鏗鏗”清脆的聲音,一面吐氣開聲,深沉肅穆地誦讀《地藏經》:“複次普廣,若未來世,求生求死,了不可得。險道魘寐,共鬼神遊;日月歲深,眠中叫苦……一切衆生,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爲善爲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廣度罪輩,吾復何慮……”

地藏王悠長深邃的聲音迴盪在空中,對面鬼影綽綽的地方亮起一道又一道白光,白光一閃即滅,彷彿轉瞬即逝的流星,伴隨着一聲歡呼。偶爾還會發出刺目的紅光,同時伴隨着一聲慘叫,聽起來彷彿死了人一樣。

葉昊天看得直了眼,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

好在有九品蓮臺在心中適時解釋:“白光一閃便是渡化了一個鬼魂。這些渡化的鬼魂可以重新投胎。要想重生必須消弭罪孽,帶着罪孽是不能投胎的。所謂新生無罪,不管上輩子做過什麼孽,孩子都是無辜的。”

葉昊天不由得點點頭,隨即問道:“那紅光呢?還有那聲慘叫,是怎麼回事?”

九品蓮臺答道:“那些鬼魂罪孽深重,無可救藥,已經化作塵土,沒有輪迴的機會了!那聲慘叫,正是他們消亡之前的痛呼。”

葉昊天心中一震,說道:“還有這種事?地藏王菩薩竟然有這等法力?他不是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嗎?爲何不將那些罪孽深重的鬼魂也全部渡化?而是將他們化作塵土?”

九品蓮臺嘆了口氣:“這是沒有辦法的事,規矩還是我親自定下的。”

葉昊天感覺奇怪:“爲何如此規定?”

九品蓮臺道:“超度亡靈是需要消耗佛心的,不能想渡多少渡多少。超度的實質其實是佛心的轉化,也就是用佛家積累的佛心消弭鬼魂所造的冤孽。幸而佛家修煉的佛心極其精純,渡鬼之時可以以一當十,所以每個菩薩都可以渡化上萬的鬼魂,不至於一時半會就累趴下了。佛心積累不容易,縱然是強如地藏王這樣的大菩薩,也經不起隨意折騰!如果佛心消耗光了,他的能力也就消失了!我怕這些菩薩慈悲起來沒個頭,所以就直接規定,冤孽極深者不得超度!必須形神俱滅!那比超度耗費的佛心要少很多。”

葉昊天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可是我聽說超度亡靈是能夠增加佛心的,那是怎麼回事?”

九品蓮臺答道:“你說得不錯。超度亡靈的過程需要消耗佛心完成;不過靈魂一旦獲得超度,就會在未來的日子裡緩緩回報超度者。這種回報有多有少,平均起來大約是超度亡靈消耗佛心的兩倍。所以地藏王菩薩單靠超度亡靈就能修成十地菩薩,天下景仰,人人佩服。”

至此,葉昊天總算明白了,怪不得後世的佛家一直保留超度亡靈的法術,原來那是一種積累佛心的方式。超度亡靈相當於一項長期投資,雖然見效慢,回報率還是挺高的。

地藏王菩薩講了半個時辰,便被觀音菩薩替換下來。

觀音白衣素服,慈眉善目,一手扶玉瓶,一手執楊柳,口誦《妙法蓮花經》,同時玉手輕揚將甘露聖水灑向四方。

這一手比地藏王菩薩的誦經來得快多了。

只見甘露到處,白光紅光閃作一團,噼裡啪啦,好生痛快。

可惜這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只持續了小半個時辰,觀音便被文殊菩薩換了下來。再接下來是普賢菩薩。

