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泗狐疑的看著王翦,總感覺事情有些不太對勁。
來到大秦這麼久,趙泗也算是清楚李信崛起的具體經過。
狄道侯李瑤之後,天生富貴,叔叔是戰神李牧,家學淵源。
李信是個不折不扣的二代,不管是從權利還是從家學傳承。
因此李信的作戰方式和李牧的作戰方式極度相同,其實說白了就是倆人的根子是一樣的,家學傳承一致,一個師傅教的,最終領悟出來的戰術自然也就殊途同歸。
李信少年從軍,有背景,有家學,很快就在軍中嶄露頭角,爾後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衆所周知,始皇帝他就喜歡年輕人。
年輕且屢戰屢勝的李信受到了始皇帝的青睞,在始皇帝的支持之下,少壯派和老成派的權力鬥爭正式打響。
年輕一代的將領以李信爲首,老生代將領則以王翦爲首。
在伐楚之前,李信未嘗一敗,戰果赫然,伐楚之戰,始皇帝陷入了猶豫之中。
李信和王翦都宣稱擁有必勝的把握。
只不過王翦要六十萬兵馬,而李信,只要二十萬兵馬。
始皇帝最終選擇了李信。
六十萬兵馬和二十萬兵馬之間的差距可想而知。
彼時大秦正致力於滅亡六國一統天下,打仗,打的就是後勤。
四十萬的人數差距和後勤差距,縱然李信看起來有些託大,可是面對李信曾經戰無不勝的戰績,始皇帝還是選擇了相信。
少壯派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勝利,
於是李信興師伐楚,率二十萬大軍,和蒙恬兵分兩路,攻克平輿,寢丘,鄢郢,連克楚軍數城,楚軍只能疲於奔命。
但好巧不巧,昌平君在這個時候於秦軍後方郢陳起兵謀反,郢陳附近故楚和故韓貴胄紛紛響應,李信大後方生亂,後勤中斷,李信不得不調頭平叛,項燕抓住機會,尾隨三天三夜,因此李信大敗。
李信的失敗並不僅僅是因爲輕敵。
因爲郢陳是秦國的領土,昌平君還是始皇帝特意派到郢陳安撫當地百姓的。
這次失敗以後,李信又跟隨王翦幾次攻滅天下以後徹底銷聲匿跡。
“李信就算輸,也只是輸給了項燕,難道對付一羣穢人還會失手麼?”王翦注意到趙泗狐疑的目光哼哼了一下。
“總感覺不太對勁,據我瞭解,伐楚兵敗,陛下並未責罰隴西侯,隴西侯後來爲何銷聲匿跡了?”趙泗看向王翦。
王翦聞聲,知道唬不住趙泗這小子,微微嘆息一聲幽幽開口。
“你應該知道,隴西侯伐楚之時,我稱病卸甲歸鄉的事情吧?”王翦開口問道。
趙泗點了點頭。
王翦老神自在的靠在輪椅之上目光有些唏噓。
“彼時的李信未嘗一敗,老夫又何曾輸過?
論資歷,他於我不過一後起之秀。
論能力,他和我之間最多不分伯仲。
論功勞,陛下親政,掃平阻礙,我出了不少力氣,滅國之功,我同樣不差他分毫。
六國間,唯楚大也,爲將者,何人不想攻滅楚國一證武功?”王翦搖了搖頭。
“這麼說老將軍當時是在賭氣?”趙泗開口問道。
王翦剛想說彼時情況複雜,沒那麼簡單,但是轉念一想,卻又點了點頭。
“也能這麼說吧。”
“後來隴西侯伐楚兵敗……陛下因此而殺昌平君和昌文君,你應該聽說過吧。”王翦開口問道。
“知道,隴西侯兵敗以後,陛下親自請您出山。”趙泗看向王翦。
王翦沉默了片刻卻搖了搖頭。
“其實李信兵敗以後,陛下不僅沒有責怪他,甚至打算讓他再伐楚國。
二十萬兵馬不夠,那就四十萬,四十萬兵馬不夠,那就六十萬。陛下看重的是李信這個人。”王翦眼中帶著些許怪異的神色。
“那爲何隴西侯……”趙泗適時開口。
“伐楚一戰,心氣打空了……”王翦沉默半晌搖了搖頭。
“因此陛下才不得不請我出山。”王翦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伐楚兵敗以後,隴西侯請罪,但此戰敗非戰之罪,陛下沒有責罰,是隴西侯自覺辜負陛下,一意請辭。”王翦陷入了沉默。
“這樣的話,那我大概就清楚了。”趙泗點了點頭。
始皇帝選擇了李信,因此王翦賭氣,選擇了辭官歸鄉的方式給始皇帝上眼藥,一點面子都沒給始皇帝。
因此李信的勝利對於始皇帝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李信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少年英才,兵進千里,攻無不克,可惜卻功虧一簣,兵敗歸國。
然而就算如此始皇帝依舊沒有怪罪李信。
面對讓他丟了大面子的屬下,始皇帝的第一選擇並不是問罪而是安撫。
二十萬不夠,那就四十萬,四十萬不夠那就六十萬!
衆所周知,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