不到兩個時辰,四大菩薩走馬燈般換了一遍,眼見渡化無數亡靈,可是周圍的鬼魂非但沒減,反而越來越多。整個天空都變得陰沉沉的,彷彿蒙上了一層迷霧。

葉昊天越看越覺得不對,預感到將會有大事發生了。因爲如果是慕佛而來的鬼魂,不會帶有那麼深的怨氣。慕佛的魂魄大都有了一定的佛根,鬼氣很淡,怨氣就更淡了。

蘭兒覺得好生憋悶。那情形就像到了陰雨綿綿的深秋,又溼又冷,令人渾身難受。

佛祖依然如故,不慌不忙地點了大勢至、金剛手兩位菩薩,着他們唸誦《金剛經》。

這一次效果不太理想,半個時辰不到,周圍的鬼氣幾乎加強了一倍。天氣陰沉得幾乎能滴出水來,迷霧越來越厚,再後面還隱隱生出陣陣陰風。

等到虛空藏、妙吉祥菩薩講經結束的時候,鬼氣陰森得簡直讓人喘不過氣來。

直到這時,佛祖才終於發話了:“陰魂凝聚,鬼物困佛,這也算今日一大奇觀了。諸位菩薩,現在該你們出手了!萬人誦經,一掃陰霾!般若波羅密!”

話音未落,早已按捺不住的數千位菩薩齊聲誦起經來,聲音整齊劃一,響徹雲霄,彷彿學童背書一般。

葉昊天側耳傾聽,發現衆人唸誦的是《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可是佛學經典中的經典了,怪不得每個人都背得那麼熟!

佛音一出,彷彿紅日初生,照得無邊的迷霧驟然減輕了很多,所過之處電閃雷鳴,摧枯拉朽,慘呼聲、歡呼聲響成一團,有一種人仰馬翻的感覺。

蘭兒又緊張又興奮,玉手緊緊地抓住葉昊天的胳膊。

57 情寄天問每悽悽心繫離騷長悠悠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5 儒家的社會實踐儒功第10章 終南第14章 列子第222章 入港9 名琴綠綺第107章 反擊第222章 入港第202章 菩提60 誰說天街燦若銀光明潔淨無凡塵17 三清神音2 中庸之道不可或缺第64章 九寶第23章 茅山1 琴笛初起第201章 消魔第242章 牛郎第194章 變天第241章 神農第256章 居士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230章 死禪第89章 韶樂第110章 仁學第99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第41章 五靈第262章 成佛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16 煉丹之謎第164章 修甲第198章 魔道第51章 番薯第192章 豐收第12章 王屋第60章 仙界第95章 棋儒6 戒律是佛教的基礎日本禪宗的缺陷第145章 算術第99章 入彀第71章 通判38 枷鎖深宮千葉落傲嘯擎天一柱堅30 碧水丹山生奇石華清宮內出玄機第245章 真武第67章 升職第241章 神農第279章 水遁第253章 貝葉第91章 捻玉搓瓊軟復綿,冰膚霜肌若琴絃第60章 仙界第40章 法印第152章 仙芝第163章 天街第299章 破繭第二百六十七二百六十八章第11章 北宗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第134章 虎鼓第136章 青冥第250章 春困第224章 櫻花第165章 香車85 陰風鬼雨愁煞人炎炎烈火如燈滅第69章 替身第35章 海塘第292章 造人第242章 牛郎第172章 神甲第68章 觀音第18章 孤墳52 登崑崙兮食玉英歸去來兮聞招魂第19章 童試第129章 王鼎第143章 招魂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14 儒家的天人關係19 金丹大道4 堅心苦志慕黃庭朝夕殷勤尋仙蹟18 須彌神山覲見佛祖18 須彌神山覲見佛祖第278章 心蟻第102章 由來23 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第173章 天心14 太上神嘯9 修佛的境界鐵圍山第205章 黃帝第260章 獨尊7 佛宗貝葉佛詩第86章 周少16 陽關三疊第166章 瘋子第193章 天道第275章 退讓第23章 茅山第101章 五帝第288章 日新22 鳳凰琴77 雲帆天涯待驟雨卜居海上撣纖塵68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